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臺
- 陽江明清海防遺存的調查與研究
括3個城址和2個炮臺等遺存。2020年,海絲館對海陵戙船澳炮臺進行了考古調查3,清理出炮臺舊址4,發(fā)現(xiàn)了大門、房址、道路等遺跡,采集建筑材料(磚瓦)、陶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文物共計358件,炮臺形制得以顯現(xiàn),為研究陽江古代海防建設以及廣東海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本文主要以陽江海防遺存的考古調查為基礎,同時結合文獻記載,對陽江明清海防遺存進行相關研究,以期全面探討陽江明清海防體系,挖掘陽江豐富的海洋文化遺產資源。一、陽江明清海防遺存陽江明代海防遺存主要有所城
客家文博 2023年2期2023-07-05
- 話說青島山炮臺遺址
島城著名的青島山炮臺遺址。初春時節(jié),清風拂面,一個燦爛的午后,我們一行欣然前往。一青島山炮臺遺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遠東地區(qū)唯一戰(zhàn)場遺址,其地下工程保存完好。景色秀美的青島山是德占時期青島市內第二高山,背依鬧市,面朝大海,為島城制高點。1891年,青島建置后,清軍在此山修筑炮臺。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后,稱“俾斯麥山”,開始修筑著名的“俾斯麥炮臺”。1914年,日軍占領后,改名“萬年山”。1922年,青島收回主權后,亦稱“京山”。1984年,封山建園;198
讀報參考 2023年17期2023-06-15
- 論肇慶城區(qū)近代“炮臺”價值及其保護活化
地主持修建了多處炮臺,當?shù)厝私y(tǒng)稱為“林虎炮臺”,建成至今已逾100年。由于歷史久遠,加之這些炮臺原有功能早已喪失,在時代與城市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這些炮臺除羚山炮臺、獅崗炮臺、郡崗炮臺、龜頂山炮臺在不同程度上被保留下來,其余大多已經損毀。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肇慶自古以來就是控扼西江的軍事重鎮(zhèn),而這些炮臺遺址是肇慶重要的近代歷史文化遺產。本文根據(jù)文獻記載和持續(xù)深入的實地調查,梳理這些炮臺的建造使用歷史、保存現(xiàn)狀,總結挖掘其文物價值進而探討保護和活化利用,為日
客家文博 2023年1期2023-03-28
- 浙江海防炮臺夯土墻材料分析研究
10014)海防炮臺是海防工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由墻垣、炮洞、火藥庫、營房等構成,構筑于沿海、江河口岸、海島等戰(zhàn)略要塞之處。歷史上為防止倭寇、海盜襲擾和殖民者的海上入侵,明清兩代統(tǒng)治者在我國沿海修筑了大量軍事炮臺,時至今日,一部分遺留下來的海防遺址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軍民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見證。而位于東南沿海海防要地的浙江地區(qū)更是炮臺眾多,僅清道光六年(1826年)就建造炮臺30多座[1]。為了解浙江地區(qū)夯土炮臺的材料物化特征及制作工藝,保護海防文
浙江建筑 2022年3期2022-07-01
- 廣東虎門炮臺遺址整體性特征及保護利用策略
產保護模式?;㈤T炮臺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近代海防要塞,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然而在城市化進程中,炮臺遺址受到城市擴張的威脅,周邊環(huán)境惡化,遺址整體性保護未受重視,給廣東省海防文化的傳承與活化工作帶來巨大挑戰(zhàn)。本研究從景觀考古學視角切入,梳理虎門炮臺遺址的景觀變遷歷程,總結其整體性特征與價值,提出保護與利用策略,從而為中國大遺址保護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與方法指導。1 景觀考古學視角下的大遺址保護框架景觀考古學作為近年來考古
風景園林 2022年5期2022-06-23
- 東炮臺,表海風雄鎮(zhèn)百年
伏跌宕的景致。東炮臺所在的巋岱山,就是這樣一個小丘。它是煙臺市內黑夼山的余脈,盡管25米的高度還不及一座城市的廣廈,但其巋然守望于海角,高臺架炮、威震海表的氣魄,卻也比得上五岳岱宗之山。與煙臺山一樣,巋岱山亦是三面環(huán)海,登臨其上,無垠海域盡收眼底,左右曾經都是攬舟登岸的海灣,自古便是煙臺海防的一處要塞。正因此,當年的北洋水師統(tǒng)帥李鴻章才執(zhí)意在這里修建東炮臺。沿著海濱路向東而行,在一個看似尋常的路口一轉,便可望見東炮臺的城樓臺門。廣場前矗立著一方圓潤的大石,
走向世界 2022年29期2022-05-30
- 東炮臺
朱玉成煙臺的東炮臺,坐落在煙臺山東側,歸岱王山一脈,臨海負山,面對太平庵,地勢險要,東西北均為約20多米的臨海懸崖,是煙臺天然之關隘。1886年5月,直隸總督李鴻章陪同總理海軍衙門事務大臣、醇親王奕譞到威海衛(wèi)視察海防設施,校閱水陸操演,于5月22日抵達煙臺。李鴻章巡閱煙臺西炮臺后,認為煙臺只有西炮臺太孤單而建議建造一所東炮臺,經過一番探查論證后,決定在岱王山上再建東炮臺,與西炮臺遙相呼應,形成交叉火力,嚴密防御煙臺海城。經過5年艱苦施工,1891年,東炮臺
走向世界 2022年12期2022-05-05
- 臺州碉樓建筑保護策略
共同的名字——“炮臺”。臺州“炮臺”并非軍事意義上的炮臺,而是民居的附屬建筑,在建筑學上也就是碉樓,為了保持鄉(xiāng)土建筑的地方屬性和調查研究的鄉(xiāng)土性,在以下行文中仍以炮臺命名。據(jù)目前的初步調查,其數(shù)量不在少數(shù)。對臺州“炮臺”進行田野考察和研究,或許能為碉樓建筑地域分布的拓展提供更有力的證據(jù)。一、臺州碉樓的建筑學特征2020—2021年,筆者對溫嶺、玉環(huán)、路橋、椒江、臨海等地的炮臺進行了田野考察,共調查了76座炮臺,涉及5區(qū)(市)、19鎮(zhèn)(鄉(xiāng)、街道)、50村(居
臺州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11
- 廣州島式炮臺遺產孤例的文化景觀搶救
個孤懸一隅的島嶼炮臺—車歪炮臺,曾為抵抗外侮,發(fā)揮過江上鎖鑰、鉗制來往艦船中流通行的作用,特此成為一道顯赫的戰(zhàn)地風景。當海珠炮臺消失之后,車歪炮臺就成了島式炮臺的孤例。現(xiàn)戰(zhàn)場遺址已被市區(qū)包圍,應因勢利導將其開辟為炮臺遺址公園,作為城市綠地配置,構成廣州世界名城饒有風味的文化景觀。1 遺產孤例,名城奇觀車歪炮臺始建于清代嘉慶二十二年(1817 年)十二月,由兩廣總督阮元會同巡撫陳若霖奏準添建,由行商及地方捐款安裝大炮22 門。炮池主要面向東南沿海方向,為灰沙
廣東園林 2021年2期2021-05-17
- 廣西欽州烏雷炮臺遺址加固保護研究
清康熙年間的烏雷炮臺,是廣西清早期有代表性的海防炮臺。該臺經考古發(fā)掘后,對清理出的城墻、臺門、彈藥庫、炮位、兵房和官署等一系列遺址進行了加固保護研究,是廣西南方對土遺址保護的一次大膽嘗試。關鍵詞:欽州;烏雷;炮臺;遺址;加固烏雷炮臺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犀牛腳鎮(zhèn)烏雷村海邊的一個無人島(舊稱“香爐墩”)上(圖1)。炮臺建于清康熙年間,是廣西清早期重要的海防炮臺之一,曾在防御海盜和西方列強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清末民初年間,該炮臺廢棄損毀,成為一處建筑遺址。20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期2021-03-24
- 李瀚章對虎門炮臺的改造
的改造,直至虎門炮臺最終定型,再無變動??梢哉f,從張樹聲光緒七年建成虎門威遠東臺、山腰臺和下橫檔八座新式西洋炮臺開始的廣州西洋海防建設,至此才告最終結束。對李瀚章在粵五年多對廣州海防江防炮臺定型建設,至今尚無專題研究,有必要對此加以討論。一、對已有海防設施的維護和修整李瀚章剛到廣州時曾說:“廣州自同治十三年(1874)開辦海防以來,參用西法修筑炮臺,至光緒十四年(1888)布置大備。”[1]這一已經“大備”的海防,在珠江入??诨㈤T有五大炮臺群形成第一道防線
嶺南文史 2020年2期2020-12-01
- 論林則徐硝煙池舊址與虎門炮臺舊址(南沙部分)開發(fā)中的保護問題
廣州市南沙區(qū)虎門炮臺(文物)管理所虎門,被稱為廣州的南大門,歷史上廣州城的唯一的出???,珠江上最為重要的出海口,“南海之門最多,從廣州而出者曰虎頭門”?!盎㈤T不是一個點位的概念,而是指 外聯(lián)系伶仃洋,內聯(lián)獅子洋,長度大概有近八公里的一段珠江江面,以及附近兩岸的地區(qū)”?;㈤T炮臺幾乎全部分布于珠江口獅子洋到伶仃洋的兩岸和江中間三個島嶼上,其中,接近半數(shù)以上炮臺分布于現(xiàn)在的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境內。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虎門炮臺南沙部分有橫檔、大角、鞏固、永安、大虎
長江叢刊 2020年19期2020-11-20
- 試論海口秀英炮臺的歷史及變遷
)一、引 言秀英炮臺位于今海南省??谑行阌^(q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法戰(zhàn)爭后,由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規(guī)劃、由繼任的粵督李翰章主持修建完成。當時所修建的海防工程體系頗完備,包括若干炮臺、沿海炮堤、淺海水雷等,但時至今日,只有秀英炮臺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了。炮臺研究是海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界對秀英炮臺的研究大多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將其置于瓊防乃至整個廣東西路的海防當中進行論述(1)王亞哲:《清代廣東西路海防地理專題研究》,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海南開放大學學報 2020年3期2020-10-14
- 淺談遺址陳列展覽之特點
,比如,營口市西炮臺遺址陳列館、營口市金牛山遺址陳列館。這些各具規(guī)模的遺址陳列展覽,不僅是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展覽內容、布展方式、宣教手段等方面,更以其獨有的特色,豐富著博物館展覽形式與內容,大都采用“遺跡展示+展館展示”的形式,遺址博物館有四大優(yōu)勢,即空間位置的原真性(遺跡在原位展出)、展覽主題的專屬性(與特定遺址相關)、展品的雙重性(既有可移動文物,也有不可移動文物)、內容的結構性(同一遺址內,房址等遺跡的空間位置與功能都是被古人嚴格定義的,考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15期2020-09-10
- 汕頭崎碌炮臺建筑特征及價值研究分析
頭515000)炮臺是我國明清時期重要的海防軍事設施,是用來放置大口徑、遠射程火炮的臺基,是伴隨著火炮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一種戰(zhàn)時軍事防御工事體系,一般都構筑在江海口岸和其他險要之處[1]。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朝廷下令“沿海炮臺,足資防守,明代即有之,應令各地方設之”[2]。自此,我國沿海地區(qū)開始大規(guī)模地建設海防炮臺。鴉片戰(zhàn)爭時期,西方侵略者將海上作為入侵中國的通道,由于當時的清朝沒有強大的海軍隊伍,朝廷以沿海岸作為布防的重點,根據(jù)海岸的地理特點、沿
廣東土木與建筑 2020年8期2020-08-17
- 南沙虎門炮臺遺址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
180周年,虎門炮臺是鴉片戰(zhàn)爭發(fā)端于廣東的歷史見證,在近代中華民族緊要歷史關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近代海防史上,虎門炮臺是公認的設施最完整、火力最強大、工事最堅固的中國海防要塞,也是我國現(xiàn)存古代海防炮臺中保存類型最多、時間跨度最長的古炮臺。但是,提起虎門炮臺,人們自然就想起了東莞。虎門是珠江主要入??谥?,一江兩岸東屬東莞,西屬廣州南沙,虎門炮臺就分布在這一江兩岸和江中的三個島嶼之上。國務院公布虎門炮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確規(guī)定虎門炮臺分屬于廣州
嶺南文史 2020年4期2020-03-22
- 大灣區(qū)海防炮臺形制及歷史作用
年以后就開始設立炮臺,以后越來越多,從今香港的九龍寨到珠海的前山寨都屬廣東水師,由駐扎在虎門的廣東水師提督統(tǒng)轄。從文物遺存的角度看,眾多歷史上的海防炮臺遺址是其顯著的特色。這些炮臺中除明代大鵬所城外,其他多是清代炮臺,基本完整、尚存原貌的有清初(康熙)惠州大星山炮臺、深圳赤灣左炮臺;清中期(咸豐、同治)的江門新會崖門炮臺、虎門威遠月臺和清晚期(光緒)的東莞虎門和廣州南沙西式炮臺三部分。各期炮臺建設背景、目的、形制有極大差異。目前對廣東清代炮臺的研究相對薄弱
嶺南文史 2020年4期2020-03-22
- 四季美顏炮臺山
禮……它就是青島炮臺山。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的一門大炮留在了山上,所以被稱為“炮臺山”。它緊傍動物園與中山公園,海拔二百多米高。春天的炮臺山,美得嬌嫩,美得舒暢。走過一段坡路,就來到了炮臺山著名的景觀——小平臺。一陣暖暖的春風吹過,樹上的桃花紛紛飛落,那軟軟香香的感覺,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走過小平臺,就來到了一條直奔峰頂?shù)男÷?。路邊的小草紛紛發(fā)芽,梧桐也長出了幾片嫩葉。幾只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唱著歌,像在催促小花小草們快快生長。爬上山頂,極目遠眺,山
東方少年·閱讀與作文 2019年11期2019-12-13
- 北海炮臺保護與修復淺析
536000)炮臺是我國明清時期重要的海防設施,一般都構筑在江海口岸和其他險要之處。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朝廷下令“沿海炮臺,足資防守,明代即有之,應令各地方設之”[1]。自此,我國沿海開始大規(guī)模地修建海防炮臺。早期海防炮臺的設置是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保障本國在海上運輸和貿易的安全。鴉片戰(zhàn)爭時期,西方侵略者通過海上作為入侵中國的通道,由于中國沒有強大的海軍隊伍,海防戰(zhàn)略和防務就顯得更加重要,朝廷以沿海岸作為布防的重點,根據(jù)海岸的地理特點、沿海的地
中國文化遺產 2019年2期2019-11-18
- 廈門胡里山炮臺功能探析
志勇(廈門胡里山炮臺管理處 福建廈門 361005)杜志杰(廈門胡里山炮臺管理處 福建廈門 361005)胡里山炮臺始建于1894年[1],位于廈門島南岸,扼守廈門港南水道咽喉,北鄰廈門大學思明校區(qū),其他三面環(huán)海,是清末至民國時期廈門港最為倚重的海防要塞,歷史上有“八閩門戶,天南鎖鑰”之稱。炮臺結構保存完好,是研究清末海防要塞建筑的珍貴實物。199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文嘗試從炮臺的選址、布局、避彈和功能入手,對炮臺的功能作初步剖析。一、炮臺
中國文化遺產 2019年2期2019-11-18
- 讓歷史照映生活,把和平獻給時光
窄的古石路,有西炮臺寬厚的土墻,環(huán)城流著一條遼河,倒映著西炮臺的創(chuàng)傷,夕陽下的炮臺邊站著一個北方的大男生,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我居住的小城,我腳下的歷史了。去西炮臺,最好的時節(jié)應當是秋日。此時,寒露未寒,霜降未降,溽熱已散,很適宜像我這樣生于夏秋的男生。仲秋的第七個午后,懷揣歷史,我再一次走近西炮臺,忽然就想起了滿清詞人納蘭容若的詞:“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這次的到來,算是為了贖回我十年前孩童時為尋幽探勝而第一次登臨炮臺的游心吧,因為長大后更能
遼河 2019年6期2019-07-08
- 簡述大沽口炮臺海防歷史及出土的明代嘉靖火炮
李長軍(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 300451)一、大沽口炮臺海防歷史圖1 大沽海防防御地圖明清以來,天津一直是北京的門戶,而大沽??谟质恰敖蜷T之屏”,明代就有“海門”之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大沽口設防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明世宗為防倭患,開始在大沽口“宿重兵設置銅鐵大炮”①。將士在此安營扎寨,自此大沽口正式設防。當時放置大炮的位置就形成了以后大沽口炮臺的雛形。如圖1所示。清初,清政府曾派兵駐防大沽口,后又撤走。嘉慶二十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2019-06-05
- 廣州四處清代炮臺三合土工程特性分析
10069)車歪炮臺始建于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位于珠江河面的沙洲上,四面環(huán)水,汛期江水漫延至島上,將外圍垛墻等建筑淹沒。江水長期掏蝕沖刷,造成遺址底部被掏空。島上植被豐富且植物根系發(fā)達,以榕樹最為常見,其根系常交錯于炮座之上,使其產生巨大裂縫,遺址表面常見苔蘚植物發(fā)育。穗石村炮臺[1]始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位于廣東藥學院大學中藥試驗田內。因近代以來沙田成陸,炮臺距現(xiàn)在的珠江水面已有一定距離,但地下水位依然較高,雨天可見地表積水。其相對地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9年2期2019-03-12
- 淺析如何確保文物維修工程中的原真性
——以虎門炮臺舊址第二期修繕工程為例
史文化遺產?;㈤T炮臺舊址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在珠江口東西兩岸,受行政區(qū)域限制,本文分析是位于珠江口東岸的虎門炮臺,即虎門炮臺東莞部分遺址保護狀況。1 虎門炮臺歷史沿革、核心價值與維修歷程1.1 歷史沿革虎門炮臺是我國保存較好的清代海防遺存(圖1),文獻記錄可信,歷史沿革清晰?!盎㈤T之駐兵設防,構筑營壘始于明代永樂年間,以防御倭寇的侵擾。其后,萬歷十六年(1588年),置虎頭門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此構筑了橫檔、南山兩炮臺。嘉慶十五年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8年10期2018-11-19
- 沉重的陷落:虎門的輝煌與唏噓
門大橋橫跨的虎門炮臺遺址,正是明清時代粵東海防的要塞。因虎門炮臺規(guī)模宏大,看上去固若金湯,素有“金鎖銅關”之稱與“南海長城”之譽。從這個方面來說,“英雄難過虎門關”也算是一種歷史的真實?;㈤T炮臺見證了林則徐銷煙的歷史壯舉,也經歷了因清政府腐朽無能、和戰(zhàn)間搖擺不定,最終失守陷落的歷史悲涼,守軍關天培、陳連升等數(shù)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在炮臺遺址旁,“節(jié)兵火墳”“義勇之?!?,默默述說著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和決心?;洊|的海防重地虎門位于廣東東莞境內,是從珠江口由水路
藍盾 2018年8期2018-11-05
- 沉重的陷落:虎門的輝煌與唏噓
門大橋橫跨的虎門炮臺遺址,正是明清時代粵東海防的要塞。因虎門炮臺規(guī)模宏大,看上去固若金湯,素有“金鎖銅關”之稱與“南海長城”之譽。從這個方面來說,“英雄難過虎門關”也算是一種歷史的真實?;㈤T炮臺見證了林則徐銷煙的歷史壯舉,也經歷了因清政府腐朽無能、和戰(zhàn)間搖擺不定,最終失守陷落的歷史悲涼,守軍關天培、陳連升等數(shù)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在炮臺遺址旁,“節(jié)兵火墳”“義勇之?!?,默默述說著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和決心?;洊|的海防重地虎門位于廣東東莞境內,是從珠江口由水路
藍盾 2018年5期2018-08-27
- 虎門要塞:懸撞西洋國旗的秘密
簡單理解為一座大炮臺。實際上,“虎門炮臺”更精確地應該稱為虎門要塞,是由眾多炮臺、附屬設施,以及由它們串起的縱橫交錯的交通線路和支援體系所組成的龐大的防御工事群?;㈤T要塞的建設從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開始,在光緒時期達到了其歷史上的頂峰,這時的要塞除了約六十門當時世界最先進、火力最為兇猛的德國克虜伯和英國阿姆斯特朗海岸大炮外,在航道上還布設有水雷陣。在飛機和潛艇出現(xiàn)之前,研究專家認為:“當時這樣的全方位立體防御不僅代表了清朝也代表了中國古代海防要塞的最
暢談 2018年12期2018-08-26
- 沉重的陷落:虎門的輝煌與唏噓
門大橋橫跨的虎門炮臺遺址,正是明清時代粵東海防的要塞。因虎門炮臺規(guī)模宏大,看上去固若金湯,素有“金鎖銅關”之稱與“南海長城”之譽。從這個方面來說,“英雄難過虎門關”也算是一種歷史的真實。虎門炮臺見證了林則徐銷煙的歷史壯舉,也經歷了因清政府腐朽無能、和戰(zhàn)間搖擺不定,最終失守陷落的歷史悲涼,守軍關天培、陳連升等數(shù)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在炮臺遺址旁,“節(jié)兵火墳”“義勇之?!?,默默述說著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和決心?;洊|的海防重地虎門位于廣東東莞境內,是從珠江口由水路
讀書文摘 2018年8期2018-08-16
- 沉重的陷落:虎門的輝煌與唏噓
門大橋橫跨的虎門炮臺遺址,正是明清時代粵東海防的要塞。因虎門炮臺規(guī)模宏大,看上去固若金湯,素有“金鎖銅關”之稱與“南海長城”之譽。從這個方面來說,“英雄難過虎門關”也算是一種歷史的真實。虎門炮臺見證了林則徐銷煙的歷史壯舉,也經歷了因清政府腐朽無能、和戰(zhàn)間搖擺不定,最終失守陷落的歷史悲涼,守軍關天培、陳連升等數(shù)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在炮臺遺址旁,“節(jié)兵火墳”“義勇之冢”,默默述說著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和決心?;洊|的海防重地虎門位于廣東東莞境內,是從珠江口由水路
藍盾 2018年7期2018-08-11
- 江蘇明清海防炮臺建筑遺存
,其中包括大量的炮臺建筑。這些炮臺建筑有的在時代中廢毀,有的延續(xù)使用至近代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現(xiàn)存的炮臺遺址見證了國家海防的發(fā)展變遷,成為了重要的文物建筑遺存。海防建筑的發(fā)展“古有邊防而無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也”(齊翀《南澳志》卷之八《海防》),江蘇海防建筑發(fā)端于明代洪武年間為防止倭寇對沿海地區(qū)的侵擾設置的沿海防御設施。除發(fā)展水軍外,明代建立了以衛(wèi)、所為中心的陸上沿海防御體系,在重要的海岸、海島、港灣、江海口等敵寇便于登陸的地點修筑城池衛(wèi)所、設巡檢司。各
大眾考古 2018年11期2018-06-24
- 南京老虎山和清涼山抗戰(zhàn)炮臺遺址
手研究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炮臺遺址,至今已經超過五年時間。一、江寧要塞部隊炮臺歷史述略南京炮臺始建于道光以后的晚清年間。1927年成書的《清史稿》卷一百三十八載錄,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金陵城外炮臺七處,曰烏龍山,曰幕府山,曰下關,曰獅子山,曰富貴山,曰清涼山,曰雨花臺”。1928年印制的《新南京志》,其《炮臺志》列出了烏龍山炮臺、清涼山炮臺、東炮臺、獅子山炮臺、雨花臺炮臺、幕府山炮臺和富貴山炮臺。1935年出版的《首都志》,其《兵備》篇也記載了烏龍山、幕府
唯實 2018年3期2018-04-17
- 古堡揚威
經過設在吳淞口的炮臺,這炮臺能控制長江口岸,建于明代初年,作為防倭寇的重地,在清代屢加修葺補充,歷史已極悠久。1932年1月28日,爆發(fā)了“一·二八”之役。十九路軍在上海閘北掀起了對日抗戰(zhàn),那時節(jié)這個吳淞炮臺,曾發(fā)揮絕大威力,指揮的人是后來隱居香港的翁照垣將軍。十九路軍撤出上海之后,就在5月5日,中日兩方簽訂了淞滬協(xié)定,明確在上海周圍數(shù)十里不駐軍隊,在撤軍之后,日軍竟對吳淞炮臺大加破壞,但炮臺周圍的建筑物依然存在,后來日軍撤退之后,由上海的保安隊作象征性的
特別文摘 2018年1期2018-04-08
- 沉重的陷落:虎門的輝煌與唏噓
門大橋橫跨的虎門炮臺遺址,正是明清時代粵東海防的要塞。因虎門炮臺規(guī)模宏大,看上去固若金湯,素有“金鎖銅關”之稱與“南海長城”之譽。從這個方面來說,“英雄難過虎門關”也算是一種歷史的真實?;㈤T炮臺見證了林則徐銷煙的歷史壯舉,也經歷了因清政府腐朽無能、和戰(zhàn)間搖擺不定,最終失守陷落的歷史悲涼,守軍關天培、陳連升等數(shù)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在炮臺遺址旁,“節(jié)兵火墳”“義勇之?!?,默默述說著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和決心?;洊|的海防重地虎門位于廣東東莞境內,是從珠江口由水路
看歷史 2018年1期2018-02-07
- 廣州現(xiàn)存清代炮臺的修建
平廣州現(xiàn)存的清代炮臺基本都是修建于晚清的西式炮臺,其建設工程是當時廣東防衛(wèi)工程中的頭號重點工程,每座炮臺造價都是天文數(shù)字,僅“臺工”就需4000兩白銀,其中安裝的進口大炮的裸價都要3萬兩白銀(苑書義:《張之洞全集》第4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在當時的條件下,這種工程必須是由兩廣總督親自督辦,但是由于晚清的廣州炮臺修建工期大多持續(xù)在20年以上,其間曾有多個兩廣總督,要分清是誰所為還是有一些難度。比如虎門上橫檔炮臺的東臺和大角炮臺中的振威、振定臺門樓
尋根 2017年4期2017-11-09
- 韓國宣布暫停部署“薩德”
部署1個“薩德”炮臺,剩余的5個將于2018年部署。對此,韓國防部方面未進行任何的具體解釋說明。據(jù)文在寅的言論,韓美原計劃年內部署1個“薩德”炮臺,剩余的5個2018年部署,但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了變化,沒有按照當初協(xié)議進行,美軍部署了2個炮臺。韓美就在星州高爾夫球場何時部署以及部署幾個炮臺至今尚未公開。近來,韓國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始終不對外公開“薩德”部署的相關情況。韓國國防部稱,美軍的戰(zhàn)略武器運營狀況不屬于韓國軍方公布的范疇,而駐韓美軍也三緘其口。因雙方此種態(tài)
小康 2017年20期2017-07-27
- 淺說晚清廣州江防重鎮(zhèn)沙路炮臺
清光緒時期的沙路炮臺是由引進德國克虜伯大炮為主要裝備的西式江防重鎮(zhèn),是長洲要塞的組成部分,耗資巨大,經兩任兩廣總督親自主持方得以完成。炮臺中的9座炮位及相關軍事建筑保存至今,在清末及民國廣州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關鍵詞】沙路 江防 炮臺 克虜伯從珠江虎門口入廣州的水道舊稱省河,省河在獅子洋以里的長洲島前分為南北兩路,匯合于廣州城南的白鵝潭。北路向西直到白鵝潭;南路向南然后向西,于大黃滘向北到白鵝潭。南路河道較北路深且寬,張之洞曾說:“廣東省洋船碼頭向在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年3期2017-03-28
- 馬尾船政護廠中坡炮臺始建時間考證
馬尾船政護廠中坡炮臺始建時間考證朱壽榕(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建福州350015)晚清;船政;福建馬尾;中坡炮臺;始置時間位于馬尾馬限山上的中坡炮臺是晚清福建船政護廠炮臺之一,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始建時間學術界有1868年、1884年、1885年三種說法。經查證有關文獻資料,并與老照片相結合,文章認為中坡炮臺的始置時間應是1887年。鴉片戰(zhàn)爭,西方列強憑借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政府內外交困,形勢岌岌可危,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睜眼
文物春秋 2016年2期2016-12-15
- 膠東半島炮臺的開發(fā)利用
為海防設施之一的炮臺。作為歷史文物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同時,炮臺作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價值也不可忽視。韓國政府對江華“海洋海防遺跡”的申遺,給膠東半島炮臺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借鑒。關鍵詞: 膠東半島 炮臺 韓國 申遺膠東半島上的青島、煙臺、威海都是旅游觀光城市,由于山東省重視古代歷史文化資源,炮臺等近現(xiàn)代歷史文化資源,還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沿海旅游觀光城市的文化魅力,有待開發(fā)和利用。一、膠東半島炮臺分布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膠東半島三面環(huán)
考試周刊 2016年92期2016-12-08
- 一口通商時期的虎門炮臺
口通商時期的虎門炮臺黃利平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港口的廣州黃埔港水道出口的虎門,成為黃埔港和粵海關的天然屏障和設置控制的最佳地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后開始實行開海貿易,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負責外貿事務。同時,清政府在虎門建設海防,修筑南山、橫檔和三門炮臺以控制???。正如任何海關都有武裝部隊支撐一樣,虎門炮臺既是廣州的海防工事,也是廣州黃埔港和粵海關管理??冢刂七M出商貿船、查禁走私船的關卡。隨著形勢的發(fā)展,炮臺與廣州口岸的關系日趨緊密,直到第一次鴉片
嶺南文史 2016年2期2016-08-01
- 東南海域上的百年守望
、鼓浪嶼、胡里山炮臺。這里與廈門一水之隔,乘坐快艇只要15分鐘,便能到達彼此,再遠些,便是上海、香港、臺灣等等。港,由此成為它的代名詞。很多時候,港是陸地與大海的連接點,讓人們借由依傍的交通工具實現(xiàn)夢想中的跨越,于是忙碌著移山填海,于是其成長日新月異。有滄海桑田的改變,便會有亙古不變的守望,一座歷經一百多年風煙往事的南炮臺正是這一切的見證者。攀爬一小段山坡,我開始仰望眼前的這座建筑。綠樹灌木中,一圈環(huán)形的高墻圍成一座城,這便是南炮臺,南炮臺還有個名字,叫嶼
閩南風 2016年2期2016-06-14
- 靜樂縣軍民的抗日故事
火燒天柱山炮臺1939年春,日寇占領靜樂縣城并在城南天柱山修筑炮臺,作城內的前哨屏障。1942年冬的一天夜里,我武工隊員去炮臺周圍偵察地形,無意中碰上一名偽軍在炮臺外方便,將其捉住連夜帶到前條子村審問,才得知此人是駐炮臺偽軍班長馬德奎,婁煩縣赤士華村人。經教育摸底,了解到他已不想再為日本人干而愿意過我們這面來。為不使他暴露目標,我們當即與他約定好收復炮臺的時間、辦法及聯(lián)絡信號等,便把他放回炮臺。收復炮臺的任務由三五八旅七一五團的武工隊員陳占彪、羅懷義和我們
黨史文匯 2016年1期2016-05-26
- 廣州現(xiàn)存清末西式炮臺年代考
廣州現(xiàn)存清末西式炮臺年代考黃利平清末時任兩廣總督李瀚章曾說:“粵東洋面遼闊,港汊分歧,自同治十三年(1874)開辦海防以來,參用西法修筑炮臺,至光緒十四年布置大備?!盵1]這批炮臺中的絕大多數(shù)位于今天的廣州,其主體基本保存至今,即廣州現(xiàn)存的8處西洋炮臺群(大角、蒲洲、下橫檔、上橫檔、長洲、魚珠、沙路、牛山)。但現(xiàn)存的炮臺文物上只有個別仍保存有建設時間,如上橫檔東臺、大角振威、振定臺門樓,其他多數(shù)都沒有時間標示,加之相關文獻資料稀少且相互之間多有抵牾,極大影
嶺南文史 2016年4期2016-02-02
- 洋務運動時期出洋官員對西方炮臺的考察
國的海防體系里,炮臺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洋務運動期間,一批批逐漸官員走出國門,出洋駐節(jié),訪問考察,他們的旅西日記中保存了大量考察西方炮臺的記錄。經過數(shù)十年的考察研究,中國人對西方炮臺的認識逐漸深入,洋務運動時期國內的炮臺建設總體上有了顯著改進。但經過無數(shù)國人不斷努力才得到改進的中國炮臺卻并未在日后的戰(zhàn)爭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只有進行全面深化的大變革,才能改變民族命運,實現(xiàn)國家富強。[關鍵詞]洋務運動;出洋官員;旅西日記;炮臺[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識碼]A
北方論叢 2015年6期2015-10-21
- 薩鎮(zhèn)冰八門炮擊退日本艦隊
岸和劉公島上部署炮臺多座,以此構筑“炮”“艦”協(xié)防的海防屏障。日島因其位置特殊更受北洋大臣李鴻章的注意。在勘察各口岸海防奏折中他特意提到在日島修建鐵甲炮臺一座,并曾親自乘小輪勘視炮臺基址。負責修筑炮臺防御工事的北洋護軍從海灣南岸載來砂石將其加高,筑成一個近圓形人造島嶼,并在島上修筑地阱炮臺,遠遠望去,如同天然形成。日島炮臺基本呈圓形,高出海平面約14米,整體筑有炮位、掩體、火藥庫、護坡墻等。炮位有兩個大地阱,設置英國阿姆斯特朗廠制造的200毫米口徑地阱炮2
晚報文萃 2015年3期2015-08-29
- 關于深入開展大沽口炮臺研究的建議
新區(qū)塘沽的大沽口炮臺,曾經是中國軍民抵抗英法聯(lián)軍進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入侵的重要戰(zhàn)場,在中國近代歷史特別是軍事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早在明代,天津大沽??诰烷_始設防,派兵并建了一些簡單的設施。至清中期,海防形勢更為緊迫?!肚鍖嶄洝ぜ螒c二十一年》(1816年8月22日)載:“嘉慶帝上諭內閣:‘天津為畿輔左腋,大沽等???,直達外洋,從前曾建設水師駐防,后經裁撤。該處拱衛(wèi)神京,東接陪都,形勢緊要,自應參考舊制復設水師營訊,以重巡防。”這段史料確切記載了,
天津史志 2015年3期2015-08-27
- 秀英炮臺
秋雨記者眼秀英炮臺□本刊記者 秋雨聞名遐邇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谛阌?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炮臺,經過修復后2014年正式對外開放。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曾經的烽火歲月。走進秀英炮臺,只見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有的游客在炮臺陳列展館聆聽歷史講述,大量的歷史圖片讓人們清晰地感受到歷史的脈搏。有的游客興奮地在炮臺前攝影留念,也有“軍迷”在粗大的炮管下高談闊論。還有父母領著孩子來參觀,口里不時叮囑著孩子勿忘歷史。1890年,清政府為抵御法軍入侵,下令建造
今日海南 2015年1期2015-06-26
- “播蕩煙塵”的嶼仔尾炮臺
蕩煙塵”的嶼仔尾炮臺韓栽茂嶼仔尾炮臺,亦稱南炮臺,位于廈門南岸的漳州龍海市港尾鎮(zhèn)石坑村嶼仔尾東南臨海突出部的鏡臺山上,海拔25.75米?,F(xiàn)存的“播蕩煙塵”的嶼(魚)仔尾炮臺,系清代福建水師提督李新燕于同治十三年6月(1874)倡建,由繼任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于光緒二年(1876)在兩任閩浙總督鄧廷楨和顏伯燾督建的原址鏡臺山頂上[1],仿西式炮臺新建的環(huán)形城堡一座。當年二月初九日興工,光緒三年(1877)二月初九日按期竣工,歷時一年。炮臺建成后,北面正對廈門港
閩臺文化研究 2011年2期2011-03-23
- 圌山炮臺隨想
育基地——圌山古炮臺遺址。炮臺是由黃沙、石灰、黃土及糯米汁澆筑夯實而成,非常堅固,可與鋼筋混凝土媲美。我作為一名守衛(wèi)在此的軍人,每當從古炮臺遺址前走過,豈止只是和它一次又一次地親切重逢,更多的時候則是心潮起伏,遐思浮想……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我們美好的山河盡在英軍鐵蹄的蹂躪之下。圌山炮臺守軍將士為了保衛(wèi)國土、保衛(wèi)鎮(zhèn)江,在此進行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保衛(wèi)戰(zhàn)。1842年7月,英軍9艘軍艦駛進圌山關,遭到圌山炮臺80余名守軍的當頭炮擊,敵艦遭到重創(chuàng),被
金山 2009年6期2009-08-06
- 浴血摩天嶺——被遺忘的甲午陸戰(zhàn)
日,日軍對我南幫炮臺發(fā)起總攻。敵右縱隊擔任主攻,分左右兩翼:右翼隊由長谷川好道少將率領,從東路進攻;左翼隊由大寺安純少將率領,從南路進攻。大寺安純的任務是先攻占摩天嶺炮臺,以控制整個南幫炮臺,進而突破我軍南路防御,實現(xiàn)與南路日軍配合合圍威海衛(wèi)的作戰(zhàn)企圖。是日黎明,日軍左翼隊發(fā)起攻擊。負責守衛(wèi)摩天嶺炮臺的清軍新后營官兵,在營官周家恩的率領下奮起抗擊。李鴻章,生不逢時,汝奈其何?!由于滿清政府對于以李鴻章為首的北洋系漢族將領長期持“且用且防”的不信任態(tài)度,因而
知識窗 2008年5期2008-05-14
- 胡里山炮王
要口修建了大量的炮臺。其中,光緒十七年(1891年)開始修建的胡里山炮臺是目前廈門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炮臺。胡里山炮臺珍藏的一尊28生(280毫米口徑)克虜伯大炮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海岸炮,被譽為炮王(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尊28生克虜伯大炮是德國克虜伯公司1893年專門為中國生產的,1896年運抵廈門。至今我們還可從大炮炮筒尾部上端清晰地看到克虜件兵工廠的徽標、陰文“1893”、編號“L/40C/86”及中文銘文“左”、“右”、“后退”等字樣。這尊大炮重60噸
軍事文摘 2001年3期200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