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宣
/ 宋文光。
人物檔案:宋文光,1905 年生,江蘇無錫人,1927 年3 月參加革命。國共合作期間,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兵團學習,后編入軍官教導團,參加了著名的廣州起義。1928 年,在陳云領導下在淞江、青浦搞農(nóng)民運動。1929 年至1937 年在小學任教,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39 年由黨組織派在“忠救軍”尤國楨部任政訓員。1941 年由黨組織派在偽軍高祖羔部做地下工作,并營救出無錫璜馬區(qū)區(qū)委書記陳楓同志(真名顧群)。1942 年1月,在無錫前洲被日寇逮捕壯烈犧牲,時年僅38 歲。
我的父親宋文光獻身于祖國和民族獨立解放的偉大事業(yè),離開我們已經(jīng)有70 余年了。他犧牲時我5 歲,弟弟才兩歲。至今,父親那偉岸的身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如潮奔涌,并時時叩擊著我的心田和記憶的閘門。2019 年9 月30 日是中國 第6 個法定烈士紀念日,我奉上一文,以作緬懷和紀念。
1905 年,父親出生在江蘇無錫農(nóng)村一個自耕農(nóng)家庭,經(jīng)濟不寬裕。小學畢業(yè)后,考入南通英化職業(yè)學校(現(xiàn)在的江蘇省立南通一中)半工半讀。1925 年“五卅”反帝運動,父親積極參與,到街頭、農(nóng)村宣傳并募捐,援助上海罷工工人,勸說商號不進日、英貨物。當時,父親閱讀了一些進步書刊,開始認識到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認識到就讀的英化職業(yè)學校是美國基督教會辦的,他們美化帝國主義,丑化中國,因此,他對學校和美國教員沒有好感。
有一次,一個美藉教員到教室,看到地上有些廢紙,便不聲不響地在黑板上寫下大大的英文“Pigpen”,意思是說教室像豬窩。同學們深知他是有意侮辱中國人,一致推舉父親等人為代表去向校長(美國人)提出抗議。起初,校長袒護那位教員,父親就提出以罷課離校為抗議手段,同班同學一致同意。當晚,大家就搬到一家寧波會館,學校其他各班同學聞訊紛紛聲援,并得到南通其他學校響應,掀起了著名的“英化學潮”。校長怕事態(tài)擴大,最后被迫帶那個教員到寧波會館向學生道歉,并由那個教員自己擦去黑板上的“Pigpen”。這一斗爭的勝利,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反帝情緒。當時學校里的共產(chǎn)黨地下組織也積極活動,在教會學校中組織了反基督教學生大同盟。父親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并組織學生散發(fā)宣傳品、抵制做禮拜、抵制上圣經(jīng)課,后來被校方發(fā)覺,被勒令退學(只差一個學期就畢業(yè)了)。父親并不因此感到惋惜,因為他們在學校的斗爭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后來這個學校的學生逐漸覺悟,紛紛轉學,迫使該校于1926 年停辦。
回到家鄉(xiāng)無錫縣長安橋鄉(xiāng)大宋巷后,正值全國開展反封建、反迷信的新文化運動,父親便帶領當?shù)氐倪M步青年,向農(nóng)民宣傳反抗封建教條、反對包辦婚姻,勸說婦女不纏足,勸說大家識字、學文化。
1927 年初,父親經(jīng)老師嚴撲介紹奔赴武昌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被編入學兵團接受訓練。在學校里,他親耳聆聽了毛澤東講授的中國農(nóng)民問題、周恩來講授的中國最近社會運動、李立三講授的國際職工運動和鄧演達講授的國民革命軍歷史及戰(zhàn)史等課程,進一步增強了革命信念。在軍校里,他和同鄉(xiāng)同學季東亮一起,互相鼓勵,互相鞭策,成為一對革命摯友。入伍才3 個月,就遭遇蔣介石背叛革命,制造了令人震驚的“四一二”慘案,造成寧漢分裂,全國陷入白色恐怖。但父親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信念,在校積極參加斗爭。不久,鄂西軍閥夏斗寅受蔣介石唆使叛變革命,開始進攻武漢。當時武漢的大軍已開往河南北伐,只有葉挺的兩個團衛(wèi)戍武漢,而夏斗寅已乘虛攻占離武漢僅10 公里的紙坊,形勢十分嚴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迅速組成中央獨立師,開赴前線進行反擊,經(jīng)兩天激戰(zhàn),一舉擊潰夏斗寅的叛變,取得了保衛(wèi)武漢的勝利,父親因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英勇而受到表揚。
6 月部隊返回武漢,汪精衛(wèi)撕掉假面具開始反共,他到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做反共報告,受其流毒影響,學生走了近一半人。剩余學生除共產(chǎn)黨員和共青團員外,都是親近革命的青年,由總教官惲代英帶領到洪山山區(qū),與武漢總政治部組織的教導營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學員多擔任班、排長。8 月1 日夜開赴北伐,當悉知南昌起義后決定乘民船向江西進發(fā),爭取與葉挺、賀龍部隊匯合。8 月4日傍晚船到九江,突然接到命令,要軍官教導團的小火輪和木船拴在一起停在江中,原來是張發(fā)奎害怕第二方面軍教導團鬧事,故下令收繳學員槍支后才準靠岸。由于組織上通知另有計劃,父親雖然義憤填膺,但仍然與同鄉(xiāng)季東亮一起協(xié)助黨小組給同學們做勸說工作,要求大家保持克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 軍參謀長葉劍英為暗中保存軍官教導團這支革命軍隊,向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fā)奎提議,將教導團劃歸第4 軍,由他兼任團長。張發(fā)奎此時正左右為難:他一方面想解散教導團,以絕后患;另一方面他要擴充實力,這支既受過軍政教育,又有打過夏斗寅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隊伍,是將來打仗大可派用場的后備力量。正好有這一員“儒將”請纓,立刻爽快批準,并要全團隨軍部一起行動。路經(jīng)南昌怕太露鋒芒,就將“第二方面軍教導團”改為“第4 軍教導團”,然后一路向廣州前進。到了韶關,因廣州軍閥阻止部隊進入市區(qū),就停留整訓。父親因一路表現(xiàn)良好,1927 年雙十節(jié)前后,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chǎn)黨員。
1927 年12 月11 日,廣州 起義爆發(fā),父親受命領導一支工人赤衛(wèi)隊,在長堤一帶配合教導團主力,攻打國民黨中央銀行。工人赤衛(wèi)隊槍支彈藥很少,基本上只有長矛大刀。敵軍憑借銀行的堅固建筑頑強抵抗,并在樓頂架有一挺機槍封鎖,背后珠江上的英、日軍艦用機槍配合掃射,使工人赤衛(wèi)隊腹背受擊。激戰(zhàn)一晝夜,起義軍傷亡慘重。最后,父親率數(shù)十人奉命沖出街壘,此時,他身上已受彈傷,他帶領工人赤衛(wèi)隊冒著敵人機槍前后掃射的危險,沖向中央銀行附近房屋,繞道用火攻逼使敵軍潰散。參加廣州起義的工人赤衛(wèi)隊雖然有3000人,但都未受過正式訓練,擁有的手槍也只有29 支,連同步槍總共不超過50 支,可就是這些扎紅領帶的赤衛(wèi)隊配合起義部隊取得了暫時勝利,并成立了廣州蘇維埃政權。
/ 位于廣州長堤的中央銀行。
廣州起義在遭到國民黨反動勢力和英、日帝國主義的殘酷鎮(zhèn)壓后失敗了,廣州街頭、堤岸尸橫遍地,反動軍警到處抓人、殺人,白色恐怖籠罩穗城。后來父親在一位工人的掩護下,轉輾南下從汕頭坐輪船回到家鄉(xiāng)無錫,在市區(qū)委工作。后因身份暴露,撤到上海,被派到松江、青浦,在陳云同志領導下,與武漢軍校同學吳子喜一起擔任農(nóng)民革命軍的軍事訓練工作。1928 年7 月,江蘇省委根據(jù)形勢發(fā)展決定青浦成立臨時縣委,黨委派父親負責。
1929 年初,父親回無錫家鄉(xiāng)后在錫北繼續(xù)搞農(nóng)民運動。1930年上半年,參加鄧演達領導的“黃埔革命同學會”從事反蔣活動。1931年暑假,他又到上海參加“上海社會科學研究會”辦的夏令講習會,學習馬列主義理論?;責o錫后組織了“無錫社會科學研究會”,并取得公開身份 長安橋小學校長。他利用此身份作掩護,不僅解決了幾位進步青年的工作,還組織了“長安橋民眾反日救國會”從事抗日活動,并與教員中的共產(chǎn)黨員一起,和敵人進行秘密斗爭。
1939 年春,他被派到“忠救軍”10 支隊3 大隊尤國楨部任政治訓導員。與戰(zhàn)友朱若愚配合策反了該部9 中隊200 余名人員,投奔到新四軍。
1941 年2 月,父親又一次接受任務,到無錫前洲偽軍高祖羔部從事策反工作。他利用自己與高祖羔的同學關系,以政訓主任身份作為掩護,多次與璜馬區(qū)區(qū)長陸富泉接頭,向黨組織提供無錫、江陰、常熟地區(qū)日偽軍的兵力情報。偽軍高祖羔部據(jù)守在洛社、前洲、堰橋一帶,地處滬寧鐵路、南北運河、錫澄公路交通線上。日寇對這一地區(qū)進行反復的“清剿”和“掃蕩”,在水陸兩路設卡盤查,伺機搶劫、搜捕抗日人士。
1941 年4 月的一天,擔任璜(塘)馬(鎮(zhèn))區(qū)區(qū)委書記的陳楓外出活動,晚上返回路過西陽橋時,遇上高祖羔部下陳小平部設卡搜捕。陳楓不幸被俘,被押到陳小平部的駐地。父親得到消息后,為防止陳小平把陳楓直接送到日寇手里邀功,馬上通過高祖羔,令陳小平立即把陳楓押送到自衛(wèi)團部。然后,父親利用自己是高祖羔貼身秘書的身份,晚上找陳楓出來談話。父親告訴陳楓說,自己是組織派來的,知道他被捕并關押在陳小平部很危險,所以利用高祖羔與陳小平的上下級關系,把他轉到團部來,并叫他放心,會聯(lián)系黨組織派人來接他回去。陳楓和我父親談了對高祖羔部的工作意見,要我父親做好高祖羔的工作,給在其轄區(qū)內進行抗日斗爭的新四軍部隊提供方便,并要管住陳小平部。幾天后,高祖羔和我父親在高的團部把陳楓交給黨組織的代表秘密接回,為了穩(wěn)妥起見,由高派小火輪送陳楓到安全地點,父親一直把陳楓送上船才放心回去。營救陳楓的工作得到新四軍譚震林師長的嘉獎。
/ 宋文光和妻子的結婚照。(攝于1936 年1 月)
父母在1936 年春天組建家庭后,住在當時地下黨縣委所在地無錫張村。雖然,母親對父親的為人不懷疑,但對父親的行為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當時,父親以小學校長的身份作為掩護,一邊教學,一邊開展地下革命活動。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特別在寒暑假時,經(jīng)常有“朋友”來看望父親,有時匆匆數(shù)語就離去;有時父親與朋友到屋里玩紙牌,就叫母親坐在外屋做些針線活,不要讓陌生人進屋;有時父親隨朋友外出,深夜才回來,等等。這些都會使母親摸不著頭腦。此外,父親白天上課,夜間看書、寫信,還經(jīng)常鉆研“社會科學”。這樣,母親就更不明白,一個“窮教員”做好本職工作,不誤人子弟就不錯了,還研究什么社會科學?除了擔心,還是擔心,但又不敢問,有時忍不住要與父親吵幾句,但父親總是搪塞,不能對妻子說明自己真實的身份。
母親生前曾回憶起與父親的一次“吵架”情景:1941 年初,父母兩人都收到了仕尚學校任職的聘書。但后來,組織上決定派父親去無錫前洲高祖羔的自衛(wèi)團任職。父親要求母親也放棄這一工作,一起到前洲生活,以方便開展工作。母親感到奇怪,好端端的校長不做,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里,卻跑到自衛(wèi)團去冒風險,心里有極大的不情愿。父親就耐心解釋說,這是為了抗日,為了使兒女這一輩不再過亡國奴的生活。即使這樣,母親還是不情愿,也不滿意父親的工作。母親一直從事教學工作,不愿意過寄居的生活,因此,吵著要回學校教書,他們?yōu)榇水a(chǎn)生激烈的爭吵。父親先是搪塞,然后就是一句“你不了解我”。后來母親鬧得更兇,要回娘家,父親就發(fā)火了,說母親不明世故,并脫口問我母親:“你知道我到底是什么人?”這句話可把母親問住了,母親怎么也想不到父親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母親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組織和父親生前戰(zhàn)友才知道父親的真實身份。所以,母親每次回憶起父親在前洲被日寇抓捕,都會為自己在訣別時還不知道心上人的真實身份而懊悔,并為自己錯怪了父親而感到深深的自責。
1942 年初,江南抗日義軍副司令葉飛寫信,請父親回部隊帶兵。不料該信件被日寇搜查到,叛徒供出了父親。日寇立即派兵,分水陸兩路半夜包圍高祖羔部,進行突襲。雙方摸黑激戰(zhàn)半夜,父親等72 人不幸被捕。這時年關將近,母親在得知父親被關押在前洲祠堂后,曾帶著我兄弟去見父親,但日寇不讓見。第3 天下午,天空飄著雪花,母親囑咐我給父親送去他最愛吃的糯米團子,還有一雙棉鞋,并告訴我,棉鞋夾層里有一封信,讓我悄悄告訴父親。我提著籃子,走進前洲祠堂,看見父親等人被關在祠堂門口的一間房子里,十幾個人并排坐在鋪著薄薄一層稻草的地上,房里有一口大鍋,正燒著木頭,煙火繚繞,一個日本鬼子拿著槍雙腿叉開在烤火。日本鬼子檢查過我的籃子后,就讓我拿過去送給父親。我立刻撲過去投到父親的懷里,貼著他的耳朵告訴父親:棉鞋夾層里有媽媽的信。隨后,父親將糯米團子分給其他難友,隨后把棉鞋穿在腳上。接著,父親給我講我最愛聽的“熊爸爸和熊媽媽”的故事。臨走時,父親抱著我親了親,并在我手里塞了一張偽幣,讓我回家交給媽媽?;氐郊抑校野迅赣H給我的偽幣交給了母親,母親看到后痛哭了一夜。沒想到,這就是我與父親的永訣!
后來,我漸漸懂事了,母親告訴我,父親給她的偽幣上寫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殺了我的頭,遺志有人繼?!备赣H就是這樣,面臨死亡的時刻,他是那么鎮(zhèn)定、堅強,記掛著家人,心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父親留給我們的遺言始終在耳畔回響,伴隨著我們長大。父親犧牲時,我雖然只有5 歲,但直到現(xiàn)在,當年與父親見最后一面的情景,仍然難以忘懷。父親那堅強、堅毅、鎮(zhèn)定的神態(tài)深深感染了我,并成為我成長歷程中的精神支柱和信念支撐。一直以來,我們兄弟姐妹無論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工作上遇到多大的困難和坎坷,都按照父親的遺言,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為祖國的建設默默奉獻力量。而且,我們也教育自己的兒女,要牢記歷史,像前輩一樣,為中華崛起而奮斗。
/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父親犧牲時,錫、澄、虞地區(qū)中共中心縣委“反清鄉(xiāng)”“反掃蕩”告一段落。中心縣委同志錢敏、包厚昌等撤往蘇北,無錫縣委和錫澄工委同志,也撤離原地。錫澄工委書記陳鳳威同志不久犧牲。這樣,父親的犧牲,許久不為人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父親壯烈犧牲的事跡才公開。1950 年家鄉(xiāng)土改時,土改工作隊盛云海同志提出:宋文光早年參加革命,對革命有過貢獻,并為革命而犧牲,應該評為烈士,農(nóng)委其他成員均同意,但時任長安鄉(xiāng)大宋巷農(nóng)委主任的宋教(我的親堂叔),他不作調查研究,武斷地說,宋文光參加過高祖羔土匪部隊,掛過日本大洋刀,不同意評為烈士,農(nóng)委主任一票否決了父親評烈士的資格。后來在一位中央領導過問下,無錫黨和政府從1979 至1981 年,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從無錫、南京、上海、北京找許多父親生前戰(zhàn)友調查、核實,終于弄清了父親在白色恐怖下戰(zhàn)斗15 年的革命歷程,并以蘇地行民〔1 981〕136 號文批復追認父親為革命烈士。
父親犧牲在冬天,母親章冠貞抱著周歲的弟弟想去收尸,被爺爺宋坤培勸止。爺爺知道父親的事業(yè),對母親說:“新娘子,你阿曉得文光做啥事體???”爺爺因失去了最愛的兒子,半年后抑郁而終。父親被追認革命烈士后,衣冠冢立在無錫錫北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共埋319 名實名烈士和56 位無名烈士,父親宋文光列位第一排正中左三。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了!祖國正在復興,過去任人宰割欺凌的屈辱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過去的苦難,不會忘記英勇的先輩們?yōu)槊褡逭衽d、國家昌盛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