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潤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 唐山 063000)
內容提要:目的:分析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方法:選擇阜礦總醫(yī)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接受常規(guī)治療及對癥治療,觀察組35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5d后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動脈二氧化化碳分壓(PaCO2)、動脈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aO2)、住院時間。結果:治療后,HR、RR、PaCO2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HR、RR、PaCO2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PaO2、SaO2均顯著增加(P<0.05),且觀察組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顯著促進了患者血氣分析、呼吸功能的恢復,縮短了患者康復時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對其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1,2]。本研究以阜礦集團總醫(yī)院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該類患者的效果?,F報告如下。
選擇阜礦集團總醫(yī)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49~81歲,平均(65.39±9.17)歲;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49~80歲,平均(65.23±9.35)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感染、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止咳、化痰、平喘、補液、吸氧、營養(yǎng)支持、糾正水電解質平衡與酸堿平衡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患者取半臥位,適當抬高床頭,選擇合適的鼻導管或面罩,呼吸機設置為S/T模式(自主觸發(fā)/定時模式),起始吸氣壓6cmH20,逐步調整至10~20cmH2O,起始呼氣壓3cmH20,逐步調整至4~8cmH20,呼吸頻率10~18 次/min,氧流量5~8L/min,潮氣量(VT)400~500mL。呼吸壓力要從低到高調整,氣道壓力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逐步上升至患者最佳耐受程度。連接呼吸機前要先獲得血氣分析指標,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定時監(jiān)測脈搏、呼吸頻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PaO2/FiO2)、肝腎功能及血氣分析變化情況,并根據血氣分析情況,合理調整呼氣壓、吸氣壓、頻率、氧流量參數,確保血氧飽和度始終>90%。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5d后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動脈二氧化化碳分壓(PaCO2)、動脈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aO2)、住院時間。
采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對比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構成比的方式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數據行t檢驗,P<0.05則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HR、RR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HR、RR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HR、RR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R、RR變化情況(±s)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R、RR變化情況(±s)
注:治療前后組內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HR(次/min) RR(次/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115.39±13.04 81.42±8.51* 26.38±6.21 18.23±3.75*對照組 35 114.72±13.35 94.17±11.26* 25.49±5.88 21.76±4.84*t / 0.212 5.344 0.616 3.411 P / 0.832 0.000 0.540 0.001
治療前,PaCO2、PaO2、SaO2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PaO2、SaO2均顯著增加(P<0.05),且觀察組PaO2、SaO2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aCO2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s)
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s)
注:治療前后組內比較,*P<0.05。
組別 PaO2(mmHg) PaCO2(mmHg)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50.06±5.78 87.14±7.29* 74.21±8.53 40.85±4.62* 76.38±4.71 96.75±2.04*對照組 35 50.13±6.27 75.37±8.31* 73.94±9.16 48.36±5.69* 77.15±4.39 91.57±2.83*t/0.049 6.299 0.128 6.062 0.708 8.784 P/0.961 0.000 0.899 0.000 0.482 0.000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2.83±2.79)d,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74±4.81)d,(P<0.05)。
COPD臨床上主要以呼吸時氣流受阻為特征[3]。如果不及時糾正呼吸衰竭導致的低氧血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癥狀,出現COPD合并呼吸衰竭時,需要快速改善患者通氣與換氣功能,糾正低氧血癥與二氧化碳潴留,進而改善體內供血供氧情況[4,5]。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在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輔助治療后,患者癥狀緩解、血氣分析指標、呼吸、心率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更佳,患者康復更快。BiPAP雙水平正壓通氣是通過氧氣面罩等無創(chuàng)方法,將呼吸機與患者連接,以患者自主呼吸作為動力源,患者吸氣時呼吸機會給予一定壓力支持,使患者能夠克服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量,呼氣時則能夠使患者以較低的壓力呼出氣體,避免細支氣管閉合與肺泡萎縮,從而促進了二氧化碳的排出,減少二氧化碳潴留,增加呼吸道內壓與肺泡內壓,加強肺泡滲液與間質吸收,有效糾正呼吸衰竭癥狀。
綜上分析,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顯著促進了患者血氣分析、呼吸功能的恢復,縮短了患者康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