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影 趙 冉
(長春工業(yè)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基礎,因此要堅持正確的方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網(wǎng)絡的開放性給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帶來了一定沖擊,紅色基因的特點是先進性和革命性,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紅色基因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
紅色基因是中國無產階級的思想和政治本性。紅色基因在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一直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柱,中國革命黨人依托紅色基因取得了革命和戰(zhàn)爭的勝利。紅色基因內涵豐富,如對黨忠誠,紀律嚴明,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紅色基因能有效引領高校思政教育,高校要充分發(fā)揮紅色基因的內含價值,做好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紅色基因具備豐富的內容和與時俱進的特質,其表現(xiàn)形式又非常生動。首先,紅色基因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與中國革命相結合,進而形成的一種創(chuàng)新理論,中國特色非常鮮明。紅色基因蘊含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質,愛國和廉潔是對每一個中國人的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就是憑借崇高的品質,立足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在為人民服務過程中與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才得到人民的擁護。其次,紅色基因具備與時俱進的特質。紅色基因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與時代發(fā)展精神的融合,是在繼承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的時代繼承,是根據(jù)時代發(fā)展需求進行的升華。紅色基因時代性使其通過創(chuàng)新方法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如載人航天精神、抗洪搶險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等,都是紅色基因在時代發(fā)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新精神,是對傳統(tǒng)紅色基因的升華,能推動社會變革,并為大學生成長提供精神支撐。再次,紅色基因具備生動的表現(xiàn)形式。紅色基因通過紅色文化產品,如紅色歌曲、紅色家書、革命遺物、紅色影視劇、紅色博物館等進行傳播,是進行歷史教育、文化教育和紅色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紅色基因載體樣式多,表現(xiàn)形式生動,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奮斗中形成的。紅色基因歷史沉淀厚重,與能大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融入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幫助學生認同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與中化民族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形成正能量。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素質高品德佳的人才,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直接決定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水平。進入到高校學習后,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依托紅色基因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利于學生將核心價值是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紅色基因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見證,將紅色基因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融入學生價值觀教育,能使學生認識到革命的歷程,改革的歷史,進而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紅色基因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相結合,能幫助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投入飽滿的熱情,進而為個人理想實現(xiàn),為中國偉大復興而努力。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豐富的網(wǎng)絡信息快速傳播,網(wǎng)絡信息的共享使大學生在眾多信息中受到沖擊。一些學生責任感不強、對生活和工作沒有動力,缺乏擔當勇氣等,他們能喊口號,但沒有實際行動。依托紅色基因蘊含的豐富資源,可以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鮮的資源和方法,進而改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
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當代青年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如何引導學生依托正確的價值觀指導自己,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中之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目的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其選擇益于自己益于他人的職業(yè)道路。融入紅色基因利于學生在了解紅色基因的基礎上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社會建設過程中。
紅色基因是中國精神的核心,是借助不同事物實體體現(xiàn)出來的。如革命博物館、革命遺址館、紅色書信等,如紅色歌曲、戲劇、故事等。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通過一定載體,經歷歷史的洗禮,最終傳承下來,并成為人們心中堅定的信念。紅色基因形式多樣、載體豐富,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將其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能避免大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能使大學生在參觀或考察的過程中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向認識,使大學生的行動有物有理可依。
大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知識內化于心,并轉化為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不能停留在教材和口頭上,要將價值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紅色基因蘊含一定的理念,如紀律嚴明、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無論是在艱苦奮斗的時期,還是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紅色基因的精神進行自我教育。紅色基因以其高度的實踐性激勵著大學生的意識和行動。
我國在長期革命中形成的紅色資源非常豐富,對高校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礦藏。高校研究者要深入研究紅色資源,依托豐富的資源開發(fā)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以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如,高??梢越M織人員進入當?shù)鼗蚱渌貐^(qū)的紅色遺跡中進行相關內涵的深入研究,并依托研究編寫紅色教育素材,進而對教材進行補充,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史實性,使政治教育更符合學生的需求。高校也可建立區(qū)域性紅色資源研究中心,通過校內或校外的紅色文化研究專家進行紅色基因文化的研究,借助區(qū)域內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真實案例。
我國的紅色基地遍布大江南北,革命遺址、博物館等是高校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要加強與紅色基地的聯(lián)系,利用假日組織大學生到革命遺址、博物館等紅色基地進行參觀和調研,使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歷史的厚重性。大學生通過科技進行歷史事件和歷史物件的還原,能使其產生強烈的觸動。如可以利用3D 打印技術將歷史物件或事件的重現(xiàn),以沖擊學生的心靈,在實踐體驗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比課堂灌輸式教育效果要更佳。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大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融入紅色基因教育時,要拓展生活化手段。高??沙闪⒓t色社團,專門開展紅色文化研究及紅色活動的組織,為普及紅色教育知識。高校也可借鑒電視臺的節(jié)目形式,在校園中組織讀紅色家書活動,使學生在紅色書籍閱讀過程中了解革命者所做出的努力與犧牲。高校也可以舉辦紅色歌曲傳唱活動,讓學生在演唱中體驗自己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豐富且和平的時代,并通過生活對比,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將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破例學生的心理訴求,通過紅色基因與學生業(yè)余生活的連接,能有效豐富學生的生活,通過生活滲透,拓寬價值觀教育路徑,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總之,紅色基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及價值取向基本一致,二者一脈相承,是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在進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要依托紅色基因,深入挖掘紅色基因的內在價值,以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豐富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根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其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