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布茹瑪汗·毛勒朵,女,柯爾克孜族,中共黨員,1942年6月生,新疆烏恰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恰縣吉根鄉(xiāng)護邊員。她長期扎根于祖國邊疆,默默無聞地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yè),在她守護的山口,創(chuàng)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邊業(yè)績。她積極宣傳愛國護邊工作,在邊境線的許多石頭上刻下“中國”兩個字,這些“中國石”成為當?shù)刈o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的象征。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親手簽署主席令,授予布茹瑪汗·毛勒朵“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素材呈現(xiàn)一
在邊境的石頭上刻下“中國”
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xiāng)的千里邊防線上,有一條50多公里長的巡邏路。路的盡頭,矗立著一塊莊嚴的界碑;路的兩側(cè),數(shù)不清的青石靜謐地躺在泥土中,宛若一個個守護祖國疆土的衛(wèi)士。青石上,或用柯爾克孜文,或用漢字,鐫刻著“中國”字樣。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冬古拉瑪山口護邊員、柯爾克孜族婦女布茹瑪汗·毛勒朵用50余載歲月構(gòu)筑的巡邏路標。
上世紀60年代,300多名柯爾克孜族邊民成為邊防線上的護邊員。當?shù)乜聽柨俗巫迥撩裰辛鱾髦@樣一句話:“每一座氈房都是一個流動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個活著的界碑?!?/p>
布茹瑪汗·毛勒朵是吉根鄉(xiāng)的一名普通牧民,亦是這片草原上不容忽視的一顆星。當時19歲的布茹瑪汗就毅然在海拔4290米的冬古拉瑪山口開始了巡邊工作,只要在邊境線附近看見大石頭,她就會盤坐在石頭旁刻下“中國”二字,刻一顆石頭往往需要花上她近一天的時間。
“以前我騎毛驢,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達邊境線,現(xiàn)在交通便利,道路暢通,幾十分鐘就能到了。雖然人在一天天變老,但我刻過的石頭依然堅硬,走過的那些路都能夠證明我的存在?!闭f到這兒,布茹瑪汗動情地流下了眼淚。
回憶起第一次刻下“中國”的場景,布茹瑪汗說那天自己一個人在山上,雨勢大得令人害怕,她就在石頭上用柯爾克孜文刻下“中國”二字,以此消除心中的恐懼與不安。
后來得知漢字更易于讀寫,布茹瑪汗便開始向別人請教漢字的寫法。幾十年來,在巡邊時只要見到能夠刻字的大些的石頭,她就坐在地上在上面刻上“中國”二字,就這樣,她日復一日地在祖國邊境線上刻寫了無數(shù)塊“中國石”。
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布茹瑪汗,仍能清晰地回憶起自己趴在雪地上,在第一塊青石路標上學刻漢字“中國”的場景。
布茹瑪汗親手埋下了多少塊帶著“中國”字樣的石塊,在“中國”二字上留下了她多少個虔誠親吻的唇紋,這些只有冬古拉瑪雪山能夠作證。
素材呈現(xiàn)二
謹遵父親教誨
承襲守邊使命
布茹瑪汗的父親自幼是孤兒,在舊社會,靠為巴依(富戶)家放牧討生活。他對于來之不易的和平十分珍惜,彌留之際還囑咐布茹瑪汗:“這里是解放軍吃著草根才解放的,你要守護好邊境。”
在父親的影響下,布茹瑪汗憑借一股韌勁兒,守護著冬古拉瑪山從未離開。寒來暑往,貧窮、危險都沒能阻止她巡邊的腳步。
那時,很少有女性放牧巡邊,但布茹瑪汗卻每日早出晚歸查看邊境狀況。照顧不了孩子、照顧不了家庭,腿腳常常被尖利的巖石劃出道道血口,無數(shù)次被困在暴風雪中……
布茹瑪汗不僅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邊境,也把這種守護者精神傳遞給了子孫——她家中兒孫6人,除一名幼孫在讀書外,其余全部扎根邊境守護祖國安寧。
“我從12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巡邊護邊,那時候我一直不明白媽媽一個人為什么經(jīng)常去巡邊護邊。有一天媽媽巡邊回來,嘴唇都裂了,我問她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地去巡邊,媽媽說:‘我父親教導我必須要守邊護邊,為黨為國家做貢獻。為了這句話,我發(fā)誓就算剩下最后一口氣,也要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辈既悻敽沟亩鹤欲湢柛烧f,“我要傳承媽媽的精神,堅持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p>
“我有3個孩子是在守邊的地方生的,將來我不在了,兒孫還要守下去,要子子孫孫代代守下去!我經(jīng)常教育我的子女要好好守護邊防線,只有守護好邊防線,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辈既悻敽箘忧榈卣f。
素材呈現(xiàn)三
邊防軍的
“冬古拉瑪媽媽”
布茹瑪汗有數(shù)不清的兵兒子,她愛他們勝過自己的親生子女。她常說:“這些孩子遠離父母,來這里是為我們守邊,他們更需要得到母愛。”
幾十年親情母愛,布茹瑪汗成了邊防七連官兵共有的母親,她視邊防軍如子女,自己生活貧困,卻竭盡所有給“兵兒子”解決吃住,歷屆守邊官兵們都親切地叫她“冬古拉瑪媽媽”。1999年7月28日,布茹瑪汗殺羊取血及時挽救了戰(zhàn)士羅齊輝就要凍掉的雙腳。2004年7月31日,布茹瑪汗在暴風大雨中爬山越嶺花了7個小時走了10里路給困在洪水中的戰(zhàn)士送去糧食,而她的身上卻傷痕累累……
“雖然布茹瑪汗大媽現(xiàn)在年齡大了,不能親臨守邊一線,但她經(jīng)常過來給我們講她的守邊故事,對待我們派出所的民警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我們非常尊敬她,要向她學習,愛崗敬業(yè)、忠誠履職、愛邊護邊,守好祖國的西大門?!睘跚】h邊境管理大隊吉根鄉(xiāng)邊境派出所所長阿瑪提·阿帕爾說。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親眼看到邊境線上發(fā)生的變化,2010年,布茹瑪汗專門把自家的一間房子改造成“護邊員歷史教育館”。館內(nèi)200多張圖片、12件實物,生動真實地記錄了布茹瑪汗半個多世紀的守邊歷程,以及護邊員生活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素材解讀
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的愛國故事家喻戶曉。從花樣年華的少女,到古稀之年的老人,布茹瑪汗用滿腔的愛國之情,將自己的青春年華乃至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守邊事業(yè)。
布茹瑪汗·毛勒朵的守邊壯舉被全國人民知道后,獲得了極大贊賞。2006年她被評為“感動新疆十大人物”,獲得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稱號。她用柯爾克孜文刻寫的“中國石”,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9年國慶前夕,布茹瑪汗榮獲“人民楷?!眹覙s譽稱號。當她蹣跚著走上領獎臺時,遠在近萬里外的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喜極而泣……“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就是最大的好?!辈既悻敽拐f。
“現(xiàn)在,我老了,不能守邊護邊了,但我的子女都是護邊員,我要讓他們一代一代去接力守邊?!辈既悻敽箞远ǖ卣f。
對于布茹瑪汗·毛勒朵來說,熱愛祖國是一種信仰——義務巡邊、不求回報,需要時,可以獻出鮮血和生命;熱愛祖國也是一種品格——做到極致、謹守祖訓、找尋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