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格特拉克汽車變速箱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低壓真空熱處理是近些年來在熱處理中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技術,尤其在汽車變速箱、發(fā)動機和航空發(fā)動機等精密齒輪上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當前相關設備擁有量的多少已成為衡量一個企業(yè)熱處理技術先進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我公司2013年從德國ALD公司引進一條ModelTherm系列低壓滲碳高壓氣淬熱處理生產(chǎn)線,應用于變速箱齒輪和軸的熱處理。工藝應用有如下特點。
1)低壓滲碳, 產(chǎn)品無內氧化脫碳,可提高產(chǎn)品質量;由于滲碳爐在工作狀態(tài)下始終保持低壓(10 mbar以下),爐內沒有氧氣成分,可防止工件氧化和脫碳,同時氧化物和油脂分解出來的氣體也被真空泵抽走。熔煉時遺留在金屬內的氣體,在負壓狀態(tài)下易從金屬內逸出,其中氫的脫氣效果明顯,從而提高工件的強度和韌性。
2)工件變形小,并且變形均勻;真空熱處理采用對流加熱和輻射加熱相結合,既保證零件的加熱速度,又保證零件加熱均勻性和一致性,降低由于零件里外溫差造成的熱應力和組織應力。滲碳采用脈沖式,保證零件CHD均勻性,可降低淬火變形。
3)高壓氣淬,產(chǎn)品無油漬和氧化皮,可減少清理拋丸工序,保證車間無粉塵。
4)設備無需保護氣氛和廢氣燃燒,無有害氣體排放,保證熱處理車間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我公司齒輪材料為20 MnCrS5-2,中淬透性低碳合金鋼。采用Getrag標準GCG_805000part2。對材料淬透性也做了特殊要求,具體見表1。
表1 材料淬透性
產(chǎn)品圖紙熱處理要求除了表面硬度、有效硬化層深度、心部硬度、金相組織外,還對零件次表層硬度有特殊要求。
檢測流程:熱處理-零件送檢-檢測零件表面硬度-零件切割-制樣-磨拋-金相組織分析(表層非馬組織分析)-有效硬化層深度檢測(次表層硬度檢測)-心部硬度檢測-檢測報告。整個過程大約需要50 min。
熱處理是特殊工藝,對產(chǎn)品檢驗時需進行破壞性檢測,不僅浪費零件,而且等檢時間較長,影響工序流。以20萬產(chǎn)能為例,熱處理檢測切割零件成本每年大約切割零件約99萬元。
為解決熱處理金相檢驗浪費以及等待檢驗時間的浪費,我司嘗試了很多方法,包括采用小零件、零件試塊、廢零件等方法,雖然從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熱處理金相檢驗浪費和等待檢驗時間,但從效果和管理方面,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根據(jù)真空熱處理的特點——低壓滲碳高壓氣淬,不會對零件產(chǎn)生氧化。嘗試用標準試棒來代替零件進行熱處理金相檢驗。
1)試棒材料:在熱處理中,材料對熱處理結果影響很大,特別是低碳合金鋼,材料成分的差異,熱處理結果不同。為使試棒檢驗結果與零件具有可比性和真實性,材料必須和零件一致,并且是同批次。要求毛坯供應商在提供毛坯時,根據(jù)生產(chǎn)計劃,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同批次標準試棒。
2)試棒形狀及大?。涸邶X輪熱處理中,CHD與齒輪模數(shù)有著線性關系,一般CHD=(0.2-0.4)×m根據(jù)產(chǎn)品不同進行選擇。如采用標準試棒,其形狀大小十分重要。因齒輪多為小模數(shù)齒輪,為選擇合適的熱處理試棒,采用φ20×70標準試棒進行熱處理 。
3)控制方式方法:采用標準試棒結合零件交替檢驗
為得到標準試棒和零件檢測結果之間的差異,我們采集了1 000個試棒和零件之間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為保證標準試棒和零件材料的一致性,要求供應商按照零件批次分批制作試棒。抽檢一個同批次的零件和試棒進行材料成分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試棒與零件成分檢測結果
通過對1 000個試棒和零件的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檢測結果對比如圖1所示。
圖1 試棒和零件CHD曲線圖
從表2中可以看出,試棒的CHD和零件的CHD差異很小,都在合格范圍以內,并且對CHD偏差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CHD偏差統(tǒng)計分析
產(chǎn)品和試棒的偏差在±0.05占80%,偏差在±0.10占95%。
試棒和零件的表硬度偏差在0.04HRA,基本一致,并且零件與試棒的表面硬度都在中差HRA81,所有沒有風險,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試棒和零件表面硬度數(shù)據(jù)分析
經(jīng)過近1 000個零件和試棒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比,兩者的熱處理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可以用試棒代替零件進行金相檢驗。
1)真空熱處理在低壓狀態(tài)下進行滲碳(<10 mbar),沒有空氣,不易形成氧化物,零件熱處理后不會形成非馬組織。原理上零件熱處理前后的重量差就是零件增加的碳,通過對試棒的分析以及極限試驗,可得出試棒的重量差與零件CHD之間的對應關系,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試棒重量與齒輪零件CHD曲線
圖5 試棒重量與軸零件CHD曲線
2)通過工藝試驗,做出產(chǎn)品技術要求的極限值所對應的標準試棒重量差,同時統(tǒng)計1 000個試棒的重量差,都在極限范圍內,齒輪和軸的重量差與CHD的上下限的對應關系如表3所示。
表3 試棒重量差與CHD關系
3)針對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可采用標準試樣的重量差來判斷零件的CHD以及其他熱處理特性。
從而,在熱處理設備穩(wěn)定和工藝過程正常情況下,可以采用試棒的重量差來判斷零件的CHD,從而實現(xiàn)真空熱處理的無損檢驗。
通過采用標準試棒,實現(xiàn)了熱處理特性的無損檢驗,有效的降低了檢驗時間和檢驗成本。
1)檢驗時間:由以前的50 min縮短至現(xiàn)在的5 min。提高工作效率900%。
2)檢驗成本:每年可節(jié)約檢驗成本約98.3萬元。
3)節(jié)能減員:可減少檢驗人員2名,每班1名。
采用標準試棒熱處理前后的重量差來判斷零件的熱處理CHD以及熱處理特性,不僅有效降低了熱處理檢驗時間和檢驗成本,還實現(xiàn)了熱處理的無損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