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睹過如方山的黃昏
當白晝的光像石塊扔過竹林
那樣的一種寧靜,根本
不像是鳥鳴中的秋山
而是星星們喧鬧的課堂
對于這樣的寧靜,我們已不習慣
草地上無人理睬的牛糞
趨近干涸的池塘中
搖晃著菖蒲和蘆葦,在白天
我們都已經采折過:一種淳樸的裝飾
而現(xiàn)在,如方山再次來到我面前
像地震來到熟悉的人中間
或是睡夢中,一次無關生死的分別
漸漸熟悉,但也足夠驚悚
其實我更可能想到的
還是房屋后的那一陣風,其中
夾雜著一群煙灰般的山鵲
山居的生活還沒有到來就已經消逝
(選自本刊2020年第五期“江南風”欄目)
飛廉品讀:
如方山,位于和縣,綿亙十里,昭明太子蕭統(tǒng)曾在山上讀書。宋代詩人賀鑄的《登如方山》,或許是寫如方山的第一首詩。這些年,育邦、蘇野、臧北等詩人集體寫了一批有關如方山的詩,可以結集了,其中就包括邵風華的這首《如方山》。登山懷古抒情,是常見的寫法,蘇野的《夏夜登如方山》就是如此。本詩則純粹寫詩人自身的所見所感。“我目睹過如方山的黃昏”,總領前十行?!爱敯讜兊墓庀袷瘔K扔過竹林”,白駒過隙的另一種寫法,生動可感。把寂靜比作“星星們喧鬧的課堂”也新穎有趣。后八行突然詩風大變,讓我多少有些費解?!叭绶缴皆俅蝸淼轿颐媲啊?,“像地震來到熟悉的人中間”,越往后越驚悚,到最后兩句我讀出了一種幻滅感:風中夾雜著“一群煙灰般的山鵲”,“山居的生活還沒有到來就已經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