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章 北京城市學院
光線的運用在影視攝影中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合理地運用光線技巧能夠讓拍出來的照片更加美觀好看。而影像造型作為攝影作品中視覺效果的直觀體現(xiàn),在影視攝影中同樣不可或缺。影視攝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具備一些攝影設備,從而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在目前許多的藝術類院校中,影視攝影教學不能有效地開展,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影視攝影教學中的光線造型技巧。故本篇文章就目前的教學情況,對影視攝影教學中光線造型技巧進行研究分析。
影視攝影是一門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但是就大部分藝術類院校開設的影視攝影課程來看,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只注重對影視攝影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不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而影視攝影則是偏重于實踐操作,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話,容易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當中,從而不能拍出好的作品。所以在影視攝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影視攝影的特點,在強調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在實踐操作方面的培養(yǎng)。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活動當中,熟練地掌握運用光線造型技巧,拍出更美觀好看的作品。
例如:在《影視攝影》課程中的第三章《攝像機原理及操作方法》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前幾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先講解攝像的結構組成、成像原理以及操作方法等關于攝像機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于這些知識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利用一些課堂上的時間,讓學生們動手操作,根據(jù)前幾節(jié)課講解的攝像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用攝像機拍出一些簡單的畫面。通過這種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于攝像機的了解和更好地掌握攝像機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一些美術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影視攝影中的光線發(fā)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由于在一些影視攝影過程中,對于燈光的要求特別高,但是對于學生攝影的學生來說,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買所需要的燈光設備,所以導致沒有很好的光源來支持燈光照射。而這個時候就可以充分發(fā)揮美術作品對于攝影的價值了,例如:在影視拍攝的布光的時候,可以運用美術作品中所用的明暗對比法,在設備方面不太先進的情況下,達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在一些攝影構圖方面也可以對美術作品進行借鑒。在學習攝影造型的過程中,可以從美術作品中借鑒一些光線的布局設計方法,讓畫面更加有感染力和寫實感。
例如:在拍攝人臉的時候,為了拍出來的效果更加逼真更加立體,燈光效果需要提供一些幫助,讓光源從臉的下面照射,從而拍攝出來的照片中會有一個鼻子投射出來的陰影,看起來會更有立體感。這種拍攝方法就和畫畫中的陰影部分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物體看起來更加有層次感。
不同的色調對人的視覺感受不同,比如:冷色調給人一種恬靜清新的感覺,而暖色調則給人一種溫暖飽滿的視覺沖擊。所以在影視攝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在燈光造型的使用過程中,充分了解不同燈光器材的特性,并且學會根據(jù)不同的拍攝地點和拍攝環(huán)境選取合適的燈光效果以及色調,拍攝出優(yōu)秀的作品,在為觀眾傳達信息的同時,給觀眾帶來一種視覺享受。
例如:在拍攝這樣一個場景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一個晚上,在大雪紛飛里有一戶人家,窗子里面有暖暖的燈光透出來,與寒冷的冬夜形成鮮明的對比。老師在指導學生拍攝這樣一幅畫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給鏡頭拉長,用外面的雪來突出人家里面透出的燈光,此時的燈光表達著家的溫暖,讓觀眾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家的感覺。此時的光是暖色調,給人一種飽滿溫暖的視覺感受,而和外面的雪一同構成的畫面,形成鮮明對比,更加有利于突出燈光的溫暖,讓畫面更加有吸引力的感染力。
綜上所述,影視攝影中光線造型技巧很重要,所以老師在影視攝影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光線造型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攝影能力。并且在影視攝影的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合理借助相關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攝影興趣,并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