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輝
有這樣一個怪現(xiàn)象: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栓得住一頭幾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蔣它用鐵鏈綁在水泥柱或者鋼柱上,無論它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不再掙扎了,直到長成大象。這時候它本來可以輕松掙脫鏈子,但它放棄了掙扎。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是被習慣綁住。
可見,習慣是多么的可怕!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绷晳T又有多么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好習慣,這樣才會終身受益。
作為長期在一線工作的老師,遇見熊孩子的時候太多太多了。而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不作為的家長。家庭教育是缺乏的,如果不能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他們在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大學和社會上,都會繼續(xù)熊下去……
其實,孩子出生時都是白紙一張,怎么成長?就要看后天的教育。怎么來教育他,影響他,讓他從小養(yǎng)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做一個彬彬有禮的小紳士或者小淑女,這就是作為父母和老師要思考的問題了。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方面:
一是做人的基本態(tài)度。
不打人,罵人,說臟話;行為舉止要文明;尊重他人,與人為善;遵守紀律;誠信;有愛心;不欺負弱者;虛心接受他人批評和建議;愛護公物;勇敢,不怕挫折;有集體榮譽感……
二是生活方面。
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愛清潔,講衛(wèi)生;不偏食、挑食;學會自理;作息有計劃、有規(guī)律;按時上學按時回家;勤鍛煉身體;不沉迷電視和游戲……
三是交往方面。
學會寬容,不計較;關心幫助他人;明辨是非;有借有還;學會團結(jié)合作;尊重老師;不搞惡作劇……
四是學習方面。
上課精力集中,不說小話,不做小動作;作業(yè)認真;積極發(fā)言;抓緊時間學習;獨立完成作業(yè);多讀有益課外書……
那么,如何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呢?
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是潛移默化的。首先在方方面面,父母都要帶個好頭,當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潤物細無聲”中浸潤,成長。
二、在早期的學校教育中,老師要立規(guī)則,講要求
老師要提前將學校的規(guī)則對學生進行講解,并且反復訓練。可以利用簡短的口令幫助孩子形成條件反射。
三、有錯及時糾正
孩子很多時候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大人就要留心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到有錯必糾,并且及時糾正。當然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四、積極激發(fā)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
讓他們在有趣的興趣活動中健康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畫畫可以讓孩子靜心;演講既訓練說又訓練聽;唱歌跳舞可以激發(fā)孩子對生活的熱情……
總之,我們期待每一個孩子都能及早養(yǎng)成好習慣,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