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研究,菜少而肉和脂肪多的習慣是得結(jié)腸疾病的重要原因。因為脂肪和肉類會使腸內(nèi)大量厭氧細菌大量繁殖,致使腸中膽酸、膽固醇及其代謝產(chǎn)物進一步分解產(chǎn)生致癌物質(zhì),反之,在有充分纖維素作用下,好氧細菌容易生長,厭氧細菌受到抑制,從而減少致癌物的產(chǎn)生,另一方面,纖維素在腸道里有75%被腸道細菌分解為低分子脂肪酸,它們能促進腸道并吸收水分,加之其它形成膠質(zhì)狀糞便,及時從腸道這一段運送到下一段,這樣就減少了致癌物質(zhì)與腸壁的接觸時間,纖維素也增加了膽酸的排泄,減少膽酸被吸入人體,從而減低了膽汁和膽固醇的濃度,有利于預防和治療動脈粥硬化和膽石癥。此外,纖維素還能增加食物的體積,提高進食的飽腹感和減緩糖的作用,特別是糖尿病人和肥胖者,多吃蔬菜既可減肥又可限制熱量,從而起到治病的作用。
纖維素的主要作用:①有助于腸內(nèi)大腸桿菌合成多種維生素;②纖維素比重小,體積大,在胃腸中占據(jù)空間較大,使人有飽食感,有利于減肥;③纖維素體積大,進食后可刺激胃腸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腸道蠕動增強,可防治糖尿病和便秘;④高纖維飲食可通過胃排空延緩、腸轉(zhuǎn)運時間改變、可溶性纖維在腸內(nèi)形成凝膠等作用而使糖的吸收減慢;亦可通過減少腸激素如抑胃肽或胰升糖素分泌,減少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減少胰島素釋放與增高周圍胰島素受體敏感性,使葡萄糖代謝加強;⑤近年研究證明高纖維飲食使I型糖尿病患者單核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結(jié)合增加,從而節(jié)省胰島素的需要量。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進食高纖維素飲食,不僅可改善高血糖,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的應(yīng)用劑量,并且有利于減肥,還可防治便秘、痔瘡等疾病。雞、鴨、魚、肉及蛋等食物不含纖維素。含大量纖維素的食物有:粗糧、麩子、蔬菜及豆類等。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適當多食用豆類和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目前國內(nèi)的植物纖維食品,多是用米糠、麩皮、麥糟、甜菜屑、南瓜、玉米皮及海藻類植物等制成的,對降低血糖、血脂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