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宇
遙想未來,你身在一顆未知的星球之上,而它周圍有許多顆小星球,無疑都和你此時棲居的這顆一樣,閃爍著人類的光芒……這番“未來生活剪影”,此刻看來也許顯得狂妄,但在以色列未來學家羅伊·澤扎納的專業(yè)推演中,一切其實循序漸進、觸手可及(P56)。
智能機器人索菲亞的創(chuàng)造者、美國人工智能大師大衛(wèi)·漢森博士,日前鄭重宣布:2045年,人類與類似索菲亞這樣機器人戀愛、結婚,甚至同他(她)們撫育孩子,或將成為現(xiàn)實?!稒C器人總動員》里發(fā)生的故事,也許終將有一天真的在我們身邊上演。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強勁的滲透力,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滿足。僅用兩小時,沒花一分錢,通過手機就辦妥了企業(yè)開辦手續(xù)。如今,“渝快辦”已在重慶各個區(qū)縣和部門鋪開,成了名副其實的愉快辦(P12)。想要控制體重,喝一瓶代餐粉當晚飯;忙工作過了點兒,吃一根堅果蛋白棒省事兒還管飽。主打低熱量、健康、飽腹的代餐食品如今在年輕人中走紅,成為飲食圈的新潮流(P19)。“借智”院士群體,在寧夏,這個欠發(fā)達地區(qū)引得“孔雀西北飛”,以期通過科技助力,為全區(qū)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P10)。
科技改變生活,改變的豈只是表面和現(xiàn)在。白色垃圾帶來的污染,就是現(xiàn)代人才有的煩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相繼發(fā)布新的“限塑令”,不知道能否管住小小塑料袋的猖狂(P20)。
威脅我們的,還有科技在軍事領域的運用和政治舞臺中的博弈。韓國《統(tǒng)一新聞》近日報道稱,駐韓美軍在韓國已秘密設立了4所生化武器實驗室,專門用于研究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列為“一級危險生物武器”的炭疽桿菌(P34)。
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一組組來自權威機構的數(shù)據(jù),不斷預告著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2020年世界經(jīng)濟預計將下滑5.2%;全球貨物貿易預計下滑13%至32%;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 全球1億人可能重新陷入極端貧困(P5)……
向前追溯一下,中國春秋時打仗都是貴族自己玩的游戲,規(guī)模小,跟老百姓沒關系(P39)?,F(xiàn)在的國際形勢,“霸權”與“反霸權”的爭斗又在上演。只是,這樣的爭斗還能控制在有限的政治勢力和政治人物之間么?
千百年來,每一個普通人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好像并無多大的變化。他只不過想在熟悉的地方落腳,扎上帳篷,暫時安頓下來過一個夜晚,就有一個夜晚的平安(P51);或者是在40歲攢夠錢徹底實現(xiàn)自由而又擔心不工作感覺空虛的矛盾中糾結(P49);又或者是一個母親多年擱置一雙黝黑的皮鞋,用包容和隱忍來維護兒子的一份心(P53);還可能是只要得到一份來自紫禁城沾染了故宮文化氣息的盲盒(P54);還可能是像寧蒗縣的老百姓一樣,能在縣城中心,最好的地段、最漂亮最醒目的大樓里上學(P14)。
“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從哪里來。我們不能讓人掉隊。我們需要確保每個人都能選擇加入這個美好的未來”。希望未來同人類一起吃飯、看電影、遛狗,一同看日出日落的人,是人類自己,而不是機器人。科技帶給我們的,不僅有遐想,還有幾分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