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艷
走進曲阜市息陬鎮(zhèn)北元疃村,房前屋后一片綠意盎然,村民見縫插綠,種的既不是花,也不是草。
“我們種的是藥材叫金銀花,我這房前屋后,一年能收入一千多元哩,比種菜可劃算多了?!必毨舳艕壑バχf,“以前我們種菜還不夠功夫錢,收獲后剩下的菜葉子到處都是,不方便清理,又容易產生異味,特別不衛(wèi)生。”
張佃壯既是人大代表又是村支部書記,去年他又被評為全國首屆十佳農民。在鄉(xiāng)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支部引領與人大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思路,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fā)揮人大代表履職作用,積極探索農村發(fā)展新路子,帶領全村群眾勤勞致富,開創(chuàng)了曲阜市鄉(xiāng)村振興的新局面。
“我們入戶走訪和調研中發(fā)現,有些貧困戶雖然家里收拾干凈了,但是房前屋后、兩戶交界的地方往往還是容易產生一些垃圾,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倡導統一在房前屋后空閑地種植金銀花”,省人大代表、北元疃村黨支部書記張佃壯很自豪地介紹說,“光這一塊收入,一年全村收入100多萬,相當于增加了幾百畝高效農田,不僅增加了困難群眾的收入,而且美化了村容村貌,營造了愛護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的文明理念?!?/p>
“起初,誰也不知道金銀花這東西怎么種。平時種菜不少費工夫,村里提倡種金銀花,免費給我們發(fā)種子,提供技術指導,統一聯系廠家收購,收獲了全是自己的,我們都覺得很實惠,都愿意嘗試。”困難群眾姚運春說。
確定種植金銀花后,張佃壯便通過鎮(zhèn)農業(yè)服務站和曲阜市農業(yè)局有關專家商討種植的品種技術要點等具體細節(jié),根據專家的指導,在金銀花栽種前,把樹根放在水里浸泡2-3個小時,然后進行根部消毒,壓實土壤后進行栽植,讓土壤與根部充分接觸,最后澆入適量水分,7天左右就可以正常生長。起初,群眾新接觸這一物種,好奇心很重,每天都去看金銀花,除草、施肥、培土、剪枝、捉蟲等。
張佃壯調研農業(yè)生產。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金銀花生長健壯,花滿枝頭,村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同時也改善了村居環(huán)境,贏得了民心。正如張佃壯所說:“村前屋后的金銀花小園,不僅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還改善了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提升了衛(wèi)生整體狀況,成為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貧困戶革除陋習、轉變思想觀念、養(yǎng)成好習慣、提振精神脫貧致富具有積極作用?!?h3>攻堅克難,村民生活奔小康
之前的北元疃村是出了名的“臟、亂、差、窮”,上任后的張佃壯帶領村兩委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出了一條以村莊規(guī)劃為龍頭、壯大集體經濟為重點、改善民生為根本的強村富民之路。他帶領村兩委,克服各種困難,先后投入近500萬元用于村莊規(guī)劃,對街道進行了綠化亮化美化,并在村居胡同夾道之間安裝了鐵質大門,村民柴草雜物在鐵門內存放,實現了農村柴草雜物有序存放,既實用又美觀,村民居住環(huán)境得到根本改善,并在全市率先實現了農村城鎮(zhèn)化建設格局。在實現村民富裕的同時,他帶領村兩委不斷使村民生活更為方便。2011年,村里投資30萬元建設了兩層樓共50間的社區(qū)服務中心,其中部分還將免費提供給村老年人居住;2011年10月,投資50萬元的高標準元疃浴池也已經正式向村民開放,村里免費為居民提供洗澡票;為了使村民更方便的就業(yè),他多方招商引資,招來投資1500萬的同心淀粉制品廠,為村民提供200個就業(yè)崗位,實現了村民就近就業(yè)和增產增收;為了多方拓展村民增產增收渠道,他率領全村黨員干部,歷經艱辛,治理村邊千畝河灘,目前千畝河灘已經形成600畝速生林和380畝果園,良好效益已經初步顯現;2017年,引進百譽農業(yè)和虹美小鎮(zhèn)兩大項目,流轉土地1000余畝,建成高標準冬暖式大棚20余座;規(guī)劃建成村級養(yǎng)殖片區(qū),入駐4家規(guī)?;B(yǎng)殖廠,均已投產收益;為進一步搞好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優(yōu)化農作物品種,他帶領村民種植石榴樹3000余棵,金銀花9萬余株,不斷提升農作物質量,著力延長產業(yè)鏈條,促進村民增產增收。2019年北元疃村集體收入已達到200余萬元。? ? ? 同時,2018年曲阜被中央和省委確定為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北元疃村被納入曲阜21個試點村實踐站建設范圍。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一項探索性工作,該村利用這一平臺,著重做了以下三項工作:一是強化陣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基層群眾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家園和紅色殿堂。通過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和運用,建起村級鄉(xiāng)村民俗記憶館,孔子學堂、鄉(xiāng)村圖書館、壹知書屋(4點半學校)逐漸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第二課堂”,百姓儒學節(jié)、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百場大戲進農村”“人人唱村村演”、免費電影放映工程,更是將歡聲笑語送到老百姓身邊,昔日的“麻友”“冤家”,如今成了文化廣場上形影不離的“舞友”“戲友”,村民的生活品位和情趣得到明顯提升。二是抓好志愿服務。組建了黨員、巾幗、移風易俗、文體活動、矛盾調解和安保巡邏6支志愿服務隊伍,搭建出了“供需一體化”的志愿服務平臺。巾幗志愿服務隊教育引導婦女發(fā)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以村紅白理事會為基礎,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文體活動志愿服務隊組織以村民為主要成員的業(yè)余文體隊伍,開展具有本村特色、群眾喜聞樂見、易于參加的各類文體活動;矛盾調解志愿服務隊以村“和為貴”調解室為陣地,及時發(fā)現并調解鄰里關系、民事糾紛;安保巡邏志愿服務隊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每天的巡邏工作,實現村內24小時巡邏。三是擴大輿論效果。將“文明是立身之本,孝賢是元疃之魂”作為村莊的文明理念,注重村民文明新風養(yǎng)成教育,堅持每年由集體拿出3萬元開展“五好家庭”“美潔靜雅”示范戶等評選活動,每季度突擊檢查一次老人被褥,不僅讓那些靠嘴皮子孝老的人無處遁形,更是在倡樹一種生活新風。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才能及時正確地反映群眾的呼聲,為老百姓辦實事。作為人大代表,要對得起選民的信任,不能當擺設,要多干實事?!睆埖鑹驯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