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佳威,曲曉宇,金 芳,宋燕青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甲磺酸帕珠沙星為新一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安全性較高,體內、體外試驗表明,對革蘭陽性菌尤其是厭氧菌的抗菌活性明顯增強,且抗菌時間長[1-2]。單磷酸阿糖腺苷主要用于治療皰疹病毒和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皮炎、口炎、腦炎和巨細胞病毒感染等疾病[3-6]。為安全、有效、合理聯(lián)合配伍,本研究中對甲磺酸帕珠沙星與單磷酸阿糖腺苷進行了配伍穩(wěn)定性考察,為甲磺酸帕珠沙星的臨床合理使用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Agilent Technologies 1220 Infinity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FE20 型pH 計(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FA2004 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寧恒平有限公司)。
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批號為130460-2000701,純度>99%),單磷酸阿糖腺苷對照品(批號為140710-200401,純度>99%),均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鈉注射液(重慶萊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為S181041,規(guī)格為每支100 mL ∶帕珠沙星0.3 g 與氯化鈉0.9 g),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開封明仁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為2018010301,規(guī)格為每支0.1 g);0.9%氯化鈉注射液(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8L95D3,規(guī)格為每瓶100 mL)。
模擬臨床用藥濃度,在25 ℃常溫、25 ℃避光和4 ℃冷藏條件下,將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1 g 溶解到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 中,與100 mL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混合,搖勻,作為配伍溶液。
將上述配伍溶液置清潔透明的具塞納氏比色管中,在25 ℃常溫、25 ℃避光和4 ℃冷藏條件下,于配伍后0,1,2,6 h 時分別檢查外觀變化。以甲磺酸帕珠沙星(A)與配置的單磷酸阿糖腺苷和0.9%氯化鈉注射液(B)為空白對照,觀察并記錄混合后的溶液(C)是否有顏色與沉淀變化,(-)表示無明顯變化,(+)表示顏色變化或產生沉淀,(+)的數(shù)量表示顏色變化與沉淀的加深程度。結果見表1。2 種藥物配伍后在25 ℃常溫、25 ℃避光、4 ℃冷藏條件下0 ~6 h 均出現(xiàn)白色混濁,隨時間的增加,逐漸產生沉淀并持續(xù)增加。
表1 甲磺酸帕珠沙星與單磷酸阿糖腺苷配伍放置不同時間的外觀變化(n=5)
同時,采用pH 檢測儀測定0,2,4,6 h 的pH 是否發(fā)生變化,結果見表2。可見,兩藥混合后在25 ℃常溫、25 ℃避光、4 ℃冷藏條件下,pH 明顯得到中和,0 ~6 h內未發(fā)生明顯變化。
表2 甲磺酸酸帕珠沙星與單磷酸阿糖腺苷配伍放置不同時間后pH 變化(± s,n=5)
表2 甲磺酸酸帕珠沙星與單磷酸阿糖腺苷配伍放置不同時間后pH 變化(± s,n=5)
藥品甲磺酸帕珠沙星時間(h)單磷酸阿糖腺苷甲磺酸帕珠沙星單磷酸阿糖腺苷0 2 4 6 0 2 4 6 0 2 4 6 25 ℃常溫5.56 ±0.02 5.53 ±0.02 5.52 ±0.01 5.55 ±0.02 7.36 ±0.02 7.32 ±0.02 7.34 ±0.01 7.37 ±0.03 6.55 ±0.02 6.54 ±0.01 6.56 ±0.02 6.58 ±0.01 25 ℃避光5.56±0.03 5.54±0.01 5.37±0.02 5.56±0.03 7.37±0.03 7.35±0.01 7.36±0.02 7.34±0.02 6.58±0.03 6.53±0.03 6.55±0.04 6.57±0.04 4 ℃冷藏5.54 ±0.03 5.56 ±0.04 5.55 ±0.02 5.51 ±0.03 7.36 ±0.01 7.34 ±0.02 7.37 ±0.04 7.34 ±0.04 6.55 ±0.04 6.53 ±0.01 6.52 ±0.03 6.58 ±0.03
2.3.1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色譜柱:20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甲磺酸帕珠沙星采用甲醇-0.1%磷酸(25 ∶75,V/ V),單磷酸阿糖腺苷采用甲醇-0.1%磷酸(2 ∶98,V/ V);流速:1.000 mL/min;柱溫:35 ℃;檢測波長:甲磺酸帕珠沙星為243 nm,單磷酸阿糖腺苷為258 nm;進樣量:10 μL。在此色譜條件下,兩者峰形均良好,選擇性高。詳見圖1。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2.3.2 溶液制備
取30 mg 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精密稱定,置25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搖勻,作為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溶液。取單磷酸阿糖腺苷對照品100 mg,精密稱定,置25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搖勻,作為單磷酸阿糖腺苷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用針頭過濾器濾過后,精密量取1 mL,置10 mL 容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
2.3.3 方法學考察
線性關系考察:將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溶液分別稀釋至0.6,0.9,1.2,1.5,2.0 mg/mL,得甲磺酸帕珠沙星梯度質量濃度對照品溶液。同法制得單磷酸阿糖腺苷0.4,0.8,2.4,3.5,4.0 mg/mL 對照品溶液,考察線性關系,得回歸方程,Y甲=225.25X+81.876,r=0.999(n=5);Y單=555.29X+91.169,r=0.999(n=5)。結果表明,甲磺酸帕珠沙星和單磷酸阿糖腺苷進樣質量濃度分別在600 ~1 200 μg/mL 和400 ~4 000 μg/mL 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精密度試驗:取2.3.2 項下的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和單磷酸阿糖腺苷對照品溶液各2 mL,連續(xù)進樣6 次。結果甲磺酸帕珠沙星的RSD為0.63%(n=6),單磷酸阿糖腺苷的RSD為0.89%(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重復性試驗:取標準曲線項下中間濃度溶液,采用2.3.1 項下色譜條件進樣試驗,重復6 次,記錄峰面積。結果的RSD<2%,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加樣回收試驗:取已知質量濃度的甲磺酸帕珠沙星,加入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分別制備含有甲磺酸帕珠沙星600 μg/mL 的溶液和含有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1 000 μg/mL 的溶液各3 份。采用2.3.1 項下色譜條件進樣試驗,記錄峰面積,采用外標法計算回收率。結果甲磺酸帕珠沙星、單磷酸阿糖腺苷的回收率分別為(99.40±0.34)% 和(99.82±0.40)% ,RSD分 別 為0.54%和0.41%(n=3)。
定限量和檢測限確定:取甲磺酸帕珠沙星對照品和單磷酸阿糖腺苷對照品適量,采用流動相連續(xù)稀釋,配置成一定濃度的待測樣品,進行信噪比(S/N)為3 ∶1和10 ∶1 的檢測限和定量限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樣品定限量和檢測限試驗測定結果(ng)
按2.3.1 項下色譜條件,根據(jù)待測藥品輸液袋中在25 ℃常溫、25 ℃避光、4 ℃冷藏條件下于0,2,4,6 h 時取出適量待測定的甲磺酸帕珠沙星(A)與單磷酸阿糖腺苷(B),配伍后測定上清液中的甲磺酸帕珠沙星(A1)與單磷酸阿糖腺苷(B1)的含量,以外標法計算濃度,并以0 h 時濃度為100%計算藥物相對含量。結果見表4??梢?,在25 ℃常溫、25 ℃避光、4 ℃冷藏條件下單磷酸阿糖腺苷含量基本無變化,而甲磺酸帕珠沙星0 h 即發(fā)生含量下降,分別為71%,64%,61%,并隨時間的延長含量持續(xù)下降。
表4 甲磺酸帕珠沙星和單磷酸阿糖腺苷配伍含量變化(X±s,n=5)
甲磺酸帕珠沙星化學結構中存在羥酸結構,具有酸的性質,與堿性藥物混合時會因pH 的改變發(fā)生化學反應,析出結晶,同時甲磺酸帕珠沙星的酮式和喹啉式構型在不同酸度時可能發(fā)生互變[7]。此外,甲磺酸帕珠沙星需要避光保存,不宜與強還原性藥物配伍,如維生素C[8]。如甲磺酸帕珠沙星配伍強酸強堿類藥物或還原性藥物易發(fā)生配伍禁忌,臨床應增強風險意識。
靜脈輸液放置時間延長,序貫滴注等問題也是臨床使用注射劑普遍存在的問題[9-10]。因每種藥物的滲透性、pH、理化性質都不同,如發(fā)生配伍禁忌進入血液循環(huán)會造成安全隱患。甲磺酸帕珠沙星與單磷酸阿糖腺苷在配伍0 h 出現(xiàn)白色混濁,并隨時間的延長,應嚴禁使用同一注射器進行配置,或使用同一通路進行輸注。此外,本研究中只考察在25 ℃常溫、25 ℃避光、4 ℃冷藏條件下,放置時間至6 h,因為6 h 時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不足20%,足以表明兩藥存在配伍禁忌。應提示臨床醫(yī)師與藥師,增強風險意識,合理慎重用藥,臨床聯(lián)合使用2 種藥物時不能共同配伍或使用同一“Y”型管進行輸注,避免續(xù)貫滴入。聯(lián)合用藥時建議可分時間間隔或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沖管,以保證臨床配伍安全和臨床安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