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長喜 汪振江
(蘭州大學法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人格權”一詞頗受學界的關注,人格權是否獨立成編也在學界中廣為討論,隨著《民法典》的現世,人格權作為《民法典》的第四編進行立法,人格權是否獨立成編的問題亦塵埃落定。為了豐富人格權的內涵、彰顯我國《民法典》的人文關懷,有必要討論人格權的財產價值。本文試圖在學者們的研究基礎上對人格權的財產價值進行思考,具體來說,本文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人格權是否包含財產價值;二是人格權是否包含財產價值的理由;三人格權包含財產價值具有什么樣的意義。
《民法總則》第2 條規(guī)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的主要內容是人身權,人身權是人格權和身份權的合稱。本文重點關注人格權?!睹穹ǖ洹凡扇∪烁駲嗒毩⒊删幍牧⒎ǚ绞剑梢娙烁駲嘣诿穹ㄖ姓加兄匾南?。
在民法體系中人格權具有自己獨特的法律概念。我國著名法學學者王利明教授提倡人格權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他在其著作《人格權法研究》中寫到:人格權是指以主體依法固有的人格利益為客體,以維護和實現人格平等、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為目標的權利[1]。王利明教授對于人格權的定義也不無道理,首先人格權作為人之作為人的主體性要素的整體性結構,其定義也是表達這種意思。但是筆者更加傾向于張俊浩教授的觀點,即人格權的客體是人格,而不是人格利益①。據此,本文認為人格權是指以人格為客體,以維護作為人的主體性要素的整體性結構完整為目標的綜合性權利。
上文將人格權定義為綜合性權利,換言之人格權是一個總的稱謂,它有許多具體形態(tài),這些不同形態(tài)的人格權處于不同的分支和位階,形成了一個內容體系(見圖1)②。
如圖1 所示,人格權按照形態(tài)的不同可以分為物質性人格權以及精神性人格權。在物質性人格權利這一分支,又可以依照其具體要素的不同,可以分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與勞動能力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性人格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精神性人格權亦受到立法的重視,但是人們的精神生活是何等的豐富,因此會產生一些難題。根據立法實踐與學界的理論③,精神性人格權可以分為標表型精神人格權、自由型精神人格權和尊嚴型精神人格權。標表型精神人格權可以根據要素的不同細分為姓名權、肖像權和商號權;自由型精神人格權細分為身體自由權和內心自由權;尊嚴型精神人格權細分為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貞操權。
圖1 人格權內容體系
財產價值是指具有經濟利益,在這里討論人格權體現的財產價值亦采取此種說法。本文認為人格權是一個總的稱謂,討論人格權是否包含財產價值,繞不開討論人格權的具體形態(tài)。上文把人格權分為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這兩個大的分支又分為多種具體形態(tài)的人格權。
1.物質性人格權財產價值分析
物質性人格權是指自然人就其自身的物質性人格權要素,例如生命、健康、身體以及勞動能力的一種支配權的總稱[2]。物質性人格權根據不同的要素細分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和勞動權。
(1)生命權
生命權是指以保障自然人的生命為內容的物質性人格權[3]。生命權的客體是生命,生命是自然人物質人格的集中體現。生命終止了,自然人的一切其他人格要素,也就全部失去意義。那么生命權是否具有財產價值?第一,在現代社會中,社會普遍價值觀認為生命是無價的??档抡f過:“人的生命是沒有替換品或代替物,因為世界上沒有類似生命的東西,也不可能在生命之間進行比較”。也就是說生命是不能用財產價值來進行衡量的。生命權亦是刑法保護的法益,例如故意殺人罪等罪名,其背后就是在保護自然人的生命權,亦是貫徹憲法規(guī)定的人人平等精神。如果說生命權包含價值,那么會導致生命的高低貴賤,這與舊時代的封建奴隸社會沒有區(qū)別。第二,生命權具有不可轉讓性,這本身決定了生命權就不會產生財產價值。不可轉讓性體現在生命具有一次性、不可復原性。而經濟性利益的產生在于商品的可轉讓性,例如產品的交換才產生財產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生命權不包含財產價值。
(2)健康權
健康權是以維持自然人的身體機能正常運行為內容的物質性人格權。健康權的客體是健康,健康權的內容主要表現健康維護權,健康維護權是自然人保持自己健康的權利[4]。健康是指人體的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行,健康與生命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無生命也就沒有健康可言,侵犯健康又一定程度危害到生命。而健康權、生命權的客體分別為健康、生命,因此可以認為健康權與生命權亦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上文提到生命權是不包含財產價值的,因此根據健康權與生命權的關系,從這個角度將健康權視為不包含財產價值。從眾多法律部門的目標來看,非法侵害自然人的生命健康權,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因此,健康權亦是不能以財產價值衡量的。
(3)身體權
身體權是以維持身體完整性為內容的物質性人格權。完整性可以分為形式完整性和實質完整性。形式完整性是指身體器官的完整,實質完整性是指身體機能完整,而身體機能的完整是健康權的保護客體。身體權與健康權相似,但也有區(qū)別。身體權所保護的是身體器官、組織、肢體或其他的完滿狀態(tài),而健康權所保護的是身體器官、組織、肢體或其他的功能健全狀態(tài),例如強行剪他人頭發(fā),侵犯的不是健康權而是身體權。按照學界通說,自然人享有對其身體組成部分的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有限支配權[5],例如自愿的器官或者骨髓捐贈、獻血,甚至部分身體組成部分還可以買賣,如頭發(fā),按照此種說法,可以認為身體權包含財產價值。但是法律提倡自然人合理支配自己的身體,因此當然不得濫用身體利益進行違法活動或者侵害社會的公序良俗,如不得賣淫、賣血、賣器官、代孕等等。因此本文認為身體權是在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才具有財產價值,換言之,身體權包含有限的財產價值。
(4)勞動能力權
所謂勞動能力權,是指自然人具備健全的腦力、體力功能,并通過發(fā)揮或支配這些功能而獲得生存資料的物質性人格權,勞動能力權帶有鮮明的體能或智能特征即謀生功能權,其能夠給自然人提供謀求生存,維持生命權的手段或途徑。憑借著這種權利,自然人可以獲得各種生存資料[6]。在法學條文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勞動能力的人、從這些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等這樣的表述,可以知道勞動能力是屬于主體所有的含義。陳乃新在其著作《勞動能力權導論》寫到:“勞動能力權是人們應依法享有的對自己勞動能力的全面的自主支配權。”[7]換言之,勞動能力權是自然人主體所有,是可以全面自主支配其為勞動者本身謀取利益的權利,因此勞動能力權是包含財產價值的。
2.精神性人格權財產價值分析
人不僅是肉體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精神性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就其本身的精神性人格要素具有支配性的權利的總稱[2]。精神性人格權④根據樣態(tài)的不同,細分為標表型、尊嚴型、自由型。
(1)標表型精神人格權:姓名權、肖像權、商號權
我們知道每個人總是離不開社會關系,而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總是要借助一定的社會符號進行彼此識別,從而避免混亂,此種特定的社會符號就慢慢演進為我們的標表型人格,以此為客體的權利稱為標表型人格權。標表型人格權主要內容主要有立變更權以及專屬權。我們常見到標表型人格權主要有姓名權、肖像權、商號權。
姓名權是指自然人對于姓名設定、變更和專用的標表型精神人格權。從民法的角度看,姓名是自然人的身份識別符號,將一個主體與其他主體區(qū)分開,這種身份識別符號包括官方登記的姓名和實際使用的名字,他們都起著識別自然人主體的作用[8]。簡而言之,姓名僅僅就是一個符號。在嬰兒出生的時候,按照戶籍登記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登記姓名,我們在登記這個姓名的時候是不付出任何財產代價的,因此從這角度來看,姓名權是不包含財產價值的。而且,在現代社會重名現象時有發(fā)生,名字相同的兩個人不能根據姓名權互相向對方索要經濟利益,因此本文認為姓名權是不包含財產價值的。
肖像權是自然人專有,以維護自然人肖像上所具有的利益為內容的標表型精神人格權[9]。按照學界的通說,肖像權的客體是肖像所具有的利益,其包括精神利益以及財產利益,肖像權所體現的財產利益,亦能在司法實踐中得到印證。例如“董成鵬與平頂山恒榮置業(yè)有限公司肖像權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其中說理部分有一段話,“關于經濟損失,原告作為演員具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其肖像已具有一定商業(yè)化利用價值,被告對原告肖像權的侵害,必然導致原告肖像中包含的經濟性利益受損。本院綜合考慮原告的職業(yè)身份、被告的經營性質及被告使用原告照片的具體情況對原告的該項請求酌情予以判處”⑤。從這份判決書的說理部分,我們可以知道肖像是具有一定的商業(yè)化利用價值的。本文認為肖像權是包含財產價值的。
商號權是企業(yè)對依法核準適用的名稱排除他人使用的標表型精神人格權[10]。名稱是企業(yè)在經營過程中區(qū)分其他企業(yè)的重要標識,例如我國騰訊、阿里巴巴、同仁堂、全聚德等商號,在市場上被消費者廣為認知。商號權與主體本身密不可分,如果離開商事主體亦無商號權可言[11]。商號是商事主體法律人格的化身,因此,商號權相較商標權、專利權等更具人格性是不言而喻的。商號權的財產權屬性則是由商號自身的無形財產屬性所決定的,除特定權利主體以外的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預和妨礙商號權人行使商號權,也不允許他人侵犯,所以商號權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和獨占性。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看,商號權是包含財產價值的。商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經過一定的體智活動或者金錢交換而得到,從這個角度來說,商號權是包含一定的財產價值的。
(2)自由型精神人格權:身體自由權、內心自由權
自由型精神人格權包括身體自由權和內心自由權兩種,身體自由權是強調人的身體活動不受非法干預的權利,內心自由權是強調人的意思決定的獨立和不受非法干預的權利[12]。關于人身自由權,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非法拘禁、非法管制、非法搜身、刑訊逼供、強奸、強迫賣淫、拐賣人口等一系列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類型,其目的就在在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不能以金錢去剝脫他人的自由。內心自由,也可以稱為意思自治,意思自治是現代民主的標志,無論是人身自由還是內心自由,如同生命和健康一樣,都是人作為人必須的要素,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亦是現代文明所追求的,故自由型精神人格權是不包含財產價值的。
(3)尊嚴型精神人格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貞操權
名譽權是以維護名譽不受損害為內容的尊嚴型精神人格權。名譽權的客體即名譽,是特定人所受到的有關品行、才具、功績、職業(yè)、資歷以及身份等社會評價的總和[13]。名譽權本身不具有經濟價值,但卻與財產利益密切聯系。名譽如果受到貶損,會影響自然人的晉級、晉薪,使之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法人的名譽受損,會影響法人的商譽和利潤。因此,名譽權維護主體的名譽不受損害,與主體的財產利益相關聯。
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支配其自身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的自由,排除他人干擾的人格權。隱私權主要是一種精神性的人格權,財產價值不明顯,侵犯隱私主要導致的是精神傷害[14]。
榮譽權是民事主體因為在某個方面的成就或者地位獲得的積極評價。榮譽權是指民事主體獲得、保存、利用榮譽,享有其所生利益并排除他人的人格權,榮譽權往往會給榮譽權人帶來經濟利益,權利人有權享有由此產生的各種利益[15]。
貞操權的核心內容是性。其利益體現為性的純潔:它不能簡單地由身體、健康、自由、名譽、隱私等其他人格利益所替代。貞操權以人的性所體現的利益為具體內容。性的利益,應作廣義理解,它包括實體上的利益和精神上的利益。實體上的利益體現為保持自己的性器官不被他人非法接觸,保持自己不為違背自己意志的性行為;精神上的利益則表現為人的以性純潔為內容的精神滿足感,以及社會和他人對權利人[16]。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女子賣淫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合法,因此從歷史這個角度來講貞操權有一定的財產價值,但是在現代社會是有違公序良俗的。
在人類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人格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每一個人一出生便有自已獨特的人格標識,這些人格標識無疑具有潛在的財產價值,權利主體可以以任何一種或者多種合乎法律以及公序良俗的方式自己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人格標識比如肖像、商號等,并由此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具體表現為以下兩方面的意義:
1. 自然人格權本質上具有財產價值內涵是重視并加強對人格權進行全面保護的表現
康德說過:“人是自律的,人本身就是尊嚴,理性的人既被當成目的,也被視為對彼此的特殊意圖是有助意的,也就是被當成了手段?!盵17]自然人在合乎法律以及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合理開發(fā)使用自己或者使用他人具有財產價值的人格標識,這是自我意識的體現,與人格的內涵相一致,也是表達自由的一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資源的有效分配[18]。不過人格財產價值利用需要有相應法律的規(guī)制,也就是說可以在法律劃定的范圍內進行人格利用,這是為了保證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保障權利主體的合法權益,使之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人格商業(yè)化利用具有經濟價值,這會促使人們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金錢去挖掘更多具有財產價值的人格要素,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總之,從功能上講,自然人的人格財產價值利用,一方面在于通過人格要素如姓名、肖像等的出讓使用實現人格權財產價值的析出,使權利主體更為充分地享有權利;另一方面則是將財產性引入到解決人格權的損害糾紛中,突破人格權受到損害主要是以精神損害賠償為主的壁壘,為權利人提供更為全面的權利救濟[19]。因此承認人格權本質上具有財產價值的內涵,并不是人格和尊嚴的商品化或者是降低對人格權的保護,承認人格權本質上具有財產價值內涵是重視并加強對人格權進行全面保護的表現[20]。
2. 法人人格具有財產價值可以為商業(yè)主體帶來經濟利潤的同時進行社會資源配置。
我國目前的法人可以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是營利法人,比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商號權是法人一項特殊的人格權利,在未經許可的情形下,任何企業(yè)和個人是不可以擅自使用的。如果出現某些法定或者意定的原因,法人需要注銷時,與之相伴的企業(yè)的商號或名稱也要隨著注銷,這會在一定程度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為了促進經濟的流轉及傳承,要注銷的企業(yè)可以依法將自己的商號或者名稱轉讓給他人使用并從中獲取相應的經濟利益。因此轉讓自己的商號或名稱于他人在為自己謀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給受讓方帶來可觀的經濟利潤,減輕受讓方的生存壓力,比如曾經蘋果以IP 公司的名義,向臺北唯冠提出收購iPad 商標所有權,金額為3.5萬英鎊。因此營利法人的人格具有財產價值,能更好進行社會資源配置。
對于那些非營利法人、特別法人而言,他們的名稱或者形象符號等人格要素標識雖然不能像營利法人一樣名稱可以直接帶來經濟利益,但是其本身在社會有重要功能以及在社會上享有威望,他們的人格要素標識客觀上也會轉化為經濟利益或存在巨大的商業(yè)價值,因為他們在社會上享有的威望可以為商品的生產或推銷起到保證的作用,這間接為商人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潤。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的一大亮點,足以看出人格權的重要性。人格權是一個總稱謂,人格權的具體形態(tài)中有些具有財產價值,有些則在我們目前的認知習慣中不能以財產價值論英雄。人格權具有財產價值對自然人以及法人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自然人來說人格權具有財產價值,能夠加強對人格權的全面保護,對于法人來說,法人人格權具有財產價值是對社會資源的配置。
注釋:
①張俊浩認為:“人格權的客體不是人格利益,而是人格。對于具體人格權來說相應的人格要素就是其客體。例如身體權的客體是身體,那么隱私權、自由權的客體究竟是怎樣的人格要素,似乎無法回答。隱私權的客體是自然人的某種情感要素(情感人格要素、審美要素),自由權的客體是自然人的某種意志要素(意志人格要素、自由要素)。這些要素,都是完整人格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眳⒁姀埧『?民法學原理(修訂版)[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②此圖參考張俊浩教授在《民法學原理》對人格權的分類制作而成。
③對于精神性人格權的分類主要依據張俊浩教授的觀點以及裁判實踐。
④本文提到的精神性人格權類型是立足于當下已經定型化的人格權的基礎上去討論精神性人格權是否包含財產價值的問題。
⑤參見裁判文書網. 董成鵬與平頂山恒榮置業(yè)有限公司肖像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EB/OL].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16)京0105 民初19050 號.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