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過:“大多數(shù)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卻極少有人想改造自己。”內心強大,則會樂觀豁達,就能把平凡的日子變得富有情趣,把沉重的生活變得輕松活潑,把苦難的光陰變得甜美珍貴,把煩瑣的事變得簡單可行。
小時候,我曾為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的“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心動不已,心動的原因不是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而是對個人弱小力量與龐大地球形成的強烈反差,乃至撬動整個地球這種驚世駭俗的目標產(chǎn)生的那種驚訝和贊嘆。
其實,心理學研究早已表明:在常人的頭腦中,每天涌泉般產(chǎn)生出的想法很多,遺憾的是,這些想法多數(shù)是消極的,而成功首先是心理上的成功。
古人說“境由心造”。一個人如果不能在絕境中發(fā)憤圖強,就會在一蹶不振中渾噩一生。試想,假若貝多芬沒有“扼住命運的咽喉”,今天的世界怎會有《命運交響曲》的樂章;假若海倫·凱勒沒有積極地面對人生,又怎會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篇章;假如司馬遷沒有忍受住宮刑的屈辱,那“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怎能橫空出世……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樣的絕境,只要不言敗、不放棄,終有一天,會看到希望的曙光,會劃出向上的人生曲線。
我們生活的世界五彩繽紛,卻又充滿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生活與工作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當遇上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時,不生氣是不客觀的,但一味地停留在難以解脫的負面情緒中,則大可不必。山有山的故事,水有水的詩篇,云有云的縹緲,而表現(xiàn)出來的美麗各不相同。如果每個人都成為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生活便是絢麗多姿的大美世界。
一個人能經(jīng)受住多大的打擊,就能干出多大的事業(yè)。心胸有多寬廣,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氣度決定格局,心寬則天高地闊。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埋怨環(huán)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闊?!比绻幸活w向善向美的心,你對生命的呼喚換來的定是世界對你的肯定和贊美;假如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苦難傷痛,呈現(xiàn)的絕不是眼淚,而是燦爛的笑容;假如有一種剛強的意念,無論風吹雨打,前路坎坷,一切的滅亡都不會降臨。這是因為,一切的現(xiàn)在都孕育著未來。
我在約翰·肯尼迪的回憶錄中看到這樣一句震撼人心的話:“沒有不可戰(zhàn)勝的缺陷,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钡拇_,人生不可能完美,也許會有缺憾,抑或屢遭挫折和不幸,但做自己命運的建筑師,堅定信念,不屈不撓,孜孜以求,迎難而上,就一定能建成雄偉壯麗的生命殿堂,奏響精彩絕倫的人生樂章。
困難與折磨對于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
——契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