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濤
天是藍藍的,云是白白的,滿田的麥苗是綠綠的,玉帶似的河冰,封得厚厚的。河堤路沿的柳枝仍舊是光光的。豬肉三兒殺年豬的時候,就是鄉(xiāng)村年開始的時候。在村頭燒得滾滾的大鍋旁,大人們等著割年肉,每家的小孩端個碗等免費的豬血,平時兇兇的豬肉三兒,現(xiàn)在臉上也露出和藹的笑容,給每個討嫌的孩子盛剛放出的還帶著溫?zé)岬呢i血。豬肉大部分是留著包餃子過年,和招待年后拜年的親戚用的??偙淮笕藗冇美K子拴好吊在貓狗都夠不到的梁頭。豬肉三兒給的豬血就成了孩子們解饞的第一道美味。
母親把切成碎丁的豬油和玉米面一起摻在豬血里,攤在搟好的面皮上,上鍋蒸熟。起鍋切塊。這咸香的美味總是被孩子們專享,在以后的成長歲月里,想到這美味就想起父母,想起家鄉(xiāng)。
豬肉備好后,還要趕個年集,把過年應(yīng)用的,大到平時稀罕的蓮藕芹菜,小到孩子們喜愛的糖果瓜子都采購回來。趕年集就像是擠年集,好像十里八村的人全都擠在狹窄的集市上。年集就是那個時代商品最齊全的百貨超市。過年該用的,在每個犄角旮旯總能尋到,什么大鞭炮,小煙花;財神爺,風(fēng)景畫;糖葫蘆,山楂糕;新衣服,花布鞋……大人們擠著討價還價,小孩兒們擠著躥上跑下。鄉(xiāng)村里的人們,就這樣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地迎來年終歲末最隆重的節(jié)日。
村里最有文化的四爺爺手寫的紅春聯(lián),在母親剁肉包餃子的忙活中,被父親貼上了門窗。我們是父親的小幫手,端糨糊,拿笤帚,扶梯子。紅紅的春聯(lián)被紅紅的蠟燭映照得整個院子里都紅彤彤的,預(yù)示著來年的日子也能紅紅火火。年夜飯是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和母親鄭重其事的敬天后開始的。我們的年夜飯,其實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肉餡餃子。肉多菜少,咬一口滿嘴流油,再就上醋泡的臘八蒜。熱氣騰騰,燭光閃閃。一家人歡歡笑笑。這就是一年最享受最奢侈的時光。
除夕夜本來是該守歲的,但是因為過年興奮奔跑了一天的孩子們,吃過父母在年集上帶回來的糖果瓜子過后,都會早早鉆進被窩。好像沒睡多久,屋外還是黑洞洞的,在斷斷續(xù)續(xù)的鞭炮聲中,就被母親叫醒。揉著蒙眬的睡眼,穿上母親準備好的新衣,吃完昨夜余下的餃子,就跟著父親出門拜年啦。
我們拜年的方式是去自己家族和村里的長輩家,對著寫有先人牌位的族譜磕頭,然后再給長輩磕頭,小孩的福利就是長輩塞給自己的一把糖果。整個村里大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相互拜年的人群。大人們見面用一句“起得早吧”作為新一年的問候。天漸漸破曉,新一年的曙光重新照耀古老而樸實的村莊的時候,相互拜年祝福的人群才慢慢散去。
新的一年,天空依舊是藍藍的,云朵仍舊是白白的,不知是誰點燃的二踢腳,爆響過后冒著硝煙劃過晴空,急墜入一望無際綠綠的麥田,已經(jīng)有辛勤的老農(nóng)在路邊柳樹下?lián)焓氨缓L(fēng)吹落的枯枝。望著他遙遠的背影,仿佛自己也永遠定格在這幅畫面中。
(責(zé)任編輯 高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