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復(fù)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zhì)生活的上癮者,著有《活成自己就好了》等。
看到這個標(biāo)題的人,先別著急,這里的“壞人”指容易壞事的人。容易壞事的人,極少出于主觀意愿,往往性子太急、嘴太快、不怎么想事兒或者過于仗義。他們不明白有些建議不能說,有些決定只能自己做,并且,經(jīng)過多年觀察,我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有趣的現(xiàn)象,通常自己的婚姻生活過得不怎么樣的人,非常熱衷于勸別人離婚。
這個發(fā)現(xiàn),是先從我媽身上應(yīng)驗的。
我父母的婚姻不算幸福,尤其我媽,抱怨很多。兩人也鬧過離婚,每次都是鬧著鬧著不了了之。主要是我媽下不了決心,她是一個特別好面子又特別傳統(tǒng)的人,別說我們家日子還能過,就算過不下去,她也不會把自己折騰成離婚婦女,讓別人嚼舌根子。
但我媽,就真的特別熱衷于勸別人離婚。但凡有親戚吐槽自家男人,我媽總能義憤填膺,比當(dāng)事人還憤怒。我總覺得,她勸別人離婚,是為了發(fā)泄自己對婚姻的不滿。
連我姐,她都沒放過,硬是給勸離了。但你說我媽是惡意的嗎?不是,她只是天真——她真的相信女人只要離了婚,就能幸福。
很多喜歡勸別人離婚的人,是在潛意識里,把離婚這件自己想做卻做不到的事,美化和英雄化了。
離不離婚,是一個特別私人的問題,日子只能自己過,主意只能自己拿。但基本上,拿這個話題跟別人討主意的人,100%沒做好離婚的準(zhǔn)備。所以,每當(dāng)有人問我,要不要離婚,我絕不正面回答,而是問他:如果你要離婚,有沒有做好一個人過一輩子的準(zhǔn)備,如果做好了準(zhǔn)備,就離;沒有,就再考慮一下。而這個問題,就像試金石,能試出對方有沒有成熟到可以離婚的地步。
人生是一天天、一年年、一餐餐,不是靠一碗碗的“雞湯”活下去的。那些離婚再嫁,找到絕世好男人的故事,99%的可能與你無關(guān),如果決定了去賭那1%,你就要有本事承擔(dān)99%的失敗概率。
被我這么一說,基本上沒人再跟我提想離婚的事兒,靈驗到連我自己都怕。這說明真想離婚的早離了,動不動就想離婚的,其實是在跟生活撒嬌,他們厭倦的往往不是婚姻,而是平淡生活本身;他們幻想的,也往往不是愛情,而是一生一世的寵愛。
不要為了虛無縹緲的幸福而離婚,也不要為了再婚而離婚,如果要離婚,是為你的自由、成長、強大,是為你打心眼里要換一種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