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東北講究水餃,廣東最愛的是湯圓,在四川當仁不讓是香腸。和臘肉一樣,是四川人團年飯上不可缺少的美食,過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灌幾斤香腸。
一眼望去,每家的窗臺陽臺上掛著一條條整整齊齊、紅白相間、泛著誘人油光的香腸。對四川人來說,沒得香腸,就沒得年味!
鑲碗是川西壩子人家年夜飯的重頭戲,鑲碗其實就是一個雜燴,品種包括酥肉、粑粑肉(肉丸子)、芋兒、木耳、黃花等,芋兒、木耳、黃花等“雜菜”墊底,中間放酥肉,最上面一層是肉丸子或粑粑肉,擺好后灌入上湯入籠蒸熟。
壇子肉也叫罐罐肉或全家福,是四川鄉(xiāng)土風(fēng)味極其濃郁的一道名菜。多種食材一壇收,全家歡合家福。用豬肘或豬肉配干貝、雞肉、海參、火腿、冬筍、香菇等,放在陶質(zhì)小壇慢煨五六小時。
因農(nóng)家活路多,糧多豬多,豬多肉多。栽插收割季節(jié),農(nóng)忙人少,既想吃肉“打牙祭”,又怕烹肉誤農(nóng)活。于是在忙碌中,以壇代鍋,匆匆將大塊豬肉投入壇內(nèi),加鹽加水加些蔥姜調(diào)料,密封壇口,用“子母火”(柴灰火)煨起,待收工回家時,啟開壇口,香味四溢。
臘肉即是臘月間腌制的熏肉。它的地位在四川特產(chǎn)中位居高位,也成了四川人過年過節(jié),重大節(jié)日宴席上上不可缺少的開盤菜。四川人家家戶戶做臘肉,一次就做很多,可以吃到來年。
過年都希望齊齊整整,團團圓圓,四川人也不例外,所以都講究全雞、全鴨、全魚、全蹄。不同家庭做法不一樣,有些家庭愛燒鴨子,也有偷懶愛美味直接上只樟茶鴨。
在熱菜上桌之前,涼拌雞塊絕對是一桌團年飯里最受歡迎的開胃涼菜。肉質(zhì)細嫩的雞肉泡在紅亮亮的辣椒油里,上面或許還有提味點綴的芝麻和花生碎,一口咬下去,清爽的肉香在口腔里爆炸,麻辣鮮香,開胃提神,迫不及待等著上熱菜了。
四川人的年夜飯喜歡把湯菜放在最后來上,一來是怕客人先喝飽了湯就沒法吃別的好菜,二是用湯水來結(jié)束一頓大餐感覺更清爽。按照現(xiàn)代養(yǎng)生觀念,還是飯前喝湯比較健康,不過,年夜飯,人們還是喜歡遵照傳統(tǒng)習(xí)俗。
吃多了葷的來點素的,錦上添花,年夜飯難免大魚大肉,所以也要講究一點葷素搭配。簡單易做,張羅一桌好菜時,最是錦上添花。
過年的時候,大人們總是要早起調(diào)面糊燒熱油,就是為了能炸好吃的酥肉。有的地方也把酥肉叫“滑肉”,可以直接食用也有拿它和菠菜一起燒湯的。
咸/甜燒白都是四川農(nóng)家筵席“三蒸九扣”中不可缺少的菜,所謂“三蒸九扣”是民間筵席的講究,以清蒸燒燴為主,實惠而肥美。樸實豐腴的燒白是吃肉的極致,沒有太多的調(diào)料和程序,吃得就是肉的本味,不過高脂肪高熱量,妹子們少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