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芝江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吉林 吉林 132013)
在全世界范圍內,已超過3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中國[1]?;颊吒腥竞?,雖然絕大部分患者并無明顯的癥狀,如僅表現為乏力和易疲勞等,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影響非常有限[2- 3]。但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可經血液、性生活和母嬰等途徑傳播,加之受到當今醫(yī)學發(fā)展的制約,尚且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患者病情的發(fā)展,可嚴重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發(fā)病率。因此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現狀,對其后繼的預防和治療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以此為出發(fā)點,對吉林市3所三甲醫(yī)院住院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進行檢測,具體結果如下。
2018年9月—2019年2月,選擇在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等3所三甲醫(yī)院住院的13 473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為住院治療的患者,且住院時間>3 d;②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門診治療的患者;②入院前已確認為乙肝攜帶者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基本情況為男7256例,女6217例?;颊吣挲g18~86歲,平均(56.6±6.8)歲。
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取靜脈血4 mL,采用CTK80自動脫帽離心機,設置離心半徑16 cm,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體、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體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設備為羅氏Cobase602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試劑和試劑盒均購自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以上操作均嚴格按說明書完成。
①有手術相關禁忌證或對相關藥物過敏者;②同時患有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疾病者;③非疤痕妊娠的異位妊娠者;④患有某些基礎疾病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5]。
采用SPSS 20.0分析結果,其中計數資以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13 473例住院患者中,總計有1195例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陽性率為8.87%。
不同性別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比較,結果顯示男性住院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為8.82%,女性患者陽性率為8.9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不同年齡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比較顯示,年齡<35歲、35~60歲和>60歲住院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別為6.40%、8.76%和10.02%,3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不同居住地區(qū)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比較顯示,城市和農村住院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別為8.45%和11.0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乙型肝炎病毒屬嗜肝DNA病毒科,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體,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生活進行傳播[4- 5]。患者感染后,雖然大部分患者癥狀并不明顯,但其危害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心理層面,即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加之在當前的醫(yī)療技術和水平下,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也就說患者一旦感染,意味著終身成為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者或乙型肝炎患者,從而嚴重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在于隨著患者病情的發(fā)展,可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發(fā)病率,如據相關醫(yī)學統(tǒng)計,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80%~90%的患者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因此調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傳播的現狀,對未來預防和治療工作的優(yōu)化,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6]。
在乙肝5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是判斷患者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標志。本次調查的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為8.87%。對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發(fā)現,不同年齡和居住地區(qū)的住院患者,乙型感染病毒的感染率有所不同。如在年齡方面,老年患者感染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早期的缺乏對乙型肝炎病毒的了解和認識,如以采血和藥物的注射為例,經常出現共用醫(yī)療器械的情況,其中若某一患者為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者,則可能會造成較大范圍的病毒傳播和感染。與之比較,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醫(yī)學相關知識的豐富,已經基本不會再出現公用注射器具的情況。另外我國是1985年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首次成功研制了血源性乙肝疫苗,并從1992年其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由此可見,在此之前,不具備乙肝疫苗的規(guī)范注射條件。
在居住地區(qū)方面,農村患者與城市患者比較,主要有兩點不同。①文化程度存有差異:城市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農村,相應的在醫(yī)學知識掌握情況方面,前者更為理想。如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城市患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其傳播和感染途徑,可以更好地做好預防準備。相反,農村患者由于醫(yī)學知識相對匱乏,無法主動采取措施做好自身的預防工作。②醫(yī)療條件具有差距:現階段,農村地區(qū)的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tài),很少建有規(guī)模較大的醫(yī)院和衛(wèi)生所。加之醫(yī)療工作人員的醫(yī)療水平和技術能力也有待提高,缺乏乙型肝炎病毒的預防條件和治療理念,導致了農村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于城市。
為了有效改善以上問題,建議在未來的預防工作中,重點以中老年和農村患者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加強對其開展醫(yī)學知識教育,引導以上人員積極接種或補種乙型肝炎疫苗,以進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和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