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伶
(中國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3)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庚子初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大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齊心協(xié)力,保衛(wèi)湖北,保衛(wèi)武漢,以空前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痛苦和災難往往最能激發(fā)一個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一個個赤誠勇敢的中華兒女在一線與病魔進行艱苦斗爭,書寫了感天動地的新時代愛國主義篇章,為新時代愛國主義增添了豐富內涵。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偉大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未曾被任何困難和挑戰(zhàn)所擊倒。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們有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盵1]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舉好愛國主義這面旗幟,將愛國主義注入民族心,用愛國主義鑄就民族魂。當前,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抗“疫”斗爭,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思想政治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在這場抗“疫”斗爭中涌現(xiàn)的民族英雄、體現(xiàn)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就是最生動的思政課教材。
將抗“疫”斗爭融入愛國主義思政課,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的愛國主義思政課,必須幫助青少年堅定必勝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勇?lián)鷷r代使命,潛移默化地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既傳授知識又涵養(yǎng)品格。
在疫情面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箵粜鹿诜窝滓咔樾枰覀兠恳粋€中華兒女堅定信念[2]。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聯(lián)想到2003年的非典疫情,但此次疫情比非典疫情還要可怕。鋪天蓋地的流言紛至沓來,這些消息真假難辨,讓人無所適從。不斷上升的確診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更是刺激著人們本就因疫情而脆弱的內心。社會閱歷不足、人生經驗不豐富的青少年,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和惶恐等情緒,甚至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出現(xiàn)這一系列情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必勝的信念不足。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盵3]有了精神和信心,我們就能變壓力為動力,筑牢抗擊疫情的心理防線。必勝的信念來源于黨中央的領導,來源于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來源于每一個在崗位上奮斗的中國人民。只要我們能講清楚黨中央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講清楚我們的國家物資充足,科技發(fā)達的現(xiàn)狀;講清楚每一個中國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的精神;就能為每一位青少年提供抗擊疫情必勝的信念和力量,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
越是困難和挫折,就越能激發(fā)每個人心中愛國主義的拳拳熱情。一百年前,在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際,青少年挺身而出,用“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的鏗鏘誓言,奏響了愛國主義的最強音。白駒過隙,時過境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早已不需要用“拋頭顱、灑熱血”的形式來證明,也似乎成為一個不那么急迫的命題。國家認同感并非生而就有,需要通過后天不斷地培養(yǎng)和教育逐漸形成?!皩γ恳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少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盵4]因此,我們更需要夯實青少年的愛國主義基礎。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青少年應該勇敢地舉起愛國主義的大旗,將個人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將愛國主義情懷化為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堅定信仰,以自覺行動與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一起共克時艱,在抗“疫”斗爭中展現(xiàn)青春風采。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在疫情面前應該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在這場抗“疫”斗爭中,無數(shù)90后醫(yī)護人員奔赴前線,成為抗“疫”戰(zhàn)場中的戰(zhàn)士,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守衛(wèi)著祖國和人民,譜寫了奉獻的青春華章,展現(xiàn)出了青年的責任和擔當[5]。因各種原因無法到達抗“疫”戰(zhàn)場一線的青少年,也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自身的責任使命。要讓青少年清醒地認識到,抗擊疫情的使命不可推諉,“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的思想不可萌生,安逸過日子的行為不能提倡。青少年應盡自己所能,在網絡上和各種謠言做斗爭,在生活中做好自身和家人衛(wèi)生安全防護。青少年要想勇?lián)姑钪匾氖乔趯W苦練、練就過硬本領。疫情嚴重,但學習不能荒廢。在非常時期進行的特殊形式的線上教學,需要青少年具有強大的自律意識和自學能力。青少年要在這段時間里提升自身能力,錘煉意志品格,避免沉迷網絡,遠離有害信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積蓄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齊心抗“疫”,體現(xiàn)出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速度?!皣须y,召必回,戰(zhàn)必勝”喊出了所有中華兒女的心聲。這場艱苦的抗“疫”戰(zhàn)爭,孕育了偉大抗“疫”精神,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越性,涌現(xiàn)出無數(shù)高尚且偉大的英雄人物,是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的集中體現(xiàn)。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同志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盵6]在5000年的歷史畫卷中,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文明長河從未斷絕。近代以來,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豐富了民族精神的圖譜。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億萬中華兒女上下一心,團結一致,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為中華文明增添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是舍小為大、舍家為國的奉獻精神。為了切斷疫情的傳播途徑,湖北省和武漢市從2020年1月23號起宣布封省封城,做到了“犧牲小我保全大我”,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武漢市市民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取消了自己的行程,在家中自我隔離,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新年。二是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中華民族越戰(zhàn)越勇、越挫越勇。科研人員夜以繼日不懈攻關,使得中國研發(fā)疫苗的進程走在世界前列。疫情防控雖已取得勝利,但我們仍然面臨著新的風險和挑戰(zhàn)。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偉大斗爭精神是我們接連取得抗“疫”斗爭勝利的重要法寶。三是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道義擔當。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院士團隊率領42 000多名醫(yī)護人員逆行出征,匯聚起戰(zhàn)勝病魔的強大合力。一批批生活必需品和醫(yī)療物資運往湖北,極大地緩解了武漢因封城而造成的物資短缺的局面。同時,中國為了防止疫情向全球蔓延做出了最大努力。隨著中國疫情的好轉,截至2020年3月26日,中國已經向89個國家提供了緊急援助,這體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的大愛與擔當。
弘揚抗“疫”精神,就是弘揚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危難關頭,所孕育出的彌足珍貴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華民族集體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感。愛國主義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兒女最深處的情感迸發(fā)和價值追求。在抗“疫”斗爭中孕育并誕生的抗“疫”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是愛國主義的重要載體,必將以其深刻內涵而載入中華民族史冊。
疫情是對我國制度和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盵7]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國共產黨處變不驚、積極應對,有力有序地推進疫情防控,向世界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體現(xiàn)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
一是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顯著優(yōu)勢。疫情發(fā)生以來,習近平同志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下,各級黨組織高速運轉、連續(xù)作戰(zhàn),從省市縣社區(qū)到廣大農村層層聯(lián)防、級級聯(lián)控,全力防止疫情擴散,鑄就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各方力量被積極調動起來,組織疫苗研發(fā)攻關、重點物資統(tǒng)一調度、推動企業(yè)復工復產,匯聚成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越性。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創(chuàng)造了不可思議的中國速度,這背后體現(xiàn)的是黨和政府強大的組織能力和指揮調度能力。短短十天時間,面積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yī)院拔地而起。又是一個十天,雷神山醫(yī)院破土而出。這有效緩解了武漢市醫(yī)療資源匱乏的局面。三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優(yōu)勢。無論是在抗擊疫情的物資供應方面,還是在捐款捐物方面,國有企業(yè)一直不講條件,只談責任。公立醫(yī)院在抗“疫”戰(zhàn)爭中扮演主力軍的重要角色,全國各地醫(yī)護人員前赴后繼馳援武漢,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最美逆行者。在這場抗“疫”斗爭中,全國各地派出的醫(yī)護人員多達4.2萬。這充分展現(xiàn)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本色。
在當今中國,弘揚愛國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現(xiàn)實的。愛國,就是要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四個自信”。面對當今社會不少否定和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潮,青少年只有充分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才能有力地反駁各種錯誤言論,才能做到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而自覺地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動向前。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展現(xiàn)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8]。疫情發(fā)生以來,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發(fā)生。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耄耋之年掛帥出征;醫(yī)護人員在新春佳節(jié)與家人分別,回歸崗位與患者共渡難關……一個個可愛的人,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匯聚起了強信心、暖人心和聚民心的正能量,展示出了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一是數(shù)萬醫(yī)護人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上萬醫(yī)護人員不計生死、不計報酬,星夜兼程馳援武漢,一個個紅手印,一封封請愿書,體現(xiàn)的是醫(yī)護工作者的忠誠與擔當,哪里需要他們,他們就出現(xiàn)在哪里。在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后,重癥醫(yī)護人員馬不停蹄轉戰(zhàn)黑龍江,前往中國防控疫情境外輸入的主戰(zhàn)場,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銅墻鐵壁。二是千萬黨員干部。“我是黨員我先上”,這一口號響徹疫情防控的各個戰(zhàn)場。無論在哪里,我們都能夠看到黨員干部的身影。各地村支書硬核喊話,各地黨員干部嚴防卡口,拉橫幅、發(fā)資料、貼標語,對疫區(qū)返鄉(xiāng)人員進行密切排查,讓鮮紅的黨旗插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三是奮斗在一線的普通人員。在這場抗“疫”斗爭中,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平凡卻堅毅的面孔。有在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穿行的快遞小哥;有在小區(qū)內24小時不間斷進行宣傳、消毒和檢測的保安;有無數(shù)青年學子主動請纓為家鄉(xiāng)出力;有在線上義務為中小學生答疑解惑的平凡教師;還有盡自己所能參與春耕保障生產的勞動人民。這些畫面中的普通人,他們在自己默默無聞的崗位上忠于職守,甘于奉獻,傳遞著大愛和希望。
自古英雄敢舍軀,懸壺曾未畏江湖。在疫情暴發(fā)前,這些人都只是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疫情暴發(fā)后,他們不畏艱險、救死扶傷,成了抗擊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的民族英雄和時代楷模。這些民族英雄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仰和學習。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調:“著眼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著力培養(yǎng)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9]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情感,卻不能僅僅停留在感情層次,必須要用行動和實干來弘揚。通過將實踐內化與理論灌輸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功能,讓青少年對愛國主義擁有更加直觀且深入的認識。
關注時事政治是培育愛國熱情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青少年要自覺關注國家大政方針,另一方面,青少年要主動了解世界大事,認清世界形勢。在新冠肺炎蔓延的當下,中國以及全世界抗擊疫情的故事就是最熱點的時事新聞。青少年只有加強對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關注,才能全面了解在這場偉大抗“疫”戰(zhàn)爭中體現(xiàn)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10]。疫情不僅考驗著中國,同樣也考驗著全世界。放眼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采取最嚴格、最全面、最徹底的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國始終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力所能及地向有困難國家提供醫(yī)療物資和技術的幫助。中國敢于責任擔當、敢于直面矛盾的大國形象值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自豪。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緊扣這場青少年親身參與、難以忘懷的抗“疫”斗爭,更能觸及青少年內心深處,引起他們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強烈共鳴,進而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激發(fā)青年心中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愛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行動。只有將愛國主義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才能彰顯其高尚與偉大。在這場抗“疫”斗爭中,青少年要爭當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員、宣傳員和保障員,將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轉化為防控疫情的堅決動力。我們應鼓勵青少年成為一名網絡志愿者,通過各種形式宣傳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護措施,發(fā)出防護倡議,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人提高防護意識,展現(xiàn)青少年積極向上的青春面貌。同時,動員青年成為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員,保護好自身安全的同時投身抗“疫”一線,加入抗擊疫情服務隊伍,積極服務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協(xié)助做好宣傳、防控、檢測等工作,將家國情懷轉換為奮斗激情。社會各界人士應引導青少年成為抗擊疫情的保障員,為醫(yī)護人員子女進行義務的學業(yè)輔導和心理疏導,主動幫扶空巢老人、殘疾人和貧困戶等弱勢群體。疫情必須阻攔,但春耕不能停止,農林專業(yè)的青少年應該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所長,主動亮明身份,科學有序幫扶農民進行春耕。青少年通過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即使自身得到了成長,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從學習榜樣到成為榜樣,引導青少年積極向在疫情防控中涌現(xiàn)的英雄看齊。逆行出征的醫(yī)務工作者、聞令而動的人民子弟兵、全力攻關的科研工作者、默默無聞的快遞小哥、堅守一線的公安干警和廣大基層工作者等等,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勇挑重任。他們是新時代的民族英雄,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通過挖掘他們在抗“疫”斗爭中他們的鮮活事跡,全方位展現(xiàn)他們英勇悲壯的抗“疫”故事,在青少年中掀起學習榜樣的熱潮,形成崇尚英雄、致敬英雄的良好風尚,這對于青少年成長成才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要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學習他們許身為國、敢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做到矢志不渝、忠心報國。榜樣的力量無窮無盡,通過學習榜樣引導青少年將拳拳報國熱情轉化為真抓實干的強大動力,滌蕩自身靈魂,練就過硬本領,在強國征程中化繭成蝶,成為新的時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