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湖北省嘉魚縣魚岳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湖北 咸寧 437200
小兒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患兒表現(xiàn)為發(fā)熱、氣促、拒食甚至呼吸困難等,若不及時治療會威脅患兒生命[1]。目前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以及對癥治療等,常用的藥物有溴己新、Vit C、頭孢、鹽酸溴索等。本文就小兒肺炎采用溴己新與頭孢呋辛鈉同時治療的臨床療效展開討論,特匯報在此。
1.1 一般資料 納入90例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肺炎患兒開展研究,按隨機排列法選出45例列為對照組,剩余45例列為研究組。兩組男女比例分別為26:19、27:18;年齡分別為5個月-6歲、4個月-7歲,均值分別為(3.4±0.5)歲、(3.9±0.6)歲。兩組基礎資料(P>0.05),具有比較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Vit C+頭孢呋辛鈉治療。將Vit C注射液(生產(chǎn)單位:瑞陽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37022063;規(guī)格:2 nl:0.5 g)10 mg/(kg·d)加入100 mL 5%GS中稀釋靜滴,1次/d;將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生產(chǎn)單位:GlaxoSmithKline Manufacturing S.p.A;批號:H20130085;規(guī)格:0.75 g)100 mg/(kg·d)加入100 mL 5%GS中稀釋靜滴,2次/d。均用藥1 w。
1.2.2 研究組 予溴己新+頭孢呋辛鈉治療。將鹽酸溴己新注射劑(生產(chǎn)單位:山東圣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20057398;規(guī)格:2 nl:4 mg)1 mL*0.4 mg/(kg·d)加入100 mL 5%GS中稀釋靜滴,2次/d。頭孢呋辛鈉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同上。均用藥1 w。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肺部無濕啰音、X線基本吸收;有效:肺部濕啰音減弱、X線改善;無效:無任何改變。計算總有效率(顯效+有效)。②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發(fā)熱、咳嗽、濕啰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計算采用SPSS 19.0軟件,以“χ2”、“t”對檢驗結(jié)果進行表法,“%”表示為計數(shù)資料、“(Mean±SD)”表示為計量資料。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56%,比對照組82.22%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
2.2 臨床癥狀 消失時間研究組發(fā)熱、咳嗽、濕啰音均比對照組消失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Mean±SD)
溴己新和頭孢呋辛鈉是治療小兒肺炎的常用藥物,主要是通過靜脈滴注進行治療。本文研究中將部分患兒采取溴己新+頭孢呋辛鈉治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臨床療效高于Vit C+頭孢呋辛鈉治療組,說明溴己新可用于治療小兒肺炎。
溴己新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道用藥,能夠發(fā)揮較強的溶解黏痰的功效。其主要作用于氣管與支氣管,通過抑制痰液中黏多糖蛋白的合成,同時降解黏蛋白纖維,稀釋痰液,以達到減少黏痰的目的;改變氣道流變學特性,稀釋的痰液患兒更容易將其排出[2]。另外,溴己新刺激胃黏膜,加快排出痰液機制的纖毛運動速度,使機體產(chǎn)生反射性惡心[3],加快痰液的排出,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頭孢呋辛鈉是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造成細菌的溶解或死亡,具有較強的抗菌效果。有學者[3]證明頭孢呋辛鈉的抗菌效果比第一代頭孢抗生素強。
因此,小兒肺炎采用溴己新與頭孢呋辛鈉同時治療的方法可提高臨床療效,早期改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