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銓
2型糖尿病患者在個體化使用降糖藥治療的漫漫長途中,在生活細節(jié)上必須小心謹慎。對于健康人無所顧忌可食用的東西,糖友則要分外小心,若不注意的話,血糖控制不好的“杯具”確確實實會在你的身上上演。
最新調(diào)查顯示,我國八成糖尿病患者無法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六成患者未曾考慮過低血糖問題,四成患者表示對低血糖缺乏了解。低血糖是血糖管理中最大的“絆腳石”,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很可能使整個降糖治療前功盡棄。
心慌出汗是低血糖癥狀
當正常人血糖低于3.0毫摩爾/升時,我們稱其為低血糖。在血糖低于3.0毫摩爾/升的同時伴有手抖、心慌、乏力、饑餓等低血糖癥狀時即為低血糖癥。而當血糖水平并不低于3.0毫摩爾/升但已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低血糖癥狀時,稱之為低血糖反應(yīng)。
輕微低血糖癥狀主要有手抖、心慌、饑餓、焦慮,手心或額頭出汗,嚴重者會出現(xiàn)神志改變,認知障礙,反應(yīng)遲鈍。嚴重的低血糖沒有及時處理會危及生命。低血糖昏迷達6小時以上,腦細胞就會受到不可逆轉(zhuǎn)的傷害,時間再長甚至可能導(dǎo)致死亡。
降糖過快也有低血糖反應(yīng)
對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長期處于偏高狀態(tài),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因血糖水平下降較快或下降幅度較大也會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yīng),這在女性、兒童和老年人中更容易出現(xiàn)。糖尿病患者進食過少、酗酒、過度運動、腎功能明顯減退,以及不適當?shù)貞?yīng)用降糖藥物,都會引發(fā)低血糖。長期反復(fù)出現(xiàn)低血糖,可使患者出現(xiàn)緊張、焦慮、抑郁等情況,甚至發(fā)生昏迷導(dǎo)致突然死亡。因此,低血糖的危害遠遠高于高血糖。
血糖不是降下來了就好
許多糖尿病患者對“控糖”存在誤區(qū),以降低血糖水平為治療目標,卻常常忽視了低血糖的危害,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曾因低血糖接受急救。
口服降糖藥使用不當或過量、胰島素使用不當或過量、食物攝入不足但沒有及時減少降糖藥量、合用與降糖藥有協(xié)同作用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可以引發(fā)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自行用藥或擅自更改藥量會導(dǎo)致低血糖;一些與藥物無關(guān)的誘因,包括過量運動、情緒不佳或驟變、過量飲酒尤其是空腹飲酒、腎功能減退導(dǎo)致胰島素和降糖藥清除率降低等也會引起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