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
林書豪的CBA之路如此充滿荊棘,令很多人始料未及。
加盟北京首鋼之后,林書豪為球隊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他的串聯(lián)作用以及攻擊能力,讓北京隊的火力得以提升。目前,北京首鋼回到了第一梯隊,實力上僅次于廣東和新疆兩大豪門。人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那個首鋼的影子。但是,這一切來之不易。幾乎每場比賽,林書豪都受到對方的嚴防死守,掛彩已成家常便飯。與上海男籃一役結(jié)束后,林書豪鼻青臉腫。他在社交媒體上吐槽,比賽儼然成了一場拳擊賽。
林書豪效力NBA時,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歧視。他是一個黃色皮膚的亞裔籃球選手,在質(zhì)疑甚至鄙夷中成長,在球場上遭受一些小動作在所難免。來到CBA之后,這片土地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和林書豪一模一樣,他絕對不會因為黃皮膚、黑眼睛而受到任何歧視。林書豪所到之處幾乎都會把客場變成主場,彰顯他的個人號召力和“林瘋狂”的人格魅力。
他在NBA創(chuàng)下了不可復(fù)制的神跡,或許在美國無法贏得人們的尊敬,但他已經(jīng)征服了他的同胞們。到了CBA的比賽場上,一切就不同了。他的對手不會把他當成偶像來看待。這是競技體育的天性使然。他的黃色皮膚不會掩飾其外援的身份。穿上首鋼隊的球衣,他就是對方陣中那個引領(lǐng)進攻的小外援。首鋼陣中的替補內(nèi)線丘天比林書豪更像外國人,可他確實一個普普通通的國內(nèi)藍領(lǐng)。
在CBA,任何球隊防守對方小外援的時候,往往無所不用其極。眾所周知,如果將對方陣中的小外援盯死,等于鉗制住引擎和大腦,迫使對手在進攻中踩剎車。
CBA,fE多球隊都有專門對付小個外援的狠角色。在上海與北京一役,主防林書豪的羅旭東是一個。我不以惡意來推測中國的防守悍將們,相信林書豪在CBA的遭遇是每一個小外援都會遇到的局面,他不是第一個“拳擊”比賽的受害者,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當然,不排除防守悍將們會看人下菜碟。面對兇悍的小外援,他們可能有所收斂;遇到脾氣性格乖巧的小外援,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林書豪就是后一種。
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在上海與首鋼比賽的中場,羅旭東專門向林書豪打了一個招呼,表示這就是自己的防守習慣,并非針對林書豪。說白了,國內(nèi)的防守悍將們就是把惡狠狠收拾小外援當成了一種習慣。林書豪撞在了“槍口上”。他受到侵犯之所以演變成了事件,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發(fā)聲平臺,另外一方面他語言上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
大多數(shù)黑色面孔的小外援們往往默默承受這一切。如果實在無法在這個鋼筋叢林中生存下去,他們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這就是CBA的叢林法則,有人隔空喊話:“你狠你就干回去,不狠你就受著”。我無法認同這樣的觀點。
林書豪遭遇的不是歧視,而是一種非常規(guī)的防守動作。這種動作很多是違規(guī)的,只不過裁判的判罰尺度不能一以貫之,給了悍將們“上下其手”的機會。強硬沒有錯,但在籃球場上強硬須有度,不逾越規(guī)則的界限。屢屢打破規(guī)則去犯規(guī),這球就打得太臟了。
論身體素質(zhì),國內(nèi)的所謂悍將們恐怕難以與NBA的球員相提并論。林書豪在NBA征戰(zhàn)多年,沒有受過如此拳擊般的待遇。野蠻絕不等于強硬,從球員到知名評論員、球迷,如果都把這一切視為理所應(yīng)當,著實令人失望。
林書豪不是矯情之人,他沒有夸大自己所受的遭遇,這些傷痕大多是對手違規(guī)所致。規(guī)則的保護并不到位,從而導(dǎo)致了林書豪接二連三的掛彩。
我不想去怪罪羅旭東或者其他某個球員。應(yīng)該要求CBA在規(guī)則上更規(guī)范,保護球場上的每一個球員,無論外援還是國內(nèi)球員。讓不合理的潛規(guī)則去見鬼,才是我們應(yīng)該去守護的原則。
林書豪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聲,希望能把壞事變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