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芹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大布鄉(xiāng)中心小學,山東 聊城 252000)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新課標》的目標和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策略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實踐,使學生能夠樂于閱讀,并有所感悟。
當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新課改也明確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和交流的能力。而閱讀是學生進行寫作和交流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也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然而,雖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小學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不夠重視,理解不夠透徹。一方面,雖然小學教育改革已經(jīng)蓬勃展開,但是,仍有部分教師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對新課改提出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持消極態(tài)度,缺乏足夠的重視,這勢必會導致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難以順利實施。另一方面,雖然有些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閱讀教學,運用何種手段和方法以便達到預期教學效果,這仍然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有的老師只是把課堂閱讀教學時間留給了學生進行自由閱讀。然而,小學生自律性差,難以保持對閱讀的關(guān)注度,這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也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選材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許多語文教師為了不影響語文成績,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往往趨向于使用課本上的文章或者課后練習冊的文章,并對其進行精講。然而,這些文章學生大多已經(jīng)閱讀過多次,學生對這些素材上的內(nèi)容和文字已經(jīng)感到厭倦。因此,教師選擇這類閱讀素材,難以使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對閱讀教學的效果極為不利。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的提高,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教師通過對閱讀素材的精講分析,使學生對遣詞造句以及行文有了更深的掌握。同時,學生通過閱讀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自身聽說讀寫能力、拓展閱讀視野,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另外,閱讀教學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積極展開調(diào)查研究,摸索出一種積極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走出當前閱讀教學的困境。筆者根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總結(jié),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實際出發(fā),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提升教學效果,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閱讀教學目標,精選閱讀教學素材,科學制定教學步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結(ji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學習的實際情況,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并制定出具體的科學的教學步驟,充分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貫徹實施。教學目標的設定應當具體化,可實現(xiàn),教學步驟的制定應當具備適用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特點。同時,要精選閱讀素材,閱讀素材既要緊扣教學大綱,又要具有一定的新穎性,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運用情境教學法,使閱讀教學更加形象、生動。閱讀素材中涉及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知識量涵蓋面廣,然而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畢竟有限。因此,如何使學生能夠有效理解閱讀素材內(nèi)容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筆者認為,構(gòu)建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閱讀知識,培養(yǎng)閱讀能力。比如,在閱讀學習描寫我國各地風景名勝的文本素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標記描寫該景觀的關(guān)鍵詞語和句子,然后通過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切身感受這類詞句的真實意境。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風景名勝的實景,讓學生通過視覺效果有身臨其境的效果,一方面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與寫作密切結(jié)合,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閱讀技巧,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重視閱讀素材中字、詞、句子以及文章思想的講授和傳達,同時還應當讓學生學會模仿閱讀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技巧,加以靈活運用,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比如,在閱讀寫景類文章的過程中,針對文章中對所描述風景的形象生動的描寫,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掌握這類詞語和句子,并在之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借鑒,比如,可以用來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景物。學生在這一寫作過程中,則實現(xiàn)了知識的輸出和轉(zhuǎn)化,達到了學以致用的閱讀學習目的。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指導下,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處于摸索階段。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構(gòu)建高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緊扣教學大綱,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步驟,精心選擇閱讀素材,運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增強閱讀趣味性,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密切結(jié)合,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溝通表達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