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魯渤
清晨測試你聽覺的有七種鳥聲
你始終都沒能找到
可以角色互換的那一種
你捕捉鳥聲,徘徊在
第五和第六種的呢喃之間
左右兩張網(wǎng)的耳朵
剔除了第一與最后兩種
喧鬧的飆歌
而三、四過于小心翼翼了
第二的存在更像反復(fù)不停的質(zhì)疑
春天多么好,樹木繁茂
枝葉在風(fēng)中搧起的七種鳥聲
婉轉(zhuǎn)清新的悅耳動靜
暗夜里踽踽獨行的你的足音
柳絮揚雪般的萬千心語
分明都是懵懂一時的功課
七種鳥聲,清點你此生半壁江山
但問斂聲展翅何去
飛鳥歸林,不在夕陽西
(選自本刊2019年第六期“首推詩人”欄目)
一葦渡海品讀:
就心靈的成長或休整而言,聆聽自然,聆聽鳥鳴,當(dāng)然也是聆聽教誨、勸勉。事實上,早晨的鳥鳴也許是九種,這里的七種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豐富性。作者試圖賦予七種鳥聲以不同的心理投射。作者明白,鳥聲只有鳥懂得,作為人的心理投射,鳥聲是不穩(wěn)定的。因此,作者是以游戲的方式來完成不同鳥聲的心理投射的,那種確鑿無疑的、鳥聲與心理情愫的對應(yīng)是沒有的。這就是作者為何說想要“角色互換”而不得。明知不可互換而欲求之,實乃貪歡的游戲。但此等游戲乃心靈成長或休整之需,往往發(fā)生在心靈放空之時,由是稱聽鳥鳴及其他籟音為“懵懂一時的功課”甚為恰切。聽鳥鳴,恰為心靈功課;而借鳥鳴清點人生,“斂聲展翅”,尤顯從容。此從容既是人生的從容,也顯示詩文本敘述的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