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連升粵??褂?/h1>
      2020-03-02 02:14梅興無
      同舟共進 2020年1期
      關鍵詞:炮臺林則徐

      梅興無

      英夷犯粵寇氛惡,將軍奉檄守沙角。奮前擊賊賊稍卻,公奮無如兵力弱。兇徒蜂擁向公撲,短兵相接亂刀落。亂刀砍公肢體分,公體雖分神則完。公子救父死陣前,父子兩世忠孝全……天生忠勇超人群,將才孰謂今無人?嗚呼!君不見,兩陳一葛三將軍。

      此詩喚作《三將軍歌并序》,乃林則徐的好友、清代愛國詩人張維屏所作。詩中“兩陳一葛三將軍”,“一葛”乃葛云飛,“兩陳”之一為陳化成,二人皆為鴉片戰(zhàn)爭中的抗英名將。與二人相提并論的另一“陳”乃土家族抗英將領陳連升。較之于陳化成、葛云飛,人們對陳連升知之不多。

      官涌御敵

      1777年,陳連升出生于湖北鶴峰鄔陽關大山深處的一幢土家吊腳樓里。望子成龍的父親給他起名連升,意為連連高升。然而,事不遂愿,陳連升17歲從軍后,雖武功高強,能攻善守,但因性情剛烈,不善鉆營,軍職始終不高,61歲才升任廣東增城營參將。

      1839年初,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至廣州查禁鴉片。英國人為破壞中國的禁煙運動,在珠江口的九龍、穿鼻灣等處不斷騷擾挑釁,為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尋找借口。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水師提督關天培議定,大力整飭海防,加強對外洋的控制,并召集有關將領會商。陳連升在會上所陳見解給林則徐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記住了陳連升這個名字。

      不久,受林則徐急調,陳連升赴虎門前線保衛(wèi)海防,協助林則徐禁煙、銷煙?;㈤T銷煙后,英方氣急敗壞地不斷向中方挑釁。林則徐與關天培商量應對之策,認為防范英軍來犯,尤需加強九龍官涌山營盤的防衛(wèi)。

      官涌山位于珠江入??谕鈻|南海岸九龍半島最南端(今香港佐敦)。加強官涌的防守,既可有效控制尖沙咀與港島,又可炮火覆蓋九龍洋面,還能策應虎門要塞,對掌控當時的局面十分有利。

      駐守官涌山營盤,茲事體大。林則徐、關天培點將陳連升任官涌營參將,鎮(zhèn)守官涌山炮臺。是年,陳連升已六十有二,他深知英人船堅炮利,戰(zhàn)火一觸即發(fā),接防官涌山壓力很大。但為了保衛(wèi)海疆,維護民族利益,他偕長子武舉陳舉鵬一起赴任。

      英國貿易總督義律率領的英國商船、兵船、躉船就泊在官涌山下的洋面上,官涌山營盤增防,對他們造成了極大威脅。他們如芒在背,指使兵船不斷在尖沙咀洋面和虎門穿鼻水道進行武裝挑釁,并多次派人乘小舢板駛近官涌山腳不斷騷擾,甚至持槍爬上山崗窺探官涌營盤虛實。

      1839年7月7日,英國水手在九龍尖沙咀的酒后斗毆中,打死村民林維喜,英方全權代表義律拒絕交出兇手。林則徐依清律下令驅逐英人出境,并禁止對其進行食物補給。

      9月5日,義律親率快船3艘赴九龍強購食物,被清水師船阻止。義律不宣而戰(zhàn),令英船向中國水師船開火。中國水師被迫還擊,但漸漸不支。官涌山上的陳連升從望遠鏡里看見這一幕,怒火中燒,當即下令發(fā)炮支援,英船受到重創(chuàng),義律的帽子也被打飛,差點丟了性命,嚇得掉轉船頭逃匿。

      11月3日,英國艦船又往穿鼻洋挑釁,水師提督關天培率水師抗擊,英艦沒討到便宜,倉皇敗退。次日,英人開始攻打官涌山。從11月4日到13日,10天的時間里接連發(fā)生了6次戰(zhàn)斗。

      11月4日一大早,近300英人從九龍分兩路偷襲官涌山。瞭望哨最先發(fā)現從背面偷襲上來的20多名英人,急忙報警。陳連升的坐騎黃騮馬發(fā)出激烈的嘶鳴聲,此馬跟隨他轉戰(zhàn)鄂、湘、川、陜等地,幾經戰(zhàn)火洗禮,被稱作“神駿”。陳連升翻身上馬,帶領20名衛(wèi)兵,朝偷襲的英人掩殺過去。手握洋槍的英人從沒見過這般勇猛的陣仗,胡亂放了幾槍,掉頭就跑。跟進的英人見偷襲失敗,潰敗山下。守備伍通標帶領守軍放滾木迎擊從正面上來之敵,滾木砸得英人丟掉槍械,連滾帶爬地逃下山崖,遺落許多軍帽。

      英人首戰(zhàn)吃了敗仗,惱羞成怒,于11月4日夜向官涌山發(fā)起第二次進攻。官涌山下的洋面上,數只英國艦船一字排開向官涌營盤猛烈仰攻,但夜晚看不清目標,炮彈射向高空,全落在半山腰上,根本沒有擊中炮臺。倒是英艦船的炮火光給官涌炮臺提供了靶子,陳連升抓住戰(zhàn)機,指揮火炮居高臨下俯擊英船,打得英艦倉皇逃至外洋躲避。

      11月8日,英人對官涌營盤發(fā)起第三次攻擊。這次英國人制定了一個海陸配合的攻擊計劃。150步兵乘早潮坐小船至海灣最接近炮臺的東南山腳海灘等候,以3艦1船轟擊官涌炮臺,一俟炮火停止,步兵即搶灘登陸,發(fā)起仰攻,擊傷清兵2名。陳連升一面指揮炮臺正面12門岸炮開火還擊,壓制英艦的炮火,迫使其后撤;一面命令把總劉明輝率增城營截擊英軍,清兵發(fā)起俯沖,斃傷英人50多個,將其驅趕下海。

      英人連戰(zhàn)皆敗,他們把失敗歸咎于艦炮沒有瞄準炮臺。于是,11月9日,“窩拉疑”和“海阿新”兩艘英艦于尖沙咀海灣轉了一圈,認為胡椒角適合炮擊官涌山炮臺,便以此處為基點配合新的陸上攻擊行動。英艦先發(fā)炮試探,炮彈落到炮臺附近,炸開的碎石砸傷了駐守的清兵。陳連升立即下令陸路指揮德連率領守軍用大炮、扛炮還擊,英艦帶傷逃竄。

      英軍屢犯官涌,引起林則徐、關天培等的高度警覺,決定加強官涌山的防衛(wèi)力量,調派增援。

      各路清兵齊集官涌,新調的200名水師官兵,6門大炮悉數到位,遂分五路扼守官涌的五道山梁。這給陳連升以極大鼓舞,他認為不能老讓英國人來打我們,我們要先發(fā)制人,教訓教訓他們。11月11日,陳連升作出戰(zhàn)斗布置,五路人馬于夜半向停泊在官涌山海面上的英艦船發(fā)動重疊炮擊,英船在黑夜里被動挨打,無力還擊,炮火擊破船艙之聲不絕于耳。不久,英艦船燈火一齊熄滅,紛紛逃竄到外洋躲避。次日晨,英船逃走過半,留下的10余只船也逃至炮火射程之外拋錨,船上的篷扇、桅檣、繩纜、杠具都已被重炮擊壞,還有一只雙桅帆船半浮半沉,搖搖欲墜,洋面一副狼狽景象。

      13日傍晚,曾在九龍尋釁之“劍橋”“多利”等10余只英國武裝商船第六次來犯。陳連升仍命五路守軍扼守五道山梁,五路大炮疊轟來犯之英艦,“多利”號連中兩炮,倉皇遁去,在它旁邊探水的一只小筏子被擊翻,其余英船見勢不妙,爭先撤退。

      英國人在官涌山的6次戰(zhàn)斗中均以失敗告終,其艦船、躉船在海面不能立足了,被迫退到龍波、筲洲、赤瀝角、長沙灣等外洋四散寄泊,落得個“于澳門既不能陸居,于尖沙又不能水處”的狼狽下場,陳連升之名亦令英人聞風喪膽。

      官涌之戰(zhàn)是中英雙方在陸上、海上的第一次對搏,陳連升指揮清軍取得勝利,南粵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贈頌牌盛贊陳連升將軍:“民沾其惠,夷畏其威,威懾重洋?!?h3>沙角殉國

      官涌營盤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林則徐與鄧廷楨、怡良、關天培等聯名向道光帝上《奏請鼓勵籌辦夷務出力員弁折》,為陳連升請功,奏請朝廷給陳連升“以副將升用”。1840年3月13日,道光帝準奏。

      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艦隊開到香港外洋,廣東中路海口的形勢越發(fā)緊張,英軍不斷在尖沙咀洋面和穿鼻水道武裝挑釁??紤]到官涌山炮臺孤懸珠江口外,林則徐與關天培決定棄守,收縮兵力死守珠江出海口——虎門要塞,把補調三江協副將不久的陳連升調守沙角炮臺。

      虎門一帶作為珠江口的咽喉要塞,其山巒島嶼自然形成了三道門戶:最南面在主航道兩側有兩山斜峙,東曰沙角,西曰大角,此為第一重門戶;北進3.5公里,由上橫檔、下橫檔、飯籮排三座小島及南山構成了第二重門戶;由此再北進2.5公里,小虎山、大虎山對峙,形成第三重門戶。林則徐在三道關隘上構筑了10座炮臺,并在這一帶水域敷設了木排、鐵鏈、木樁。時廣州有民謠:“虎門六臺,金鎖銅關,入來不易,出去更難?!?/p>

      在三重門戶中,以沙角地勢最為險要。陳連升偕子陳舉鵬駐守沙角炮臺,深感責任重大,以三江兵守臺東,惠州兵守臺西,率領官兵積極備戰(zhàn),加固炮臺,增修炮位,深挖戰(zhàn)壕,構筑胸墻,遍布地雷于后山。陳氏父子還互扮登陸英軍,進行登陸和反登陸演習,提高守臺官兵反登陸作戰(zhàn)的能力。連英軍軍官賓漢也喟嘆:沙角炮臺“是一個很堅強而很可怕的陣地”。

      1840年8月19日,英軍向澳門以北的關閘進攻,清軍初戰(zhàn)不利。林則徐飛檄調陳連升和游擊馬辰馳援。陳、馬率部反擊英軍的海陸進攻,擊傷英兵船一艘,擊沉英舢舨船數只。8月31日,陳連升奉林則徐之命率5艘戰(zhàn)船,在穿鼻洋以南的龍穴附近迎擊英艦,擊傷英艦1艘,擊斃英兵15個,英艦倉皇逃遁外洋。

      在廣東沿海嚴密的防御面前,英軍無隙可乘,乃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旋抵達天津大沽口,兵鋒直逼京師。道光帝嚇得驚慌失措,責“夷兵之來,系由禁煙而起”,即刻下令將林則徐撤職查辦,派直隸總督琦善南下廣州媾和。

      此舉助長了英國侵略者的器張氣焰,11月底,英軍派兵船在沙角海面橫行無忌,恣意挑釁,數日內接連截去中國鹽船8只,運米櫓船1只,后又開炮轟擊廣東水師陽江營所屬3只米艇,并將米艇擄去。陳連升聞報大怒,立即率水師兵船攔截搶米艇的英艦“窩拉疑”號,要求歸還米艇。“窩拉疑”號不但不歸還,還發(fā)炮挑釁。陳連升遂下令開炮還擊。雙方對轟一陣,英艦最終丟棄米艇遁走。

      琦善到廣州上任后,為討好英人,詰難陳連升擅自開戰(zhàn),激怒英人,惹下禍端,并向英方道歉,還無恥地表示,如英方要求嚴厲懲辦炮臺守將,一定照辦。英方亦認為“道歉就可以了”,但琦善卻不善罷甘休,“欲斬副將(陳連升)以謝夷”,命刀斧手摘下陳連升頭上的頂戴花翎。這個消息激起了廣州百姓的義憤,千余人自發(fā)到欽差衙門請愿。琦善難犯眾怒,被迫收回成命,但嚴令各炮臺“戒毋擊??诘前兑摹?,“不能在炮臺施號炮,驚動逆夷,致令生氣”。

      琦善加緊向英方頭目義律屈膝求和。義律一面談判,一面加緊訓練士兵,積極備戰(zhàn);琦善則一邊談判,一邊將經過五六年建設的虎門一帶水域的木排、鐵鏈、木樁等防御設施裁撤殆盡,裁減1/3的兵船,遣散林則徐所募集的訓練有素的數千水勇,最后陳連升所部僅剩出征時從家鄉(xiāng)帶來的600名土家族兵丁。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水勇失業(yè)后,被英軍收買,淪為漢奸,成為侵略者的幫兇。

      琦善“一切反前任所為,謂可得夷歡心”。英艦可暢通無阻地在虎門一帶水域“探水志,察路徑,而情形虛實盡悉”,英人可肆無忌憚地在沙角等軍事要隘“登而聚觀”。陳連升痛心疾首,仰天長嘆:“臺不可守矣!夷能登岸,即能越山,咫尺已及我后!”每至夜半,“輒大呼起,秉燭達旦,夜不能寐”。

      陳連升知道沙角兵力單薄,難以應敵,特派都司趙平前往廣州向琦善請求“益兵與火藥”。琦善不許,稱正同義律議和,此時增兵,必招英猜疑,誤了議和大事。趙平苦求一天,琦善一兵不發(fā)。形勢嚴峻,難以逆轉,陳連升決心與英人決一死戰(zhàn)。

      1841年1月7日上午8時許,英軍以大小戰(zhàn)船20余只,陸戰(zhàn)隊2000多人,分三路突襲沙角、大角炮臺。在攻破大角炮臺后,英軍合力進攻沙角,“加略普”號等英艦一起從正面炮擊沙角炮臺,彈片像雨點一般散落。英陸軍少校伯拉特指揮陸戰(zhàn)隊,由漢奸引路,抄小道,登竹梯,攀上沙角后山,用推輪大炮猛轟清軍陸路營盤。

      陳連升急忙登高瞭望,但見海上英艦鋪天蓋地而來,后山炮火連天,硝煙彌漫。敵眾我寡,敗局已定,沙角必失。他抱定與臺共存亡之決心,對千總張青麟說:“觀汝才氣可大用,盍留汝身圖他日報乎?”再三勸說,張青麟誓同死不移。他又謂長子舉鵬言:“余久不食肉矣,汝盍往太平墟為市之?”舉鵬明了父親的用意:“欲出而生之也”,亦堅決不肯離去。

      陳連升嗟嘆不已,遂組織守軍全力迎擊。官兵們舉旗擊鼓,用前膛炮、扛炮轟擊敵陣,斃敵二三百人;又拉響后地雷,百余名英兵應聲倒地;陳舉鵬率數十人守臺南海岸,奮起仰攻山上之敵,多次打退英軍的俯沖。然而,沙角守軍將寡兵微,武器低劣,火炮除4門葡萄牙制銅炮外,其余38門均為自鑄鐵炮,不能轉動發(fā)射,命中率極低,抵擋不住英軍的堅船利炮和陸戰(zhàn)隊的海陸聯合進攻。英陸戰(zhàn)隊逼近臺門,要挾被俘的清兵詐言“陳將軍來了”,張青麟啟關被殺,英軍用排槍向炮臺內掃射,守兵奮起反抗,多戰(zhàn)死炮臺。

      英軍在強攻沙角炮臺的同時,以兵船對海面實行封鎖,切斷了沙角守軍的退路和與其它炮臺的聯系。時艦上英軍亦紛紛登陸,與陸戰(zhàn)隊夾擊清軍,緊縮包圍圈。英軍恃炮火猛烈,人多勢眾,登梯闖入炮臺。

      陳連升四面受敵,孤立無援,戰(zhàn)斗進入最慘烈階段。部分清軍退守營房,反鎖在屋內,繼續(xù)“抓住每個機會從里面向戰(zhàn)勝他們的人射擊”。但攻入炮臺的英軍越來越多,面對洶洶來敵,陳連升發(fā)出了最后的吼聲:“報國捐軀,此正其時!”隨即跨上“神駿”突入敵陣往來拼殺,箭射敵兵十數人,箭矢射完,又拔出腰刀連劈數敵,不幸中彈倒地。舉鵬見狀,“挺戟大呼,左右躍殺數夷,袍皆血染”,最后壯烈捐軀。

      沙角炮臺雖陷入英人之手,但愛國官兵在陳連升的率領下浴血奮戰(zhàn),給英軍以重創(chuàng)。正如清朝官員夏燮所言:“該夷內犯數年,其受創(chuàng)之最重者,沙角一也?!庇④娨嘁虼藢﹃愡B升恨之入骨,占領炮臺后,將陳連升的遺體“臠割其尸”,慘不忍睹。

      英軍的侵略行徑雖然一時得逞,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陳連升等“維持了勇敢的人的本色”,“比原來在這條江中的任何戰(zhàn)役中要堅持得好些”。

      陳連升壯烈犧牲僅14天,即1841年1月21日,琦善就與英方草擬了《穿鼻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賠款600萬銀元;19天后,英軍占領香港島。

      虎門節(jié)馬

      隆隆炮聲和彌漫硝煙已成往事,但陳連升等愛國官兵的愛國主義情懷將永垂青史。中華書局1994年出版的《中國近代史》這樣評價:“在近代中國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戰(zhàn)爭中,陳連升是第一位為國捐軀的少數民族將領?!鼻宄瘣蹏娜艘矊懥嗽S多贊頌他們的詩文,清廷亦詔嘉陳氏父子忠孝兩全,對陳連升加等以總兵例賜恤,予騎都尉世職,次子展鵬承襲,賜三子起鵬為舉人。

      陳連升帶來的600余土家族兵丁無一生還。南粵百姓將陳氏父子入祀“昭忠祠”;又整理烈士們的遺骨,將所余存的75具官兵的遺骸收殮,合葬于沙角百草山麓,題名“節(jié)兵義墳”。陳連升的兵被尊為“節(jié)兵”;陳連升的馬亦被尊為“節(jié)馬”,節(jié)馬的故事更為后人廣泛傳揚。

      相傳陳連升壯烈殉國后,血色黃昏里,悲壯戰(zhàn)場上,黃騮“神駿”躑躅徘徊在主人的遺體邊,悲鳴長嘶,久久不肯離去。為炫耀戰(zhàn)績,英軍要牽它走,它則怒吼狂踢。最后,英兵還是把“神駿”作為戰(zhàn)利品強行擄到香港。

      “神駿”性情剛烈一如其主,英兵喂它草料不食,給它飲水不喝。英兵一靠近,它就揚蹄踢之;英兵強行騎上馬背,它就猛烈抖搖將其拋落在地。香港人喂它草料,必須捧在手中它才肯吃;若放在地上,它則昂首走開。

      香港人都贊“神駿”跟它主人一樣,是一匹氣節(jié)烈馬,前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人們贊揚它的主人在虎門英勇抗英壯烈犧牲,它好像是聽懂了人語,淚水漣漣。有好心人說:“我?guī)慊厣辰前?!”它的眼里頓時流露出無限渴望的神情,甩甩尾巴走過來。

      英兵不能容忍“神駿”這般“羞辱”他們,即以皮鞭抽它,以利刃刺它,但它始終不屈服。英人就將它放養(yǎng)在山中。它草也不吃,水也不喝,忍受著饑餓和傷痛,終日朝著沙角方向嘶叫悲鳴。伴隨著對主人的思念,它漸漸骨瘦如柴。1842年5月,這匹昔日強壯之烈馬“忍餓骨立,持節(jié)絕食,亡于香港”。

      1982年,沙角炮臺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莞市為紀念陳連升及節(jié)馬,在虎門沙角炮臺遺址上修建了雕像。陳將軍頭戴鋼盔,身披戰(zhàn)甲,手持利劍,神情堅韌剛毅,威武地注視著珠江入???,大有英勇不屈,誓死保衛(wèi)國家的氣勢;在陳連升雕像左側不遠處,古銅色的戰(zhàn)馬塑像昂首欲奔。

      (作者系文史學者)

      猜你喜歡
      炮臺林則徐
      故宮藏三冊清代廣州炮臺圖識讀及其他
      《林則徐》
      浙江海防炮臺夯土墻材料分析研究
      廣州大黃滘炮臺考論
      林則徐禁煙
      南炮臺女民兵:無悔青春獻海防
      簡論林則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炮臺,戰(zhàn)爭與和平
      聯墨雙馨
      虎門長洲要塞佚名炮臺考
      玛多县| 临泉县| 洛宁县| 台州市| 泰州市| 九龙城区| 烟台市| 收藏| 东阳市| 洱源县| 井冈山市| 武鸣县| 吴江市| 英吉沙县| 丹阳市| 泾阳县| 凉城县| 郸城县| 师宗县| 景泰县| 萨迦县| 田林县| 广州市| 永新县| 杭锦后旗| 大化| 渝中区| 扬州市| 南康市| 榆社县| 潞西市| 汕头市| 随州市| 和平区| 恩平市| 北京市| 高唐县| 平山县| 郸城县| 固阳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