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社會教化功能研究

      2020-02-23 13:18:15
      關鍵詞:教化受眾信息

      戴 勇

      (鹽城師范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7)

      “教化是一個社會精神風貌整體保持向上的重要途徑,是一個時代形成‘向善的力量’的根本途徑?!盵1]傳統(tǒng)的社會教化方式是以文學(故事)、繪畫(繪本)、音樂(歌謠)以及各種言行舉止、禮儀規(guī)范與約束為載體的。在傳播先進文化、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既要重視信息載體對人的正面教育與引導,又要充分認識到,視覺是人類感知與接受信息的最主要來源,應發(fā)揮視覺信息傳播的重要作用。在視覺傳達設計語境下研究社會教化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視覺傳達設計是信息傳播的有效形式

      視覺傳達設計是運用圖形、文字、色彩進行綜合創(chuàng)意從而實現(xiàn)信息傳播的藝術行為。視覺傳達設計既是服務人的設計,也是影響和改變人的設計。它不僅可以傳遞信息,給人帶來審美愉悅,同時也影響、規(guī)范甚至約束著人的行為,是社會教育不可缺少的潛在形式。視覺傳達設計對社會文明的進步能起到促進作用。所以,探討視覺傳達設計的形式與特點,研究其在推行社會教化實踐中的積極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當今的信息世界里,傳播是實現(xiàn)信息分享,進行信息傳遞、反饋與交流的最有效渠道。人們希望獲取有效信息,而信息是由人的各種感官接受的?!拔覀冎茉獾氖澜缡且砸曈X為主要媒介,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不僅是通過文字,更多的是通過視覺信息?!盵2]視覺信息的傳播方式具有直觀性、易辨性、生動性、快捷性、廣泛性等特點。視覺傳達設計是以信息傳播為目的,運用可視的藝術形式向受眾傳達特定的信息,并對受眾產生影響??梢哉f,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功能就是信息傳播。

      視覺傳達設計通過視覺元素或與其他多元素的組合構成信息的框架與分類系統(tǒng)并加以傳播,這種信息框架及分類系統(tǒng)乃是視覺傳播的圖式。設計師通過運用視覺傳播圖式進行信息傳播,設計師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受眾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我們認為,視覺傳達設計是以傳播為目的,以視覺傳播的圖式進行信息告知與發(fā)布并對受眾產生影響的藝術行為。當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已不僅有傳統(tǒng)的廣告、包裝、書籍與企業(yè)形象設計等門類,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有影像、動畫、展示、CG藝術以及網絡條件下的交互設計、UI設計等多種門類形式。多門類視覺設計形式也為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視覺設計傳達信息具有直觀性與廣泛性

      信息傳播的載體是多樣的,有文字數(shù)據(jù)、音頻、影像、圖片、觸感物和電磁波等,但“從更廣義的大眾傳播角度來看,有科研成果表明,在人類所有的感知信息中,視覺信息占83%以上”[3]。人們更樂于通過眼睛感知與接受信息?!凹~約大學心理學專家吉米·布洛諾(Jerome Bruner)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人們能夠記住10%聽到的東西,30%讀到的東西,但是卻可以記住80%看到的東西。”[3]因此,視覺是人類接受信息的最主要來源。如何利用人的視覺感官進行信息傳播,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需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些表明,語言文字等其他感知來源無法替代人眼觀看時獲得的感性經驗,因此,圖像化信息是信息傳播的最佳載體。

      視覺信息的傳播與接受具有顯著的直觀性。人們通過眼睛以及個人的認知能力就可以直接獲取各種信息,并且這種直觀性還伴有較強的記憶特點。例如,我們也許不能清晰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罹難人數(shù)的準確數(shù)據(jù),但關于這場地震的觸目驚心的畫面會縈繞在人們的記憶中。圖像是人類觀察與認知世界的重要載體與工具,它有靜態(tài)與動態(tài)之分。隨著視覺讀圖時代的來臨,圖像化的信息以其富有變化的構圖設計、多層次的色彩搭配以及延展性的想象空間建構而受到人們的青睞[4]。

      圖像時代,視覺接收信息的廣泛性使人們更加重視視覺設計。傳統(tǒng)的平面媒體通過增加大量的圖片來吸引讀者,影視、網絡甚至自媒體中也遍布各種視覺信息。大量的圖片包含了多維度、多時空、多層次的信息要素,涉及到人類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人類的視覺可以從容有序地、分層次地接受來自各方面廣泛的視覺信息。我們可以在早餐時關注電視新聞、翻看手機朋友圈的自媒體信息,在上班路上瀏覽路牌廣告、地鐵廣告等,走進辦公室可以閱覽各種報紙、雜志,然后打開電腦進行互聯(lián)網的信息下載與交換等。如此種種說明,我們生活處在豐富而多維度的信息空間中。

      當然,視覺信息也是有價值分區(qū)的,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各種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信息,我們必須進行有效處理,建立起必要的存儲與處理機制。

      (二)視覺設計傳達信息具有豐富性與多樣性

      視覺傳播的歷史經過了三次重大變革:一是以攝影與印刷復制技術為條件的視覺傳播;二是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媒介變化;三是數(shù)字時代的虛擬視覺效果,互聯(lián)網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與方式。視覺傳播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人們創(chuàng)造視覺信息、分享視覺信息的歷史。“人們不僅樂于以視覺獲取信息,同時還充滿了對視覺信息分享與轉述的渴望,視覺信息的這種共享特性,使得信息傳播的發(fā)展非?;钴S?!盵3]

      人類社會經歷了從造紙術、印刷術的發(fā)明到印刷材料與技術的革命,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攝影圖片廣泛應用于招貼廣告包裝設計,視覺設計空間獲得了極大的拓展。到了二十一世紀,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開始在全世界普及,從而興起了新媒體信息技術革命,由此從根本上改變了視覺傳播的形式與方式,開創(chuàng)了視覺傳達設計的新紀元。目前,視覺傳達設計已經由單項信息傳播過渡到多項信息傳播甚至交互式信息傳播。當今視覺傳達的媒介不僅有傳統(tǒng)的靜態(tài)形式,更有基于互聯(lián)網的動態(tài)形式,甚至跨維度形式。多種多樣的視覺載體,使視覺傳達設計的手段更加豐富,設計的方式也更加多樣。

      事實上,在當下的數(shù)碼時代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已完全掙脫了原有形式的束縛,構建了新媒體的基本架構,在新的信息傳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二、視覺傳達設計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設計不僅是對產品和環(huán)境的設計,也是對人類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設計,對美好未來的設計?!盵5]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處于世界第二位,但社會上還存在著一些道德倫理缺失、社會文化庸俗等現(xiàn)象,亟待我們解決。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不能完全解決這些問題,這就需要人們采取有效的應對之策。在我國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全面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背景下,我們需要發(fā)揮視覺傳達設計信息傳播與德行教化的積極作用。

      距今一萬多年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和法國南部的拉斯庫洞窟內描繪的各種場景,是原始人類在向族群傳授狩獵方法技巧而創(chuàng)作的圖示。這樣的圖示既是人類最早的繪畫作品,也是人們創(chuàng)造和利用可視圖形進行信息傳播與行教行效的最早例證。

      我國唐代美術理論家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記有“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歷代名畫記》中記有“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都旨在指出繪畫具有普遍的藝術審美功能和現(xiàn)實的社會教育功用,可以“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因而可“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

      教化有教育以感化之意。教育是傳授與告知,而感化則是讓人由內而外地覺察與認知。教化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化”?;皇巧驳?、強迫的,而應該通過“風化”與“感化”,春風化雨般使人們自覺、自愿地對“教”的接受。我們知道,教化過程不是發(fā)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師和學生之間,而是發(fā)生在人對事實、疑問及問題不同程度的深入探討之間[6]。傳統(tǒng)的教化是以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道德倫理為標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這種教化是有措施有推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而我們討論的藝術的“教化”,是大眾的,平視的,是基于對事實、疑問及問題不同程度的深入探討,是以藝術作品行教行效的方式進行的。我們認為,教化是社會化的手段,它的對象是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的,它是社會系統(tǒng)進行的教育[7]。

      毋庸置疑,藝術設計不僅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還可以引發(fā)人的思考并施加影響。視覺傳達設計師應該以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通過自身的創(chuàng)造向社會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審美取向、生活態(tài)度、行為方式、道德標準、政治主張等。視覺傳達設計具有信息傳播的強大力量,是教化民眾的重要形式。但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化”不是直接的說教,而是運用作品視覺元素或與其他多元素的組合構成信息的框架與分類系統(tǒng),從整體上對受眾心理產生由內而外的感化與觸動。我們要全力塑造當代社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并把這種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不遺余力地向社會上的每個人推廣,使之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共識和理想[8]。

      視覺傳達設計圖形、文字、色彩的創(chuàng)意是實現(xiàn)“教化”的基本元素,而要達到教以效化、民以風化的效果,則需要附加以對應有效的視覺創(chuàng)意。我們所主張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社會“教化”功能,并不是指簡單的政治教育,而是指視覺傳達設計對受眾群體包含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綜合影響。藝術的教化可以影響人的精神世界,使個人的心靈情感受到某些有倫理關切的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理念的引導和塑造,漸滋浸漬,潛移默化,習與性成,即獲得了教化[9]。在施教過程中,設計師要把“教化”與“提高人的精神與素質”聯(lián)系起來。不同于說教,教化是利用樂見的手段與條件,影響、感染受眾,使受眾由此感化與觸動。這種感化與觸動,既有直接的、強烈的、撼人心魄的,也有間接的、緩釋的、潛移默化的。

      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視覺象征符號系統(tǒng),圖像除了具有藝術審美與傳情達意的功能,同時也內嵌著一定的權力關系。從古至今,圖像在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一直在塑造一種“圖像政治”的社會生活景觀,即圖像作為強有力的政治傳播媒介,成為輿論宣傳中重要的手段,建構起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深刻影響著不同時代的人的自我認同、社會認同和政治認同[4]。所以,作為視覺文本的圖像很難置身于價值中立之中,它和政治主體、政治事件以及意識形態(tài)結合在一起,成為社會教化的重要工具[4]。

      英國小說家道格拉斯曾說:“透過廣告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國家的理想?!盵10]“‘教化’能夠使人和異己者融為一體,使人能在其中見出自身;教化的過程就是對人類社會‘共通感’的培養(yǎng)和教育過程,而共通感即不同社會群體在同一種具體情形中達到共同性感覺的精神狀態(tài)?!盵11]面對社會現(xiàn)狀,設計師構思創(chuàng)意,必須抱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己任,激發(f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樹立正直為人、疾惡從善、見賢思齊的潛在意識,全面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發(fā)揮出積極作用。

      三、視覺傳達設計實施社會教化功能的路徑

      面對特定的環(huán)境、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時機以及特定的信息載體,視覺傳播的教化效果會有所不同。就方法論而言,教化就是將主流的思想文化、價值觀“植入”到當代的視覺傳播信息載體中,借助人們的想象,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與認同。我們知道,人在感知與接收信息過程中有直接知覺與間接知覺之分,所謂直接知覺是指觀看者確實所見的真實空間的真實物體,間接知覺則是知覺的文化性與直接性的整合,它所見到的是再現(xiàn)的虛擬空間,虛擬空間處于圖像的展示表面與觀察者的周圍環(huán)境的交會之處[12]。視覺傳播圖式具有直接感知與間接感知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考慮到視覺傳播所處不同環(huán)境條件和各類人群的差異化特征,從創(chuàng)意的題材、形式、環(huán)境以及覆蓋面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與實踐。在視覺傳達設計的形式載體中,廣告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種。即便是在信息化時代,傳統(tǒng)的平面廣告依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一) 豐富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化題材

      視覺創(chuàng)意是建立在人們的想象與聯(lián)想基礎之上的。設計師運用視覺元素或元素的組合進行創(chuàng)意,引導受眾對各種創(chuàng)意手法進行聯(lián)想,從而實現(xiàn)對視覺信息的正確解讀。當然,創(chuàng)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隱喻”的,創(chuàng)意者可以通過對視覺信息進行編碼,創(chuàng)造出包含信息的視覺圖形,再由受眾解碼認知,將創(chuàng)意圖形轉化為可解信息,達到視覺信息有效傳播的目的。換而言之,就是設計師運用美的創(chuàng)意、美的圖形、美的色彩、美的文字,為受眾構思一幅暗含信息的視覺體,建立一條信息傳達路徑,以達到潛在意涵的教化效果。因此,視覺創(chuàng)意的題材是視覺信息傳達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說,一則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公益廣告應成為點亮社會責任的那盞燈[10]。當然,人們在視覺傳播的圖式中消費圖像帶來的視覺與精神快感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解讀圖像的“畫外之音”[3]。

      歷史上各朝代都有不同形式的教化方式。明清徽州的各種建筑及其木雕、磚雕裝飾,以各種敘事圖像表現(xiàn)“漁”“樵”“耕”“讀”,解讀重農為本、讀書明禮的生存之道,表現(xiàn)“忠”“孝”“節(jié)”“義”,宣揚儒家思想與精神追求,這也是當時社會教化民眾的重要手段??滴鯐r期的社會教化,則有效地運用了迅速發(fā)展并在大眾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青花瓷為載體,以至于直接促成了青花人物瓷畫的繁盛,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青花人物瓷畫的形式與內涵[14]。如今,在許多傳統(tǒng)民族建筑以及工藝裝飾上依然保留與沿用著這樣的教化方式,這也成為文化傳承中抹不去的記憶。新中國早期以電影的形式進行廣泛的教化,那時,注重“加一點改良社會、提高道德的力量在影片里”,以教化人生、教化社會為主旨,在戲里面把感化人心的善意穿插進去[15],發(fā)揮了極有效的作用。建國初期的紅色電影承載著國家形象、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等諸多元素,擔負著“再現(xiàn)中華”民族革命歷程、頌揚民族氣節(jié)、塑造民族理想的使命[15],時至今日,它們依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我們也會在大街小巷看到各式各樣的圍墻廣告,這些廣告雖然樸素簡單,但很接地氣,圖文內容淺顯、直觀,卻能很有效地達到區(qū)域傳播擴散與教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們還能優(yōu)化房地產工地圍墻護欄的粗鄙狀況,使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化載體與社會經濟、產業(yè)發(fā)展甚至城市亮化聯(lián)接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較快,但城市面貌卻存在趨同化現(xiàn)象,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從視覺傳達設計的主動性來審視,也是一篇大文章。城市區(qū)域劃分的導向標識設計以及標志性建筑、名人居所、文化故地以及園林與綠化樹木的文化標注等,都可以成為城市文化得以彰顯的視覺設計關注點。設計師要在城市中創(chuàng)造屬于該城市的可識別、可區(qū)分、有特色的視覺文化圖像與符號,并以此作為視覺教化的重要載體。

      讀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看王維的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是因為他的詩能夠給人視覺聯(lián)想;畫中有詩,則是指圖畫呈現(xiàn)出詩意的境界。當下,我們已經進入自媒體時代,視覺設計的社會教化形式也相應發(fā)生變化。面對多元紛擾的大千世界,人們可以自己攝制、創(chuàng)作各種視覺作品,也可以轉發(fā)別人的優(yōu)秀作品,視頻傳播已成為當今的主流。在我們的朋友圈里可以經常見到發(fā)布、傳閱的各式各樣圖片與視頻信息。人們接受到這些視覺信息都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視覺設計由此而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作用,所以說它是社會主流意識與主流價值的重要傳播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粗鄙的器具培養(yǎng)不出“紳士風度”,接受庸俗的視覺信息不能提升人的高尚情操。不同層次的視覺信息會給受眾不一樣的教化與引導。因此,設計師必須在創(chuàng)意題材上下功夫,以精致與高雅的視覺語言,創(chuàng)造屬于時代的視覺信息并加以傳播。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時代發(fā)展的成就以及日常生活方式都可以成為視覺傳達設計教化的大眾題材。當然,我們也要關注生命健康、水源環(huán)境、大氣污染、食品安全、水土流失、動物保護等社會問題,以提高大眾的社會責任感。

      (二)增加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化創(chuàng)意形式

      優(yōu)秀的視覺設計一定會有優(yōu)秀的視覺圖形創(chuàng)意。圖形創(chuàng)意的教化功能需要通過受眾的聯(lián)想來實現(xiàn)。人們可以在各自的視覺心理架構中,對相互關聯(lián)的視覺元素進行類比聯(lián)想,如接近聯(lián)想、類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因果聯(lián)想等。例如,人們看到鮮花就會聯(lián)想到蜜蜂,就想到辛勞,就意識到“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看見鴿子就想到和平與安逸,就意識到“人類要制止戰(zhàn)爭”;看到干涸的土地就想到水的寶貴,就意識到要“保護森林資源”;看到未熄的煙蒂就會想到火災,就要提醒人們有“防火意識”等。

      視覺圖形可以運用多種藝術語言進行創(chuàng)意,如民間剪紙、民間年畫、泥人工藝、刺繡圖案、染織圖案、手工編織、中國水墨畫、書法篆刻等,也可以利用電腦CG模擬設計。我們應該根據(jù)受眾群體的受教育程度與審美興趣進行安排,合理化地使用相應的手段與形式。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群眾基礎好,具有傳統(tǒng)性、親和性、緩釋性特點。如民間年畫,題材豐富,形式簡單,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具有極好的群眾基礎,是農村視覺教化的重要載體。而基于互聯(lián)網視頻信息的新媒體傳播形式,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可交互等特點。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形式新穎,信息交互快且數(shù)據(jù)量大,是現(xiàn)代中青年群體視覺教化的重要載體。“形式多樣的廣告是視覺傳播的基本形式,它可以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群體文化諸如民族情感、風俗習慣等都有著深厚的社會歷史積淀,不易受環(huán)境的沖擊而改變,而廣告正以其廣而告之的力量,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和改變著群體文化,使之跟隨社會進步的腳印慢慢前進?!盵16]因此,我們必須有所選擇地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以實現(xiàn)民族凝聚、精神激勵、文化認同與行為規(guī)范等功能的傳播作用[17]。

      視覺傳達設計創(chuàng)意過程中還應揚長避短。其策略是以面為主,線面結合。在人群相對聚集的場所,視覺廣告設計具有較大的覆蓋面,往往能夠發(fā)揮更大的效能。在以家庭、同學、戰(zhàn)友等人際群體關系為線索的視覺傳播中,我們則應采用網絡視覺信息傳播的方式,這樣更能達到傳播與教化的作用。靈活有效地采用視覺傳播的形式,是保證視覺傳達設計有效傳播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視覺創(chuàng)意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化作用。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我們常常見到各種廣告招貼,這些廣告招貼不僅具有極強的視覺感,而且能夠在第一感就抓住人心,引導人們趨于良善,促使人們抵制邪惡,從而起到教化效果。視覺創(chuàng)意能夠實現(xiàn)教化是以受眾內心愿意接受為前提的,因此,具有誘導性的圖形能讓受眾在圖形解讀中產生共鳴是極為重要的。應該說,藝術作品感化人最有效的發(fā)生源是情感,情感對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動力性,它可引起和推動人的思想及行為[18]。優(yōu)秀的視覺設計必須包含豐富的能夠觸動人心的藝術情感,只有從情感上打動人,才能有效地感化人、教化人。因此,視覺傳達設計還必須重視對所傳播信息情感的注入,使受眾的情感得到升華。

      我們不僅要在傳統(tǒng)的靜態(tài)形式媒介上進行創(chuàng)意傳播,還要在基于互聯(lián)網的動態(tài)形式媒介,甚至在跨維度形式的媒介上進行創(chuàng)意傳播。我們應增加視覺傳播形式,讓不同文化層次的受眾,都可以走進視覺傳播的自助餐廳,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三)擴大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化覆蓋面

      視覺傳達設計進行社會教化還應該顧及人群覆蓋與環(huán)境覆蓋,從而使視覺信息的傳播實現(xiàn)最大化。為了實現(xiàn)信息傳播的最大化,我們必須要研究傳播的形式與力度,要研究不同視覺傳播方式與傳播媒介的不同傳播效度與廣度。受眾的年齡結構以及所處的地域環(huán)境、文化差異、受教育程度等,都是影響有效傳播的重要因素。各類公益廣告具有顯著的社會警示作用,是視覺傳播最基本、最普遍的傳播方式,具有極廣的傳播覆蓋面。而基于互聯(lián)網的視覺信息傳播,具有新穎、快速、數(shù)據(jù)量大、生動可交互等特點,已然成為當下視覺傳播的主流。

      視覺傳達設計也應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在我國新農村建設中,設計者就可以采用農村建設中的各種有利條件;在城市社區(qū)文化建設中,我們則應該著重于城市社區(qū)的文化條件與環(huán)境因素;在以不同職業(yè)、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收入條件為背景的各類社區(qū),我們則應該在視覺設計中有所側重,有效應對;而面對我國愈加顯著的老齡化特點,視覺傳播還應該有意識地考慮可視化程度、老齡人的接受度、老齡人的興趣點等因素。在我國城市化的快速進程中,很多農民進入城市,而無論是古老鄉(xiāng)鎮(zhèn)的居民還是新轉移進城的農民,他們的生活方式雖然在逐步城市化,但他們的精神世界依然是鄉(xiāng)村性的[19]。所以,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審美取向以及對于事物的看法與觀點必須成為視覺設計創(chuàng)意的關注點。

      在當今圖像世界中,既有傳統(tǒng)的靜態(tài)圖像,也有基于互聯(lián)網的動態(tài)影像。而無論是靜態(tài)的圖像還是動態(tài)影像,都具有無可回避的現(xiàn)實性與實用性。設計師應該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因素進行有效的設計與傳播。

      從視覺傳播的有效性來分析,視覺傳達設計必須避免直白、單一、生硬的僵化方式,而以社會、文化、歷史、科技、生活等相關知識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創(chuàng)意元素進行傳播與教化。這種教化以滿足與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需要為前提,直白、單一、生硬的說教只會引起受眾的心理抵觸。

      四、結語

      在傳播信息時,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不僅要給人以必要的審美享受,還應該使人們從中感知、領悟、體會到作品對人的文化引領、思想引領,以達到一定的社會教化作用。因為它具有自覺性、無意性、娛樂性、印象深刻等特點,所以這樣的社會教化作用往往是一般輿論工具不能達到的。傳播先進文化、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不能只有傳統(tǒng)的正面教育,還應該加以拓展,用藝術的方式進行間接的、側面的教化。視覺傳達設計能夠發(fā)揮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對社會文明進步起到積極而又重要的教化作用。我們認為,在社會系統(tǒng)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有效性方面,正面的說教有時不如間接的教化,因此,發(fā)揮視覺傳達設計的社會教化功能具有非常積極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猜你喜歡
      教化受眾信息
      用創(chuàng)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孔雀東南飛》女德教化主題探析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電視節(jié)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古希臘悲劇的教化旨歸探析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文藝育人 教化入心
      中國火炬(2009年5期)2009-07-24 14:26:34
      不走絕路
      時代風采(2009年12期)2009-07-20 10:06:42
      新邵县| 汝阳县| 吉隆县| 龙井市| 南漳县| 恭城| 绥化市| 河北区| 扶绥县| 合江县| 许昌县| 上栗县| 修文县| 巩留县| 巩义市| 岳阳县| 维西| 米林县| 工布江达县| 汝州市| 微博| 上思县| 广宁县| 蓬溪县| 青龙| 建始县| 沅陵县| 德钦县| 宝鸡市| 龙陵县| 宜昌市| 南汇区| 柳林县| 江阴市| 青川县| 海门市| 玉龙| 周口市| 花莲县| 肥乡县|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