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近期,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以多數票贊成”通過所謂釣魚島“行政區(qū)劃更名”議案,聲稱將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此次日本挑起釣魚島“更名”事件,嚴重挑釁中國領土主權,引發(fā)兩岸強烈不滿和共同抗議。島內社會群情激憤,保釣團體強烈抗議,宜蘭縣搶先更名反制。然而,民進黨當局不僅毫無作為,卻忙著“顛倒是非”“甩鍋大陸”,其所作所為又一次充分暴露了毫無底線的“媚日”嘴臉。
當前,中日關系持續(xù)改善向好,日本右翼勢力又開始動起挑撥中日關系、破壞地區(qū)穩(wěn)定的“歪腦筋”。自從2012年日本宣布將釣魚島“國有化”后,日本右翼分子持續(xù)在釣魚島問題上搞“小動作”。長期以來,日本右翼分子慣用的伎倆就是通過篡改名稱混淆視聽,強化“實際控制”假象。此次日本右翼分子上演釣魚島“更名”鬧劇,實屬蓄謀已久,尤其是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等人長期充當“急先鋒”角色。2010年中山義隆就任石垣市市長,至今連任3屆,是日本地方“罕見的右翼政治家”。在任期間,中山義隆不僅參與了“購買”釣魚島的鬧劇,而且提出將釣魚島列入日本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甚至還邀請過李登輝訪問石垣市演講。2017年,中山義隆就明確表示過提出釣魚島“更名”議案,但是連續(xù)三年擱淺。今年再度舊案重提,石垣市議會“以13票贊成,8票反對”通過議案,折射出日本右翼勢力從未放棄這一“有計劃性的操作”。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國內實際上存在愈來愈多不同的聲音。日本史學家井上清在《釣魚島的歷史和主權》中說出了“尊重歷史的正直聲音”,他坦言“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體現出日本史學家的良知。島內輿論稱,釣魚島周邊海域是臺灣漁民傳統(tǒng)作業(yè)海域,日本挑起“更名”事件“實屬居心叵測”;日本右翼分子以“避免混淆提高行政效率”為由制造“釣魚島屬日”假象,有挑撥中日關系之嫌;石垣市議會“假反制中國大陸之名,行擴權之實”,反映出日本右翼保守勢力試圖破壞中日關系穩(wěn)定向好大局的圖謀。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搞“小動作”,引發(fā)兩岸強烈不滿。就在中國大陸海警出動宣誓主權,島內民眾集體抗議表達心聲之際,民進黨當局卻在忙著顛倒是非黑白。蔡英文打著“不談政治”的幌子在島內官員陪同下忙著拜廟“掃貨”。蔡英文辦公室發(fā)言人則將責任“甩鍋”中國大陸,竟稱是由于大陸公務船活動騷擾了附近漁民才導致風波發(fā)生。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象征性表示要“盡責盡力”。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游錫堃稱,“臺日這么友好,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竟稱,“希望地方事務不要影響臺日友好”。臺灣外事部門發(fā)言人顧及所謂“臺日友好”,誠懇呼吁石垣市議會“勿讓地方性事務影響臺日全面友好伙伴關系”。
蔡英文當局明顯避重就輕的“媚日”言行不但引起島內輿論撻伐,更遭到民意強烈反彈。國民黨譴責蔡英文“一見到日本人就矮一截”,由“辣臺妹”變成“軟骨妹”;怒斥謝長廷是“助日代表”,不去向日本政府表達抗議,卻撰文聲稱“日本有事實管領權”;批評民進黨當局“懦弱無能”“卑躬屈膝”,“表現軟弱毫無作為,才讓日本不斷得寸進尺”。島內媒體評論稱,“遇日則軟”的民進黨不愿得罪日本,企圖通過“出賣釣魚島”獲取日本好感,一遇到日本“大哥哥”膝蓋就不自覺軟下來;民進黨當局“違背民意”“對日退讓”“自我閹割”“只是說些場面話,根本無意反制”“丟盔棄甲到令人匪夷所思”“就算是日本人內心也看不起這群人”。香港中評社稱,蔡英文當局將責任“甩鍋”中國大陸,“如此顛倒是非為日本幫腔,儼然一副奴才相”。島內網友批評民進黨當局言論“邏輯不通”,有網友諷刺稱“改名的是誰不清楚嗎”“自己不敢出聲,賴給大陸就對了”。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多數民眾認為民進黨當局太軟弱。有將近7成民眾認為“應該以強硬態(tài)度響應日本”;約5成民眾同意“在更名議題上,民進黨只是嘴巴說說,不會有具體行動”。蔡英文聲望急劇下滑,大跌10.5個百分點。民進黨支持度也“從云端掉落地面”,支持者大減13.6個百分點僅獲得28.2%支持,“流失之快,史上首見”。島內輿論認為,蔡英文高票連任后,政策作為荒腔走板,與民意期待有極大落差,逐漸失去民眾的信任。
實際上,民進黨無底線的“媚日”行徑早就有跡可循。從取消護漁、要求臺灣漁船“主動避讓”日本公務船,到無視漁民生計放棄“沖之鳥礁”立場;從廢止“課綱微調”,宣揚“臺獨”思想和“皇民史觀”,到公然宣稱臺日關系如同“夫妻關系”;再到如今“更名”風波中“毫無作為”唯恐傷及“臺日友好”。民進黨當局之所以“逢日必軟”有著“不能明說的顧慮”,包藏著“臺獨”禍心。
日本殖民統(tǒng)治臺灣達50年之久,尤其在“日據”后期的“皇民化運動”中,培養(yǎng)了大批“媚日”“臺獨”分子。這些日本殖民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抱有一種“以當日本人為榮”的扭曲心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日軍軍國主義分子不甘心歸還從中國竊取的領土,密謀臺籍漢奸策劃“臺灣獨立”運動。最早的“臺獨”組織就在日本右翼勢力庇護下形成,并將日本作為“臺獨”運動的海外基地。日本右翼分子縱容支持“臺獨”勢力,鼓噪“臺灣地位未定論”,成為“臺獨”勢力重要國際支持力量。民進黨上臺后,不遺余力美化“日據”歷史,刻意宣揚“臺獨”史觀,加重日本右翼勢力的“臺灣情結”,幻想“挾洋自重”實現“臺獨”黨綱。
近年來,在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拉大的背景下,“臺獨”分子“不安倍增”。蔡英文為騙取選票強打“主權牌”,大肆叛賣“芒果干”,肆意挑動兩岸民意對立。蔡英文上臺后,實行“漸進式臺獨”策略,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使兩岸關系面臨日趨復雜嚴峻的局面。民進黨當局企圖“倚日抗陸”的戰(zhàn)略勾連需求更為迫切。蔡英文當局將臺日關系列為外事重點,多次公開聲稱臺日是“命運共同體”,強調“臺灣在參加國際組織上需要日本的援助”,不斷在一中原則上打“擦邊球”,謀求臺日實質關系“軟突破”。在這種政治算計下,民進黨當局“只會用嘴巴愛臺灣”,“一談到釣魚島,就立馬成了縮頭烏龜”。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血脈相連,都負有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責任,應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根本利益。然而,民進黨當局罔顧民族利益和尊嚴,為一黨之私數典忘祖、賣臺求榮、“反中抗中”,肆意踐踏島內民意、挑起兩岸敵意、背棄民族大義,百般阻撓臺灣愛國同胞發(fā)起的“保釣”行動,一廂情愿期待日本“友臺”右翼分子為臺灣風險買單。民進黨當局只能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必將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唾棄,最終不得不吞下“挾洋自重”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