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疆教育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視察蘭州軍區(qū)時首次提出“紅色基因”這一概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共計18次提出并強調(diào)要傳承好紅色基因,讓紅色基因代代傳。紅色精神伴隨著中華民族的革命斗爭應運而生,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而紅色基因則是因此而生,同時刻畫并相融進中華兒女骨骼和血脈中的珍貴“基因密碼”,即使沒有經(jīng)歷過艱苦革命歲月的青年一代,其自身血脈中也擁有紅色基因的力量,也會被紅色文化所感動震撼,讓自己充滿堅持和奮斗的力量。
高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場所,是發(fā)揚愛國主義、傳承民族精神、凝聚青年力量的地方,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傳承紅色基因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但目前學校缺乏對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宣傳和培育,整體校園文化的娛樂性過重,各類獨具特色的文娛活動應接不暇,但對于紅色基因教育方面的活動幾乎沒有且過于表面,例如,很多高校會在十二月九日舉行“一二·九大合唱”活動,但對于活動的宣傳重在合唱比賽而忽略了其真正內(nèi)涵,參與活動的許多學生都不清楚這一天的意義何在,在歌曲的選擇上也更偏向娛樂化且缺乏內(nèi)涵。校園內(nèi)的廣播、節(jié)日宣傳也沒有進行紅色基因的傳承,鮮少能在校園廣播中聽見紅色歌曲,對于紅色節(jié)日的宣傳也較為缺少,使得許多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刻,對于紅色基因的傳承缺乏使命感。
目前高校對于紅色基因的傳承主要還是依托于傳統(tǒng)的思政課程,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迅速將大量書本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與學生互動性較低,也缺乏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教育內(nèi)容,因此難以在情感上引發(fā)學生的共鳴。雖然目前已經(jīng)推行了課程思政,但在思政與專業(yè)課的融合方面仍需不斷探索,大部分高校還是將思政課與專業(yè)課分割開來,對于紅色基因的傳承教育仍然沒有形成全員、全方位的格局。
新時代大學生本就出生于最好的時代,社會穩(wěn)定、國家富強,過去的艱難生活對于他們都是存留在影視作品里的故事,是難以想象也無法感同身受的,因此新時代的大學生大多對紅色基因的情感較為薄弱。同時新時代大學生所接觸到的信息更多,范圍更廣,關注的焦點也五花八門,同時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雖然大部分學生均十分認同紅色文化,但在日常生活中,紅色文化帶給新時代大學生的影響并不大,大學生在主動學習、主動進行紅色基因傳承方面積極性不高,同時在各類文化活動的充斥下,也導致許多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感興趣的程度極低。
地方紅色資源是承載紅色基因的主要載體,是讓高校大學生直接感受紅色基因力量的最佳方式。
3.1.1 紅色精神給予力量
新中國的每一片土地,都有革命前輩浴血奮戰(zhàn)的身影,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紅色文化,傳承著紅色精神,比如浙江的紅船精神、江西的井岡山精神、陜西的延安精神等等,這些精神都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中國革命時以地方命名的革命精神,這些精神代表了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經(jīng)歷過的艱苦卓絕卻永不言棄的時光。以這些精神為圓心,衍生出了許多紅色文化資源。
革命精神在中華大地上深深扎根,以新疆地區(qū)為例,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為核心的兵團精神影響了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各族人民群眾。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疆地區(qū)的各族民眾共同奮戰(zhàn)在抗日前線,各族人民群眾紛紛捐款捐物,為支援抗戰(zhàn)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駐疆人民解放軍就地集體轉業(yè),以屯墾戍邊為目標建成了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為新疆現(xiàn)代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奠定了最為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激勵新時代新疆地區(qū)大學生努力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教育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支柱。通過對兵團精神的學習和了解,可以讓新疆地區(qū)大學生充滿對紅色基因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學生做到后輩不忘前輩之初心,把個人理想信念與祖國未來建設緊密相連。
3.1.2 紅色景點增強號召
新疆地區(qū)的紅色文化景點有很多,比如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毛澤民故居、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英烈紀念館、伊犁林則徐紀念館、克拉瑪依一號井、哈密市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等等,全疆各處的紅色景點都獨具特色,高??梢栽诩t色景點建立愛國主義實踐基地,同時在思政課程中增加實踐課程,把課堂帶出教學樓,帶領學生就近參觀這些紅色景點,結合老師的講授,讓學生在紅色景點中充分感受紅色文化的號召力和紅色基因的感染力,不斷增強學生對于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的認同感。
那些被人們銘記的特殊時期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學生們?nèi)羰沁@些特殊時期的經(jīng)歷者,那么他們對于民族情感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利用特殊時期留給學生的別樣感受,以此為契機與學生進行探討,對比今日去回顧往昔,能夠讓中華兒女的奮斗史更加靈活生動的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
3.2.1 印象深刻的重要時刻
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閱兵儀式等等這些具有標志性的重要時刻在每個人心中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新時代大學生與祖國共同成長,一起經(jīng)歷這些重要時刻,因此他們對于這些時刻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體會和感受,這些重要時刻都彰顯了國家科技的進步,也體現(xiàn)了國家實力的提升。曾經(jīng)的中國與現(xiàn)在的中國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通過無數(shù)人的艱苦奮斗得來的,因此高??梢酝ㄟ^對這類特殊時刻的宣傳和引導,利用屬于新時代大學生的獨特紅色記憶來喚醒留存于他們體內(nèi)的紅色基因,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3.2.2 共渡難關的艱難時期
雖然過去的艱苦歲月離青年大學生很遠,但是眼前所經(jīng)歷過的重大事件則是真實發(fā)生在新時代大學生身邊,能夠帶給他們更多震撼與感觸的。比如汶川大地震、肺炎疫情、洪澇災害等等,這些艱難時期也伴隨著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在經(jīng)歷這些艱難時期的大學生或多或少都為了祖國的安定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把自己從故事的聆聽者變成了故事的參與者。這些特殊時期就是最好的現(xiàn)實教材,高校要抓住這一時期帶給新時代大學生的感觸,積極引導學生在這些特殊時期進行思考,宣傳先鋒戰(zhàn)士的光榮事跡,通過發(fā)生在身邊的實例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不斷發(fā)揮紅色基因的力量賦予學生時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傳統(tǒng)依托于思政課程的紅色基因傳承方式有利有弊,我們要結合時代背景,把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方式進行改變,在傳統(tǒng)課堂內(nèi)容中搭建新載體,把課堂的范圍無限擴大,不僅局限于教室或者校園,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3.3.1 觀看紅色動漫吸引學生興趣
比起嚴肅的紀錄片、枯燥的講座,風格輕松、內(nèi)容嚴謹?shù)膭勇髌犯菀资艿叫聲r代大學生的喜愛和追捧,有許多動漫作品圍繞歷史事實進行創(chuàng)作,可愛輕松的風格搭配著熱血的內(nèi)容和情懷,一樣具有催人淚下,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作用。高校可以借助微信平臺、微博等新媒體廣泛宣傳這類動漫作品,收集學生的觀后體驗進行分享,組織紅色宣講團、紅色基因傳承社團或是座談活動,與學生共同探討并查詢具體事例進行宣講,用更貼近新時代大學生生活的方式,吸引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興趣。
3.3.2 利用短視頻激發(fā)學習欲望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麥克風,誰都可以成為發(fā)言人,短視頻就在這時應運而生,短視頻的出現(xiàn)迎合了快節(jié)奏的時代特色,也迎合了當下人們更注重精益求精的特點。有許多紅色故事、紅色人物便被做成短視頻傳播了出去,也有許多內(nèi)涵豐富、立意深刻的短視頻作品廣受好評,短短幾分鐘卻能夠達到感人至深,甚至發(fā)人深省的作用,這些優(yōu)秀的短視頻作品就可以分享并推薦給新時代大學生,以最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方式和短小精悍的篇幅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而后在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上進行改變,或是用舉辦紅色文化短視頻創(chuàng)作大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思考進行短視頻創(chuàng)作,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