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東麗
(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廣州 511340)
與大型船閘相配套的是大規(guī)模的深基坑施工,基坑中所采用的支撐措施相對復雜,且采用滿堂混凝土支撐梁進行支撐的情況較為常見,由此在結構內部難以進行機械拆除作業(yè),而目前常見的有爆破拆除技術和切割拆除技術,不過這兩種技術在施工時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炸藥爆破拆除技術是利用炸藥對支撐梁進行拆除,前期需要在支撐梁上進行鉆孔并預埋定量炸藥,再進行分步或一次性爆破,使原支撐梁結構破碎后逐步進行殘渣的清理,炸藥爆破拆除技術可以實現支撐梁的快速拆除,且整個過程消耗的人力和物資相對較少。但是使用炸藥必然導致振動大、飛散物多、揚塵粉灰多、飛散物力度大對周邊環(huán)境破壞程度不易控制等具體問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會有諸多風險。在炸藥爆破拆除的基礎上,探索出了靜態(tài)爆破拆除技術,需要先對支撐梁的箍筋進行清除,并鉆孔預埋膨脹材料,至梁體被膨脹材料脹裂后,再配合風炮等相關設備進一步破碎,直至支撐梁完全破碎后清理現場殘渣,靜態(tài)爆破拆除技術的使用對現場環(huán)境沒有特殊要求,工法簡單、造價相對低廉,并且飛散物、粉灰等相對較少,也不會產生振動和噪聲等,但是需要較多的人工,施工速度較慢。
切割拆除技術主要利用繩鋸切割機等切割設備,對支撐梁進行切割,切割成塊的支撐梁用吊裝設備、裝載機等進行運離。切割拆除技術在市區(qū)、復雜環(huán)境下的拆除施工中具有較高的實用性,相對于爆破拆除和機械、人工直接拆除等辦法,切割拆除技術在施工時嗓音分貝較低,且切割施工后被切割下來的支撐梁可以快速集中的運離,整個過程無風鎬、炸藥參與,施工環(huán)境內又設置了防護措施,因此具備功效快、噪音低、無振動、無粉塵、風險低等優(yōu)勢。
大型船閘內高大滿堂鋼筋混凝土支撐梁拆除施工技術(下文簡稱高大滿堂支撐梁拆除技術),是依據大型船閘施工中的特殊情況,結合切割拆除技術,以及傳統拆除技術的難點與要點,進行設計和優(yōu)化的技術,工藝主要依托于切割拆除技術,同時強化了對施工中的水工建筑、安全管理、質量控制和環(huán)保等方面的保障,尤其適用于大規(guī)模、大尺寸、工期緊的船閘內混凝土支撐梁拆除。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能夠克服高大滿堂混凝土支撐結構內復雜的環(huán)境,可以實現對水工建筑的高效保護,且過程中采用綜合方案克服現場運輸、通行等困難,保障施工有序有效開展。采用跟蹤監(jiān)控+綜合數據計算等辦法,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相關項目進行管理和控制,有效防止了現場施工風險,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施工成本。
新建清遠二線船閘工程主要由船閘主體工程(含金屬結構、啟閉機械)、上下游引航道、上閘首、閘室、下閘首、停泊錨地、橋梁工程、生產與輔助建筑物、電氣與通信、助航設施等組成,計劃工期為93d。其中,上閘首長50m,閘室長220m,下閘首長56m,建設規(guī)模為220m×34m×4.5m。二線船閘上游起點樁號為航上1+561.8,下游終點樁號為航下2+275?;娱_挖最大深度約有20m,寬度為65.5m,長度為624.2m。需拆除鋼筋混凝土支撐梁的基坑范圍長度為416.7m,標準寬度為34.2m。需拆除的鋼筋混凝土支撐梁立柱間的最大跨度為13.5m,截面最大尺寸為1.2m×1.1m,最大凈高約為10.1m。通過統計需拆除的鋼筋混凝土支撐的混凝土量有7448m3。拆除工程量大、拆除困難多、交叉作業(yè)多,選用合適的拆除施工方法直接影響到了船閘工程的施工工期、成本、質量及安全。
根據實地調研和分析,本工程面臨幾個問題:①需要拆除的支撐梁規(guī)模較大,且沿河道縱向布置的支撐系統在施工時難以全段同時開展施工作業(yè);②采用滿堂支撐系統,內部空間相對狹小,必須考慮施工順序、施工進度和設備人員轉移等問題;③大型船閘內有大跨度的支撐梁,跨度長逾13m,在拆除過程中可能出現受力結構受損后的異常破壞現象,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④需要重點保護船閘主體結構,預防墜物、飛散物等;⑤船閘底板存在較大的高差,現場通行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對通行道路進行疏通和優(yōu)化。根據以上問題,選用切割拆除技術,采用DL-05型液壓動力站與啟元動力DL-15或16繩鋸機機頭系統組合作為切割拆除鋼筋混凝土支撐梁的機具,并使用Φ16的鋼絲纜繩作為工作面上的安全纜繩。對支撐梁進行分段、分部切割,為保障施工質量與安全性,需要在施工前進行應力計算,并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應力和位移等監(jiān)測工作,以監(jiān)測數據為依據進行施工優(yōu)化。對支撐梁進行鋼立柱支撐,船閘主體內部的鋼筋混凝土支撐梁由下游往上游進行拆除。使用拆除下來的混凝土塊進行道路鋪設,節(jié)省時間和施工成本。整個拆除過程需要汽車吊和叉車進行配合,主要工作是直接調離或者運離拆卸下來的混凝土塊。
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設備安裝-支撐梁拆除(監(jiān)測)-運離混凝土塊-鋪設通道-鋼立柱拆除-清場。
2.3.1 前期工作
鋼筋混凝土支撐梁頂面寬度最小尺寸為0.8m,最大寬度為1.1m,繩鋸切割機具的尺寸在0.4-0.8m,將切割機具直接放置在支撐梁頂部進行施工作業(yè),繩鋸切割機選用DL-05型液壓動力站與啟元動力DL-15或16繩鋸機機頭系統組合,最大收繩為12.8m,金剛石繩長度最短控制在6.8m。在繩鋸機安裝前做好切割線的標示,機具與待施工梁呈垂直,纏繞固定金剛石繩,并調試機具、繩索的位置,確保繩索收緊。安裝好機具后,須進行空轉檢查,確保切割施工中的供水、運行正常,必要時應進行試驗。在工作面上方安裝Φ16鋼絲繩作為保護索,便于施工人員在施工時系安全帶扣件,鋼絲繩兩端用爆炸螺絲進行固定,安裝時須反復確認牢固程度,要求最多允許四人同時在同一鋼絲繩下施工。
2.3.2 數據處理
在施工前期和施工過程中,都需要對支撐梁的受力情況、位移情況等進行監(jiān)測,并且根據對采集數據的分析和計算,調整施工方案和技術細節(jié),以確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工程數據獲取,主要是前期支撐梁梁體長度、高度、空間大小、通道、混凝土中鋼筋和輔助箍筋等的相關數據,用以確定施工方案和步驟,通過實地調研和查看設計方案等進行搜集。懸臂梁受自身自重及機器和人重,相比較于自身自重,機器和人重較小,可忽略不計,因此僅考慮懸臂梁自身自重。取值計算,體積b×h,容重2.5t/m3,懸臂長度L,永久載荷荷載分項系數γG取值1.05,標準值g1k=bhγ,設計值g1=γGg1k。結構重要性系數γ0=1.0;短暫狀況的設計狀態(tài)系數ψ=0.95,最大彎矩M=γ0g1L2/2。按單筋截面計算其承載力,將兩側靠近底部的兩根鋼筋計入受拉鋼筋,根據配筋率、混凝土基本參數綜合計算抗性值,計算受剪承載力后對比截面尺寸進行驗算,查驗是否需要配置箍筋,并計算和驗看懸臂梁撓度,確定懸臂梁受力能力與施工要求符合,無誤后進行后續(xù)施工。
2.3.3 主要工藝
對上下游閘首、閘室、導航墻等采取分段、分部作業(yè)模式,依靠汽車吊、切割機具、叉車等結合各部位的實際情況進行配合施工,工法內容大致相同,原則是合理利用工具設備,優(yōu)化拆除施工過程,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例如:下閘首支撐梁拆除,優(yōu)先拆除第二道支撐,再拆除第一道支撐,從中間向兩邊同步切割。第二道支撐梁底到下閘首底板頂面的高度2.7m,采用型鋼馬鐙或型鋼框架作為底部臨時支撐,托住切割塊體鄰邊懸挑的未切割鋼筋混凝土支撐梁,并使用叉車直接托緊切割住的鋼筋混凝土支撐梁塊。第一道支撐梁底面到下閘首底板頂面的高度有7.8m高,采用型鋼框架作為底部臨時支撐,托住切割塊體鄰邊懸挑的未切割混凝土支撐梁,同時使用汽車吊吊住切割部位的鋼筋支撐梁塊,拆除后,汽車吊吊裝,叉車轉運。
2.3.4 施工環(huán)境優(yōu)化處理
改善現場交通環(huán)境,由汽車吊直接將叉車吊入施工處,對支撐梁進行切割之后,由叉車和汽車吊配合,將切割下來的混凝土塊運送至地面高度差較大的位置,直接用混凝土塊進行臨時填鋪,節(jié)省材料、制作及運輸費用,尤其在上閘首處最大內高4.4m,可以直接用叉車托接切割下來的混凝土塊,操作更快速,基礎鋪設完畢后用砂和鋼板加以完善。嚴格貫徹執(zhí)行國際標準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對現場人員、設備、制度、材料的綜合控制,提高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性,重點做好施工安全檢查和防范工作,落實班組自檢、項目體人員復查、專職人員專檢的綜合檢查制度。聘請第三方進行現場變形位移監(jiān)測,發(fā)現問題及時上報設計院,并暫停施工,經設計院綜合判定之后開展下一步工作,杜絕私自施工作業(yè)行為。
大型船閘建設是航道擴能升級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船閘自身系統復雜、尺寸較大,需要對原有的安裝條件進行改造,由此必須對基坑進行擴建,同時采用內支撐梁以保障施工質量和安全,而支撐梁作為施工措施必須進行拆除,由此產生了較大難度的施工任務。依據拆除施工的環(huán)境,對各項工作進行安排,并結合相關的設備、經驗等對施工方案措施進行優(yōu)化,保障施工質量、施工進度和施工效率,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強化現場調度和監(jiān)管,以監(jiān)測配合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工藝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