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 商麗莉
目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知識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代,高職院校要努力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高職院校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為此,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面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而激勵理念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高職院校的管理者應該積極地學習激勵理論的相關內(nèi)容,在管理工作中堅持激勵理論的原則,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管理學生的目標。
激勵主要是在管理中設定一些條件,然后對被管理者進行管理,讓其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動力,從而實現(xiàn)預期的管理效果。激勵分為內(nèi)激勵和外激勵兩種,內(nèi)激勵主要是被管理者對活動本身就是感興趣的,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這種活動本身就對他們形成了一種激勵;而外激勵是需要借助外部的刺激來激發(fā)他們參與到活動中。激勵問題的側重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那么激勵理論也可以分為內(nèi)激勵理論和綜合性激勵理論,還有行為改造激勵理論和綜合性激勵理論。而激勵的途徑也是多樣的,比如可以借助管理者滿足被管理者的需求,對他們進行引導。另外就是設置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目標來激勵被管理者學習和工作。第三個方面就是借助一定的管理方式強化被管理者行為,讓被管理者可以積極地學習。
在學生管理中,激勵理論的運用簡單而又復雜,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
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融合和同步應用。教師應該認識到在使用激勵法的時候還是需要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能夠起到必要的補充即可。
正激勵其實就是日常所說的獎勵,對學生一些正確的行為一定要能夠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肯定,而負激勵其實就是日常所說的懲罰式激勵,對學生所做出的一些錯誤的行為一定要能夠給予一定的批評。當然在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負激勵方法的謹慎使用,這種方法如果在應用中使用不當很有可能產(chǎn)生很多負面的影響。
在對高職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教師所采用的激勵一定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要具有自己的目的。比如有的時候可能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去激勵,有的時候可能是為了改正學生一些錯誤的行為而選擇激勵,或者有的時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樹立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總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之前應該有自己的目的,這樣才能夠讓激勵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在激勵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收集和反饋相關信息,注意激勵后效果的分析總結。因為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同時主客觀條件都在發(fā)生著不斷變化,因此激勵采用的方式不同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作為管理老師要能夠細心觀察,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對學生進行管理。
高職院校的學生有的具有遠大的理想,生活學習都是積極向上的,具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學生比較上進,學習也比較刻苦。另外一種就是比較頹廢,沒有認識到自己現(xiàn)階段的主要任務,經(jīng)常把娛樂和感情放在第一位,覺得自己平時的考試只要及格即可,有享受至上的不良思想。那么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學校應該給予不同的重視,要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支持學生合理的需求,對于不合理的需求要進行及時的疏導和轉化,能夠讓學生的低級需求得到一定的升華。
通過需求層次論了解到當某個人在一個階段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之后,他們才會向著更高一層的需求去奮斗。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的家庭條件并不富裕,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應該先從滿足學生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比如在平時多關心他們身邊的小事,適當?shù)貛椭@些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只有先幫助這些學生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后,才能夠讓其在學習方面省去了一些后顧之憂,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和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學生在生活中得到了愛的鼓勵,也才能夠向著更高層次的需求去追求,從而推進高職院校學生進一步的發(fā)展。
很多學生進入高職院校之后會感覺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對自己的未來也缺少一定的計劃和打算。而在期望理論中了解到,如果被激勵者對自己具備有較高的期望值,那么激勵的目標價值也自然較高,激勵的強度也會變大。能夠產(chǎn)生更強的積極性。為此在落實期望激勵的過程中應需要明確高職院校學生奮斗的目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可以借助學校的開學典禮、班會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學習目標。其次可以組織學生完成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再有就是在學生實現(xiàn)了自己階段性目標之后,教師可以借助一些適當?shù)陌凳?,讓學生能夠在實現(xiàn)自己目標的道路上保持自信。
在公平理論中發(fā)現(xiàn),人們在獲得了一定的報酬后會進行一些比較,通過比較判斷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對待,因此比較的結果會影響人們的積極性。如果是公平的那么心理上面會得到平衡,自然積極性會提升,但是如果發(fā)現(xiàn)是不公平的,心里會失衡,從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那么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需要堅持公平原則,具備公平意識,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能夠做到獎懲分明,做到工作向學生公開和透明化,對學生的評優(yōu)和獎學金的評發(fā)也要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
強化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行為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通過自己的行為獲得了一定的好處,那么這種行為就會反復出現(xiàn)。那么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就要正確使用正強化和負強化,也就是做好獎懲的措施,堅持正激勵和負激勵相結合。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要進行表揚和肯定,將其作為班級中的榜樣,使這些學生更加的努力。對于違紀的學生要能夠進行一定的批評指正,讓他們可以吸取教訓。但是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管理中還是要堅持正面激勵為主,在對學生進行處罰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方法的指導。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管理者要看到每個個體的存在,要把握和了解他們的脾性,因材施教,這是管理好班級的基礎,要靈活運用激勵理論的各種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性地指導,不能教條化,這樣才能夠讓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