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偉
雖然現(xiàn)在廣大民眾對艾滋病的認知已很廣泛,不再“談艾色變”,許多群體已有防艾意識,但臨床還是會碰到一些出人意料的病例。
剛接到病人電話時,是個男性的聲音,理所應(yīng)當?shù)囊詾槭莻€男性患者。約好見面時間,前來就診的卻是打電話男子的奶奶,已經(jīng)80歲高齡,顯然對這個病一無所知。如果不是提前知曉一些病人的基本情況,面前這個老奶奶和平素門診的慢病患者無異。
登記患者基本情況后,對患者的感染途徑進行詢問,患者堅稱是有次上廁所忘記帶手紙,就撿了別人用過的廁紙,然后檢查出來這個病的?;颊呃习橛?0年前去世,去世時患者已60歲,未再婚嫁,平素和子孫同住,無不良嗜好。再次考慮艾滋病的三條傳播途徑,母嬰傳播排除;否認外傷及輸血史,血液傳播排除;只有性傳播不能排除??紤]患者年紀及自尊,始終沒直接問有無和異性親密接觸。請患者孫子到診室外候診,再次給患者講解艾滋病的三條傳播途徑,讓患者不要有所隱瞞。患者終于坦露:家旁邊有個工地,自己在家沒事,便到工地上給工人做飯。有個工人趁機和她“玩玩”。至此,終于問出原由??墒撬B那個工人的姓名、住址都不清楚,就這樣稀里糊涂傳染上了艾滋病。
雖然之前聽過此類案例,但真正第一次接觸這類患者時,心理還是久久不能平靜。我們外出宣傳,重點是工地、老年群體和大學生,可是身邊還是出現(xiàn)了工人和老太太的病例。也給我們敲響個警鐘,宣傳力度夠嗎?宣傳的內(nèi)容這些群體真正明白嗎?他們的僥幸心理或者無所謂的態(tài)度,讓我也感覺到防艾工作任重道遠,不僅需要我們醫(yī)務(wù)人員的宣傳,也需要廣大媒體、民眾的普及,更需要他們家人的關(guān)愛。我們宣傳到的這些人也要把防艾知識傳播給身邊的親人朋友,不要想當然覺得艾滋病離自己很遠,得病真的只在一念間。
知艾防艾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