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葛長庚《道德寶章》版本考

      2020-01-16 07:37:23
      華中學(xué)術(shù) 2020年1期
      關(guān)鍵詞:長庚秘笈趙孟頫

      王 文

      (武漢大學(xué)文學(xué)院,湖北武漢,430072)

      葛長庚,又名白玉蟾,世稱紫清真人,為南宋道家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所注《道德寶章》(又名《蟾仙解老》《道德經(jīng)注》等),援引儒釋兩家詮釋老子,堪稱唐宋以來三教融合的代表。臺灣蕭天石先生甚至以為“其博大高明處可與王弼本比美”[1]。明人陸樹聲評價葛長庚注釋《道德經(jīng)》“不費辭而理得”“就老氏本文稍為隱括”[2]。該書言簡意賅,經(jīng)文和注文一共不足一萬二千言。這樣一本不分卷的小書,有宋以降卻屢經(jīng)刊刻,元人書法大家趙孟頫還手錄一過。本文旨在梳理《道德寶章》的版本系統(tǒng),考辨各個版本的特點、文字異同,以及版本之間的源流關(guān)系,為相關(guān)研究的展開與深入提供基本的文獻(xiàn)保障。

      一、見諸史籍的《道德寶章》版本

      典籍中有《道德寶章》在宋元之際流傳的記錄,葛長庚再傳弟子李道純(1219—1296,字元素,號瑩蟾子)《道德會元序》曰:“一日,有傅濟(jì)庵者攜紫清真人《道德寶章》示予。觀其注腳頗合符節(jié),其中略有未盡處,予欲饒舌,熟思之未敢。后有二三子各出數(shù)家解注,請益于予。先以正經(jīng)參對,多有異同,或多一字,或少一字,或全句差殊,或字訛舛,互有得失,往往不同。予嘆曰:‘正經(jīng)尚爾,況注解乎?!騿柶涔?,曰:‘始者抄寫人差誤爾?;蜷_板有失點對,或前人解不通處,妄有增加,以訛傳訛,支離錯雜故也?!唬骸霝槭??’曰:‘河上公《章句》、紫清《道德寶章》’頗通?!盵3]傅濟(jì)庵給李道純帶來葛長庚《道德寶章》,李氏閱后評價葛注“頗合符節(jié),其中略有未盡處”,同時認(rèn)為數(shù)家解老注老的著作多有差殊訛舛,只有河上公的《章句》和葛長庚的《道德寶章》最為精確。不知傅濟(jì)庵持有的《道德寶章》是抄本還是刻本。

      清葉德輝(1864—1927)《觀畫百詠·神仙書畫有傳燈》曰:“神仙書畫有傳燈,白武夷先冷武陵。不食人間煙火物,卻留靈跡讓飛升?!毕伦⒃疲骸吧裣赡軙嬚?,收藏家自來盛傳。晉楊羲和《黃素黃庭》外,如宋之白玉蟾、元之冷謙,皆有手跡在世。白畫未見,吾藏其所書《道德寶章》全冊,為馮銓快雪堂舊藏,后有銓手跋。歷經(jīng)明吳江村廷、國朝成親王、錢梅溪泳、李申耆兆洛、姚伯昂元之諸家鑒藏題跋印,信為希世之珍?!盵4]據(jù)葉氏所言,他雖未見白玉蟾的書畫,但藏有其手書《道德寶章》全冊,似為原稿手書本。該本是明馮銓(1596—1672)快雪堂舊藏,書后有馮銓手跋,后又經(jīng)明吳廷、清朝成親王永瑆、錢泳、李兆洛、姚元之諸家遞藏。可惜葉氏所藏下落不明。清丁仁《八千卷樓書目》著錄有《道德寶章》一卷,下注:“宋葛長庚撰。抄本。白云觀影宋本?!盵5]白云觀影抄的宋本不知是影抄還是影刻。有史可稽最早的《道德寶章》刻本為金槧。清楊紹和(1830—1875)《楹書隅錄》著錄金本《道德寶章》一卷一冊,曰:

      來青閣珍藏。在冊面。

      《道德寶章》一卷,昔得諸京師市肆。書高二尺一寸有奇,字徑一寸五六分,作歐、虞體,古秀遒勁,鐫印極精。卷首尾有木記題:“金正大戊子平水中和軒王宅重刊?!鄙w即竹汀居士《潛研堂跋尾》中所謂平水書局本也。平水本各書,元大德反刻者偶或遇之,若金源舊槧,則致為罕遘。此本古香馥郁,可珍也。丙寅六月,宋存書室主人跋。在卷尾。

      每半葉六行,行十六字。有“清容居士”“焦氏弱侯”“文寵之印”“耿會侯珍賞書畫之印”“明善堂藏書印”各印記。[6]

      金刻本《道德寶章》今已不可見。據(jù)楊紹和的提要,此本是他在京城書鋪購得,書板高超過二尺一寸,半頁六行,行十六字,每字直徑一寸五六分。書中有元袁桷(清容居士)、明焦竑(焦氏弱侯)、清耿嘉祚(耿會侯珍賞書畫之印)、弘曉(明善堂藏書印)等人的藏書印[7]。該本中的十四字牌記“金正大戊子平水中和軒王宅重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版本信息:“金正大戊子”,為金哀宗正大五年,即公元1228年,對應(yīng)南宋理宗紹定元年。平水是金元時期的書業(yè)中心,“中和軒王宅”應(yīng)當(dāng)是平水的書肆[8]。“重刊”二字說明在此本之前,《道德寶章》已有刊刻。

      二、元趙孟頫手書本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1254—1322)曾手書《道德寶章》一過。明人龍膺作有《〈道德寶章〉序》一篇,該序為刊刻趙孟頫手書《道德寶章》時作:

      若紫清真人者,則釋氏所稱十仙之流,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必于元牝、谷神之道有默契,故其注絕無塵滓凡近之談。趙文敏以詞、賦、書、繪妙天下,胡汲仲每稱曰:“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乃以書《寶章》也,豈亦得手應(yīng)心,因文見道,進(jìn)乎技者耶!注與書皆可寶,而經(jīng)亦藉以垂遠(yuǎn),厥功并大。臨汾張令夙秘之帳中,今乃壽梓于邑,知匪獨愛其注與書已也。

      ……

      張令,名惟一,字不貳,睢陽人,登萬歷癸丑進(jìn)士。[9]

      龍膺贊揚葛長庚注《道德經(jīng)》“絕無塵滓凡近之談”、趙孟頫書法“妙天下”,葛注趙書堪稱聯(lián)璧。據(jù)序中所記,臨汾令張惟一秘藏有趙孟頫手書《道德寶章》真跡,并將其付梓,這似乎是趙孟頫手書本《道德寶章》的首次刊刻。但是,清乾隆九年張照等奉勅編撰的《秘殿珠林》,專門著錄清內(nèi)府中的佛教、道教兩類書畫藏品,其中就有“元板趙孟頫《道徳寶章》一冊”[10],則該本在元代已有刊行。后來乾隆朝編修《四庫全書》將《道德寶章》收入,所據(jù)底本為“內(nèi)府藏本”,《四庫全書總目》云:“此本為元趙孟頫手書,鉤摹雕版,字畫絕為精楷?!盵11]該內(nèi)府藏本最有可能為元刊??上鲝埼┮豢竞颓鍍?nèi)府所藏元刻本均無流傳。如果《〈道德寶章〉序》和《秘殿珠林》記載都屬實,較為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元人先據(jù)趙孟頫手書本有刊刻,后來原稿流轉(zhuǎn)至明張惟一手中,又有第二次刊刻。

      現(xiàn)存趙孟頫手寫本多為明清兩代影刻。清瞿鏞(1794—1846)《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即著錄有明代覆刻本:

      《道德寶章》一卷。明刊本。

      題:“紫清真人白玉蟾注。”卷末有“翰林學(xué)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趙孟頫”一行。墨圖記二,曰“松雪齋”“趙氏書印”。每半葉六行,行十二字。鉤摹雕板,字畫工妙,與真跡不爽毫發(fā)。舊為太倉陸氏藏本,卷首末有“張印夢喈”“張印興載”“陸潤之”“嘯云軒”諸朱記。[12]

      瞿氏鐵琴銅劍樓所藏明刊趙孟頫手書《道德寶章》,今尚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列為明刻(編號06962,一冊)。該本卷端署名“紫清真人白玉蟾注”,署名右側(cè)從上至下依次有“鐵琴銅劍樓”“張夢喈印”“張興載印”“鳳于一字玉壘”[13]“我思古人”五枚印章,而無“陸潤之”“嘯云軒”印。卷末署有“翰林學(xué)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趙孟頫”,左側(cè)有“松雪齋”“趙氏書印”印章,印章左側(cè)更有“鐵琴銅劍樓”“繡云山房”“曾在張甄山處”三印記。書末還附有清人陸時化(1714—1779)手書跋語一篇,署名“乾隆甲辰六月多雨得涼聽松道人陸時化書”,下有“陸潤之”“與和氣游”二印鈐。瞿鏞稱“舊為太倉陸氏藏本”,即指陸時化。但檢遍全書,并無“嘯云軒”印。

      中國國家圖書館還藏有一卷兩冊的《道德寶章》,列為清刻(編號A04018),也是據(jù)趙孟頫的手書雕版。該本沒有陸時化跋語,首尾均有“世守忠貞”“肅慎關(guān)寧字靖遠(yuǎn)”兩枚印章。比較兩冊本的清刻和一冊本的明刻,書版中文字和符號略為相近,但細(xì)檢之下,版框和部分文字的細(xì)節(jié)仍有出入,兩本應(yīng)不是出自同一套雕版。另外,天津市圖書館藏有一冊本《道德寶章》,書末無陸時化跋語,卷首鈐有“王利器印”“地山堂書籍”“劉氏師放”“吳興”等印。該本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兩冊本的清刻,從版框到文字細(xì)微處均相同,是出自同一套雕版,但天津市圖書館列該本為明刻,二者必有一誤。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也藏有清代影刻趙孟頫本(編號X/111.121/4470)[14]。

      中國臺灣圖書館也藏有據(jù)趙孟頫手書《道德寶章》的摹刻本一冊,該本除第四頁缺失,其他部分完整無損。書首“道德寶章”四字下有“暨陽保靖之章”白文方印和“怡云”朱文方印。中國臺灣圖書館視其為明代摹刊本,但是書中“玄”字一律缺筆,當(dāng)是為了避諱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之名[15]。由此看來,該本當(dāng)為清刻,而非中國臺灣圖書館所判定的明刻。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也藏有趙孟頫摹刻本兩冊,1982年周連寬等先生所編《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著錄該本為明刻[16],但1994年,韓錫鐸、沈津等先生新編《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增訂本)》改為清刻[17]。

      清內(nèi)府亦有覆刻。2007年,北京德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十二萬高價拍賣出康熙朝內(nèi)府覆刻本《道德寶章》,該本一函一冊,白綿紙,刻工精良,卷首有乾隆帝之弟怡親王弘曉的“明善堂”藏書印,后又經(jīng)張之洞遞藏[18]。

      清錢曾(1629-1701)《讀書敏求記》也著錄“白玉蟾《道德寶章》一卷”,曰:“序稱‘趙孟頫愛其言不類諸家,手書以傳’,予觀所注皆修煉之言,存于道家可耳。”錢曾沒有詳說《道德寶章》的版本形態(tài)和刊刻時代,據(jù)其所引書中的序文,應(yīng)該也是趙孟頫手書本系統(tǒng)。但是目前所見的趙孟頫手書本系統(tǒng)中,均未見書前有序文。錢曾也未說明序文的作者,據(jù)其所引序文“趙孟頫愛其言不類諸家,手書以傳”,似不是趙孟頫自序。又,章玨(1865—1937)給《讀書敏求記》做校證,在該條之下補充道:“黃丕烈云見過初刻本,系趙書入本?!盵19]據(jù)章氏所言,則黃丕烈似乎見過趙孟頫手書《道德寶章》在元代的刻本,但筆者尚未發(fā)現(xiàn)黃丕烈相關(guān)言論的記載,暫且錄此待考。

      趙孟頫手書《道德寶章》,四周雙邊,半頁六行,行十二字,小字雙行。上下黑口,雙魚尾,版心記卷次。書中內(nèi)容按《道德經(jīng)》原文分為八十一章,每章有標(biāo)題和序號,如“體道章第一”“養(yǎng)身章第二”“顯質(zhì)章第八十一”等(標(biāo)題和序號繼承自漢河上公的章句)。葛長庚的注以小字雙行的形式夾陳于《道德經(jīng)》正文之中,如“道可道非常道”,第三“道”字下注“可說即不如此”。除了注文之外,作者還使用了各類圈形符號,包括空心圓圈、外圈內(nèi)點、上黑下白、上白下黑、圈中書字、圈中畫卦象,等等。

      三、重慶市圖書館藏明天倪閣本

      重慶市圖書館藏有明天倪閣刻本《道德寶章》一卷,半頁八行,行十五字,小字雙行。單魚尾。有些頁面版心記有刻工,刻工名有七種:“吳門馬凌云刻”“馬凌云刻”“馬刻”“凌云”“馬”“云”“巨”。前六種均指馬凌云,馬氏是明代隆慶、萬歷年間比較活躍的刻工,據(jù)李國慶先生所編《明代刊工姓名全錄》,他還參加了“《國策膾》四卷四冊,明末刊本;《老子注解》二卷,附《陰符經(jīng)注解》一卷二冊,明萬歷間(1573—1620)華亭徐元普吳門刊本;《陸文公集》二十六卷二十六冊,明萬歷丙辰華亭陸氏家刊本;《陸學(xué)士雜著》十二卷八冊,明萬歷間原刊本;《陸學(xué)士雜著》十一卷,明萬歷刻本;《推篷寤語》九卷,《余錄》一卷,明隆慶五年李氏思敬堂刻本;《學(xué)道記言》五卷,《事行紀(jì)略》一卷,明萬歷二十三年徐汝晉刻本;《左氏討》一卷,《左氏論》一卷,明萬歷刻《馮元成雜著》九種本”等書的刊刻[20]?!熬蕖弊植豢煽?,姑錄此存疑。

      天倪閣本亦分章,每章有標(biāo)題,但無序號。卷端有兩行署名,首行為書名和收藏信息,記曰:“《道德寶章》,甫里夢覺道人珍藏天倪閣?!贝涡杏涀髡撸骸白锨逭嫒税子耋缸ⅰ!痹谡那懊孢€有三篇手書跋文:

      刻道德寶章跋

      諸家注《老子》者,類出臆見,辭多漫衍,甚者錯下注腳,失柱下本指。是編為真人白玉蟾所釋,離章析句,稍加箋注,不費辭而理得,固知玄解者不假言詮,讀者尚于言外薦取。無諍居士陸樹聲。

      按董逌《藏書志》,述張道相集古今注《老子》,自河上公、嚴(yán)遵、王弼以下四十余家,并彭耜《道德經(jīng)集注雜說》,皆不及是編。固知諸家僅名存,其逸而不傳者多矣。古書散失,行世者少。長夏龍?zhí)渡缰虚嗞懳膶W(xué)天倪刻本《道德寶章》重跋。萬歷癸未夏五月。

      蟾仙解老,就老氏本文稍為隱括,下一轉(zhuǎn)語,大類禪旨,覺此中無言語湊泊處,其于伯陽可謂千古神遇,金針默度者矣。適園居士識[21]。

      三篇跋文都有署名,第一篇跋文直接記作“無諍居士陸樹聲”,第二篇只記有時間“萬歷癸未夏五月”,第三篇的署名為別號“適園居士”。據(jù)第二篇跋文,天倪閣本的刊行時間當(dāng)為公元1583年,或是年前后。清周中孚(1768—1831)《鄭堂讀書記》著錄有《匯秘笈》本《道德寶章》一卷,云:“前有明陸樹聲跋及萬歷癸未適園居士二跋,而不著名氏,或即與眉公同校此書之秀水陳詩教云?!盵22]周氏把后兩篇跋文都?xì)w為適園居士,但對適園居士的姓名無考,懷疑是和陳繼儒(號眉公)一同校書的陳詩教。蘇小露的論文《〈道德寶章〉跋文考——兼談〈四庫全書總目〉之誤》,根據(jù)天倪閣本第二篇跋文后有“陸氏與吉”和“禮部尚書”兩枚印鈐判定第二篇跋文的作者和第一篇相同,均是明人陸樹聲。又根據(jù)陸樹聲別號適園主人等證據(jù)進(jìn)而判斷第三篇跋文的作者也是陸樹聲[23]。其說可從。

      四、《寶顏堂秘笈》本

      《寶顏堂秘笈》是明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編纂的一部綜合性叢書,分為正、續(xù)、廣、普、匯、秘六集,共229種473卷?!兜赖聦氄隆肥杖搿秴R集》中?!秾氼佁妹伢拧妨昂蠓秩斡⌒校渲小秴R集》刊刻于明萬歷三十四年?!秾氼佁妹伢拧芬姶姘姹径酁槊魅f歷年間沈氏尚白齋刊本[24]。

      今以美國哈佛大學(xué)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特藏室藏《匯集》(收書四十二種,計八十六卷)為例,考察書中收錄《道德寶章》之版本特征?!秴R集》首有“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匯秘笈目錄”,目錄按收書種類分為四十四帙,《道德寶章》為其中的第二種,記作:“第二帙:《蟾仙解老》一卷。白玉蟾?!薄秴R集》中各書款識并未統(tǒng)一,《道德寶章》為四周單欄,半頁八行,行十八字?!兜赖陆?jīng)》正文大字單行,葛長庚注文小字雙行。白口,無魚尾。版心上部均有“道德經(jīng)”三字,下記頁碼。同天倪閣本一樣,該本正文前也有陸樹聲的三篇跋文,以“刻道德寶章跋”五字領(lǐng)起,只是手書變成楷字,且無“陸氏與吉”和“禮部尚書”兩枚印鈐。三篇跋文中,前兩篇頂格書寫,第三篇低兩格書寫。跋文后是正文,正文前首列“寶顏堂訂正道德寶章”,下有三行署名“宋紫清真人白玉蟾注/讀書臺主人陳繼儒/繡水后學(xué)陳詩教?!?。《四庫全書總目》曰:“明陳繼儒亦嘗刻之《匯秘笈》中,改題曰《蟾仙解老》,非其本目?!盵25]就該本而論,叢書目錄中題作“蟾仙解老”,但正文之前又寫作“寶顏堂訂正道德寶章”,大蓋二名并存。就現(xiàn)有文獻(xiàn),“蟾仙解老”之名實起于陸樹聲,他在天倪刻本前的第三篇跋文記曰“蟾仙解老,就老氏本文稍為隱括”[26]。

      秘笈本與趙孟頫手書本系統(tǒng)有差異,而與天倪閣本更為接近。我們推測秘笈本是根據(jù)天倪閣本錄入,或者與天倪閣本同出一源。首先,秘笈本和天倪閣本書首均有陸樹聲的三篇跋文。其次,趙孟頫手書本系統(tǒng)在章名后加有序號,而秘笈本和天倪閣本章名后都沒有序號。第三,秘笈本和天倪閣本中的一些脫字、訛字均相同。如,二本守微章《道德經(jīng)》正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敬”之“敬”,是“散”字之訛;玄用章《道德經(jīng)》正文“故杭兵相加,哀者勝矣”之“杭”,是“抗”字之訛;任契章《道德經(jīng)》正文“安可以為善”下,葛長庚注“何以見”,“見”字下闕“道”字。此三處,趙孟頫手書本系統(tǒng)分別寫作“其微易散”“抗兵相加”“何以見道”,不誤。

      民國十一年上海文明書局據(jù)沈氏尚白齋本石印,流布頗廣。石印本書前有正集、續(xù)集、廣集、普集、匯集、眉公雜著六集之總目,中有“《蟾仙解老》一卷。宋白玉蟾?!眳R集也有目錄,與哈佛藏本相同。但石印本正文前寫作“蟾仙解老”,與哈佛藏本“寶顏堂訂正道德寶章”不同,且書末有“道德寶章終”五字。臺灣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亦收有據(jù)臺灣“國家”圖書館藏萬歷間繡水沈氏尚白齋刊本影印的《寶顏堂秘笈》,中有《道德寶章》,便于查看。

      五、《海瓊白真人全集》本

      葛長庚去世后,他的大弟子彭耜遵照師父遺言,把葛長庚的詩文匯編成《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于嘉熙元年刊行。這是葛長庚文集最早的刻本,可惜業(yè)已亡佚,只剩下彭耜作的一篇《海瓊玉蟾先生事實》流傳于世。其后,葛長庚的文集在明清兩代又有多次編校和刊刻,清同治年間瓊州府重修十卷本《海瓊白真人全集》首次將《道德寶章》增入[27]。

      《海瓊白真人全集》書前有許寶珩的敘,曰:“余以同治乙丑來治瓊山,邑為真人桑梓,諗知真人有集,而惜少概見。適江西鄒鏡湖、楚南周明覺求得是書,字已漫滅,懼其日久失傳,亟為募資重刻,而以《道德經(jīng)注》《指玄篇解》《木郎祈雨咒》附刻于后。閱十余月蕆事,請敘于余。……時大清同治八年己巳秋,知瓊山縣事善化許寶珩敘?!痹S敘后為乾隆辛亥王時宇敘,可知同治刻本是以乾隆年間王時宇、林桂等人重修八卷本為底本,增補而成。該本卷十為新增葛長庚的注釋之作,包括《道德經(jīng)注》《指玄篇注》《木郎祈雨咒注》三種?!逗-偘渍嫒巳匪铡兜赖聦氄隆罚夸浿袑懽鳌兜赖陆?jīng)注》,正文前有“海南白真人全集卷十新增/楚南周本源明覺子增定/豫章鄒道熾鏡湖同訂/道德寶章注”,正文末有“道德寶章注終”。四周雙邊,半頁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單魚尾。版心上題“白真人集”,中題“卷十道德經(jīng)注”,下記頁碼。全集本《道德寶章》前無跋文,每章章名后有序號,且文字與趙孟頫手書本更為接近,當(dāng)是據(jù)趙孟頫手書本重刻。全集本《道德寶章》雖以趙孟頫手書本為底本,但把趙氏手跡改為楷字,并對手書本中的文字有校定。如“論德章第三十八”,各本影趙孟頫手書本均寫作“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大義而后禮”,“大”字顯然為“失”字之訛,天倪閣刻本和《寶顏堂秘笈本》均寫作“失”可證。全集本則寫作“失”,不誤,應(yīng)當(dāng)是對底本的校證。

      該本上海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均有收藏。臺灣蕭天石先生主編《中國子學(xué)名著集成珍本初編》第四十八冊和《道藏精華》第十集之二均有影印本[28],便于查閱。

      總而言之,葉德輝稱自己藏有葛長庚手書《道德寶章》全冊稿本、宋元之際傅濟(jì)庵曾給葛長庚再傳弟子展示過《道德寶章》、金哀宗正大五年,和軒王宅在平水重刻過《道德寶章》。趙孟頫曾將《道德寶章》謄錄一過,至明末萬歷年間,臨汾令張惟一還收藏有趙氏真跡,而清內(nèi)府也藏有元代據(jù)趙氏手書影刊的版本。但這些珍貴的版本我們都已無法見到?,F(xiàn)存的《道德寶章》大致可以分為元趙孟頫手書本和明天倪閣刻本兩個系統(tǒng)。前者只能看到明清兩代的影刻,清同治年間周本源等人在海南重編《海瓊白真人全集》時所增入之《道德寶章》也屬于這一系統(tǒng)。后者以重慶圖書館之“甫里夢覺道人珍藏天倪閣”本為代表,明代陳繼儒等人所編《寶顏堂秘笈》中所收《道德寶章》屬于這一系統(tǒng)。兩個子系統(tǒng)內(nèi)部版本文字差異較小,但兩個系統(tǒng)之間,版本文字差異明顯,我們在利用《道德寶章》時應(yīng)該兼而采之,擇善而從。

      注釋:

      [1] 蕭天石:《道藏精華》第67冊,臺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第183頁。

      [2] (南宋)葛長庚:《道德寶章》,重慶市圖書館藏明天倪閣刻本。

      [3] (元)李道純:《道德會元》,《中華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4] (清)葉德輝撰,張晶萍校點:《葉德輝詩文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第876頁。

      [5] (清)丁丙藏,丁仁撰:《八千卷樓書目》,《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5頁。

      [6] (清)楊紹和撰,傅增湘批注,朱振華整理:《藏園批注楹書隅錄》,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第150頁。

      [7] 按:“文寵之印”之印主待考。

      [8] 中和軒王宅后來還在元大德丙午十年(1306年)刊刻《新刊韻略》五卷,元統(tǒng)甲戌二年(1334年)刊刻《滏水文集》二十卷。正如清葉德輝所言:“是時金已為元所滅,中和軒猶存?!眳⒁?清)葉德輝撰,張晶萍校點:《葉德輝詩文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第83頁。

      [9] (明)龍膺撰,梁頌成、劉夢初校點:《龍膺集》,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第57頁。

      [10] (清)張照、梁詩正,等:《秘殿珠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23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年,第737頁。

      [11]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243頁。

      [12] (清)瞿鏞編纂,瞿果行標(biāo)點,瞿鳳起覆校:《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69頁。

      [13] 張夢喈(1722—1794),字鳳于,號玉壘。張興載(1757—1807),張夢喈次子,娶陸時化女。

      [14] 《中國古籍總目》將中國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庋藏的三種覆趙孟頫寫本《道德寶章》均列為清刻。參見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子部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313頁。

      [15] 《道德寶章》中正文和注文中“玄”字共出現(xiàn)十九次,除了缺頁外,臺灣圖書館見藏《道德寶章》中的十七例“玄”字均缺筆(缺末畫點和橫)。

      [16] 《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由周連寬、劉少雄、陳修竑等先生于1982年編成,并未正式出版,只是鉛字排印后,分贈有關(guān)圖書館?!兜赖聦氄隆芬娫摃?38頁。

      [17] 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編:《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增訂本,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第513頁。

      [18] 翁連溪、袁理:《古籍春秋:中國古籍善本鑒賞與收藏》,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第135頁。

      [19] (清)錢曾著,章玨、管庭芬校訂:《讀書敏求記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23~224頁。

      [20] 李國慶:《明代刊工姓名全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19頁。

      [21] (南宋)葛長庚:《道德寶章》卷首,重慶圖書館藏天倪閣刻本。

      [22] (清)周中孚著,黃曙輝、印曉峰標(biāo)校:《鄭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第1115頁。

      [23] 蘇小露:《〈道德寶章〉跋文考——兼談〈四庫全書總目〉之誤》,《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年第5期。

      [24] 有關(guān)《寶顏堂秘笈》的編纂、刊刻、編排、內(nèi)容等情況,可參看薛雅文:《〈寶顏堂秘笈〉及臺北圖書館收藏版本考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6年第3期。

      [25]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243頁。

      [26] 按:陸樹聲跋文中的“蟾仙解老”,可以當(dāng)作書名,但也可以不作書名解,意為“白玉蟾詮釋《老子》”。

      [27] 有關(guān)歷代葛長庚文集編輯、刊刻詳情,可參見喬紅霞:《〈海瓊玉蟾先生文集〉版本流傳考》,《圖書館建設(shè)》,2016年第11期;周偉民、唐玲玲:《白玉蟾著作版本考》,《白玉蟾與海南道教研究文集》,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編,2006年,第266~271頁。

      [28] 蕭天石:《中國子學(xué)名著集成》(第48冊),臺灣“中國子學(xué)名著集成編修基金會”印行,1978年。蕭天石:《道藏精華》(第45~46冊),臺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筆者按:據(jù)蕭天石先生書前所作《影刊白真人全集蕭序》,該書本為善于書畫考證的收藏家張谷維先生之舊藏。

      猜你喜歡
      長庚秘笈趙孟頫
      掌握續(xù)寫秘笈
      兒童時代(2021年4期)2021-06-09 06:21:56
      紅利
      遼河(2020年10期)2020-11-10 04:39:57
      許長庚
      書香兩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年輕人攢錢秘笈
      海峽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1:08
      趙孟頫《漢汲黯傳》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33
      伊犁將軍長庚
      趙孟頫《吳興賦》(局部)
      中國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32
      趙孟頫《膽巴碑》集錦( 上)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06 03:04:00
      趙孟頫與趙體概說
      令2015更圓滿的超級秘笈是?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4:01:50
      永修县| 甘肃省| 奎屯市| 原阳县| 镇康县| 焉耆| 辽源市| 张家川| 东宁县| 公安县| 伊川县| 兴国县| 将乐县| 库尔勒市| 丹寨县| 桐庐县| 青铜峡市| 云林县| 五河县| 伽师县| 阆中市| 高雄市| 柏乡县| 阿克陶县| 沧州市| 民勤县| 江华| 岱山县| 定结县| 诏安县| 榆中县| 和硕县| 遵义县| 沙坪坝区| 灵寿县| 襄垣县| 凭祥市| 日土县| 永清县| 太谷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