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燕
【摘要】隨著各類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介的融合發(fā)展、相互促進與攜手共贏,融媒體時代大幕正式開啟。融媒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傳播渠道極廣,這無疑給編輯記者日常新聞采編與報道工作帶來諸多壓力與挑戰(zhàn)。如何在融媒體背景下練就出一雙去偽存真,判斷力極強的“火眼金睛”,成為編輯記者亟待解決的一大媒體難題。想要在當前融媒時代捕捉到更多有價值、有熱點、有意義的新聞,編輯記者自身需要擁有極高的新聞敏感性。鑒于此,筆者在本文針對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有效提升策略展開一定分析與研究,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4.056
融媒體時代無疑是一個信息爆炸、信息呈現“海量化”的全新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新媒體技術以及移動通訊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與全面升級,受眾接收新聞信息,獲取資訊的方式和渠道發(fā)生了質的改變。當前階段,只要擁有一部4G、5G手機,任何人都能隨心所欲、隨時隨地的發(fā)布信息、傳播信息、推廣信息,成為一名“自媒體人”。在這種媒體環(huán)境下,編輯記者想要從各類繁雜且多元的信息線索中篩選和判斷出最具看點、最有價值的信息撰寫成稿,并且借助各類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推廣無疑面臨諸多難度。融媒時代的媒體編輯記者自身必須要具備創(chuàng)新媒體理念和思想,并且要具備開闊的眼界以及極高的新聞敏感性,能夠在日常新聞采編工作中從多角度、全方位來深入挖掘各類新聞事件及其所反映出的社會現象與現實意義,進而全面提升新聞報道質量和效果,為受眾提供時效性強且真實可靠的優(yōu)質新聞信息與媒體服務。
1. 解讀新聞敏感性的主體內涵
從主體概念上來講,新聞敏感性通常也稱之為“新聞鼻”,是新聞從業(yè)人員日常發(fā)掘與判斷各類客觀事實是否具備優(yōu)秀新聞價值和報道意義的一種綜合能力。并且新聞敏感性在客觀上能夠完美彰顯出一名新聞媒體人的政治水平與業(yè)務素質,也堪稱為新聞編輯記者必須要具備的一種特殊職業(yè)素養(yǎng)。良好地新聞敏感性能夠幫助新聞采編人員準確、迅速、及時地捕捉到各種優(yōu)質新聞信息和新聞線索。毋庸置疑,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時代抑或是新媒體時代,新聞敏感性都是一名新聞從業(yè)人員的最佳媒體悟性,同時也是新聞編輯記者從事新聞事業(yè)的源動力,更是衡量一位新聞從業(yè)人員自身新聞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主要標準。融媒時代,只有新聞編輯記者自身具有極為出色的新聞敏感性,才能夠擁有良好地新聞甄別與判斷能力,發(fā)掘各類新聞的真正價值,滿足廣大受眾和媒體用戶不同新聞需求與更高要求。
2. 解析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應具備的新聞敏感性主體特點
2.1 新聞編輯記者應具備敏感性
融媒時代背景下,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編輯記者自身首先必須要具備極高的政治覺悟與正確的政治觀念,在日常新聞工作中能夠對某一新聞事件的政治意義進行迅速、精準的判斷。客觀而言,新聞敏感性同樣與國家政治兩者之間緊密相連、密不可分,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一座重要“橋梁”。因此,融媒時代的新聞編輯記者需要在日常新聞采編工作中始終與國家政策方針以及各項要求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絕不能出現各種不利于國家穩(wěn)定和諧、不利于民族團結的各種言論和報道,必須始終展現出極高的敏感性。
2.2 新聞編輯記者應具備新聞判斷力
針對融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聞編輯記者而言,其自身需要良好地新聞判斷力與甄別力。“互聯網+”視域下,依靠先進的互聯網平臺以及移動通訊網絡,各類新聞信息內容與新聞報道數量劇增。因此,在面對“海量化”“碎片化”的大量新聞信息和新聞線索時,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編輯記者必須要能夠精準、合理、科學地判斷出該新聞事件的主次關系,并且能夠突出其中最為重要的新聞事實與新聞價值。新聞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極為強調編輯記者應當能夠針對某一新聞事件的表象和本征來進行精準且迅速的判斷,進而完美體現出該新聞事件的獨特性,并且能夠找到新聞報道的關鍵之處與側重點。
2.3 新聞編輯記者應具備內容分析力
客觀而言,新聞編輯記者經歷在日常采訪、拍攝、撰稿、編輯、播出等一系列采編流程之后,最終展現出的新聞報道目的與宗旨只有一個,就是將優(yōu)質的新聞信息和資訊報道傳播與推廣給廣大受眾以及媒體用戶。由此可見,想要完美的完成上述各個流程,新聞編輯記者自身需要具備優(yōu)秀的新聞內容分析整合能力。也就是說,通過主觀的精準分析,能夠確定新聞報道能否激發(fā)受眾的閱讀興趣與探究欲望。融媒時代,新聞報道想要更加吸引受眾和媒體用戶的注意力,新聞編輯記者就需要選擇與百姓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極為貼近的內容,并且要結合廣大受眾不同新聞口味與不同需求進行合理篩選與提煉。由此可見,精準、快速的分析與辨別新聞內容的綜合能力對于一名新聞編輯記者而言極為重要且不可或缺。
2.4 新聞編輯記者應具備新聞策劃力
除了上述幾大主體特點之外,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全新背景下,新聞編輯記者還需要具備優(yōu)秀的新聞策劃能力。也就是說,能夠提前科學化、合理化的預見和預判各類新聞事件的未來發(fā)展動態(tài)和走向,提出巧妙的,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構思與策劃,進而提升自身新聞系列報道的準確性、客觀性、真實性與可讀性。增強自身媒體新聞報道的粘性。
3. 解析融媒時代新聞敏感性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融媒時代大背景下,對于新聞編輯記者來講,想要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完美轉型,其自身必然要具備極強的新聞敏感性,這也是新聞編輯記者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一大關鍵所在與重要體現。平心而論,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在某種程度上事關日常新聞采編的整體質量與效率。當前階段,優(yōu)秀的新聞編輯記者能夠在互聯網“海量化”的新聞線索與信息內容中精準判斷和篩選出最為優(yōu)質的新聞,并且能夠做出完美取舍,判斷新聞信息的輕重緩急,進而完美展現出自身媒體的新聞影響力與媒體競爭力。與此同時,在新聞編輯與記者第一時間獲取各類新聞資訊與新聞線索之后,能夠憑借自身優(yōu)秀的新聞素養(yǎng)在一個最短時間對于新聞價值進行綜合判斷與精準評估。倘若新聞編輯記者自身不具備優(yōu)秀的新聞敏感性和洞悉力,則往往只能看到各種新聞信息的表象,無法深入進行探索與研究,結果錯失許多挖掘新聞本質和新聞背后時間的寶貴機遇。平心而論,即便是小的新聞,通常也會蘊藏和展現出大的新聞價值。上述情況已經充分展現出融媒時代,新聞編輯記者必須要擁有極高新聞敏感性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4. 融媒時代有效提高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創(chuàng)新策略
4.1 編輯記者應全面提升敏感性
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想要提升自身新聞敏感性,首要任務以及必要條件就是全面提升自身敏感性。實事求是的講,相較于其他類型的編輯記者而言,新聞編輯記者更需要高度重視自身應具備的敏感性。在日常新聞采編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能夠熟練掌握和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及地方政府的各項政策相關要求。并且能夠精準解讀與分析政治形勢、社會形勢與經濟走勢,真正做到視野開闊,縱觀全局。與此同時,新聞編輯記者還需要能夠針對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新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以及百姓群眾的迫切需求充分了解和認知,并且能夠始終將提高自我政治素養(yǎng)放在一個首要位置,具備優(yōu)秀的大局意識,進而在日常新聞采編與報道工作中及時、精準、全面的捕捉到新聞價值,為廣大受眾傳播最優(yōu)質,最真實、最準確地新聞信息。
4.2 編輯記者應不斷拓展自身知識面
全新的融媒時代大環(huán)境下,各類信息化技術手段與新媒體技術開始日益增多并且發(fā)展迅速,這無疑讓新聞傳播的內容、形式和途徑變得更加多樣化、多元化。這種情況下,新聞編輯記者自身應當不斷拓展知識面,不斷學習和全面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陀^而言,不同類型的新聞編輯記者對欄目以及頻道的主攻方向與側重點必然存在不同之處。但新聞編輯記者不僅要提升自身專業(yè)知識面,還需要涉獵各行各業(yè)、各個領域的相關知識,進而滿足日常新聞采編工作的不同任務要求。比如說,財經頻道的編輯記者在日常不僅要掌握豐富的財經專業(yè)知識,而且還需要對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以及各地的經濟發(fā)展現狀具備深刻的了解,確保自身能夠在日常新聞采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采訪和編輯出更加深入化、更具親民性的優(yōu)質財經新聞內容,為廣大受眾和媒體用戶提供最貼心、最詳細的媒體服務。
4.3 編輯記者夯實優(yōu)質信息分析能力
在自身擁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與知識面之后,融媒時代,新聞編輯記者需要不斷夯實和培養(yǎng)自身優(yōu)質信息的分析與甄別能力。進而能夠在互聯網的“海量化”、“碎片化”信息中有效篩選和甄別出優(yōu)質的新聞信息。眾所周知,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在每一天都會推送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與資訊報道。然而這其中最具報道意義和新聞價值的線索與信息還需要編輯記者進行用心采編與整合。這就需要新聞編輯記者能夠完美的融入社會之中,進而從社會大信息庫中深入探索和挖掘出豐富可讀且熱點極高的信息內容。舉例說明,編輯記者在日常新聞工作中需要能夠積極主動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并且在各類活動中及時發(fā)覺當前新聞焦點和熱點話題,進而圍繞這些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去策劃與制定新聞主題,并且結合自身新聞敏感性與判斷力去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方式的采編與傳播。
4.4 編輯記者應提高思維的敏感性
站在新聞媒體專業(yè)角度來看,敏感話題無疑是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從主體概念上來講,敏感話題通常指的是社會民眾高度熱議且廣泛關注的新聞話題??陀^而言,新聞自身展現出意義與價值往往取決于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的思維水平和思維能力。也就是說,新聞編輯記者在當前階段只有不斷強化與提高自身思維的敏感性,才能確保新聞采編工作為受眾和媒體用戶展現出最佳的新聞價值。舉例說明,新聞編輯記者在日常新聞采編實踐工作中,需要能夠結合當前社會的一些焦點問題、熱點話題以及熱搜榜前列的新聞報道來尋找能夠引發(fā)受眾熱議與共鳴的優(yōu)秀新聞話題。并且結合這個話題來深入化的追溯其根源與本質,進而發(fā)掘話題與事件背后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和原因,最終形成優(yōu)質的新聞系列專題報道。在這種新聞敏感性的驅動下,編輯記者無疑能夠創(chuàng)新采編方式與策略,為受眾和媒體用戶提供創(chuàng)意十足,極具話題性和關注度的優(yōu)質新聞內容,進而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增強自身媒體社會影響力與媒體粘性。
4.5 編輯記者應學做生活“有心人”
有句名言說的好:“生活,需要細心觀察,更需要理性思考,從而獲取鮮活而豐富的寫作素材?!蔽阌怪靡?,日常生活中,編輯記者只要用心觀察,用腦思考,不難發(fā)現和搜集到優(yōu)質的新聞線索和新聞素材。融媒時代,想要真正意義上提升自我新聞敏感性,編輯記者需要能夠針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種細節(jié)進行理性思考與細心觀察,進而能夠學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夠挖掘各種新聞焦點和熱點話題。某種程度上來分析,新聞敏感性的高低往往與編輯記者自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工作熱情密不可分。新聞媒體經常流傳這樣一句話:新聞是“跑”出來的。這句話從客觀上彰顯出:優(yōu)秀的新聞報道需要編輯記者能夠及時發(fā)現,精準判斷,并且確定采訪人進行現場深入采訪報道,結合新聞背景以及相關各類信息進行優(yōu)質化的采寫、編輯、整合、制作,最終發(fā)布新聞,傳播信息。在上述有條理且精細化的采編過程之中,編輯記者需要自身具備新聞敏感性和判斷力,能夠成為一個會“挖掘”的人,能夠從各種新聞線索的表象深入挖掘到問題的根源與內在。進而不斷提升新聞采編的深入與質量,讓新聞報道能夠引發(fā)受眾和媒體用戶的情感共鳴。與傳統(tǒng)媒體時代新聞線索與素材獲取方式極為單一、固化相比,融媒時代下,各類新媒體、流媒體、自媒體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并且迅速占據了媒體市場重要份額。因此,編輯記者需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理念、新媒體技術和新媒體平臺去發(fā)掘各種新聞線索與新聞信息。比如說,借助微博、微信,以及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APP,或者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來發(fā)掘新聞線索和熱點話題。與此同時,在獲取各類信息和線索之后,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編輯記者必須要借助自身的新聞敏感性與判斷力對虛假消息與不實報道進行有效的刪除與過濾,進而在新聞采編工作中保持最佳的新聞客觀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為受眾還原真相,形成正確的輿論引導力。
4.6 編輯記者應不斷增強自身媒體素質
除了上述幾大有效提升策略與有效路徑之外,融媒體時代,全面增強和提升自身媒體素質堪稱為快速提高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一條重要途徑。想要提升和增強自身的媒體素質,新聞編輯記者需要能夠關注民生、體察民情、為民發(fā)聲。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新時期大環(huán)境下,改善民生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體現。由此可見,關注民生無疑是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社會責任與政治使命一種完美體現。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亦或是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的主要作用無疑就是為百姓群眾發(fā)聲,做黨和政府與百姓群眾的溝通橋梁。每當百姓群眾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時,新聞編輯記者需要認真、積極、細心的聽取、搜集、采納與整理。例如,在日常關于醫(yī)療、教育、住房、低保等熱議且敏感的新聞話題采編過程中,新聞編輯記者需要深入基層,采訪不同層面的百姓群眾,進而獲取多元化、多樣化的意見、觀點與看法,提升自身新聞報道的客觀性與親民性。與此同時,新聞編輯記者也應當在日常工作中及時了解最新政府部門發(fā)布的各項信息與政策法規(guī),并且搜集最新的各項重要數據,深入了解和掌握政策的全面落實與具體推進情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跟進性的最新政策解讀與新聞本地化報道,進而全面增強自身新聞敏感性,提升自身媒體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權威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融媒時代,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提升之路可謂“任重而道遠”。新聞堪稱為是真實存在的事件,因此,新聞編輯記者必須要能夠具備優(yōu)秀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判斷力,并且能夠在日常新聞采編工作中完美滲透和融入自身獨到的認知與理解,能夠將新聞事件講透徹、說清楚,讓各類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并且借助自身優(yōu)秀的新聞敏感性積極主動在每一天新聞工作中尋找更具熱點和焦點的新聞話題,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新聞報道和媒體服務,力爭讓融媒時代我國的新聞報道工作整體水平和質量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彭濟恢.融媒時代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探析[J].新聞前哨,2019(12):39-40.
[2]黃濤.融媒時代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分析[J].記者搖籃,2020(02):66-67.
[3]武文玲.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06):136-137.
[4]王艷偉.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分析[J].中國報業(yè),2021(11):114-115.
[5]新絳縣融媒體中心韓福芹.論如何提高新聞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N].山西經濟日報,2021-11-01(005).
[6]馬帥.新聞編輯記者如何提高新聞敏感性的幾點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9,3(2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