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 王麗娜
如果說傳統美德在人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的話,那么中國的傳統紋樣在家紡藝術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僅僅是圖案紋樣就籠統分為幾何類、動物類、花鳥昆蟲類、吉祥類、人物、器物等,從石器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用智慧與雙手對一件件工藝品進行打造和裝飾,直到今天圖案紋樣不再局限于裝飾陶藝兵器,已經慢慢融入日用衣著和家紡用品,從家紡用品角度來講,人們對家居環(huán)境和生活質量的追求不僅僅是舒適,更多的是賞心悅目和展示風格。所以在家紡設計中,我們要注意傳統文化在家紡圖案中的設計應用,讓中國家紡業(yè)取得更突出的成就,帶動世界審美潮流。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經過了歷史的考驗和沉淀,豐富的傳統文化逐漸被帶入生活中,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和寶藏,那么在家用紡織品中中國的傳統文化究竟會變成什么樣的紋樣裝飾呢?首先可以籠統地分為兩大類:人與物。中國文化衍生成的紋樣裝飾也富含多種數不盡的寓意,大部分為大吉大利、國泰民安,可見人民對平安幸福的追求和對民族強盛的希望。
裝飾是原始社會人們精神生活的體現,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主要靠在野外捕捉動物食用生存,文明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他們學會了刻畫一系列圖案,最早這些是刻在墻壁上記錄事件的,如今挖掘出的也是無比珍貴的精神寶藏,后來他們制作器皿、衣物,直到今天在生活中象、鹿、云、繩等紋樣裝飾還是隨處可見。這些器物中的裝飾也代表了原始時代工藝美術和裝飾紋樣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歷史朝代的演變也讓祖先有了不同的審美風格,從商代的饕餮紋、周代的竊曲紋、戰(zhàn)國的蟠龍紋,到漢代的四神紋和云氣紋,六朝的蓮花,唐代的牡丹等等。不同時期生活方式、審美情趣、文化藝術以及科學技術的影響,使每個時期紋樣圖案獨具個性,歷史中的紋樣圖案階級分明嚴重,什么階級用什么圖案是區(qū)分非常嚴格的,僭越者都會被按重罪責罰,到了如今民主的社會,龍鳳呈祥、雙龍戲珠等圖案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的寓意不同于其他,也表達了人們對平安生活的祈求。
由于地區(qū)差異不同,在家紡設計中除了通用的吉祥圖案還加入了更多地區(qū)之間文化的特點,以山西的傳統紋樣為例,俗話說“中華五千年看山西”,山西作為中國傳統紋樣的主要發(fā)源地,按照基礎圖案學分為自然型、符號型。吉祥植物有:蓮花、桃花、百合花、梅、竹、松等,吉祥動物有:龜、鶴、蝶、龍鳳、魚等,這些紋樣裝飾是各地區(qū)人民表達的吉祥觀念和生活祈盼。
大紅色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一種象征,素有中國紅之稱,大紅色的美好寓意有吉祥、喜氣、激情、斗志,逢年過節(jié)、婚事嫁娶,從服飾到生活用品無一不用大紅色來體現熱烈,也是持續(xù)地傳遞了恒久的喜慶氣息。
大紫大綠是對顏色鮮艷的綜述,主要帶給人視覺沖擊和精神享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家用紡織品最為常用,當今流行的撞色,各種家紡都有強烈的對比色進行構造。不同色度的色彩表達了不同的狀態(tài)的向往,就拿綠色來講,嫩綠代表的新生和蓬勃向上的追求更適用于兒童,青翠的綠色代表的生機勃勃更適用渴望成長的青少年,深綠色代表的健康穩(wěn)重更適合中年人。
青花色是一種單色彩繪,是一種給人鮮明、高雅、晶瑩剔透的藍色,如今在家紡設計中設計師廣泛將其運用到了窗簾、被褥、臺布、地毯、屏風等家紡用品中,優(yōu)雅且永不過時,格調高雅,是一種無法描述的美麗。
中國的傳統色彩在紋樣圖案中的使用時古樸典雅,濃重熱烈,除了寓意顏色運用于其中外,色彩斑斕的顏色更是展示出了濃濃的民族之風,詮釋了大國文化和大國精神。家紡設計中這些樸實自然清新健康的色調別具一格地對個性進行強調,搭配相應圖案紋樣使用,突出了家紡產品的主題,贏得了大眾的青睞,民族元素更是在產品中得到了宣揚和展現,讓世界人民感嘆中國制造,感嘆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動物紋樣是所有紋樣產生前的主導紋樣,從石器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對生靈的敬畏就將其刻畫出來,比如意味著福壽延綿的龜鶴、執(zhí)手白頭的龍鳳、望子成才的麒麟等等,都是美好事物的寄托,最早傳入西方的也是動物紋樣,它的神秘性吸引了更多前來探索的有志之士。
自古以來人們便認為植物也是有靈性,唐代時人們就以花草擬人做比喻,很多歷史人物也以某花某草自擬以示個人風格和獨立性。如今我們的大多數家紡裝飾中最多的就是花草,有香自苦寒的梅花、清幽淡雅的蘭花、孤高傲世的菊花以及富貴雍容的牡丹,在窗簾、屏風、被褥中被廣泛應用,還可以根據主人的喜好搭配不同的家居體現出個性化設計。
人物紋樣在家紡設計中是非常稀少的,它更注重的是細節(jié)的展現和圖案搭配,要想設計人物還原化,突出人物重點的展現是少不了的,其中以《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大唐盛世下的皇家女性仕女圖為代表,作為藝術品的鑒賞極高。
除了山水云間的畫風外,風景紋樣還包括名勝古跡、園林寺廟等,以這些具有東方特色和韻味的風景做出的家紡用具,體現出不同的思想和境界。遠山近水,一水兩山,將明清山水畫的布局運用到門窗浮雕板上,但使用山水作為門窗裝飾的不多,多數以書香世家為主,追求家族之風。
其他紋樣多應用于家紡用品的邊緣位置,如流蘇紋、太極圖、八卦、海水江牙等多類元素,搭配原型圖案使用,更添其中寓意。如意紋是應用最多的一種紋樣,它代表的是事事如意,現在多應用于陳設和家紡圖案,裝飾功能越來越明顯。
生活中常見的圖案紋樣大致分為這五類,將其幾何化抽象化,以更簡單的形式讓造型更加靈活自由富于對比變化。自紋樣圖案誕生以來,幾經歷史的變幻交替,至今依然備受人們的歡迎。以吉祥的寓意蘊含了超脫時代的情感內涵,中國文化這樣經典恒久的圖案紋樣,是不會被時代淘汰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思想性就像明珠般璀璨奪目。
中國家紡產業(yè)在圖案設計方面的創(chuàng)新領先于21 世紀全球文化,比起其他國家,我們更突出的是中國文化、歷史文明。站在新世紀人類文明角度來講,當代中國人在抒發(fā)審美感情的同時,不僅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更是將一些設計融合于世界文化,“取之精華,棄之糟粕”讓中國家紡設計連同審美載體形成了新的格局,在今后的競爭中我們將會在國際潮流中更加突出,中國家紡裝飾中體現的人文因素更是深層地體現了“美是自由的象征”這一美學哲理。我們對傳統文化元素方面的挖掘會在今后更全面地應用到家紡設計當中去,不斷繼承與創(chuàng)新,弘揚中華傳統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