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越
(山西省財政稅務??茖W校,山西 太原 030024)
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談戀愛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并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大學生追求愛情的現(xiàn)狀是:第一,戀愛動機具有盲目性。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時普遍未考慮自己談戀愛的真正目的,而且大多并不以結婚為目的。有的學生是出于好奇心;有的學生是隨大流,看著別人談戀愛,自己也想加入其中,他們把談戀愛看成是一種時尚、一種炫耀的資本,把不談戀愛看成是落伍的表現(xiàn);有的學生是為未來積累戀愛的經驗;有的學生則是以填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為目的,以滿足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借此打發(fā)無聊的日子。第二,戀愛結果具有未知性。當代大學生只注重戀愛的過程,不在意戀愛的最終結果,逃避愛情的責任。他們普遍認為重視戀愛過程,拋開世俗的觀念,這樣雙方的感情才可能變得純粹,這樣才算轟轟烈烈、明明白白地愛了一場,“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另外,在女大學生中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她們認為女人可以依附男人,獲得物質和愛情,存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價值觀。一些漂亮女生為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心甘情愿成為別人的附庸。甚至有一些女生認為自己還年輕,有足夠的青春讓自己恣肆揮霍,她們?yōu)榱藵M足物質上的需求,甚至做出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
因此,在大學校園里出現(xiàn)了一些不好的行為表現(xiàn):部分戀愛中的學生認為戀愛是兩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他們將不文明的戀愛行為誤解為是個性的追求,因而在操場、食堂、圖書館、宿舍樓下等公共場合過于親熱,甚至個別學生在教室里,教師在講臺上講課之時便大秀恩愛;部分戀愛中的男學生不考慮家庭經濟狀況,為取悅女朋友,大張其口,向父母要錢,互相攀比,過度消費,個別學生甚至為攫取金錢走上犯罪道路;部分學生在談戀愛的過程中由于對戀愛目的不明確,因而形成把戀愛和婚姻相分離的愛情觀,這種愛情觀其實是把戀愛看作個體情感體驗的過程,而忽視了應主動承擔的責任,其實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部分學生在遭遇失戀后,失去正常理智,或自暴自棄、借酒消愁,或抑郁消極,沉迷游戲麻醉自己,個別學生甚至為此自我傷害或因得不到而大打出手,傷害他人;大學階段,學生在生理上已漸趨成熟,但心理、人格、人倫行為等還未真正成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極易導致部分戀愛中的學生因一時沖動造成嚴重后果;大學戀情經受不住考驗,稍有不如意便分道揚鑣,大學畢業(yè)時便出現(xiàn)“畢業(yè)死”現(xiàn)象,大部分情侶各奔東西,毫無留戀,其所謂的愛情不堪一擊。
高職高專學生愛情觀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是社會大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如一些影視作品、網絡媒體等向高職高專學生傳遞了不健康的信息,這些信息對其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誤導;二是受國外開放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三是學校、家庭對愛情觀的教育重視不夠,缺乏對學生婚戀觀的有效引導,教育手段仍采用直接灌輸?shù)睦限k法;四是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過渡期,心智還不夠成熟,價值觀受外界影響較大,對于愛情僅有朦朧的認知,尚未形成健康的愛情觀;五是“00后”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順境中長大,以自我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我行我素是這代孩子普遍具有的特征,他們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愿傾聽和接受家長和老師的意見。針對高職高專學生愛情觀存在的偏差,教師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要加強對學生愛情觀的正確引導和教育,這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
大學語文是具有人文性的一門學科,其教學內容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結晶,語文教學具備情感教育功能,而愛情是人類最能打動人心的一種情感。在文學大師的筆下,那些驚天動地的曠世奇緣不僅能激勵追求愛情的青年學子去探討愛情的真諦,而且還能引發(fā)學生的深刻思考,從而引導他們去追求高尚的愛情。因此,語文教學為愛情觀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素材,高職高專語文教師在講解愛情題材作品時,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边@是宋代詞人秦觀所作的《鵲橋仙》。詞人通過傳神的詩句闡述了忠貞的愛情觀在愛情中的重要性。“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一句寫出了牛郎和織女相會時的綿長情意及分離時的難舍難分之情。“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一句,詞人指明了愛情的價值:如果有真愛,兩個人無須計較是否朝夕廝守。他贊美了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頌揚了兩人對愛情的堅貞。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首長篇敘事詩,詩歌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向讀者講述了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婦彼此相愛,卻因婆婆不喜歡劉蘭芝而被迫分離,最后雙雙殉情?!皟杉仪蠛显幔显崛A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作者在詩歌結尾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xiàn)了二人的悲苦、憤怒和生死不渝的愛情。
教師通過講解分析《鵲橋仙》這首詞,可以使學生明白,若是美好的愛情即使是離多合少,也會在別后彼此想念、期待那份持久相愛的幸福與相聚時的無比歡樂;使學生明白,天長地久的愛情不能計較朝朝暮暮的相守,尤其是求學期間,長相廝守勢必影響學業(yè)。教師通過分析《孔雀東南飛》這首詩,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他們那不朽的愛情精神卻永存讀者心間,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好愛情婚姻的熱烈追求與向往。教師可以多選取表現(xiàn)愛情忠貞主題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去閱讀領悟, 不斷地提高其精神品位,陶冶情操,凈化情感,從而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23歲時深深愛上了伊爾諾茨伯爵的女兒森德萊·尤麗婭,但他的愛情卻經歷了重重阻力。為了愛,詩人愿意奉獻所有,愿意為這份愛堅守一生?!段以敢馐羌绷鳌芬辉姳闶撬麄ゴ髳矍榈膶懻铡!拔以敢狻保潭痰娜齻€字包含了詩人無比厚重、深切的情感,更是詩人對愛人相伴終生的承諾?!凹绷鳌迸c“小魚”、“荒林”與“小鳥”、“廢墟”與“常春藤”、“草屋”與“火焰”、“云朵”“破旗”與“夕陽”,六組并列的意象酣暢淋漓地展示出詩人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毫無保留、無私奉獻的內心。這首詩道出了古往今來愛情之真諦——對愛的虔誠、忠貞、執(zhí)著和奉獻。這些正是高職高專學生所缺少的。
奉獻是愛情的升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獻給自己的愛人,為對方締造幸福。教師通過講解《我愿意是急流》,可以使學生們體會到愛情是美好的,愛情是需要奉獻的。不管相愛的彼此是健康還是疾病,是富裕還是貧困,戀愛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都應該執(zhí)著地去愛,全身心地去愛,不離不棄。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崩钋逭盏摹兑患裘贰穭?chuàng)作于詞人與丈夫離別之后,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詞人以女性特有的沉摯細膩的情感,用淺近明白的語言通過鴻雁、月光、水流等意象把思夫之情具體化,形象地表達了詞人思念丈夫的深情,向讀者展示出一種婉約美,意境美?!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二句不僅寫出了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同時由自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是雙方面的,足見兩人心心相印,情愛篤厚,信任之深。“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對仗工整,對比鮮明,情思表達巧妙,將人世間的相思之情做了準確的概括。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醉花陰》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含蓄。從字面上看,這首詞沒有寫離別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細尋味,每個字都浸透了詞人重陽佳節(jié)思念丈夫的心情?!澳啦幌辏熅砦黠L,人比黃花瘦”三句營造了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于是她對丈夫趙明誠那苦苦的思念之情便從字里行間洋溢而出。
這些詞作表明李清照愛得執(zhí)著,愛得深切,愛得纏綿。真正的愛情不僅是山盟海誓,更是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契合、心與心的渴望與期盼。從這個意義上說,缺乏交流和心靈默契的愛情的確是令人遺憾的。這些美好的愛情詩篇可以使學生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雖隔著萬水千山,但心與心卻近在咫尺的情感美。
在《致橡樹》中,女詩人舒婷用象征的藝術手法通過攀援的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等六個意象,否定了傳統(tǒng)的愛情觀,表達了女性對尊嚴和人格獨立的追求和對愛情平等重要性的理解?!安?,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詩人用“橡樹”代表男性的陽剛之美,用“木棉”代表女性的獨立自強以及與男性平等的要求。因此,愛情中的男女姿態(tài)應該是:“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睈矍閼撌切男南嘤?、息息相通的。“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說明真正的愛情應當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
愛,首先要有尊嚴。教師通過講解舒婷的《致橡樹》可以告訴學生,愛情是建立在人格獨立、互相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礎之上的。要教育學生尤其是女學生要維護自身的尊嚴,深刻理解愛情中平等的重要性,如果一方甘愿依附于另一方,或把對方當成自己的附庸,那么一方將會失去“自我”,這種感情是相當脆弱的,這種愛情觀是錯誤的。戀愛對象應該是有共同志趣,心靈上能產生共鳴的人。愛情應既保持各自的獨立又能互相支持、互相尊重、攜手并進、共同成長。
元稹的《遣悲懷三首》中第一首再現(xiàn)了昔日夫妻在困頓中相守相愛的情形,詩人感嘆不能與所愛之人同享榮華富貴。從“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四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稹和韋叢婚后“百事乖”的艱難處境和韋叢的賢惠善良,其中句句浸透著詩人對妻子的贊嘆與思念之情。末兩句“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詩人仿佛從出神的追憶狀態(tài)中突然驚覺,發(fā)出無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雖然享受厚俸,卻再也不能與愛妻一道共享榮華富貴,因此詩人只能用祭奠與延請僧道超度亡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無限情思了。
元稹的悼亡詩感情真摯,抒發(fā)了貧賤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不離不棄、雖苦猶甘的至深至愛的美好感情。因而這三首詩被稱為“古今悼亡詩之冠”。教師通過賞析三首悼亡詩可以喚起青年學子對這種真摯情感的理解和向往,使學生懂得真正的愛情應該是彼此患難與共的,正如龍應臺在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所說:“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p>
陸游和前妻唐琬青梅竹馬,婚后夫妻恩愛,感情篤厚。但因陸母不容唐琬,最終被迫分離。從陸游的《釵頭鳳》“錯、錯、錯”與“莫、莫、莫”的深深嘆息聲和《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沈園二首》《十二月二日夜夢游沈氏園亭》《春游》等一系列沈園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愛得多么深沉。遭受愛情打擊的陸游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他全身心投入到事業(yè)中。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陸游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他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陸游投身軍旅,作《平戎策》,并親臨抗金前線,力圖實現(xiàn)愛國之志。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都具有很高的成就,有《劍南詩稿》85卷,收錄詩歌9 000余首,《渭南文集》50卷等。他的愛國詩篇無論在國破家亡的宋代還是現(xiàn)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陸游的愛國情懷成為鼓舞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精神力量。
失戀雖然令人痛苦,但它卻能豐富一個人的閱歷和情感,充實一個人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通過詩詞的分析和講解,教師可以使學生明白“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人生真諦,幫助青年學子理性地認識失戀,不能因為一次失戀就否定自己,更不能因為失戀就失去志向、失去品德,讓學生認清遇到愛情挫折而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幫助學生有效地化解戀愛過程中的矛盾,盡快地從失戀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學業(yè)和事業(yè)上來。這樣,青年學子們將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和成熟的愛情觀。
愛情觀教育是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高職高專學生已經具有獨立人格、獨立思想,教師和家長的直接說教都會經過他們的二次判斷而不是簡單地盲從,因此,單純的說教式教育收效甚微,而語文教師正好可以彌補這種不足。能引導人的思想是文學的最大魅力,在文學大師的筆下,愛情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愛情的感天動地不僅能夠喚醒學生內心世界對于真、善、美的追求,而且會激勵追求愛情的青年學子們去探尋愛情的真諦。而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便可以用優(yōu)美的語言向學生傳遞一個美好的情感世界,使德育教育的直接灌輸變成隱性的影響,這樣便于學生在對文學作品的品讀中接受教師傳輸?shù)膬r值觀,從而在情感精神方面更加趨于完善,使人格健全發(fā)展,為將來的幸?;橐龊腿松缆反蛳聢詫嵉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