•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齊澤克對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的批判及對共產主義的辯護

      2020-01-07 08:01:09孫亮潔劉明明
      天府新論 2020年6期
      關鍵詞:功績齊澤克中信

      孫亮潔 劉明明

      韓炳哲(Byun-Chul Han)(1)韓炳哲(1959—),韓裔德國人,當代哲學家、左翼思想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現(xiàn)于德國柏林藝術大學任教,受到過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德國古典哲學、??聶嗔σ?guī)訓等思想理論的深刻影響。韓炳哲系列著作的中文版于2019年3月面世,包括《倦怠社會》《他者的消失》《愛欲之死》等。截至2020年7月,筆者通過檢索知網發(fā)現(xiàn)中文學術界尚無對其人其理論的研究論文。在2019年中文版新書《倦怠社會》中提出了“自我剝削”理論。韓炳哲認為,“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后馬克思時代”,晚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塑造了一個他者逐漸消失的、過度自由和寬容的“功績社會”,新自由主義正引導著人們成為“功績主體”,剝削和異化的主要形式從馬克思時代的“他者”的壓制和強迫開始變?yōu)橘Y本主義話語中所謂的“自由和自我實現(xiàn)”。(2)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4頁。對此,齊澤克(Slavoj ?i?ek)(3)齊澤克(1949—),斯洛文尼亞哲學家、左翼思想家、馬克思主義學者,著有《大流行:新冠病毒震撼世界》《意識形態(tài)的崇高客體》《視差之見》等。在他的新書《大流行:新冠病毒震撼世界》 (2020年)中,尤其是第二章“為什么我們總是疲倦”,探討了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并提出了質疑。齊澤克強調,要走出晚期資本主義“自我剝削”的困境,必須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為根本路徑。通過分析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以及齊澤克對韓炳哲的批判與對共產主義的辯護,可以加強我們對晚期資本主義形態(tài)的認識,挖掘馬克思思想中“他者剝削”與“自我剝削”的理論萌芽,增進我們對于馬克思“剝削與異化”理論的當代理解。

      一、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的基本內涵

      韓炳哲通過對馬克思“他者剝削”理論范式的研究,提出“自我剝削”理論,分析了“他者剝削”轉變?yōu)椤白晕覄兿鳌钡脑?,歸納了“自我剝削”的危害,并且嘗試提出“自我剝削”的救贖方式。

      (一)“他者剝削”與“自我剝削”的概念辨析

      第一,何為“他者剝削”。韓炳哲認為,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等著作中為我們描述了一種“工人在工作中無法辨認出自己”(4)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4頁,第94-95頁。的畫面:勞動對工人而言是一種異己的力量,“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chuàng)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5)馬克思,恩格斯: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7頁。資本主義雇傭關系和生產資料私有制度及其產生的“異己力量”對于工人來說,如同一個“他者”一般,這個“他者”操縱著勞動、剝削著勞動者。因此,韓炳哲形象地將馬克思的這種描述稱為“他者剝削”(6)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4頁,第94-95頁。,認為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剝削實際上就是“他者剝削”,即占有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通過購買勞動力而剝奪無產階級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

      第二,何為“自我剝削”。雖然韓炳哲并沒有對“自我剝削”下明確定義,但是通過對韓炳哲各個文本的梳理,筆者認為,韓炳哲筆下的“自我剝削”指的是一種剩余價值的攫取方式,直接表現(xiàn)為不穩(wěn)定工作者、創(chuàng)業(yè)者團體等“功績主體”(7)韓炳哲認為, “功績主體”是自認為不受“他者”統(tǒng)治、被效率驅動進行“自我剝削”的“自由”主體,其特點是:其一,幻想自己身處自由;其二,對自己施加暴力,同自己發(fā)動戰(zhàn)爭;其三,他們成為自己的雇主,工作的首要目的在于獲得樂趣;其四,被注入過量的肯定性,陷入對效率的無止境追求中。在沒有“他者”強迫的情況下基于“自我優(yōu)化、自我完善”的幻覺而努力工作,從而奉獻出更多的剩余價值給資本。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背景和條件是:其一,當代晚期資本主義利潤率逐漸下降和經濟危機頻發(fā);其二,新自由主義這個資本主義的當代表現(xiàn)形式塑造了充斥著“沒有剝削者的他者” “沒有反對者”幻象以及過度寬容和自由的“功績社會”;其三,工人、創(chuàng)業(yè)者等“功績主體”誤認為被資本剝削的剩余價值生產工作是一種“完善自我” “自由活動”和“自我實現(xiàn)”的理性活動。

      第三,“他者剝削”與“自我剝削”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首先,兩者存在承前啟后的關系。韓炳哲認為,“自我剝削”是在資本主義進入新階段后對“他者剝削”的“進化與創(chuàng)新”?!白晕覄兿鳌笔钱敶Y本主義剝削的新形式和主要形式,反映了資本攫取剩余價值的更大的欲望。其次,二者存在本質區(qū)別。韓炳哲認為, “他者剝削”具有反抗目標明確、工作場所確定、易于組織協(xié)調等特點,“他者剝削”處于一個“受到規(guī)訓的社會”之中,在這樣一個社會中,主導的情感動詞是“應當” “必須”這類充斥著康德筆下“他者絕對律令”的否定(主體能動)性的詞語。與之不同,“自我剝削”處于一個肯定社會之中。在這個社會中,“他者的否定性讓位于同者的肯定性”(8)韓炳哲: 《他者的消失》,吳瓊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頁。,“點贊文化”盛行,消費主義塑造出全無否定和反抗的“他者”主體。由于缺少“他者”的語言和思考,肯定社會和“自我剝削”產生了同質化恐怖、當代新異化、數(shù)字化全景目光監(jiān)獄等一系列后果,又反過來加劇了“自我剝削”的發(fā)展。韓炳哲認為, “自我剝削”不再處于“規(guī)訓社會”,而是處于“功績社會”之中,“功績社會”主導的情感動詞是“能夠” “你可以” “你能做到”這些沒有“否定性”的詞語,這些詞語的泛濫最終讓“自由……轉化成束縛”(9)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

      (二)晚期資本主義如何促使“他者剝削”轉向“自我剝削”

      韓炳哲認為,當代的“資本主義制度把他者剝削轉化為自我剝削”(10)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他者消失” “功績社會”和“平滑美學”分別從社會管理、經濟和精神文化層面推動著這種轉變。因此,韓炳哲認為,由于社會存在的變化,馬克思的“他者剝削”理論范式的解釋力遭到削弱。

      第一,“他者消失”。韓炳哲指出,在當代,外在的“他者”的限制和約束逐漸消失,社會群體的內部競爭與“自相殘殺”加劇了“內卷化”程度。在馬克思的時代,資本家以及為資本家工作的管理者作為一個明確存在的“他者”經常出現(xiàn)在普羅大眾的視線之中。但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表現(xiàn)形式——新自由主義中, “剝削”者似乎消失不見了,金融家、大資本家、地產所有者與勞動者的生活邊界日漸模糊,資本統(tǒng)治勞動力的“藝術”從“他者”和外在的強迫轉向將勞作與“自我提升”結合起來。韓炳哲指出:“在新自由主義政權中,剝削不再是以異化和去現(xiàn)實化的方式進行,而變成了自由和自我實現(xiàn)。這里沒有作為剝削者的他者,而是自我心甘情愿地壓榨自身,基于一種完善自我的信念?!?11)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新自由主義讓“他人的抑制讓位于(自身的)抑郁,外部剝削讓位于自我剝削和自我優(yōu)化”(12)張生,韓炳哲:《與韓炳哲商榷:儒家文化真的從新冠中拯救了東亞嗎?》,新浪網,http://k.sina.com.cn/article_5044281310_12ca99fde020018cuz.html,訪問日期:2020年6月23日。。韓炳哲強調,當今外在剝削“他者”的消失與人群內部的“內卷化”競爭造就了一群類似于“現(xiàn)代勞作動物”的“功績主體”(13)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功績主體”由于找不到反抗的目標與對象而陷入盲目中,勞動沒有像卡爾·馬克思和漢娜·阿倫特描述的那樣將人導向美好的未來,反而使“勞動社會”不斷“將自身進化為功績社會……自我一直擴張到近乎分裂瓦解的程度”(14)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

      第二,“功績社會”。韓炳哲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已經由??滤枋龅牧魉€工業(yè)式“規(guī)訓社會”轉變?yōu)椤肮兩鐣?,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成員也不再是“規(guī)訓主體”,而成了“功績主體”,“他們成為自己的雇主”(15)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韓炳哲認為, “功績社會”相比于“規(guī)訓社會”的主要特點在于:其一,社會環(huán)境中充斥著無節(jié)制和無底線的“寬容”和“自由”,最終讓寬容和自由走向自身的反面,成為主體的約束。韓炳哲強調,晚期資本主義的“功績社會”所謂的寬容與“自由感”是一種“悖論式自由”,因為自由“永遠是一種受約束的自由,以免疫學式的他者為出發(fā)點。當過度的積極性消滅了否定性時,自由也便失去了意義”(16)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其二,限制與約束主體的力量來自主體內部的自我優(yōu)化、自我完善的傾向而非外在“他者”。韓炳哲指出:“工作和效績的過度化日益嚴重,直到發(fā)展成一種自我剝削。這比外在的剝削更有效率,因為它伴隨著一種自由的感覺。剝削者同時是被剝削者。施虐者和受害者之間不分彼此?!?17)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其三,斗爭和對立更多表現(xiàn)為“內卷”與“內部競爭”。韓炳哲進一步指出,福柯筆下的“規(guī)訓社會”是“福特制”流水線工業(yè)時代的產物,其“否定性”和外在規(guī)制生產了瘋子和憤世嫉俗者,而“功績社會”生產了抑郁癥患者和厭世者(18)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5頁,第83頁,第94頁,第29-30頁,第29-31頁,第15頁,第20頁,第20頁,第15-26頁。。

      第三,“平滑美學”。韓炳哲認為,當代互聯(lián)網科技刺激了以“點贊文化”為代表的,包含無底線肯定、寬容與鼓吹個體自由的“平滑美學”的盛行,加速了“他者消失”與“功績社會”的發(fā)展。他認為,清除了否定性和反思性的“平滑”是“當今時代的標簽”(19)韓炳哲:《美的救贖》,關玉紅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頁,第7頁,第7頁。,“平滑”反映出一種要求“點贊” “贊同” “寬容”的普遍社會要求,它是當今“積極”社會的縮影。平滑不會造成什么傷害,也不會帶來任何阻力,因為“平滑之物消除了自己的對立面”(20)韓炳哲:《美的救贖》,關玉紅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頁,第7頁,第7頁。。韓炳哲舉了兩個關于“平滑”的例子。其一,“平滑的手機屏幕”。韓炳哲認為智能手機屏幕是這種“平滑”的縮影。當人們看智能手機屏幕的時候,“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21)韓炳哲:《美的救贖》,關玉紅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頁,第7頁,第7頁。,自拍成癮表現(xiàn)出自我內心的空虛,“藝術開辟了一個

      讓自己感到自信以及確定自身存在的回音室。差異性抑或對他者與陌者的否定性被完全消除?!?22)韓炳哲:《美的救贖》,關玉紅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8頁。其二,“平滑的身體”。韓炳哲認為, “當今,整個數(shù)字時代被一種信念籠罩,即生命是可以測量和量化的”(23)韓炳哲:《愛欲之死》,宋娀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8頁,第1頁,第40頁,第69頁,第40頁。,身體不僅可以被分解為無否定性和純粹消費性的“色情”身體,還可以被分解為數(shù)字化的電腦數(shù)據,例如運動健康被智能設備上的計步器所具象化,外貌被朋友圈或微博圈的自拍照下面的點贊轉發(fā)評論的數(shù)據所代表。因此,韓炳哲得出結論,當代過于寬容、肯定的“點贊文化”代表了一種“平滑美學”,它阻礙了我們對起伏不定、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社會發(fā)展歷程的思考,妨礙了我們對革命進步的認知和對“他者與自我的剝削”的反抗。

      另外,當代人拒絕“深度無聊”(24)韓炳哲認為, “深度無聊”指的是“精神放松的終極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主體開展放空自我的深度反思。韓炳哲指出, “功績社會”的忙碌不會產生新事物而只會加速業(yè)已存在的事物,如在“功績”原則下將“走路”加速為“奔跑”,只有被“深度無聊”激發(fā)的人才會將“步伐”轉變?yōu)椤拔璨健?。也從思想層面加速了轉化進程。韓炳哲認為,當代人渙散的注意力拒絕“深度無聊”式沉思,難以為打破“自我剝削”提供智力支持。韓炳哲指出,當代人群的渙散的注意力“不能容忍一絲無聊,因此它也絕不會接受一種深度無聊,而這種深度無聊恰恰對于創(chuàng)造活動具有重要意義?!?25)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20頁,第96頁,第32頁,第31頁,第86頁。因此,當代人群難以不斷地在多個任務、信息來源和工作程序之間轉換焦點。

      (三)倦怠社會:“自我剝削”的危害與救贖

      晚期資本主義的“自我剝削”式剩余價值剝削正在導致“愛欲之死” “徒勞生命”和“無限倦怠”的危害。

      第一,愛欲之死。正如阿蘭·巴迪歐為韓炳哲《愛欲之死》寫的序言《重塑愛欲》中說的那樣,當今時代的極端個人主義、市場交易、資本邏輯“將愛置于瀕死的邊緣”(26)韓炳哲:《愛欲之死》,宋娀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8頁,第1頁,第40頁,第69頁,第40頁。。韓炳哲認為, “自我剝削的主體和被他人剝削的奴隸一樣沒有自由”(27)韓炳哲:《愛欲之死》,宋娀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8頁,第1頁,第40頁,第69頁,第40頁。,他們的“愛欲”被資本邏輯異化為“色情”。“愛欲”本是“雙人舞”,“打破了一人視角,讓世界從他者、從別處的視角中重生”(28)韓炳哲:《愛欲之死》,宋娀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8頁,第1頁,第40頁,第69頁,第40頁。,但是“色情”沒有差異性、否定性和反抗性,只有純粹的消費和發(fā)泄,因此,只是“獨舞”?!白晕覄兿鳌背藢塾D為色情外,也導致了抑郁癥、過勞癥、“生命自身僵化成死亡”(29)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20頁,第96頁,第32頁,第31頁,第86頁。等一系列堪稱“愛欲之死”的災難性后果。

      第二,徒勞生命?!百Y本主義將徒勞的生命絕對化”(30)韓炳哲:《愛欲之死》,宋娀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18頁,第1頁,第40頁,第69頁,第40頁。。韓炳哲認為,在現(xiàn)代的晚期資本主義,“自我剝削”加劇了人類的緊張與忙碌,將人類的一切活動開始降格為勞作,讓勞動者變成了所謂的“徒勞生命”。這是因為:其一,“自我剝削”強化了現(xiàn)代晚期自我的孤立無援感。在“效率”、 “功績”主導下,社會生活造成的信仰缺失損害了傳統(tǒng)的互助倫理。其二,“自我剝削”加速了世界進入普遍去敘事化進程,更加增強人的飄忽即逝之感。韓炳哲認為,資本主義要求的所謂“純粹的工作和純粹的生活”(31)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20頁,第96頁,第32頁,第31頁,第86頁。造成工作和生活意義的缺失,失去了意義和信仰的遮蔽,主體變得“赤裸”,主體只有在微觀上代表勞動力價值的“健康”,沒有了在宏觀上創(chuàng)造“歷史與意義”的“敘事”,而身心“健康”總是面臨著抑郁癥、傳染病、貧窮、階級墜落等“意外”,所以,資本主義的“健康”總是“飄忽即逝”的。(32)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20頁,第96頁,第32頁,第31頁,第86頁。

      第三,無限倦怠。韓炳哲認為,當代資本主義制度讓工作和生活失去了目的性和意義性,造就了孤獨的倦怠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把生存絕對化”(33)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20頁,第96頁,第32頁,第31頁,第86頁。,“由于社會的原子化和公共事業(yè)的退化,個體僅剩下自我的身體,因此要不惜代價地維護它的健康。為了保持健康,赤裸的生命取消了一切目的論、一切企圖”(34)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86-87頁,第31頁,第102頁,第103頁。。韓炳哲總結道: “自我剝削”的現(xiàn)代晚期的“功績社會”把我們所有人的生命都降低為赤裸的生活,讓所有人都毫無例外地成了“神圣人”(阿甘本描述的祭品),由于勞動者只能出賣自己的身體與勞動力,勞動者自己心中代表崇高使命的“上帝”死了,“健康成為新的上帝”(35)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86-87頁,第31頁,第102頁,第103頁。。

      韓炳哲認為,為了超越“自我剝削”的“功績社會”,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其一,建造“慶典”?!皯c典”是指去目的化、去商品化的場所,在這個場所中, “我們耗費物資,而不從事生產”(36)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86-87頁,第31頁,第102頁,第103頁。。韓炳哲認為, “商品化的世界不再適于居住”(37)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86-87頁,第31頁,第102頁,第103頁。,我們應當把資本主義的“商店”改造成一個具有神圣性和崇高性的“慶典場所”,從而破除“功績社會”。其二,重塑愛欲。韓炳哲主張通過增強人們思考、反思能力,加強批判精神,從而接受“深度無聊”,破除“他者消失”和“平滑美學”。實際上,韓炳哲的方案更多的是強調“我們可以不這樣做”的價值取向,但是當今資本主義將我們每個主體都納入自身體系,我們并沒有被賦予“不這樣做”的選擇自由,尤其是對處于社會底層的群體而言。韓炳哲并未看到建造“慶典”和重塑愛欲的根本路徑隱含在共產主義之中。

      韓炳哲對馬克思“他者剝削”理論、“自我剝削”現(xiàn)象的成因和危害進行了探討,這為我們更深刻地認識、批判當代資本主義提供了有益的理論借鑒。但是,由于韓炳哲錯誤地認為馬克思“他者剝削”等理論范式已經不適用當代社會,因而韓炳哲提出的對策帶有明顯的改良色彩,未能超越資本主義的根本制度,最終難免停留在美好的愿望層面。

      二、齊澤克對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的批判

      齊澤克指出,雖然“從韓炳哲開始,他對我們如何和為什么生活在一個倦怠的社會提供了一個系統(tǒng)的敘述”,但結合新冠疫情、唯物史觀和階級分析法,“我仍然認為應該提出幾個批評的關鍵點”(38)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0-21,p.21,p.21.。齊澤克由此展開對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的質疑與批判。

      (一)“政治正確”對自我的限制和約束

      韓炳哲認為,“自我剝削”的產生源于主體內部的自我優(yōu)化的傾向。但是齊澤克認為,限制與約束不僅在主體內部,外在的經濟、制度、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也在限制與約束主體,例如意識形態(tài)中有一種名為“政治正確的約束”(39)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0-21,p.21,p.21.,作為“新的嚴格的行為規(guī)則正在實施,特別是在新的‘知識分子’階層中”(40)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0-21,p.21,p.21.。齊澤克舉了兩個例子試圖論證“政治正確”約束:一是電影制作人阿諾尼的文章因涉嫌觸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民族問題,被勒令不許刊出;二是英國的巴基斯坦裔作家沙姆西《家庭之火》被追回系列獎項,因為作者支持了呼吁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占領狀態(tài)的BDS運動。齊澤克還指出,“政治正確”的邏輯易于被底層群眾接受,從而讓“知識分子”難以尋求底層群眾的支持與理解,比如在“政治正確”的邏輯中將“酷刑” “轉述”為“強化審訊力度”,將“言論壓制” “轉述”為“加強監(jiān)管”,將“網絡信息霸權” “轉述”為“維護國家安全”。齊澤克說,“在公共語言經由政治正確邏輯轉述的那一刻起,就被公眾接受了”(41)齊澤克:《齊澤克的笑話》,于東興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35頁。。因此,齊澤克認為,韓炳哲所說的“功績主體”主要是主體內部“自我優(yōu)化”等傾向引發(fā)“自我剝削”現(xiàn)象,這種推論是不夠全面的。“自我優(yōu)化”等傾向受到了包括“政治正確”在內的外在約束的巨大影響。

      事實上,2020年年初,“政治正確”的邏輯也成了國外疫情傳播的突破口之一。因為在歐美國家,健康人不戴口罩是一種社會根深蒂固的習慣和“政治正確”,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這推動易感染人群因為害怕被(當作病人而受到)歧視,從而不愿主動戴口罩。當今,西方“政治正確”邏輯已經無法再像往常一樣輕易掩蓋“自我剝削” “勞動異化” “種族問題”等社會矛盾,很多被“政治正確”所壓抑的主體走向了更極端的“反政治正確”。當前美國的總統(tǒng)大選形勢、“紅脖子”(42)即美國南方的保守白人,尤其是勞動階層和偏遠鄉(xiāng)下的白人,他們在政治上贊同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 “白人優(yōu)先”政策。群體擴大等社會現(xiàn)象,部分原因可以歸于這種“反政治正確”邏輯。

      (二)斗爭和對立不能簡單歸結為“內卷”

      在韓炳哲看來,個體間的內部自相殘殺或“內卷化”是造成社會斗爭和對立的主因。對此,齊澤克并不認同。

      首先,齊澤克認為, “自我剝削”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應當在全球資本主義新階段的社會現(xiàn)實中尋找,而不是在社群內或個人間。韓炳哲認為, “自我剝削”的主要原因是勞動者社群內部的“內卷”和“自相競爭”。齊澤克指出:“韓炳哲所描述的主體性的新形式是以全球資本主義的新階段為條件的,全球資本主義仍然是一個階級制度,不平等現(xiàn)象日益嚴重,斗爭和對立絕不能歸結為個人內部的自相殘殺。”(43)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3,p.23,p.23,pp.24-26,p.27,p.26.

      其次,齊澤克認為,世界各國勞動者以及勞動者與公司高管之間仍然存在鴻溝。韓炳哲所說的“自我剝削的功績主體”,既是自己的主人也是自己的奴隸。齊澤克運用唯物史觀和階級理論批判了韓炳哲的“主奴復合體”,他指出,“第三世界國家仍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體力勞動者,有很大的不同類型的非物質勞動者之間的差異”(44)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3,p.23,p.23,pp.24-26,p.27,p.26.,在不穩(wěn)定的工人和公司高管之間,“他們絕對不是同一意義上的主人和奴隸”(45)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3,p.23,p.23,pp.24-26,p.27,p.26.。

      最后,齊澤克認為,造成韓炳哲筆下“創(chuàng)造性工作團隊”由于“自我剝削而無限倦怠”的根本原因在于:該“團隊”既承擔了資本家角色的風險擔憂又承擔了工人的勞作義務,他們“自我剝削”的原因并非如韓炳哲所說的“完善自我”傾向。齊澤克說:“一個人必須非常積極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努力可能比重復的流水線工作更令人筋疲力盡……作為工作過程的組織者,他們的報酬是履行傳統(tǒng)上屬于資本家的角色。因此,盡管管理層的所有擔憂和責任都存在,而領薪水的員工卻對自己的未來感到不安,但他們在這兩個世界中都是最糟糕的?!?46)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3,p.23,p.23,pp.24-26,p.27,p.26.

      (三)“自我剝削”批判的例外情況

      齊澤克指出,韓炳哲所訴說的“自我剝削”主體是不穩(wěn)定的知識型員工和管理者,韓炳哲將“自我剝削”憐憫地稱為既是主人又是奴隸的“主奴”、利欲熏心的“功績主體”,但是在新冠疫情下,至少有兩類“自我剝削”群體的例外狀態(tài)不應當被批判。

      其一,為疫情防控奉獻的醫(yī)護人員。齊澤克指出,在新冠疫情下,當醫(yī)務人員因加班而極度疲勞,當看護人員因高強度勞動而精疲力竭時,他們的疲勞程度不同于那些因強迫性的職業(yè)變動而精疲力竭的人,“他們的勞累是值得的”(47)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3,p.23,p.23,pp.24-26,p.27,p.26.。醫(yī)務人員的付出是基于公共利益的,他們的疲勞程度可能遠高于一般意義上的“自我剝削”,但顯然不能用“自我剝削”的范式來批判他們的活動。

      其二,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工作的人。齊澤克認為,按照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在新冠病毒恐慌中,階級的劃分獲得了新的層面,“不穩(wěn)定的知識型員工和管理者”在家里被安全隔離的工作電話轟炸,他們能夠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會議進行合作。這樣,即使他們被隔離,他們的工作也能夠或多或少地順利進行,他們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剝削”,“但是那些不得不在外面、工廠和田野、商店、醫(yī)院和公共交通工具里工作的人呢?”(48)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23,p.23,p.23,pp.24-26,p.27,p.26.

      (四)發(fā)達的西方并不像它宣稱的那樣寬容

      對于西方發(fā)達國家面對新冠疫情的表現(xiàn),韓炳哲認為:第一,西方發(fā)達國家反應滯緩,因為它們已經習慣了沒有真正敵人的生活;第二,西方社會開放和寬容,缺乏社會的免疫機制;第三,當真正的威脅出現(xiàn)時,他們陷入恐慌??偠灾^度“寬容”和“自由”拖累了西方社會的疫情防控。但是,齊澤克認為,韓炳哲所描述的由于“無限寬容和自由”而導致能提供否定性和反對意見的“他者”消失了的世界,實際上并不存在。

      “但發(fā)達的西方真的像它宣稱的那樣寬容嗎?”(49)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7,p.97,p.99.齊澤克舉例說道,我們的整個政治和社會空間是否沒有充滿世界末日的景象:生態(tài)災難的威脅對伊斯蘭難民的恐懼對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對LGBT(50)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和性別理論的恐慌防御?只要講一個骯臟的笑話,你就會立刻感受到政治上正確的審查制度的力量?!岸嗄昵?,我們的寬容變成了它的反面?!?51)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7,p.97,p.99.同時,通信設備也被國家嚴密控制,電話和互聯(lián)網等層出不窮的“竊聽時間”時刻提醒我們“兩者都由國家控制,國家可以隨意切斷我們的聯(lián)系”(52)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7,p.97,p.99.。

      (五)馬克思的“他者剝削”等理論范式在當代依舊具有強大的解釋力

      齊澤克認為,馬克思諸如“他者剝削” “剩余價值論”等理論范式刺穿了資本主義的重重幻象,并且“依然在現(xiàn)實中發(fā)揮作用”(53)齊澤克:《實在界的面龐》,季廣茂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第30頁。。齊澤克指出,韓炳哲所認為的“我們生活在后馬克思主義時代”,“如今的勞動關系已無法用馬克思的異化理論來闡釋”(54)韓炳哲:《倦怠社會》,王一力譯,中信出版社,2019年,第94頁。,實際上并不準確,馬克思諸如“他者剝削” “異化” “階級分析”等理論范式在當代仍然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他者剝削”仍然是當代資本主義的主要和根本的剝削形式。

      第一,馬克思“他者剝削”的階級分析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自我剝削”的科學方法。眾所周知,馬克思的階級分析法認為社會是分階級的,階級內部是分階層的。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社會分為資產者和無產者兩個經濟利益對立的階級,從而認清了資本與勞動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齊澤克運用馬克思階級分析法將現(xiàn)代的勞動者分為三類:西方發(fā)達國家或發(fā)達行業(yè)的不穩(wěn)定的自營職業(yè)者和創(chuàng)業(yè)者(如知識分子、研究員)、第三世界的裝配線工作員(如血汗工人)、各種形式的人類護理工作者(如侍者、服務員)。齊澤克認為,從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視角看,只有第一類“發(fā)達國家和發(fā)達行業(yè)的不穩(wěn)定的工人”符合韓炳哲所謂“自我剝削” “內卷” “社會給予高度寬容自由”的描述,比如為了功績而努力寫論文、發(fā)文章的大學教師和研究生,這些“不穩(wěn)定的群體”基本符合韓炳哲所描述的進行“自我剝削”的“功績主體”,但是其他兩類占大多數(shù)的勞動者遭受的苦難與壓迫仍然是馬克思“他者剝削”的范疇。

      第二,馬克思“他者剝削”理論范式刺穿了資本主義的幻象。齊澤克認為,資本主義在剝削形式上覆蓋了種種幻象,馬克思“他者剝削”的范式能幫助我們刺穿幻象以接觸真實。首先,刺穿“自由與平等”的幻象。資本主義力圖塑造勞動者可以自由選擇就業(yè)崗位,工資與勞動的價值平等的幻象。但是齊澤克強調,馬克思以剩余價值論、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建構的“他者剝削”范式為我們指出,勞動者所謂的“自由”只是選擇到何處被剝削的自由,工人在市場上“自由”出賣勞動力的結果是工人被資本支配而喪失了他的自由;表面上的工資與勞動的“平等”掩蓋的是深層次的勞動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被資本無償攫取的“不平等”。其次,揭開資本主義中“他者”和“自我”相融洽平衡的幻象。資本主義試圖為我們塑造一個社群中“他者”與“自我”之間和諧共存、相互進步的畫面,但是齊澤克認為,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資本主義的“征兆”。“征兆”即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

      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的“對理性化為無稽,幸福變成苦痛的日益覺醒的認識”(5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7頁。。這種“征兆”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無產階級”作為“理性的非理性因素”(56)齊澤克:《圖繪意識形態(tài)》,方杰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404頁,第402頁。存在于資本主義內部,無產階級的“自我”與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他者”存在根本性矛盾,不僅是經濟利益的對立,也有意識形態(tài)等全方位的抗爭,“自我剝削”也是這種根本性矛盾的體現(xiàn)。

      第三,馬克思“他者剝削”范式為我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即推翻資本主義這個象征界的“大他者”(big Other)。首先,馬克思主義是象征著資本主義體系最終走向瓦解的“崇高客體”,如同懸置在資本主義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齊澤克指出,“實際真理的懸置并沒有消滅其象征性的效率”(57)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p.11-12,p.114,pp.110-112,p.39,p.86.,當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不遺余力地歪曲馬克思主義的范式和抹黑共產主義的名譽,為我們反證了它們是人類解放的“象征性”力量。其次,馬克思的批判為我們尋找資本主義的“崩潰點”指明了方向。齊澤克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存在于一個對崩潰點的察覺”(58)齊澤克:《圖繪意識形態(tài)》,方杰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404頁,第402頁。,為我們指明了由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導致經濟危機頻發(fā)的規(guī)律性,揭示了由于利潤率下降、競爭加劇,資本為更有效攫取剩余價值形式而推動剝削形式由“他者剝削” “進化”到“自我剝削”的客觀性,晚期資本主義更深重的階級矛盾和應對全球性危機(如新冠肺炎)的無能,預示著共產主義到來的必然性。

      齊澤克批判韓炳哲及其“自我剝削”理論的根本缺陷在于,沒有看穿覆蓋在當代資本主義表面的“寬容” “自由”的實在界面紗,沒有看到遭受“自我剝削”的群體實際上只是發(fā)達社會、發(fā)達行業(yè)“不穩(wěn)定工人”這一少數(shù)群體,沒有科學指明抗爭資本主義與“自我剝削”的方法,沒有有效地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齊澤克認為,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需要人們相信才有力量,一旦人們相信“非異化的、體面的生活”(59)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p.11-12,p.114,pp.110-112,p.39,p.86.的共產主義的存在,并為之付出努力,那么,最終實現(xiàn)的將會是馬克思的“允諾”。齊澤克還樂觀地表示,雖然“(資本主義的)現(xiàn)實是一個光譜實體,看不見……才顯得無所不能”,但是新冠病毒、經濟危機這些破壞性力量讓“資本主義的現(xiàn)實”開始顯形,“成為我們可以處理的事情”,資本因為我們相信才無所不能,當人們運用科學的理論“試著毫無羞恥地認同你的癥狀”的時候,資本會喪失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外殼保護,共產主義的未來在向我們走來。(60)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p.11-12,p.114,pp.110-112,p.39,p.86.

      三、齊澤克對共產主義的辯護

      齊澤克通過對韓炳哲的批判進一步指出,只有打破資本主義體系,才能真正破除“自我剝削”困境。齊澤克認為,當今新冠疫情正在對資本主義體系進行“殺死比爾”式重擊,迫使我們在結合信任人民與相信科學的基礎上重新發(fā)現(xiàn)共產主義。(61)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p.11-12,p.114,pp.110-112,p.39,p.86.

      第一,共產主義的對立面只有野蠻。齊澤克明確指出,共產主義是一種歷史必然,共產主義而不是野蠻的資本主義才是我們這一代人應當自我實現(xiàn)的“約定”。齊澤克提醒道,資本主義的野蠻體現(xiàn)在多重方面:一是“自我剝削”。它不僅攫取了勞動者的剩余價值和損害其身體,而且加劇了勞動者精神的進一步異化,讓勞動者不僅陷入馬克思所說的自我與資本他者的斗爭,更陷入自己與自身的斗爭,造成了韓炳哲口中當今社會揮散不去的“根本性倦怠”。二是“有人性的野蠻”。齊澤克指出,資本主義內含的“無情的生存主義措施,以遺憾甚至同情的方式執(zhí)行,但被專家的意見合法化”,造成的結果是“我們將不得不削減我們社會道德的基石:照顧老人和弱者”(62)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p.11-12,p.114,pp.110-112,p.39,p.86.,這次新冠疫情中西方發(fā)達國家奪下老人、窮人的呼吸機轉給年輕人、富人的現(xiàn)象以及為這種現(xiàn)象辯護的借口,就是這種“有人性的野蠻”的體現(xiàn)。三是“赤裸生命”。齊澤克指出,在這場疫情中,資本主義讓我們每個人變成了阿甘本筆下的“赤裸生命”,即一種隨時面臨致命危險的狀態(tài)?;诖耍R澤克認為,在“野蠻”和“共產主義”之間,我們只能選擇一個。(63)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齊澤克通過對“野蠻”與“共產主義”的矛盾對比,從價值觀層面上論證了共產主義的必要性。

      第二,共產主義能實現(xiàn)全球合作防控新冠疫情。齊澤克認為,面對新冠疫情的災難,除非我們不加抗拒地接受瘟疫為我們帶來的命運,否則,就必須推進道德上的進步,而共產主義就是災難資本主義的解毒劑。(64)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具體說來,一是國家必須發(fā)揮積極作用,如組織生產急需的東西,必要時通過放棄市場機制來完成所有這些工作;二是衛(wèi)生系統(tǒng)機構必須依靠當?shù)厣鐓^(qū)的幫助來照顧弱者和老人;三是必須組織某種有效的國際合作,以生產和共享資源。在齊澤克看來,這些行為和表現(xiàn)都體現(xiàn)了共產主義的影子。(65)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齊澤克通過強調共產主義對于防控疫情的重要作用,在現(xiàn)實層面論證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理論價值。但是,齊澤克忽視了“共產黨”這一高度紀律性組織的堅強領導,也忽視了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因而他的共產主義式疫情防控提議存在一定缺陷。

      第三,共產主義是逃脫“自我剝削”困境的出路。齊澤克認為,共產主義建立起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從而消解了“功績主體”為功利化而“自我剝削”的傾向,使勞動真正成為馬克思描述的“自由自覺的活動”,那時候, “自我剝削”才能成為真正的“自我完善和提升”。齊澤克還特別強調共產主義提供了“共有物”(commons),這是私有化和市場化所無法企及的。(66)尹樹廣:《我們這個時代的共產主義——巴迪歐、齊澤克訪談錄》,《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8年第7期。

      第四,中國疫情防控的成功預示著共產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表現(xiàn)形式中的成功,證明逃脫“自我剝削”困境的出路是現(xiàn)實可行的。齊澤克將中國的成功歸因于以下幾點:一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齊澤克說: “中國能夠隔離幾千萬人。面對同樣規(guī)模的流行病,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實施同樣的措施。不難想象,一大群持武器、懷疑隔離檢疫是國家陰謀的自由主義者,會試圖為自己的出路而戰(zhàn)。”(67)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二是中國政府以負責任態(tài)度傳播真實信息而非謠言。齊澤克指出,當批評聲音稱中國當局“真相將永遠被視為謠言”時,批評中國的“媒體和廣大數(shù)字新聞領域已經充斥著謠言”(68)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三是中國的制度具有政策繼承性和持久的耐心。對疫情這種突發(fā)狀況及其應對,齊澤克贊賞地說道: “中國已經在為這一時刻做準備?!?69)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四是中國處理突發(fā)狀況顯得更加理性而非感性。齊澤克認為,西方發(fā)達國家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的反應,類似于庫伯勒·羅斯《論死亡與瀕臨死亡》一書描寫的當人們得知自己身患了絕癥后的五個反應階段的著名模式,經歷了“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郁癥—接受應對”五個階段,但中國在經歷過最初極短時間的驚慌后就開始冷靜地“接受和應對”。齊澤克強調這是西方國家難以達到的,特別是與美國相比,因為截至2020年7月,美國的特朗普政府還處于“憤怒和討價還價”階段。(70)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

      齊澤克認為,中國的強大組織力、耐心和迅速“接受與應對”,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的“理性”的優(yōu)越性。但是,正如齊澤克所說的“冠狀病毒還將迫使我們在信任人民和科學的基礎上重新發(fā)明共產主義”(71)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必須明確指出,齊澤克眼中的“重新發(fā)明的共產主義”, 指的是“某種可以控制和調節(jié)經濟,并在需要時限制民族國家主權的全球性組織”(72)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8,p.103,p.104,p.10,p.11,p.43,pp.49-52,p.39,pp.44-45,這與我們傳統(tǒng)認知的“共產主義”有一定的區(qū)別:一是“無產階級”指涉不同。齊澤克眼中的“共產主義”的依靠力量是社會的“被排除者”而非“被納入者”,即穩(wěn)定的生活和工作場所的圍墻以外的人。二是革命組織領導形式不在于黨派和主權國家,而是“平民的革命對抗運動”。三是產生共產主義運動的矛盾除了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的經濟利益外,生態(tài)危機與傳染病防治,數(shù)字勞動的公共性和成果的私有性,對于生物基因等方面新技術的倫理觀點對立,種族隔離與沖突等矛盾,也成為孕育共產主義運動的土壤。(73)范春燕:《當代西方激進左翼學者的“新共產主義”》,《理論探索》2015年第4期。

      四、結 語

      如何立足實際情況,分析批判當代晚期資本主義的“自我剝削”等新的剝削方式,并探索超越一系列資本的剝削方式和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路徑,這是當代左翼思想家面臨的共同問題。韓炳哲的“自我剝削”理論以及齊澤克對其理論所做的批判式解讀和齊澤克進而展開的對共產主義辯護,雖然仍然存在一定理論和實踐上的不足,但也是對這一問題進行回答的有益嘗試。

      韓炳哲和齊澤克的探索,從積極意義上說,一是韓炳哲“自我剝削”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釋當前的部分社會現(xiàn)象,比如“過勞”的創(chuàng)業(yè)者團體成員和公司高管、為評職稱和評獎而不斷發(fā)表論文的“功績主體”似的學者、普遍有倦怠感的當代社會人群。韓炳哲對“不穩(wěn)定群體”的“自我剝削”的理論解釋,以及齊澤克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其的批判性解讀,對當代中國有一定理論借鑒意義。二是齊澤克對共產主義的辯護在國外學者中顯得彌足珍貴。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占主導地位的西方國家,齊澤克一直堅信共產主義必然戰(zhàn)勝資本主義,這種相對堅定的信仰值得我們給予肯定。三是齊澤克的辯護再次向我們論證了中國道路在疫情中彰顯的制度優(yōu)勢。他總結了中國制度的強大動員力、中國政府對人民負責、一脈相承且有耐心、充滿理性等優(yōu)點。正如前民主德國統(tǒng)一社會黨總書記埃貢·克倫茨所說: “中國展示的不是資本主義國家司空見慣的神經質,而是樂觀主義的精神和勝利者的勇氣,傳播的是能夠戰(zhàn)勝疾病的希望”(74)埃貢·克倫茨,等:《全世界正在聚焦中國》,《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5期。,中國疫情防控的成功正在產生巨大的世界影響和意義。因此,齊澤克的理論辯護和我國疫情防控的實情,可以堅定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

      從不足之處說,第一,韓炳哲未看到“自我剝削”的根本原因?!白晕覄兿鳌笔恰八邉兿鳌痹谛畔⒒瘯r代加強的結果和產物,在當代西方社會中,階級剝削和制度剝削仍然是首位。第二,齊澤克對韓炳哲的批判雖然入木三分,但是他也難以說清和解決韓炳哲描述的“自我剝削”困境。因為齊澤克“共產主義”的實現(xiàn)方案仍然是脫離實踐和脫離群眾的。齊澤克雖然對“共產主義”具有必然性的辯護較為有力,但是他寄希望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革命主體卻是社會的“被排除者”,實現(xiàn)方法卻是無組織紀律的“平民的革命對抗”。第三,在齊澤克內心深處仍然存在一絲“中國威脅論”。齊澤克一方面說“在今天的中國,最危險的事情就是認真相信自己國家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75)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p.9.,另一方面又說“在流行病的時候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中國能夠隔離幾千萬人。面對同樣規(guī)模的流行病,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實施同樣的措施?!?76)SLAVOJ ?I?EK,PANDEMIC:COVID-19 Shakes the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OR Books,2020,p.9,p.9.齊澤克懷疑中國意識形態(tài)的“虛偽性”與強調中國應對流行病表現(xiàn)的負責任態(tài)度,形成了一對悖論,表現(xiàn)出他內在思想的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齊澤克借由對韓炳哲“自我剝削”理論的批判,闡發(fā)了對共產主義的辯護,展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強大理論解釋力,強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加強了我們對共產主義必然戰(zhàn)勝資本主義的信心。對于韓炳哲的“自我剝削理論”和齊澤克對其所作的批判與對共產主義的辯護,我們需要辯證看待,借鑒其科學正確的內容為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發(fā)展服務。

      猜你喜歡
      功績齊澤克中信
      兒童繪畫之父——齊澤克
      少兒美術(2020年5期)2020-12-06 05:52:42
      基于齊澤克后拉康思想的希區(qū)柯克電影解讀
      中信大錳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論齊澤克的“死亡驅力”
      不應被抹殺歷史功績的北洋政府
      中信的資源環(huán)保接替戰(zhàn)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37
      國共兩黨抗戰(zhàn)功績之比較
      雷鋒(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7
      有人說過“大他者”嗎?
      中信特鋼研究院暨中信特鋼研究院上大分院正式揭牌
      上海金屬(2014年3期)2014-12-19 13:09:12
      李大釗推動馮玉祥策應北伐的歷史功績
      軍事歷史(1991年4期)1991-08-16 03:13:16
      济阳县| 剑川县| 麻阳| 新竹县| 抚州市| 乐都县| 东宁县| 康乐县| 莱西市| 泸西县| 大宁县| 甘谷县| 景谷| 柳林县| 高州市| 盈江县| 乃东县| 临夏市| 平顺县| 松原市| 厦门市| 寿光市| 溆浦县| 柳江县| 昆明市| 乐昌市| 沈丘县| 当涂县| 涟水县| 彭泽县| 丽江市| 沛县| 砚山县| 黔西| 阜新| 且末县| 濮阳县| 连云港市| 崇明县| 礼泉县|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