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燦興
宋朝時,羊肉乃是宮廷宴席的主角。元祐八年正月,輔臣呂大防對宋哲宗講述“祖宗家法”時說:“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贝送?,不好田獵,不尚玩好,不用玉器等,均是趙宋祖宗家法。呂大防進言,皇上您不必效法前代,只要推行家法,足以統(tǒng)治天下了。只是被寄予厚望的哲宗,英年早逝,由他的弟弟徽宗接班。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宋代皇帝只在祭祀天地時使用太牢,其余的祭祀活動中,“余當用牛者代以羊豕”。為了保證皇家羊肉的供應,開封設有牛羊司,“掌供大中小祀之牲牷及大官宴享、膳羞之用”。牛羊司的具體執(zhí)掌,是為宮廷祭祀提供牛羊肉等,也為各種宴會提供肉類及乳制品。牛羊司下轄奶酪院,負責加工牛奶、羊奶,制造奶酪、乳餅等。
宋代宮廷總體上以羊肉為主。宋太祖趙匡胤很喜歡吃羊肉,同時以羊肉賞賜給大臣。在一次春宴上,因滿意宰臣魏仁浦對攻打太原的進言,“宴罷,賜上尊酒十石、御膳羊百口”。羊性格溫和,象征著仁愛,而在總結了五代時武人稱雄的歷史后,趙宋王朝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國策,以溫文爾雅的羊來作為主食,自然符合立國精神。
宋代宮廷重羊,除了其中的政治含義外,也與羊肉的食補效果有關。北宋醫(yī)學家唐慎微認為,羊肉味甘,大熱無毒,可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具有較好的滋補效果。黃庭堅則認為,羊肉軟爛豐潔,“軟爛則宜老人,豐潔則稱佳客”。
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下詔規(guī)定:凡是“不得挈家屬赴任”的外任官員,除俸祿外,每月“許分添給錢贍本家。添給羊,凡外任給羊有二十口至二口。”到了臣子生日時,宋真宗總會大度地予以賞賜,如大中祥符五年,宰相王旦生日,宋真宗“詔賜羊三十口”。
宋仁宗對羊肉的喜好,絲毫不遜于真宗。不過在飲食上,他很是節(jié)制。一日晨起,他對大臣們道:“昨夜失眠沒睡著,有點饑餓,想吃燒羊?!鄙磉叺拇蟪紗柕溃骸盎噬舷氤?,為何不降旨取索?”宋仁宗嘆道:“朕聽聞宮中每有取索,外面就將此定為成例,朕害怕此后每夜都會殺羊?!彼稳首谙矚g的燒羊,以羊肉一大塊,洗凈后放入醬油、蜜汁中浸泡,再用火烤熟。燒羊類似于今日流行的鐵柵上烤羊肉,味道鮮美,外脆里嫩,入口不膩,格外誘人。
仁宗也喜歡把羊肉賞給臣下,有時大臣們也主動索要一些賞賜,“時朝多恩賜,請求無不從”。宰相杜衍因“為人清約”,不是宴請賓客時不吃羊肉?;实鄄粫r賞賜羊肉,但杜衍對賞賜嚴格控制,一些濫賞就被他否決掉,讓宋仁宗十分不悅。有大臣私下向宋仁宗請求賞賜,宋仁宗抱怨道:“朕無不可,但這白須老子不肯?!?/p>
宋仁宗的性格中有一點很好,即遇事盡量不麻煩人。這種性格的養(yǎng)成,既與他成長的環(huán)境有關,也與家庭有關,他有個強勢的曹皇后。一次半夜三更,仁宗派宦官跑到曹皇后殿門口讓開門。曹皇后不讓開門,只問有什么事?;鹿僭疲骸盎噬习胍蛊饋砭坪裙饬耍^來尋酒?!辈芑屎缶偷溃骸按酥杏芯疲且挂焉?,且歇息去?!被鹿偃绱嘶貜?,仁宗也不以為意。
長期宰殺食用羊羔,在當日被視為有損德行,且影響到畜牧業(yè),故而宋代皇帝多次下詔,禁止屠宰羊羔。宋真宗喜食羊羔肉,一次在后土神祠祭祀,返回途中,突然看到一頭羊被趕到路邊。宋真宗好奇追問,臣下回答:“今日尚食殺其羔。”真宗聽了慘然不樂,自是不殺羊羔。在歷史上,皇帝面對被宰羔羊時露出惻隱之心的故事頗多,以彰顯皇帝的仁慈之心。奈何故事這是表象,每年皇帝消費的羊數(shù)目驚人。如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shù)萬口”。宋仁宗時,每日宰二百八十羊,加上其他消耗,一年竟宰殺十余萬只御膳羊。
宋代各地盛產(chǎn)食用羊肉,“西北品味,止以羊為貴”。陜西地區(qū)負責牧羊一萬六千余頭。河北每年從遼國購買“榷場羊”,由刑州、洺州負責飼養(yǎng)。保安、鎮(zhèn)戎二軍的榷場,每年從西夏買羊數(shù)萬。宋真宗時期,牛羊司每年存欄的羊有三萬三千余頭,此外還飼養(yǎng)有從民間征購、從邊境榷場買回的幾萬頭羊。
從各地征購、榷場貿(mào)易的羊,因為路途遙遠,運輸消耗民力、財力驚人:“諸路科買上供羊,民間供備幾倍。而河北榷場,博買契丹羊歲數(shù)萬,路遠,抵京則皆瘦惡耗死。屢更法不能止,公私歲費錢四十余萬緡?!彼握孀跁r候,呂蒙正上奏,請在洛陽南廣成川,水草豐茂之地牧羊,減輕陜西歲貢壓力。宋神宗熙寧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始罷買榷場羊。
到了南宋時,給宮廷供羊的陜西,被金人占領,羊肉價格猛漲,至每斤九百錢。常人看在眼里,饞在心里,卻難得一食。紹興末年,監(jiān)平江市征高公泗作打油詩揶揄:”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買嘗。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魚塘?!?/p>
羊肉供應減少,南宋宮廷之中有時日供一羊。宋高宗紹興八年七月,禮部奏:“見今牛羊司供御膳羊,每日一口供應,每月收四十口為額,內(nèi)一十口充泛索使用。”宋孝宗乾道年間,宮中自己養(yǎng)了一些胡羊,以備羊肉短缺時取用。“御馬院所養(yǎng)胡羊,每遇斷屠,則以一口奉太上,一口奉壽圣?!蹦纤螘r期,羊肉短缺,南宋朝廷發(fā)現(xiàn)了新的美味,那就是海鮮,形成了新的宮廷御膳風格。
或由皇帝的培養(yǎng),或因自身的愛好,有宋一代,大臣們對羊肉有著無與倫比的愛好。太宗朝的宰臣張齊賢,青年時落魄,春游嵩岳,醉臥巨石上。夢中有人驅(qū)群羊在前行走,云:“此乃張相公食料羊也?!敝涟l(fā)達之后,每次食羊肉數(shù)斤,猶未盡興,健啖世稱無雙。宰臣杜衍為人清約,“平生非賓客不食羊肉”,說明他重視羊肉。富弼晚年居洛陽,“會客食羊肉”。高宗朝的宰臣翟汝文為官清廉,但喜吃羊肉。為了清廉之名,翟汝文不得不壓制吃羊肉的欲望,自嘲道:“德大于天子,可以食牛。德大于諸侯,可以食羊?!?/p>
韓宗儒喜歡美食,可手頭拮據(jù),就經(jīng)常給蘇軾寫信,然后拿蘇軾的信去換羊肉,“每得公一帖,于殿帥姚麟許,換羊肉十數(shù)斤”。書法能換羊肉,由此東坡書法得名“換羊書”,到了今日,一紙東坡書賣出的價格,卻可換十萬頭羊了。蘇軾是美食家,更是烹制羊肉的高手:“先將羊肉放在鍋內(nèi),用胡桃二三個帶殼煮,三四滾,去胡桃。再放三四個,竟煮熟,然后開鍋,這樣煮出來的羊肉毫無膻氣?!?/p>
吃羊肉成為身份的象征,若是吃羊肉者能力不能匹配地位,少不得一陣嘲諷。高宗的名臣葉義問,布置抗金防務時措施失當,被民眾嘲諷:“樞密吃羊肉,其識見何故不及我吃糟糠村人?!彼螘r武職分東、西、橫三班,入仕者先為三班借職,然后轉三班奉職,逐漸升遷,最高可至節(jié)度使,岳飛三十歲即官至節(jié)度使。三班奉職的俸祿稱“俸錢”,每月七百錢,羊肉半斤。底層武職官員收入低,發(fā)出哀嘆:“三班奉職實堪悲,卑賤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錢何日富,半斤羊肉幾時肥?!背⒌弥?,知道這樣難以凝聚人心,遂增加俸祿。
至于羊肉的制作方法,在宋代宮廷之中有諸多記錄。如宋龐元英《文昌雜錄》記載,集英殿大宴,“酒九行。排炊羊、炙金腸子、饅頭”。炊羊,乃是白煮羊肉,這道菜從宮廷到民間,都廣受歡迎,如《東京夢華錄》中就記錄了“湯骨頭乳炊羊”。炊羊制作時,將羊肉與骨頭一起烹制,煮出來的湯水濃而白,羊肉酥而爛,備受歡迎。烹制羊肉時,要將肉與骨頭一起,隨冷水入鍋,此后用猛火煮,至半熟后改用中火慢燉。食用時,配上胡椒粉,撒上一把清蒜葉,香味撲鼻。
宋胡銓《澹庵文集》中記錄,宋孝宗招待他吃飯時,有胡椒醋羊頭及炕羊泡飯等美味。宋孝宗對于炕羊極為滿意,贊嘆道:“炕羊甚美?!笨谎蛴址Q呼“柳蒸羊”,其制作方法有幾種。一種方法是,先掘地三尺,用土砌成高直灶,其中間開一道方門,放置一道鐵架。挑選肥美小羊,重約十斤者,去內(nèi)臟洗干凈,用鹽遍涂其上(止于一斤),加上地椒、花椒、蒔蘿、蔥段腌制一段時間。取小鐵收住羊腹,再以鐵樞籠住口,以鐵鉤貫穿脊骨,放在鐵架之上,再覆以大鍋,用濕土封實大鍋。烹制時,先用大火燒,使鐵鍋火紅,再用小火燒后,封好灶門,以炭火緩慢燒烤一夜。用鐵鍋罩在羊上,可以用其熱量煨熟羊肉,燒烤出來的羊肉,皮質(zhì)黃脆,肉質(zhì)鮮嫩。
第二種制作方法,在地上挖一個三尺的坑,作為爐灶,再用石塊在爐灶內(nèi)壁砌好,點火燒紅之后,將羊安置在鐵笆上,放入爐內(nèi)。在羊身上蓋柳樹枝,再用土覆蓋在樹枝上封好,熟后即食用。此外還有幾種烹制方法,如以兩口鐵鍋相合,架羊于其中,在羊上涂滿香料,炕熟即可,簡便易行。
宋代歷史上,如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高宗等都中風而死。天禧三年十一月,在祭天大典時,五十二歲的真宗趙恒中風,此后多次復發(fā)。宋仁宗中年時突然中風,昏迷三日夜,醒來后言語出現(xiàn)障礙。宋英宗腦血管病發(fā)作,無法說話,在至治平四年,三十六歲時即去世。宋神宗三十八歲時中風,此后行動不便,無法說話。淳熙十四年九月,八十一歲的趙構在“進早膳間微中風”,此后雖經(jīng)多次治療,卻未痊愈,最終去世。也許,過度飲酒,大量食用羊肉,也是造成宋皇室中風疾病的一個重要誘因吧。
羊肉雖美,也不可多吃。蘇南地方上,秋風起時,藏書羊肉店也開遍了大街小巷,店中滿滿食客。藏書羊肉烹制得法,無膻味,不油膩,可做湯鍋,下白菜粉絲。可大蒜葉炒羊雜,炒羊肚,鮮美滑口。就上二三兩黃酒,渾身暖和,乃是無上的享受。只是蘇州藏書地方上,本地所產(chǎn)羊肉已少,所用的羊,多是從內(nèi)蒙古運來的了,只要烹制得法,與本地羊卻也無甚區(qū)別。
宋代御廚下設有太官、珍饈、良醞、掌醢四署,執(zhí)掌不同。太官署負責御膳及皇室、文武百官的宴席事宜,珍饈署掌供尚食及內(nèi)外膳饈、米面、飴蜜、棗豆百品,良醞署掌釀酒水,掌醢署掌供應醋及鹿、兔、羊、魚肉醬。宮廷御廚專司供給御用膳食“及給內(nèi)外饔餼割烹煎和之事”。宋開國之后,對于宮中御膳安全一直有嚴格規(guī)定。凡御膳的制作,均要處于專門人員的監(jiān)督之下。
為了保證菜肴的潔凈,御廚進獻飲食時,“以繡籠袱蓋合上,進御前珍羞,內(nèi)侍進前,供上食,雙手奉托直過頭”。御膳烹制完畢,由尚食局的官員品嘗,以保證食物安全。尚食局“供御之膳饈及品嘗事”,“不品嘗者仗一百”。宋人認為,飲食不僅要清潔、新鮮,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上的禁忌。如螃蟹和荊芥湯一起食用會令人吐血,螃蟹忌與紅柿子同食,也會導致人吐血。時至今日,人們?nèi)匀焕斡洠磷硬豢膳c螃蟹同食。
宋代宮中飲食有諸多禁忌,有一些卻是奇特規(guī)定,如干脯不得入黍米中,莧菜不得和鱉肉之類。在當時人看來,這些食物彼此相沖,一起烹制會導致中毒。對觸犯食禁的懲戒相當嚴苛,《疏議曰》載:“造御膳者,皆依《食經(jīng)》,經(jīng)有禁忌,不得輒造,若干脯不得入黍米中,莧菜不得和鱉肉之類。有所犯者,主食合絞?!庇捎鶑N供給百官的飲食,稱“外膳”。外膳犯食禁者,杖七十。如果是誤犯食禁者,則笞五十。
至于御膳的廚師等人,如果發(fā)生誤將雜藥帶至御膳房中者,處以絞刑。若將“穢惡之物”,也就是不潔之物,置于食飲中,徒二年。在挑選食材時,將不精不好的食材進獻者,在徒二年基礎上減二等。早在宋太宗淳化三年就規(guī)定,宮中御廚不得隨意將宮中食材偷出宮外售賣,如果被發(fā)現(xiàn),要移送三司處理。同時加強御膳所在管理,在御膳前門,設有門衛(wèi)監(jiān)看。御膳后門,設有監(jiān)后門使臣二人,輪流值宿。無關人等,不得隨意進出御膳所在,凡擅自進入者,流三千里。
雖然如此,在宋代宮中,盜竊御用食材的案件并不罕見。仁宗嘉祐三年三月癸酉,勾當御廚、駕部員外郎李象中、供備庫副使張茂之、內(nèi)殿承制韓從禮等人,偷盜御食案發(fā)。此案未曾爆發(fā)之前,宮中日宰二百八十頭羊,案發(fā)之后日宰不過四十頭羊。由此次盜竊案,也可以看出宮廷日常消耗羊的數(shù)目驚人。
“妳房”,又稱“奶房”“妳肪”,即乳房?!澳獭痹诠糯懽鳌皧叀?。妳房與駝峰類似,都是動物的脂肪存儲部。宋人周密曾將駝峰與“妳房”做了比較,認為兩者口感類似。
宋高宗至張俊府第,所供進御筵有脯臘一行:“妳房、旋鮓、金山咸豉、酒臘肉、肉瓜韲”?!案D一行”中列“妳房”,可知乳房也可用脯臘的方式加工。此外,還有多道妳房菜,如“妳房簽、妳房玉蘂羮”。
妳房簽的烹飪方式,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載:“羊豚肪,半熟燒?!薄敖杂煤炞硬逵谔炕鹕?,蘸油鹽醬細料物,酒醋調(diào)薄糊,不住手勤翻燒至熟?!毖螂喾炯础皧叿俊?,由于羊乳房的特殊組織結構,如果用火猛烤,容易變硬難嚼,故而先煮成半熟,成型后用簽子插好,在炭火上蘸調(diào)料加以串燒。至于妳房玉蘂羮,既然是羹,則是以妳房煮為羹,加以食用了。
宋代宮中御廚一年消耗羊乳數(shù)量極大,在當時人看來,如此行為,有傷陰德。宋真宗景德三年:“詔牛羊司畜有孳乳者,放牧勿殺?!彼握茏谠v六年四月,禮部上奏:“每歲宴賞,其合用羊乳房約四百五十余斤,泛索不在其數(shù),所用不急,而傷生至眾,深可側也?!贝购熉犝母咛髣恿藧烹[之心,聽從了禮部的請求,“請依羊羔例,罷供,以他物代”。
雖然高太后曾經(jīng)下旨:“不得宰羊羔以為膳”,可羊羔的美味讓皇帝們還是難以抵抗誘惑?!端螘份d,神宗熙寧十年,定下宮中每年消耗的數(shù)目:“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豬、羊頭蹄等只副不具”,其中有羊羔十九口。宋孝宗設宴款待胡銓時,就有一道“鼎煮羊羔”,備受孝宗喜愛。
社會上對妳房的追捧,并不輸給宮中?!稏|京夢華錄》載,以東街北曰潘樓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買賣衣物、書畫、珍玩、犀玉。至平明(天亮),羊頭、肚肺、赤白腰子、奶房、肚胘、鶉免、鳩鴿、野味、螃蟹、蛤蜊之類訖”。此處所錄的各種食物,都是成品熟食,可以隨時購買食用?!稐鞔靶酚涊d了一些南渡的東京名店,如魚羹宋五嫂、羊肉李七兒、妳房王家、血肚羹宋小巴之類。
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是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在這個日子里,人們也會食用妳房。八月秋社,習俗各以社糕、社酒之類相互饋贈,王公貴戚以豬羊肉、腰子、妳房、肚、肺、鴨餅瓜姜等食物,切作棋子片樣,將佐料調(diào)和后,鋪于飯上,謂之“社飯”,互相饋贈。社飯又稱“漫潑飯”,還可加雞餅、青蒿、芫荽、韭等食材在飯上?!吧顼垺北境鲎詫m中,用來賜給大臣,逐漸流行開來。
除了妳房簽之外,宋代還有一些以“簽”命名的食物,如羊頭簽之類。宮中烹制羊頭簽,“止取兩翼”,也就是只取兩腮。羊頭簽的烹制,將羊頭肉整治下來后,將豬網(wǎng)油鋪開,如同卷壽司一般,層層包裹羊頭肉,再放入油中,炸至金黃,切段食用。
有位致仕的太守,托朋友幫忙,請了一位從某王府辭職的廚娘。太守請廚娘準備菜肴,招待貴客。廚娘就列出了菜單:“內(nèi)羊頭簽五分,合用羊頭十個;蔥虀五碟,合用蔥五斤”,太守看了點頭稱是。食材備好后,廚娘開始整治羊頭,將羊頭煮熟后,放置幾上,只留腮肉,其余悉數(shù)擲之地。眾人問其故,廚娘曰:“此皆非貴人之所食矣?!碧馗钠腿松岵坏茫瑢⒌叵碌难蝾^肉拾置起來,廚娘笑道:“若輩真狗子也?!逼腿舜笈?,卻無語以答。廚娘整治蔥虀,只取用內(nèi)心似韭黃者,以淡酒酰浸噴,其余棄置,毫不可惜。
時光悠悠,千載已過,可羊頭肉的制作,在中國越發(fā)昌盛。每年一入秋,北京人就開始追捧起了羊頭肉。北京煮羊頭時,不放鹽和醬油,清湯煮,故稱“白水羊頭”。將羊頭煮至熟軟,將羊頭肉整塊扒下,薄切成片,撒上花椒、鹽吃。賣羊頭肉的還有個看家功夫,能將羊眼切的和紙一樣薄,不管顧客買羊頭的哪個部分,都要給他配上幾片羊眼。
(作者系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