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年明
【教學目標】
1.認識“斯”“慘”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還”“臟”,會寫“悲”“慘”等14個生字,會寫“悲慘”“憤憤不平”等詞語。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交流故事中觸動自己的情節(jié)。
4.能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概括課文內容;能借助支架,講述故事。
5.閱讀課后“閱讀鏈接”,感受中西方神話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初識希臘神話
1.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本學期,我們已經讀了《盤古開天地》和《精衛(wèi)填海》兩個神話故事,認識了勇于獻身的盤古和堅韌執(zhí)著的精衛(wèi)。這兩個故事都是中國古代神話。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希臘神話故事——《普羅米修斯》。
2.初識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最早流傳于公元前8世紀。它由古希臘原住民長期口頭相傳,后來在《荷馬史詩》等著作中被記錄下來,后人將它們整理成現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是歐洲文化的起源,也是世界古典文化的瑰寶。
設計意圖:《普羅米修斯》是四上“神話”主題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通過復習回顧已學內容,建構文本之間的聯系,明確本文與《盤古開天地》和《精衛(wèi)填海》的區(qū)別,初步了解希臘神話。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自讀故事,讀好神的名字
2.借助資料,了解眾神
宙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統(tǒng)治宇宙萬物,被稱作“眾神和人類的父親”“神王”。
赫淮斯托斯:希臘神話中的火神、砌石之神、雕刻藝術之神與鐵匠之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他是宙斯和赫拉的兒子。
赫拉克勒斯:古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也是宙斯的兒子。他神勇無比,力大無窮。
3.梳理人物.明確關系
這幾個神分別做了什么?他們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試著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一畫人物關系圖。
4.提煉關鍵詞.把握大意
知道了這幾個神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你能不能用幾個簡單的詞語概括一下呢?用上這些詞語,再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5.對照山形圖,自主練習概括設計意圖: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讀課文后,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嘗試畫一畫人物關系圖,借助人物關系圖,學會概括、提煉,說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以主體身份建構本課學習的價值和意義,讓單元學習的目標在學生心中清晰化,促成課程目標的實現。
三、學習字詞。指導書寫
1.讀準字音
辨析多音字:“還”“臟”。“懲”是后鼻音,讀第二聲,不讀第三聲;“慘、鎖、遭”都是平舌音,“憤”的前鼻音要讀準。
2.理解詞意
結合課前預習,匯報學習所得;聯系生活,理解詞語。
“悲慘”:聯系生活,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課文中的“悲慘”指的是什么呢?快速找一找。除了課文中寫到的沒有火的生活,你還能想象那時人類的悲慘生活嗎?
“憤憤不平”:文中指的是誰因為什么“憤憤不平”?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憤憤不平”就是心里很不服氣,非常生氣?!皯崙崱币埠托那橛嘘P,是豎心旁。
3.指導書寫
(1)這些生字中,大家在書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什么?
“獸”的下面是“口”;“佩”的里邊是橫加“巾”,不能把橫寫成撇;“既”的右邊第二筆是豎折。
(2)出示“慘”“佩”“抗”“環(huán)”“鎖”“既”“狠”“憤”。發(fā)現共同特點: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大多要寫得左窄右寬。
設計意圖:中年級的生字教學,重在培養(yǎng)、鞏固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在課前預習中,學生搜集、整合、思考相關信息,并將這些學習信息進行內化、吸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在課堂學習中,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字詞學習的多種方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字詞的自主學習中去,培養(yǎng)能力,提升素養(yǎng)。
四、關注情節(jié),聚焦“感觸”
1.讀文批注
《普羅米修斯》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從遙遠的愛琴海到我們美麗的東方。自己再讀一讀這個故事,想一想:故事中哪個情節(jié)觸動了你?為什么?在你最有感觸的地方做一做批注。
設計意圖:課始,以課后習題為抓手,讓學習的目標在學生心中清晰化,得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同,有利于目標的落實,有利于學生以主體身份建構學習的價值和意義,讓學習活動和過程成為學生主動的探索和建構。
2.交流“感觸”
(1)被“鎖”之苦
自讀感悟:(出示句子)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看,普羅米修斯被鎖在懸崖之上。這是怎樣的鎖?把你的感受讀進這個詞里,把你的感受讀到句子里。
想象畫面:鎖在懸崖之上的普羅米修斯遭受著哪些痛苦呢?
指導讀文:一個“死死地鎖”,讓我們從文字中讀出了一幅悲慘的畫面,感受到了普羅米修斯忍受的這份“被鎖之苦”。
(2)被“啄”之痛
讀文觸痛:(出示句子)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白天,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這樣,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了。
輕聲地讀,細細地品,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段文字中,有沒有哪個詞語在深深地刺痛著你的心?
看圖觸痛:(出示圖片)看,這就是鷲鷹。此刻,這只兇惡的鷲鷹正把它的利爪嵌進普羅米修斯的雙膝里,用它像針一樣尖、像刀一樣鋒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這是一種怎樣的痛?。窟@種痛慘不忍睹,這種痛痛徹心扉,這種痛撕心裂肺,這種痛生不如死!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
想象觸痛:白天,普羅米修斯的肝臟被一點點啄盡,晚上,他的肝臟又重新長出來。一個月、一年、一百年過去了,他默默承受著痛苦;一千年、一萬年過去了——他的痛苦依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沒有盡頭,折磨沒有盡頭。帶著這樣的感受與體會,再讀讀這段話。
(3)意志之堅
為誰承痛: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承受著這生不如死、沒有盡頭的痛苦?
品讀堅定:(出示句子)“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絕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從普羅米修斯的回答中,你聽出了什么?
感悟英雄:面對痛苦,為人類造福的信念依然是如此堅定,這就是無怨無悔,這就是英雄1
3.朗讀升華
英雄的言行深深地觸動著我們,再讀讀課文第3—8小節(jié),再次體會這種無聲的大愛。
設計意圖:緊扣書后習題,充分用好教材導學系統(tǒng),讓教學的目標不偏離,做到既不游離單元“語文要素”,又兼顧本課具體的文本情境。通過朗讀理解、想象感悟、探究討論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走近神話人物,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高效度達成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五、運用支架,講述故事
1.交流討論.了解方法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們怎么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呢?
在熟知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可以借用課文的語言,也可以用上自己的話??梢蕴釤挸鲫P鍵字詞,建構故事支架,再緊扣關鍵字詞,講好故事;也可以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講好故事。
2.分部練講,相機指導
(1)以“起因”為例,嘗試講述。
(2)在小組內練講故事的“經過”。
(3)獨立講述故事的“結果”。
3.整體講述,相機評價
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講一講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故事。
評一評,你能得幾顆星?
設計意圖:復述是學生對語言文字材料進行吸收、存儲、內化、整理和表達的重要活動,更是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完成復述,主要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維度,但復述并非機械的背誦。在品析感受神話人物形象的基礎上,運用支架復述,幫助學生提升抽象思維,落實核心素養(yǎng)。
六、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1.思考交流
在東方,也有關于火的傳說。自己讀一讀“閱讀鏈接”中的片段,想一想:“燧人鉆木取火”中的神奇和普羅米修斯“盜火”中的神奇有什么不一樣?
你覺得課文中有哪些地方特別神奇?“燧人鉆木取火”的故事中,又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
2.小結歸納
神話是民族集體的想象,不同民族的神話,蘊藏了不同民族的精神密碼。關于火種的來源,中西方神話中用不同的想象加以解釋。故事雖然不同,卻都體現著遠古人們對世界的理解。
3.總結拓展
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走進了希臘神話故事《普羅米修斯》,邊讀邊在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批注,并進行了交流,我們還就同一主題的神話,分享了東西方神話故事中的不同神奇之處。
課后,同學們可以閱讀更多的中外神話,在這些充滿想象的故事中,感受熠熠生輝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中的神奇魅力。讀完故事,還可以用上今天學到的方法,把你喜歡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伙伴聽,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設計意圖:比較閱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讀書方法,本課安排了同一主題神話的比較閱讀。學生初次接觸“比較閱讀”,不求系統(tǒng)、深刻地認識比較閱讀,旨在抓住“泡泡語”中的提示:“燧人鉆木取火的故事中,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幫助學生初步認知比較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初步感受東西方神話的異同之魅力。
統(tǒng)編教材特別重視文體教學,如本課所在的“神話”單元。根據文體特點,推薦閱讀《希臘神話》,并用上“運用支架,講述故事”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一篇,學會讀一類。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