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苦難到抗爭
      ——牛漢詩歌的主題變奏

      2020-01-19 13:02:20喬軍豫
      關(guān)鍵詞:牛漢痛苦詩人

      喬軍豫

      (武夷學院 人文與教師教育學院,福建 武夷山354300)

      牛漢是現(xiàn)當代詩歌界一位極為重要的詩人,是“七月詩派”詩人的主要代表,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跨越二個世紀,筆耕不輟,被譽為“世紀常青樹”。他的詩歌以鮮活的時代氣息、濃烈的苦難意識、決絕的抗爭精神、別致的藝術(shù)風格卓立于詩壇,顯示了強大的審美力量。詩人一生遭受太多的坎坷和磨難,戰(zhàn)爭、流亡、饑餓、監(jiān)禁等接踵而來。他從不計較和沉淪于這些苦難,而是將其視為寶貴的財富,積蓄力量,渴求創(chuàng)造,在談及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時說道:“沒有傷疤和痛苦也就沒有我的詩?!盵1]泡在苦水里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創(chuàng)作,用隱隱作痛的殘損的手寫下生命躍動的字符,一行一列如同鮮血蕩開的波紋,顯示出硬朗的生命氣勢。誠然,生命面對排山倒海般的苦難,無法躲避和逃離,只有以強者的姿態(tài)迎接苦難、戰(zhàn)勝苦難,才能“化蛹為蝶”,完成苦難的轉(zhuǎn)化。牛漢在苦難多重打擊和壓迫下,激發(fā)出作詩的豪情壯志,將生命的苦水化為詩意的甘泉,匯成壯麗的詩歌的海洋,奠定了他在中國新詩史上的杰出地位。詩人與苦難的每一次邂逅,不是徒勞無功,而是收獲頗豐,一首首詩一本本詩集便是證明。翻開牛漢的詩,映入眼簾的是一串串獨特的意象,喻示生動活潑強大有力的生命;品讀牛漢的詩,恰似撥開層層云霧見到明媚的陽光,彌漫苦難的蒸汽在逐漸退卻消散后展現(xiàn)一派堅強、挺拔、傲岸的生命氣象。因此,讀者為之悄然動容,從中源源不斷獲得巨大的精神能量。牛漢的詩歌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應(yīng)引起當下詩學界高度的重視和研究。本文嘗試對其詩歌主題的演變情況進行梳理和探討,以期揭示牛漢詩歌創(chuàng)作現(xiàn)象背后的規(guī)律,從而對其詩歌有宏觀的把握和微觀的體察。

      一、苦難的“破繭”:在“傷疤”上寫詩

      苦難為牛漢贏得創(chuàng)作的資本,詩人挺立在苦難之上為詩壇開創(chuàng)了一片曼妙的景觀。試想,如果牛漢一生較為平坦安逸,沒有連綿起落痛徹肺腑的悲劇,那么,其人其詩就另當別論了。命運的不幸恰恰給詩人帶來的是幸運,痛苦和困厄的現(xiàn)實生活給牛漢帶來獨特的生命體驗、人生感悟、生命境遇,進而生成不拘一格的詩美。否則,沒有獨特的生命質(zhì)感的詩千篇一律,必定平淡無奇??嚯y和詩人共生共長,形成一種相互纏繞分不開的緊密關(guān)系,彼此同向而行、相互輝映??嚯y沒有摧毀牛漢的軀體,沒有擊垮牛漢的意志,相反,鑄就他倔強高貴的詩魂。詩如其人,牛漢的詩歌展示出他人格的魅力,詮釋了“人品即詩品”這一歷史悠久的中國詩學的審美命題。苦難的人生是牛漢詩歌創(chuàng)作的堅實路徑,一生有苦,卻能化苦為“甜”,一路“開花”,一路“結(jié)果”。因此,他獲得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其生命本身就被賦予了詩的特點和性質(zhì)或者說擁有了詩意的美麗。概言之,詩人伴行苦難而富有詩意,詩歌承載苦難而卓有成就。

      苦難練就詩人一副錚錚鐵骨。牛漢在苦難面前毫不妥協(xié),用堅硬無比的骨頭擔起殘忍的現(xiàn)實的重負,讓倔強的生命燃起旺盛的火焰,“活著”就要戰(zhàn)斗,就要在“傷疤”上寫詩。牛漢細心品味苦難的現(xiàn)實生活,將自己準確“定位”。的確,苦難歲月給詩人帶來極大的影響,他認為比常人多了一種感覺器官,這器官十分特別,是他的皮膚、骨頭以及心靈之窗的“傷疤”?!皞獭碑a(chǎn)生的痛感傳遍詩人的全身,折磨著詩人的肉體和神經(jīng)。一般情況下,生命里結(jié)下許多“傷疤”的人比“光潔完美”的人更敏感,更富有感知力。累累創(chuàng)傷結(jié)疤后形成新的皮肉即使畸形,但與原生態(tài)的皮肉相比,也顯得較為細嫩,且生有百倍于正常人的“神經(jīng)和記憶”。牛漢的詩就是他的皮膚、骨頭以及心靈之窗的“傷疤”敏感生發(fā)而成的,每個字都隱含著痛苦的深意,閃爍著痛苦的影子。[2]苦難無情,在詩人的肉體和心靈上烙下深深的“傷疤”。詩人有情,從苦難中汲取營養(yǎng),敏銳感知大千世界、人間煙火和人生百味。牛漢的詩在斑斑的“傷痕”里脫穎而出,質(zhì)地堅硬,內(nèi)容豐厚,呈現(xiàn)出異常壯觀的景象。

      牛漢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和他坎坷多舛、飽經(jīng)風霜的人生閱歷相伴而生同步發(fā)展的。因此,其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存在感。詩人立足現(xiàn)實,不偏離歷史的走向,正視過去,不作苦難的逃避者,也沒有將痛苦的遭際幻化甜蜜的回憶。在長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牛漢“頂風冒雨”砥礪前行。各種苦難最后被征服,轉(zhuǎn)化為取之不盡的資源。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和苦難的親歷者,詩人十分清楚自己創(chuàng)作的動機——虔誠地希望從苦難中自拔出來,從“傷疤”和陰影下突圍出去。在詩中他把自己形容為一粒渺小的飄動的塵埃,雖然“傷疤”里蘊育巨大的痛苦,但還能夠自由自在地飛升?!皞獭狈浅F婷睿瑥钠渖钐幠茏x到歷史的真實和個人隱秘的故事。牛漢認為自己的詩有深深的根,深入苦難的底層,深入歷史的真實空間,深入個人生命的隱秘處。因此,苦味十足的詩歌就有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痛感。正如詩人在《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里寫道的被一只小蟲鉆入胸膛吞噬心靈的棗子。這顆棗子正在棗樹媽媽的懷抱里享受時光的撫慰,暢享著一個火紅的未來,然而被蟲子“穿”心,無辜縮短珍貴的生命,被迫一夜變紅,成了“大樹母親綠色的胸前/凝結(jié)的一滴受傷的血”。“早熟的棗子”“啪”地一聲墜落地上,是悲愴的生命發(fā)出的“一聲嘆氣”,包含多少無奈和痛苦。早熟的棗子既是詩人現(xiàn)實遭遇生動的寫照,也是無數(shù)受難者的象征??少F的是,牛漢不像詩中的“棗子”接受苦難的任意擺布,而是變被動為主動,牢牢掌握著自己的命運??嚯y并沒有摧折詩人的生命,相反,促使詩心愈加成熟,承受苦難的力量愈加強大。與此相對應(yīng)的是,詩歌因融入詩人痛苦的生命體驗、人生感悟與超脫的意志而顯得沉郁頓挫起來。

      牛漢從苦難中奮力突圍是為了超越苦難超越自身的局限步入詩的“升華之路”。當詩壇上某些詩人僅在淺薄的層面痛苦呻吟而不能自拔時,牛漢已經(jīng)穿過苦難的阻擋和超越了個人的局限,生成了一種嶄新的人格和詩的品格。經(jīng)歷痛苦體驗后的詩人獲得高遠的理想和出眾的才華,同時也獲得精神上的價值和意義??嚯y洗禮后的詩歌光彩照人更具溫情,達到無比開闊的意境。因親近他的人而走進他的詩,絲毫看不出牢騷和哀愁,也沒有矯情的訴苦,不涉及“愛恨情仇”,不牽連個人恩怨。詩的格局變得愈來愈大。詩人艱難跋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將沉痛、深思、反省升華凝結(jié)為一種超越個體苦樂之上的普遍性的哲理思考,抒發(fā)一種雖受摧殘而堅韌挺拔的頑強者與深思者來自心靈世界的情志。牛漢以自己非凡的人生遭遇與詩歌創(chuàng)作緊密結(jié)合,對生命中的苦難和詩歌的關(guān)系做出了深廣的探求和貼切的把握,試圖跳出苦難去思考詩歌的本質(zhì),揭示出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詩人飽經(jīng)風霜的人生自始至終與詩進行對話交流,因而擁有了深刻而又獨到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在牛漢的詩歌中,我們敏銳地體察到“苦難”二字所存在的分量。

      牛漢的詩歌是其生命體驗和痛苦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在孕育詩情詩意的過程中,詩人不是從概念出發(fā),不是靠理論指導,而是側(cè)重于實踐活動,忠實于自己的生命履歷,是不折不扣的“行動派”。當時詩壇上流行的“制作”“實驗”“營造”等概念化的詞語與牛漢的創(chuàng)作實踐有較大的差異,導致他不能從情感上接受。只有從實踐入手,調(diào)動全部的生命體驗和痛苦經(jīng)驗,契合情感上的需求,才能獲得創(chuàng)作的意境。雙手的老繭、堅硬的骨頭、皮膚與心靈上的“傷疤”等生有敏感的神經(jīng),帶著生命里“血的記憶”和“痛感”,頻繁出現(xiàn)在詩行里。牛漢體驗到“活著”的艱辛,思索著人生的意義,一次次穿越屏障,尋找苦難的出口,探索的精神永不萎靡,奮斗的腳步永不停息。他堅持認為,寫詩必須探入心靈的深層,穿過一層層已經(jīng)結(jié)疤或未結(jié)疤的傷痕,穿過生命激流沉淀下來的“沙磧層”,心靈上便生出許多鎧甲似的“自衛(wèi)性抗體”,過濾一切雜質(zhì)汲取出心靈的“原汁”。[3]詩人向詩壇和讀者公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詩學奧秘,表現(xiàn)坦誠本真的詩歌美學追求。從心底流淌出來的“原汁”,是生命體驗和痛苦經(jīng)驗的真實記錄。這樣的詩豈不倍加真誠感人?

      牛漢在人生旅途艱難跋涉,經(jīng)過一系列煉獄般的磨難,“格局”全面發(fā)展,視野趨向高遠。這有助于詩人形成深沉、凝重的詩風。言及苦難傳達生命的痛感,詩里雖然呈現(xiàn)血淚、憤怒、控訴的情感,但態(tài)度平和一點也不顯得激烈。在苦難面前,詩人挺直腰桿,沒有低下高貴的頭顱,沒有沉淪和墮落,沒有背離人道主義精神。因此,他相信一定有一種更加高尚能超越一切現(xiàn)實規(guī)范、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境界存在,并值得去大力追求,引領(lǐng)牛漢嘗試用敏感的神經(jīng)感知世界、發(fā)現(xiàn)世界,表現(xiàn)本真生命所構(gòu)成的精神世界。對詩人而言,苦難的襲擊和洗禮仿佛幸運之神的光臨和恩賜,為其生命增光,為其靈魂壯行,為其創(chuàng)作添彩。牛漢寫道:“我有大痛苦,我也有大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痛苦就是生長智慧的土地?!盵4]痛苦催人奮發(fā)圖強、超越困頓,可以使人擁有“大世界”,可以“生長智慧”,可以潤澤生命。數(shù)十年的人生磨煉,增強了詩人對苦難的反彈力,在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前進的路上,歲月賦予他沉甸甸的使命,以敢于吃苦的決心和良知主動承擔責任,旨在減輕他人的痛苦,顯示自我拯救的力量?!盾嚽安荨贰栋肟脴洹贰兜磕钜活w楓樹》《冬天的青桐》《傷痕》等詩無不記錄個體生命遭受創(chuàng)傷的事實,無不洋溢個體生命奮力開展自我療傷、自我拯救的精神。

      牛漢抒唱的是生命的苦歌。以《牛漢抒情詩選》為例,全書共收錄詩106首。根據(jù)統(tǒng)計,“淚”字出現(xiàn)16次,“傷”字出現(xiàn)27次,“血”字出現(xiàn)91次,表明詩人所受的苦災之多,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甚而可以說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香港詩人犁青讀后認為牛漢的詩太痛苦了,曾勸他忘記過去,寫些幸福的詩。然而牛漢對此不以為意,非常干脆地回應(yīng)道:“我的詩中的痛苦,既是歷史真實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我個人充滿了血淚的一段經(jīng)歷,顫栗的詩句真實地顯現(xiàn)出編年史般的人世滄桑?!盵5]那是一個苦難的時代,詩人成為時代的受難者,人生遭遇大不幸。但是,牛漢的自我療傷能力極強,苦難喚起的勇氣使他爆發(fā)一種抗拒的力量,從難以忍受的苦境掙脫出來,蔓延的痛楚得以疏離和緩解。的確,苦難具有巨大的能量,強化詩人的精神和意志,并升華出高尚的詩情與詩意。

      二、抗爭的決絕:“鷹”與“汗血馬”

      苦難有兩極傾向,不在苦難中爆發(fā),就在苦難中滅亡。牛漢義無反顧選擇前者,以決絕的反抗姿態(tài)屹立詩壇。這與他頑強不屈的性格息息相關(guān)。詩人出生于大草原,蒙古族的血統(tǒng)滋生了他的血性和傲骨。艾青對牛漢的評價再恰當不過:“像一頭牛?!盵6]其一生身處逆境,受命運捉弄,并沒有學會圓融靈活的處事方式,不會察言觀色,不會“隨機應(yīng)變”,一條路子走到底,是一個有著牛脾氣的硬漢子。他的頑強不屈主要表現(xiàn)在永遠都不能夠被馴服的性格上。因此,與厄運一次次的“貼身肉搏”中既顯得萬分慘烈,又顯得孤注一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精力以及勇氣,換來的是強烈的自尊心、靈魂的舒展和創(chuàng)作的自由。牛漢受俄羅斯的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極大,曾創(chuàng)作一個與19 世紀俄羅斯劇作家同名的劇本《智慧的悲哀》,此劇本被搬上舞臺演出后,引起過較大的轟動。牛漢從俄羅斯詩人普希金、萊蒙托夫、阿赫瑪托娃等那里汲取精神的養(yǎng)分,培植了自己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俄羅斯不少詩人擁有即使或被監(jiān)禁或被流放依然不屈的命運對牛漢的靈魂觸動很大,以至于他油然產(chǎn)生“惺惺相惜”之感,在異常的憂憤中煥發(fā)出反抗的生機和活力。

      在精神和氣質(zhì)上,牛漢與貝多芬、海明威、梵高等一脈相承。詩人和他們“同病相憐”,不約而同遭遇或同樣或相似的苦難,受盡蹂躪,但都有敏感的心靈和“打不敗”的意志。詩人推崇貝多芬:“向靜默的世界/揮著拳頭/仿佛猛擊著一排看不見的音鍵”(《貝多芬的晚年》)。貝多芬雖然完全失聰,但是仍然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仍然跟命運展開殊死的斗爭,彈奏出鏗鏘的反抗之音。牛漢高度贊揚海明威,十分欽佩他的“硬漢”精神。的確,海明威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硬漢”子,一度投筆從戎,在戰(zhàn)場上受傷2 次,頭部縫了50 針,腿部中彈200余片,肋骨被摔斷6 根,患有嚴重的頭痛、耳鳴之病。然而,他絲毫不在乎這些,傷痛讓他無法落座,只好站著創(chuàng)作,讓思想馳騁在文學的原野,做著文學的“幻夢”。牛漢對此感嘆道:“幻夢如雄獅野馬/奔馳在四度五度高聳的境界”(《冰山的風度》)。詩人體恤感動于“幸運的棄兒”梵高,能忍受住生活的貧困潦倒,在雇不起模特畫畫的情況下,只好對著鏡子畫下自己,一代大師就這樣在苦難里“催”生了。牛漢贊揚道:“苦痛把梵高鞭笞到爆炸點/他的頭發(fā)眉眼瞳/看不見的突然上升的血液/血液里的夢想/還有四周的天地/都飛騰起了藍色和黃色的火焰/這就是梵高最后的形象……”(《最后的形象》)。牛漢為詩壇塑造一批堅韌不拔、富有強大的意志和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他們的共同點皆是身遭厄運不低頭,面對困境不退卻,不斷反抗和超越,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顯示整個人類共有的美麗和高貴的一面。牛漢在創(chuàng)作這類詩歌的同時,自己無疑也受到教育和激勵,進一步強化了他的“牛脾氣”和反抗的性格。

      苦難貫穿牛漢的一生,但他在苦難面前保持永不服輸?shù)淖藨B(tài)。因此,他將抗爭到底,在內(nèi)部的精神世界生成一種堅實的力量和行動。這是個體對尊嚴的神圣維護,是個體對心靈的高度信任,是獨立思想自由精神的緊密追隨?,F(xiàn)實世界并沒有造成詩人思想的躊躇和精神的委頓,相反,激發(fā)了詩人反抗的斗志,不畏“狂風暴雨”的摧殘和打擊。牛漢將這種剛性的精神和意志寄托于“鷹”和“汗血馬”等典型意象?!苞棥边@只搏擊長空的“大鳥”凝聚詩人獨特的精神內(nèi)蘊和理想追求。詩人筆下的各種“鷹”意象都具有英勇、強悍、威猛的生命形態(tài),是詩人的強者之志、威者之態(tài)、勇者之力的生動表達。《鷹的誕生》以颶風、暴雨、響雷等惡劣天氣為背景,極力襯托出鷹矯健的形影?!兑恢话仙娴男埴棥诽貙懟哪系膬措U、風暴來臨前的萬分恐怖,旨在表現(xiàn)雄鷹的膽魄。它沒有退縮,毅然向旋風開戰(zhàn),展開殊死搏斗。咆哮的旋風拔掉雄鷹身上所有的羽毛,并“舐”去它一層皮,然而,這只雄鷹仍不妥協(xié)不求饒,最終戰(zhàn)勝了旋風,活成天地間一個“大寫的生命”?!耳検侨绾巫兂尚堑耐挕方淮塌椀纳旧?,它一生只能翱翔在廣袤的天空,抒唱生命的自由自在?!渡匠桥c鷹》用異樣的色彩描寫令人壓抑和窒息的社會,表達了鷹反叛現(xiàn)實、憧憬藍天的強烈愿望。《鷹的歸宿》禮贊鷹高遠的志向和為實現(xiàn)這個志向奮不顧身的精神。牛漢以“鷹”意象入詩,表明他不滿現(xiàn)狀,不愿作“和樂之音”,而選擇作魯迅筆下的“精神界戰(zhàn)士”,在“鐵屋子”里發(fā)出生命的吶喊。“鷹”天生具有挑戰(zhàn)者的姿態(tài)和陽剛之美。詩人以鷹自比,一首首關(guān)于鷹的詩作為堅強不屈的抗爭之歌,表達了他挑戰(zhàn)苦難不屈現(xiàn)實的偉美之聲。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以此意象為抓手向詩歌生命美學探索邁進,開辟了詩歌審美的空間。

      苦難能激發(fā)抗爭的力量,哪里有苦難,哪里就有反抗。詩意就會在反抗和斗爭中應(yīng)運而生。詩人受的苦難越多,詩心也就越趨向成熟和寬廣,悲憫心理和憂患意識也就愈加強烈,以同理之心在困境中打開一個視窗,洞悉大千世界的紛繁往復和人生命運的神秘莫測。苦難造成的痛苦體驗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指向黑暗、沉淪、墮落的淺層次痛苦和指向自我拯救、光明且具有哲學內(nèi)涵的痛苦。牛漢自覺將其親歷的諸種苦難升至哲學的高度,減輕了精神的負荷,獲得反抗的動力。痛苦賦予他精神的意義和價值,在徹底的反抗中完成了生命和藝術(shù)別樣的超越。[7]

      牛漢在逆境中培養(yǎng)了強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的精神,突破了“精神奴役創(chuàng)傷”這道坎,在詩中塑造了堅韌不拔、傲岸不屈的形象。這與“汗血馬”意象的成功運用分不開的?!昂寡R”在戈壁、荒漠上飛奔,奔向詩意的遠方,汗水流盡了,膽汁流盡了,還是一個勁地奔馳?!八幌蚯帮w奔/渾身蒸騰出彤云似的血氣/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凍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用筋骨還能飛奔一千里”(《汗血馬》)?!案瓯凇薄盎哪笨此剖且粭l不可逾越的鴻溝,是生命的死亡地帶,極大考驗“汗血馬”的生命極限。“汗血馬”極力掙脫嚴酷的生存現(xiàn)狀,要飛奔數(shù)千里才能遇到河流和草原,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它敢于向生命的絕境挑戰(zhàn),在絕望中反抗,在絕望中尋找生的希望,終于獲得詩意的遠方和輝煌的未來。這個隱含著詩人異常痛苦和不屈的抗爭精神的意象躍然紙上,十分具有藝術(shù)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令我們觸目驚心。詩人善于捕捉悲劇性的意象,將反抗的生命哲學進行到底,給讀者帶來“靈魂的戰(zhàn)栗”。

      三、詩意人生和詩歌藝術(shù)

      苦難完善詩人的性格,豐盈詩人的人生,激發(fā)詩人的反抗心理和抗爭行為。以“血與火”鑄成的現(xiàn)代意識和“五四戰(zhàn)斗精神”在牛漢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他永不被生活馴服,永不被現(xiàn)實折彎,并深深懂得“挺住就是一切”的道理。因此,他的“人”是大寫的“人”,“詩”是大寫的“詩”。牛漢的詩是頑強不屈、反抗不止的生命的吶喊,體現(xiàn)高遠的生命理想和強大的生命意志。不論是搏擊長空的“鷹”,還是狂奔向前的“汗血馬”,都是斗志昂揚的生命的艱難跋涉者,也是牛漢自己剛烈執(zhí)著的人格象征。牛漢如同“鷹”和“汗血馬”一樣,面臨困境絕地反擊,體現(xiàn)現(xiàn)代人崇高的人格美和永不屈服下保持的尊嚴神圣不可侵犯的決心。

      牛漢從苦難到反抗的歷程反復而曲折,呈現(xiàn)獨特的生命形象和生命狀態(tài)。詩人的生命和詩中的生命渾乳交融,組成一支響徹詩壇的生命之歌。命運的壓迫與精神的反抗形成良性反彈的循環(huán),促使生命向上飛揚。生命的受創(chuàng)與精神的強大,生活的低谷與藝術(shù)的高峰,組合統(tǒng)一為奇特的生命景觀。置身險惡的生存環(huán)境,屢遭種種創(chuàng)傷,但不懼厄運的捉弄,不甘命運的擺布,依靠強大的精神力量反抗苦難,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最后,受難的生命獲得十足的詩意,在不懈的抗爭中發(fā)出耀眼的光華。牛漢在詩中告訴人們生命是不可征服的,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蘊藏巨大的能量和力量,洋溢著生命的骨氣和尊嚴是生命的支柱,支撐著的生命永遠不會倒掉??嚯y可以讓生命遍體鱗傷,但生命的治愈能力極強。因此,再大的痛苦和外界壓力都無法摧毀堅強的靈魂和斗爭的意志。對強者而言,苦難不是“催淚彈”,也不是威力無比的“炸藥包”,而是“催化劑”和“強心針”。在“催化劑”和“強心針”的 作用下,牛漢具有了不同尋常的詩意人生。

      牛漢創(chuàng)立了獨立自洽的藝術(shù)世界。在審美觀照下,詩人把情感推出去,情感受到藝術(shù)的感召力量得以升華,詩歌由此完成審美超越,從生活真實躍入藝術(shù)真實。思考與感悟、體驗與實踐、想象與情感、認知與判斷等錯綜復雜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個獨特的個人化審美空間和精神領(lǐng)域。牛漢通過對強烈的情緒與心靈世界的深層表現(xiàn),營造出富有彈性和張力的詩意場。在強大的詩意場里,詩人可以自由無礙揮灑“詩情畫意”,探索縱深的精神空間,向外界展示深刻而豐富的藝術(shù)世界和袒露剛烈而博大的主體精神內(nèi)涵。牛漢在詩歌的藝術(shù)世界里辛勤耕耘,不斷超越苦難,不斷超越自我,追求自由壯美的創(chuàng)作境界。詩人堅信詩意在“遠方”,不遺余力開辟詩學空間,將詩學空間向“遠方”拓展。正如其詩《空曠在遠方》所寫:“那里是純凈的自由的空白/未發(fā)現(xiàn)的岸和海的空白/未登臨過的星球的空白/空曠總在最遠方。”“空曠”一直在召喚激勵著牛漢,讓他永不停歇駛向“遠方”,向詩壇投下一個重磅炸彈,發(fā)出一聲深沉的巨響。

      牛漢的詩歌創(chuàng)作受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詩歌和美國浪漫主義詩風的影響較大。他善于從中學習,在借鑒、吸納、融合中有所發(fā)揮和突破,既立足本土,又融匯了異域的營養(yǎng),形成別樣的詩學風格和特色,極難被他人復制。在詩歌語言的表達、詩歌形式的創(chuàng)建、詩行的銜接和斷裂、詞語的組合搭配等方面明顯受到普希金、萊蒙托夫的重大影響。牛漢的詩突出的特點是寫實性,跟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詩歌也有較大的關(guān)聯(lián)性。同時,其詩也洋溢著浪漫抒情的氣質(zhì)。詩人喜歡充滿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和氣質(zhì)的文學作品,早年對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歌愛不釋手。牛漢的許多詩歌表達了英雄式的浪漫氣質(zhì),《鷹的歸宿》便是典型一例,其中寫道:“鷹的一生/最后不是向下墜落/而是幸福地飛升/在霹靂中焚化/變成一朵火云/變成一抹絢麗的朝霞?!边@種英雄式的浪漫作法不是一時沖動逞能,不是裝腔作勢,而是在與現(xiàn)實的困境的抗爭中極為冷靜下的反撥和超越,以深切的關(guān)懷彰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帶著濃郁的個性色彩的生命體驗,“步入”超越世俗、超越生死的哲學命題中,有著引人注目的壯美。

      在牛漢的詩歌中,生命體驗和生命意志將審美特質(zhì)和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段凝聚加工在一起,轉(zhuǎn)化成堅強不屈的力量和正直率真的品格。[8]詩人在變幻莫測的命運里靠個人的力量頂起一片藍天,腳踏一方熱土,找到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園地”。在這個“園地”里有各種各樣的意象,有靜物,如半棵樹、楓樹、毛竹的根、羽毛、早熟的棗子、巨大的根塊、車前草、青桐等;有動物,如鷹、麂子、蚯蚓、汗血馬、華南虎、荒原牛等。這些千姿百態(tài)的意象“動”“靜”結(jié)合生動感人,部分脫離了自然的客觀性,有了深廣的內(nèi)涵和類型化的特征,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反抗的意志,是牛漢心靈的對應(yīng)物和精神上的塑像。詩人在選擇或者創(chuàng)造意象上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能將獨特的情感、剎那間的領(lǐng)悟和詩性的靈感轉(zhuǎn)化為典型的意象,這與他獨特的人生閱歷、坎坷多災的命運、鮮明突出的個性和生命的內(nèi)在底蘊分不開的。牛漢樹立的精神大廈捍衛(wèi)了自己做人的尊嚴,建設(shè)的詩歌王國施展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具有抗爭精神的強者作為意象自然而然走入詩人的心靈世界和詩篇。可以這樣說,詩人正是依托這些與他生命相契合、心靈相照應(yīng)的意象,才擁有反抗的“資本”和“底氣”,才使自己的痛苦找到宣泄的出口,[9]詩歌藝術(shù)在此有了創(chuàng)作上的創(chuàng)新點和生長點。

      牛漢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在于將“震撼自我”的苦難轉(zhuǎn)化為“震撼別人”的美,從苦難中升騰起一種催人奮進、一往無前的力量。苦難、志趣和才情融入一爐,構(gòu)成詩歌藝術(shù)的崇高美和悲壯美。時代帶來的厄運、精神所受的創(chuàng)傷之深和心理體驗之廣,使詩意達到十分深刻的哲學層面。因此,牛漢的詩歌具有紀實性的特征和精神自傳的性質(zhì),是苦難生命和多災時代的忠實代言。詩人在受難的日子里,堅決不放棄做人的權(quán)利和尊嚴,頑強堅守理想和信念的陣地,采取能夠抵御悲苦和絕望的姿態(tài)抒情,創(chuàng)立一種咀嚼苦難后獲得情感深化和藝術(shù)升華的詩歌美學范式。牛漢的詩歌創(chuàng)作給整個詩壇帶來深遠的影響。因為身處特定時代所受苦難的洗禮具有獨特性,使得牛漢的寫作起到榜樣的示范作用。詩人善于“咀嚼苦難,反芻人生”[10],這是一種特殊的抒情,逆境中執(zhí)著探求詩藝,厄運里反復思考人生,表現(xiàn)了他特立詩壇、獨步“釋懷”的卓越形象。他的詩來自生命的原汁,不打磨、不拋光,帶著血水,[11]是靈魂被苦難折射后留下的“倩影”。因此,可以這樣說,“牛漢的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是一條逐漸內(nèi)化和深化的道路,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他的生命和人格密不可分的?!盵12]煉獄般的苦難消解的是詩人的優(yōu)柔寡斷,傲骨、堅強、“超人”的氣魄潛滋暗長,賦予詩人高貴的人格,閃爍熠熠的人性光輝。從苦難到抗爭,不僅預示著在時空推進中造成階段的演變,更預示著這一過程要發(fā)生質(zhì)的飛躍。詩人的經(jīng)歷是苦難歲月的饋贈,賦予來之不易的詩情詩意,在黯淡的時光里散發(fā)出溫馨的詩性光芒。詩人沉淀于心底的苦難,進而迸發(fā)出強烈的抗爭意識,經(jīng)過匠心獨運,在創(chuàng)作的“園地”里開出絢麗的藝術(shù)之花。

      猜你喜歡
      牛漢痛苦詩人
      降低“支付痛苦”
      你的良心做決定
      誰痛苦,誰改變
      海峽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36
      牛漢《半棵樹》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10
      落雪的夜
      分擔痛苦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痛苦力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5
      浏阳市| 页游| 壤塘县| 泰州市| 内黄县| 闽清县| 夏邑县| 余姚市| 呼图壁县| 衡东县| 大丰市| 泰宁县| 砀山县| 清新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博乐市| 大名县| 漳州市| 新宁县| 阿瓦提县| 宝清县| 和田县| 临高县| 青田县| 井研县| 南康市| 三门峡市| 通许县| 黄浦区| 来安县| 商洛市| 含山县| 二连浩特市| 阿巴嘎旗| 县级市| 韶山市| 那坡县| 贡山| 蒲城县| 门头沟区|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