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榮鳳
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喹硫平片聯合阿普唑侖治療酒精中毒性幻覺癥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選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5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26例,觀察組30例。兩組患者均于補充維生素B、C類支持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奮乃靜聯合阿普唑侖治療;觀察組給予喹硫平聯合阿普唑侖治療;療程兩周。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7%。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92.3%。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7.6%。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喹硫平片聯合阿普唑侖治療酒精中毒性幻覺癥取得顯著療效,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喹硫平;阿普唑侖;酒精性精神障礙
【中圖分類號】R59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2-056-01
酒精中毒性幻覺癥是病人在酒依賴狀態(tài)下,習慣性飲酒或大量飲酒后(通常在斷酒24小時以內)出現的以幻覺為主要癥狀的精神病狀態(tài)。為了探討治療效果好同時不良反應又少的治療方式,在本研究中選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56例,探討喹硫平聯合阿普唑侖治療酒精性精神障礙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為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酒精性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2.飲酒史>8年。3排除嚴重軀體疾病及藥物過敏者。4.均為首診患者。共入組56例,
1.1 對象
為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年齡25-57歲,飲酒史8-41年均為男性患者。
共入組56例,隨機分為兩組。A、喹硫平并阿普唑侖觀察組30例;平均年齡40.7±15.6,飲酒史平均(24.3±16.1)年,病程2-90天,平均(46±44)天。B、奮乃靜并阿普唑侖治對照組26例,平均年齡(41.6±15.8)歲,飲酒史平均(24.9±16.5)年,病程2-90天,平均(46±44)天。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補充維生素B、C類支持治療,均合并使用阿普唑侖0.4-0.8 mg/d,使用1-2周不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給予喹硫平片治療,喹硫平片起始劑量為50mg/d,第3天為100 mg/d,第5天為150 mg/d,第7天為200 mg/d,最大劑量為400 mg/d。療程2-4周。對照組給予奮乃靜片治療,奮乃靜起始量為4mg/d,第3天為8 mg/d,第5天為12 mg/d,第7天為16 mg/d,最大劑量為24mg/d。出現嚴重興奮躁動者可臨時予氟哌啶醇針5mg肌注1-2次;出現錐體外反應可予苯海索等處理。治療兩周觀察療效。
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1.3評價指標
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1.4評價標準
顯效:精神癥狀完全消失,社會功能恢復;
有效:精神癥狀基本消失,社會功能部分恢復;
無效;病情無好轉或加重;
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1.5統計學檢驗
對結果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率的比較采取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
2.結果
臨床療效對比見表1
不良反應對比見表2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在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3.3%,只出現口干、頭暈等輕微副反應。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2.3%。在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5.3%,出現震顫、肌張力增高等明顯不良反應。
3.討論
對于酒精中毒所致幻覺癥的治療,臨床上可用小劑量的抗精神病藥及苯二氮卓類治療可取得較好效果。既往應用傳統抗精神病藥治療,雖然取得一定療效,便藥物副反應大,患者服藥依從性差,難取得預期效果。喹硫平是一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為腦內多種神經遞質受體拮抗劑,對陰性及陽性精神癥狀均有效果,也可減輕情感癥狀如抑郁、焦慮及認知缺陷,具有獨特的認知改善作用。阿普唑侖為苯二氮革類藥物,與酒精有交叉耐受性,作用于引起戒斷癥狀的多個受體,是最常用的替代酒精的藥物。本組研究予喹硫平聯合阿普唑侖治療,錐體外系反應等不良反應輕微,患者容易接受,服藥依從性高,取得了顯著效果?;颊邩酚诮邮?,臨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沈漁屯阝.精神病學.第五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2]崔玉華,方明昭.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礙臨床特點(附95例分析)[J].中國藥物依賴性,2004,1:27-28.
海南省昌江縣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57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