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是窮人思維,消費才是富人思維。這可能是近年來最毀人的謬論。
讓我們想象一下人類的第一筆財富的產(chǎn)生:當時,一群原始人,生產(chǎn)力低下,除了勉強維系生命,一無所有。突然,某一個原始人,由于特別聰明能干,或者掌握了將石頭打造成簡單工具的技能,他捕獲的獵物與收集的植物種子,除了用來養(yǎng)活自己,還有盈余,這就是他的儲蓄。用這些盈余,他可以交換其他人的產(chǎn)品,也可雇傭另一個人替他服務,不僅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也可有更多盈余,財富就逐漸增多了。
現(xiàn)在是科技社會,我們手里拿的不是石器,而是蘋果手機。但財富的產(chǎn)生,其本質(zhì)與方法,與原始人得到的第一筆盈余,毫無區(qū)別。你有了儲蓄,儲蓄的量足夠了,你用來投資,比如買了房子和股票,如果你有眼光,房子和股票在升值,那么,你財富增加的速度就開始加速,最后有了富裕的生活。沒有儲蓄,你就沒有能力投資。
有人說,可以借錢投資,確實可以,但借的錢最后還是要靠你用儲蓄歸還。又有人說,貨幣一直在貶值,儲蓄的錢在變小,所以不如花掉。
沒錯,貨幣一直在貶值,今年存的100元錢,明年實際購買力可能只有95元。但你今年把100元錢全花掉,你明年的購買力是0.95,比0大很多。儲蓄是變富的第一步,學會儲蓄,是永恒不變的富人思維。
儲蓄,說明你有能力,有自律,保證你明天比今天更有力量,這是100%的富人思維,永遠都是。
(據(jù)微信公眾號“連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