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周易注》第五爻辭注探王弼“會通儒道”的君主觀

      2020-01-18 10:47:40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爻辭王弼中正

      陳 健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 人文社科系,廣東 汕頭 515041)

      一、前 言

      魏晉時期,中國經學式微,玄學興起,儒家獨尊的地位開始動搖,被壓抑數百年之久的道家思想開始復興,“會通儒家與道家成了魏晉的時代課題”[1]。魏晉玄學家該如何面對這一時代課題呢?前人對此已有諸多論述,此處不再贅言。王弼《周易注》是《周易》的權威注釋之一,也是魏晉玄學的一大力作,其又如何會通儒道解易呢?前人對王弼《周易注》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對其君主觀的討論則較少,亦留下一些研究的空間。那王弼對于理想的君主及其政治哲學有著怎樣的論述呢?

      本文嘗試從《周易注》第五爻辭注探王弼“會通儒道”的君主觀。漢代學者將易卦的六位比作政治社會上的六個等級,《易緯·乾鑿度》曰:“初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三公,四為諸侯,五為天子,上為宗廟?!保?]在《周易注》中王弼屢稱第五位為“尊位”“盛位”,對五為君主之位顯然是認同的。第五爻位為君位,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陽爻居尊、陰爻居尊,二者雖然客觀的條件都是相同的——處尊位,但各自的主觀特質卻不同——剛或柔。君王的特質不同,因此其所秉持的治國理念、處世態(tài)度、道德義理也不一樣。筆者發(fā)現,九五爻辭注王弼更多是運用儒家思想進行詮釋,彰顯其儒家式的君主觀;六五爻辭注王弼更多是運用道家思想進行闡釋,體現其道家式的君主觀。本文接下來分開作具體的討論。

      二、從九五爻辭注探王弼儒家式的君主觀

      (一)中正剛公

      《蹇》卦九五爻辭曰:“大蹇朋來”。王弼注曰:“處難之時,獨在險中,難之大者也,故曰‘大蹇’。然居不失正,履不失中,執(zhí)德之長,不改其節(jié)。如此則同志者集而至矣,故曰‘朋來’也?!保?]122《蹇》卦艮下坎上,象征山上有水,其有蹇難之象,但第五爻居上卦之中位,是為居中,履中,意為君主能守持中道,行為不偏;同時九五陽爻居陽位,是為得位,得位為正。王弼認為:國家此時“處難之時,獨在險中”,但君主能“居不失正,履不失中”,自己的行為合乎中正之道,不改變自己的操守,又與六二爻互相應和,“同志者集而至”,各履其正,上下不違正道,和衷共濟,渡過國家難關。由此可見,中正之道是君主時刻要秉持的道德標準,是獲得眾人濟助的法寶,更是匡濟蹇難的重要利器。

      再如《訟》卦九五爻辭曰:“訟,元吉?!蓖蹂鲎⒃唬骸疤幍米鹞?,為《訟》之主。用其‘中正’,以斷枉直。中則不過,正則不邪,剛無所溺,公無所偏,故‘訟,元吉’?!保?]26訟,就是爭訟,民眾因為利益沖突、資源爭奪而產生糾紛矛盾,其渴望得到的是君主公正正直的判決與裁量。按照王弼的理解,九五爻為“處得尊位,為訟之主”,其首先應該是擁有“中正”之品格:“中”才能不偏不倚,不過也不致不及;“正”才能不被外界所惑而產生邪念,才能斷定厘清是非曲直;其次是秉持“剛與公”之德性:“剛”才能不溺所惑,果斷有力處理民眾的糾紛問題;“公”才能公正無私,調解不為自利,不夾雜私人之情感,這樣爭訟才能得到公正判決,故“訟,元吉”。由此可以看出,在《訟》卦中王弼認為九五爻為君主,是民眾糾紛的裁斷者,其應該是一個擁有“中、正、剛、公”美好品格德性的君主。

      由上可見,在王弼注里,九五爻以剛居尊位,是當位,君主應持守中正之道,王弼繼承并發(fā)揮儒家“中”“正”之思想?!爸小本褪强鬃铀珜У闹杏怪?,不偏不倚,不過也不致不及?!墩撜Z·雍也》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4]63《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足可證“中庸”是儒家一種道德修養(yǎng)與理想境界。“正”則象征著君主統治天下遵循正道且符合規(guī)律,《論語·顏淵》載有:“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撸?。子帥以正,孰敢不正?’”[4]127領導者自身的思想行為要端正,臣子民眾“孰敢不正”?綜上,王弼認為君主要持守中正之道,才能在具體行事中將自身所具有的德性彰顯出來,才能體現剛中之德與公正之義。

      (二)誠信惠心

      《益》卦九五爻辭曰:“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蓖蹂鲎⒃唬骸暗梦宦淖穑瑸椤兑妗分髡咭?。為益之大,莫大于信,為惠之大,莫大于心。因民所利而利之焉,惠而不費,‘惠心’者也。信以惠心,盡物之愿,故不待問而‘元吉,有孚,惠我德’也。以誠惠物,物亦應之,故曰‘有孚,惠我德’也?!保?]133在這一注中,可看出王弼極其重視君主之“信”,“為益之大,莫大于信,為惠之大,莫大于心”,“信”可以直接“惠心”,通過“惠心”的方式彌消了君主與民眾之間的隔閡,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應。很顯然,王弼繼承并發(fā)揮儒家強調的五常之一——“信”,而“惠而不費”更是直接來源于儒家典籍?!墩撜Z·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4]208居于尊位的君主統治天下,應該“惠而不費”,并非浪費國家的資源財物對民眾施行小恩小惠,而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君主不謀取一己之私利,而用手中的權力為百姓謀福利,施惠于下,澤國利民?!靶乓曰菪?,盡物之愿”,上有信以惠于下,下亦有信以惠于上,至誠相感,上下交孚,彼此信賴彼此互惠,君主深得民心才能以最少的作為,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君民一心相應,國家長治久安,故不待問而元吉。

      《中孚》卦九五爻辭曰:“有孚攣如,無咎?!蓖蹂鲎⒃唬骸皵伻缯撸灯湫胖o也。處中誠以相交之時,居尊位以為群物之主,信何可舍?故‘有孚攣如’,乃得‘無咎’也?!保?]191王弼認為:九五爻以陽居陽,處于尊位中位,既中且正,君主應秉持堅守誠信之品德,只有以至誠至信才能上下相交互相感應,才能緊系民眾贏得天下人之心,君民之間彼此信賴,相待以誠,發(fā)揮相輔相成之效用,國家團結穩(wěn)定,所以“有孚孿如”。誠信是君主凝聚社會的動力,是君主團結國家各個階層與組織的紐帶,是不可舍棄的寶器。

      再如《革》卦的九五爻:“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蓖踝⒃唬骸拔凑加墟?,合時心也?!保?]155王弼似乎不很注重“大人虎變”,而是更注重“未占有孚”,社會形勢發(fā)展到了九五階段,無需占卜而合乎時心,原因是君主擁有誠信之德,誠信的紐帶將君臣民眾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此時君主審時度勢,推行變革,必獲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變革當然可以取得成功??梢?,能否獲得民眾的支持與信賴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想要獲得民眾的支持與信賴,君主則需堅守誠信之道。

      由此可見,王弼繼承并發(fā)揮了儒家的“誠”“信”之道,認為君主執(zhí)政不是權謀算計圖謀私利,而是要秉持誠信之德,謀求眾人公益,贏得民眾信賴。九五得位履尊,陽剛中正,具有“以誠惠物”之心或“有孚”之德,君主通過“信”化解君主與臣子民眾之間的隔閡,通過“誠”實現了與民眾與萬物之相感通,上位者與下位者彼此信賴,至誠相感,上下交孚,和諧統一。由此可見“誠信施惠”是君主統治天下,廣系民心,推行變革的道德基石。

      (三)修德化民

      《觀》卦九五爻辭曰:“觀我生,君子無咎。”王弼注曰:“居于尊位,為《觀》之主,宣弘大化,光于四表,觀之極者也。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故觀民之俗,以察己道。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君子’風著,己乃‘無咎’。上為化主,將欲自觀,乃‘觀民’也?!保?]65按照王弼的理解,九五爻“居于尊位,為觀之主”,陽剛中正,君主以盛德為天下人所觀仰,也應該以自身之美德教化民眾。“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這一思想繼承儒家的德治思想,《論語·顏淵》載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保?]127王弼強調的是君主自身的道德表率與教化作用,同時提醒君主要注重觀民風以正其道,“觀民之俗,以察己道”,從民之俗去反思自己施行的道義,自覺擔當責任與提高道德修養(yǎng),以君主之德行教化民眾。

      再如《萃》卦九五爻辭曰:“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蓖蹂鲎⒃唬骸疤幘壑畷r,最得盛位,故曰‘萃有位’也。四專而據,己德不行,自守而已,故曰‘無咎,匪孚’。夫修仁守正,久必悔消,故曰‘元永貞,悔亡’?!保?]142九五為本卦之卦主,中正且居尊位,君主要廣聚天下之心,才能“無咎”,但現在尚未完全取信于民,所以王弼強調君主要“修仁守正”,始終不渝地堅守正道,至善堅貞才能以德服人,才能感化天下,這樣可以消除悔恨。“仁”是孔子提出的一個重要的道德概念,也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養(yǎng)與道德境界?!墩撜Z·雍也》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保?]64《論語·顏淵》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保?]121再如《論語·里仁》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4]34可見,在儒家倫理思想中,“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王弼此處正是吸收儒家“仁”思想對其君主觀進行闡釋,君主要“修仁守正”,提升自我道德修養(yǎng),以美德以正道聚合人心,會通上下,這樣國家才能亨通暢達。

      《家人》卦:“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蓖蹂鲎⒃唬骸凹伲烈?。履正而應,處尊體巽,王至斯道,以有其家者也。居于尊位,而明于家道,則下莫不化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六親和睦,交相愛樂,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故‘王假有家’,則‘勿恤’而吉?!保?]116王弼認為九五爻“履正而應,處尊體巽”,以陽剛居尊位(外卦中位),下應內卦柔正六二爻。六二柔順正中,象征家庭和諧,君主應“明于家道”,正家修德,家道端正六親和睦而后天下才能安定。王弼所闡發(fā)的“修德正家”源于儒家思想,《論語·顏淵》載曰:“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126在家國同構的古代,對于君主而言,以身作則,修德化民,家道得正而天下定,故“治家正家”是君主修德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其統治天下教化百姓必不可少的前提。

      在儒家思想里,“德”指人性之端,修養(yǎng)之本,對君主而言,要修德修仁,正己守正,其有“內得于己”之義;同時要恤民愛民、教化民眾,其德亦有“外得于人”之思。王弼發(fā)揮儒家德治思想,九五君主居尊位,于己于內修身修德正家明道,才能于外于下教化百姓感化天下。

      綜上:王弼《周易注》九五爻辭注較多地吸收并運用儒家的思想,以儒解《易》,充分地體現其儒家式的君主觀:中正剛公,誠信惠心,修德化民等。

      三、從六五爻辭注探王弼道家式的君主觀

      (一)不為不察

      《臨》卦六五爻辭曰:“知臨,大君之宜,吉?!蓖蹂鲎⒃唬骸疤幱谧鹞?,履得其中。能納剛以禮,用建其正,不忌剛長而能任之。委物以能而不犯焉,則聰明者竭其視聽,知力者盡其謀能,不為而成,不行而至矣。‘大君之宜’,如此而已,故曰‘知臨,大君之宜,吉也’?!保?]62按照王弼之理解,臨卦六五爻處于尊位,第五爻也是上卦的中位(正位),故“履得其中”。而“能納剛以禮”則是說六五爻(柔爻)能與九二爻(剛爻)相呼應,六五爻為君主,九二爻為賢才,君主任用賢才而不加以干涉,君主以“不忌、不犯、不為、不行”的柔下的態(tài)度居尊位,則能促成剛健之才為其所用,使“聰明者竭其視聽,知力者盡其謀能”,君主“不為而成,不行而至”,其結果為吉利的——“‘大君之宜’,如此而已”。

      再如《晉》卦六五爻辭曰:“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蓖蹂鲎⒃唬骸叭岬米鹞?,陰為明主,能不用察,不代下任也。故雖不當位,能消其悔?!У梦鹦簟?,各有其司,術斯以往,‘無不利’也。”[3]110王弼認為六五爻以陰爻居陽位,其位不正,本應有悔。但“陰為明主”暗含著君主有進一步超越與轉化的能力,以柔弱之態(tài)度處之,“能不用察,不代下任”,能不自用其明,以事委任于下,并且以開闊的胸懷包容與對待下屬,不須憂慮得失,讓下位者各司其職,各盡其力,故能消其悔,無所不利。

      王弼“不為不察”以柔處尊的君主觀來源于道家思想,《老子·第二章》曰:“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5]2,《老子·第四十七章》曰:“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5]40。很顯然,王弼對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加以闡釋并“援老入易”,“以陰居陽”的六五爻本是不當位之象,但王弼作出義理上新的發(fā)揮,視為君主蘊含道家柔下之玄德,依循天道自然,促進上位者與下位者的互動與和諧,君主不忌、不犯、不為、不察,賢才“各有其司”,“聰明者竭其視聽,知力者盡其謀能”,結果則呈現出道家“不為而成,不行而至”的理想政治境界。

      (二)虛己謙下

      《損》卦六五爻辭曰:“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蓖蹂鲎⒃唬骸耙匀峋幼?,而為損道,江海處下,百谷歸之。履尊以損,則‘或益之’矣。朋,黨也。龜者,決疑之物也。陰非先唱,柔非自任,尊以自居,損以守之。故人用其力,事竭其功,知者慮能,明者慮策,弗能違也,則眾才之用盡矣。獲益而得‘十朋之龜’,足以盡天人之助也?!保?]129六五爻以陰爻居尊位,但“損以守之”,君主雖然掌握國家最高權力,但不是盛氣凌人或剛愎自用,而是自我抑損,虛懷若谷,接納賢才,這樣反而由損獲益,得到下屬群策群力的竭誠輔助。很明顯:王弼此處正是運用道家思想進行詮釋:《老子·第三十二章》曰:“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保?]27又如《老子·第六十六章》曰:“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保?]58江海之所以能匯聚天下百流細涓,是因為其地勢低洼。六五爻本身是柔爻,君主要善于處下,善用損道,虛己謙下以自“損”,天下紛紛“益”之,人才就會像百川匯聚江海一樣歸往君主,結果是“元吉”。這里可以對比《履》卦九五爻辭“夬履,貞厲”,王弼注曰:“得位處尊,以剛決正,故曰‘夬履,貞厲’也。履道惡盈,而五處尊,是以危?!保?]38王弼明確指出:“履道惡盈”,君主處于尊位,反而要保持虛己謙下的態(tài)度,驕橫盈滿則可帶來危難。

      再如《恒》卦六五爻辭曰:“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蓖蹂鲎ⅲ骸熬拥米鹞?,為《恒》之主,不能制義,而系應在二,用心專貞,從唱而已?!畫D人’之吉,‘夫子’之兇也。”王弼認為:六五為本卦之卦主,陰柔得中,居尊位,但并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但其能與剛中的九二爻相應,只要重用九二爻并用心專一,九二爻便可把國家?guī)险?。六五爻有婦人柔順服從之德,守貞從夫之象,守住柔順正道可以獲得吉祥,而用剛則必有兇險。按照王弼的理解,君臣關系看上去是主次顛倒,陰陽錯位,君主反而是柔弱處下——“用心專貞,從唱而已”。

      王弼的詮釋背后其實蘊含著道家之玄思:君主想要治理天下,求賢輔佐,反而須以柔下居尊,降低身段,虛懷若谷,秉持柔弱謙下的態(tài)度促使各方力量的集合,使賢才們皆紛紛與之共事,為君所用,這樣君主“以其善下之”,匯集天下萬流而成為百谷王。

      (三)無私無欲

      《大有》卦六五爻辭曰:“厥孚交如,威如,吉?!蓖蹂鲎⒃唬骸熬幼鹨匀?,處大以中,無私于物,上下應之?!乓园l(fā)志’,故其‘孚交如’也。夫不私于物,物亦公焉;不疑于物,物亦誠焉。既公且信,何難何備?不言而教行,何為而不‘威如’?為《大有》之主,而不以此道,吉可得乎?”[3]49王弼認為六五爻以柔居尊,其可得吉,其原因是大有之主(君主)能“無私于物,上下應之”,“不私于物,物亦公焉”。王弼所言“無私”,是指君主所親所愛不限于特定對象,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天下心為心”,把權力建立在“廣得民心”的道義基礎上,這樣上下相應而獲得輔助,贏得廣大民眾的支持,并展現出一種超越、開闊、博愛的理想境界,并達到“不言而教行”之效果。這里可以比較參照《比》卦九五爻辭“顯比”,王弼注:“為《比》之主而有應在二,‘顯比’者也。比而顯之,則所親者狹矣。夫無私于物,唯賢是與,則去之與來,皆無失也?!保?]31-32九五,作為一卦之主,而只與六二相應,就是“所親者狹”,君主應該“無私于物,唯賢是與”。

      王弼強調君主應該“無欲”“無私”,這一思想來源于道家思想,《老子·第四十九章》言“圣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5]42《老子·第七章》:“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5]6。君主要無心無私才能德施周普,才能廣應臣民,這樣可以避免“顯比”而流于“所親者狹”,擁有無心、無私的心靈境界才能開展出超越、博大、開放的君主之道。

      綜上:王弼《周易注》六五爻辭注較多地吸收并運用道家的思想,以道解《易》,充分地體現其道家式的君主觀:不為不察、虛己謙下、無私無欲等。

      王弼詮釋周易并不將思想局限于一家或學派里,而是以開放的視野,會通儒道以闡發(fā)義理,從某個角度上來講,既可以說王弼以儒解易,也可以說王弼以道解易。本文檢視王弼對第五爻辭之注釋,便可看出王弼具有“會通儒道”的思想傾向。

      這種思想傾向或明或暗地呈現其君主觀之描述中,九五爻辭注里,即陽爻居陽位,王弼更多是運用儒家思想對九五爻進行詮釋,彰顯其儒家式君主觀:中正剛公、誠信惠心,修德化民。六五爻辭注里,即陰爻居陽位,王弼更多是借用道家思想對六五爻進行注解,呈現出其道家式君主觀:不為不察、虛己謙下、無私無欲。王弼的君主觀具有一體兩面:陽與陰,剛與柔,儒家與道家式,其為傳統學術思想中君主觀賦予新的內涵。

      王弼自身所處的魏晉時期,政治詭譎莫測、人心動蕩不安,時代呼喚理想的君主。王弼透過《周易注》尤其是第五爻辭注,試圖構建心中理想的君主以及其理想的為君之道。同時,經學衰落的時代里,儒家思想仍作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而存在,道家思想因子重新被激活,如何處理儒道思想之間的關系是魏晉玄學的核心問題,王弼巧妙地融合儒道思想,既深化《周易》陰陽剛柔觀,又回應魏晉的時代主題,為魏晉玄學作出獨特的貢獻。

      猜你喜歡
      爻辭王弼中正
      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2年2期)2022-03-16 06:39:18
      中正平和——王棟山水畫中的古意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2
      “主體性”視角下的王弼“本無”思想研究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3:48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Bidirectional highly-efficient quantum routing in a T-bulge-shaped waveguide?
      《周易》卦爻辭的空間性言說
      臨卦的文化意涵與生命關懷
      宜興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塑料助劑(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認識
      關于鉛酸蓄電池中正極板柵溶解問題的研究
      電源技術(2015年9期)2015-06-05 09:36:06
      文山县| 衡阳县| 加查县| 中宁县| 山西省| 平潭县| 鄂州市| 贡山| 炎陵县| 富平县| 丰顺县| 汉阴县| 右玉县| 九龙坡区| 福清市| 台山市| 万载县| 山阳县| 渝北区| 昌平区| 崇礼县| 金溪县| 揭东县| 台南县| 东平县| 衡南县| 龙南县| 玉环县| 石城县| 东台市| 忻城县| 洛阳市| 高碑店市| 德格县| 宜良县| 左贡县| 泌阳县| 邵阳市| 特克斯县| 奉贤区|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