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與美國國情咨文中政治話語的架構對比研究

      2020-03-12 07:26:52宋改榮楊阿倩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國情咨文中國政府旅程

      宋改榮 楊阿倩

      (西安理工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1 引言

      政治話語是政治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強大的政治力量和道德力量。隨著近年來認知語言學的蓬勃發(fā)展,隱喻架構視角成為另一種全新的政治話語分析方法。架構理論主要討論我們將政治概念和整個世界概念化的一種思維方式,因此國內外許多學者開始采用這種新的研究視角來分析政治話語。

      本文選取《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19)》和《美國國情咨文(2019)》為語料進行分析研究。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和美國國情咨文是中美兩國典型的政治語篇。國內政府工作報告在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話語分析和隱喻學,而對美國國情咨文的研究則多停留在隱喻角度或架構角度,鮮有文章去對比中美兩國政治話語的架構以及形成這種架構的深層原因。

      2 概念隱喻與架構理論

      2.1 概念隱喻

      Lakoff&Johnson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書中指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認知思維方式。我們借以思維和行動的日常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上基本是隱喻的 (1980: 3)。[3]隱喻的實質是與人類自身生理基礎及物質活動密切相關的源域的經驗向抽象的目標域的映射。概念隱喻是深層次的概念性機制,隱喻表達則是概念隱喻系統(tǒng)的淺層體現(Lakoff 1993)。[4]

      2.2 架構理論

      “架構”概念源于人類學。社會學家 Goffman將其引入文化社會學,用來分析各種社會活動(Goffman1974:13)。[5]后來,Fillmore 將其引入語言學領域,創(chuàng)立了框架語義學。Fillmore 視框架為“具體統(tǒng)一的知識構架或經驗的整體圖式化”(Fillmore 1985:223)[6]和“認知結構”(Fillmore& Atkins 1992:75)。[7]近年來,Lakoff 又將這一概念應用到政治學領域。Lakoff (2004:73)指出,“認知科學的一個根本發(fā)現是:人們以架構和隱喻進行思維;架構以神經電路圖的形式存在于大腦中。”[8]汪少華(2008:5)指出架構可分為表層架構和深層架構兩種: 由詞語激活的心理結構為表層架構,深層架構指構成道德世界觀和政治哲學的最為根本的架構。[9]表層架構主要包括隱喻性表層架構和非隱喻性表層架構。其中非隱喻性表達可以直接歸為非隱喻性表層架構,隱喻性詞匯可直接激活相關的架構,由表層架構激活的價值觀為深層架構。[10]

      3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與美國國情咨文中的隱喻性表層架構對比

      3.1 架構提取

      本文中隱喻的識別是借助了Charteris-Black(2004)所提出的隱喻識別方法,具體如下:

      (1)閱讀《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19)》和《美國國情咨文(2019)》政治話語文本,了解文本的主題和大意;

      (2)題目統(tǒng)一依據文本語境確認詞匯的意義,判斷該詞匯是否存在一種比語境中含義更加基本通用的意義。

      (3)如果存在此類詞匯,則確定此類詞匯在文中的意義和其本身意義能否形成對比,并且可以在對比中理解文本意義。如果可以,則確定該詞匯是隱喻性的。

      通過以上步驟確定隱喻詞匯后,利用語料庫軟件 AntConc3.2.4對兩篇文本的各類隱喻詞匯進行頻數提取,通過AntConc3.2.4的多項檢索功能,提取出每一類隱喻性詞匯的頻數,將各類頻數總計再對其進行架構識別。架構可以分為表層架構和深層架構,表層架構又分為隱喻性表層架構和非隱喻性表層架構。隱喻性架構被隱喻性詞匯激活,非隱喻性架構則由非隱喻性表達激活。[10]在識別表層架構之后,結合上下文將對深層架構進行識別和推理分析。

      3.2 兩國政治話語中隱喻的使用情況

      美國國情咨文概念隱喻建筑隱喻戰(zhàn)爭隱喻旅程隱喻植物隱喻平衡隱喻總計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頻次97 39 19 51 74 280所占百分比35%14%7%18%26%100%頻次23 23 34 4 0 8 4所占百分比27%27%41%5%0%100%

      以上表格的數據是借助Charteris-Black(2004)所提出的隱喻識別方法與語料庫軟件AntConc3.2.4統(tǒng)計隱喻性詞語頻次得出。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出,在兩國政治語篇中,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大篇幅地使用隱喻,隱喻豐富性更強。同時,通過以上表格我們不難看出,兩國的隱喻使用也存在差異。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建筑隱喻是報告文本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隱喻,占總數的35%;在美國國情咨文中,旅程隱喻是報告文本中使用率最高的隱喻,占總數的41%。但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旅程隱喻是出現頻率最低的。同時通過對比發(fā)現,平衡隱喻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占有26%的篇幅,但在美國國情咨文中卻沒有體現?;诖丝梢钥闯?,兩國的政治話語雖然都富含隱喻,但也存在差異。

      3.3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隱喻性表層架構

      隱喻性思維的架構為隱喻性架構,從一個隱喻性源域架構到目標域架構的映射形成概念隱喻,概念隱喻的本質是用一個事物去理解另一個事物(lakoff& Johnson,1980)。[3]本文的隱喻性表層架構是通過兩國政治語篇中凸顯的隱喻性詞匯和其頻率識別、統(tǒng)計而形成。通過隱喻識別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隱喻性表層架構包括: 建筑架構、戰(zhàn)爭架構、旅程架構、植物架構和平衡架構。

      3.3.1 建筑架構

      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與建筑相關的詞匯出現頻率較高,占總數的35%。如“建成”“實施”“工程”“建立”“改造”“鞏固”等詞匯。諸如此類的詞匯表達均激活了建筑架構。建筑隱喻具有強烈的積極意義,表達了人們對期望目標的追求和美好未來的渴望。

      全國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fā)展主要目標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通過此例可以看出,文本中將“全面小康社會”作為建成的目標。如我們所知,建成一幢樓需要長工期和勞動力。此處激活了建筑架構,同時激活人們對于全面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的認知。在此過程中勞動力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工期長旨在告訴人們達成這個目標的周期是長期的,但若大家協(xié)同努力總會到達理想的彼岸,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3.3.2 戰(zhàn)爭架構

      戰(zhàn)爭架構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少。“戰(zhàn)略”“打贏”“成功”等詞匯激活了戰(zhàn)爭架構,戰(zhàn)爭架構激活了人們對戰(zhàn)爭的認識,戰(zhàn)爭中包括敵人,同盟,戰(zhàn)略等。

      六是統(tǒng)籌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良性互動格局加快形成。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有力實施,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近年來我國政府著力解決區(qū)域、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協(xié)調、不平衡問題。為了解決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問題,我國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此處激活了戰(zhàn)爭架構,旨在告訴人們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是一場持久的戰(zhàn)爭,只要我們采取合適策略,萬眾一心,總會解決城鄉(xiāng)區(qū)域問題。

      3.3.3 旅程架構

      旅程架構激活的人類腦回路包括路程漫長、旅程中的困難、目的地等。同時旅程架構也意味著努力實現有價值的目標。在旅程架構中,有了明確的目標,就能夠牽引著旅程順利進行,否則會離目的地越來越遠。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旅程架構是由“邁”“步伐”“目標”等詞匯激活。

      上述主要預期目標,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符合我國發(fā)展實際,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是積極穩(wěn)妥的。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此處的目標詞匯激活了旅程架構。在建成小康社會這條道路上,哪怕布滿荊棘我們也會勇往直前完成目標,一旦達到這個目標,就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3.3.4 植物架構

      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增長”“增加”“植根”“樹立”“培養(yǎng)”等詞匯激活了植物架構。植物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相關密切的,植物代表著生命力和希望。報告中多處出現植物架構,旨在激活人們對政府的信心。

      我們要以現代職業(yè)教育的大改革大發(fā)展,加快培養(yǎng)國家發(fā)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

      自古有“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一說,此處對于各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激活了植物架構。我國重視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全面人才。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就像照顧植物一樣,細心照料使其健康茁壯地成長。

      3.3.5 平衡架構

      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與平衡相關的詞匯占據26%,如“平衡”“均衡”“和諧”“穩(wěn)定”“協(xié)調”等詞匯,諸如此類的詞匯均激活了平衡架構。

      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tǒng)籌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穩(wěn)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著力穩(wěn)就業(yè)、穩(wěn)金融、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穩(wěn)投資、穩(wěn)預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此處對于就業(yè)、金融、外貿、投資等的發(fā)展均采用了平衡架構,激活了人們心中的平衡架構,同時可以加深對政府舉措的認知。經濟增長不平衡是中國政府反對的,政府長期致力于工作穩(wěn)中求進,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為追求世界經濟平衡增長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平衡架構可以使人民對政府的舉措更加安心,激活對政府的信任與支持。

      3.4 美國國情咨文中的隱喻性表層架構

      美國國情咨文中的架構類型與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大體一致,但相同的架構被激活的頻率不同。在美國國情咨文中,主要的隱喻性表層架構包括:建筑架構、戰(zhàn)爭架構、旅程架構和植物架構。

      3.4.1 建筑架構

      在美國國情咨文中,由“shape”“create”“stren gthen”“build”等建筑詞語激活的建筑架構占27%。建筑架構如同旅程架構,是一個有目的的行為。建筑架構還強調了基礎的牢固性和過程的精密性,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Alice,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us that we always have the power to shape our own destiny.

      特朗普的話語激活了建筑架構,旨在告知美國民眾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像雕塑一樣,只要你精心刻畫總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此處也體現了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強調個人的成長。

      3.4.2 戰(zhàn)爭架構

      戰(zhàn)爭架構中主要包含敵人、戰(zhàn)斗等元素,戰(zhàn)爭還包括殘酷的殺戮,“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也是戰(zhàn)爭的主要特征。美國國情咨文中由戰(zhàn)爭詞匯激活的戰(zhàn)爭架構占 27%,由“win”“crisis”“defend”“victories”“fight”等激活戰(zhàn)爭架構。

      At the same time,she rallied her community and raised more than $40,000 for the fight against cancer.

      癌癥就像惡魔一樣摧殘患者的身心,人們對之唯恐避之不及。此處將癌癥的治愈架構為戰(zhàn)爭,激活了民眾對癌癥的恐懼,就如同對戰(zhàn)爭的恐懼。同時也激活了民眾對抗癌癥的決心,只要努力與其抗爭就能打敗它。

      3.4.3 旅程架構

      在美國國情咨文中,旅程架構的使用頻率較高,旅程詞匯激活的旅程架構占41%,如“reach”“move”“path”“cross”“progress”等。旅程架構意味著從起點到終點行進的過程,具有明確的目標。

      Everything that has come since — our triumph over communism, our giant leaps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 our unrivaled progress towards equality and justice.

      眾所周知,美國的價值觀倡導公平正義,這是一個長期的使命。他們將科學的發(fā)展和平等正義方面取得的成就架構為旅程架構,告知民眾在這條道路上,只要相信美國政府就可以實現理想藍圖。

      3.4.4 植物架構

      在美國國情咨文中,植物架構出現頻率較少,占總數的5%,此處植物架構是由“grow”一詞激活,植物架構是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架構。

      The U.S. economy is growing almost twice as fast today as when I took office.

      特朗普強調美國工人的工資不斷上漲,經濟也在不斷增長。此處的詞語“grow”激活了植物架構,在民眾心理架構出茁壯成長的景象,旨在讓民眾相信在他執(zhí)政期間美國的經濟會健康飛速發(fā)展。

      4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與美國國情咨文中的深層架構對比

      通過上述對于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和美國國情咨文的隱喻性表層架構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國的表層架構存在異同,雖然兩國政治文本激活的架構類型相似,但使用的頻率卻大不相同。架構是一種決定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的根深蒂固的心理結構,不同的架構和概念隱喻能反映并強化各自隱含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

      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建筑架構出現頻率較多。從歷史角度看來,中國經歷過侵略戰(zhàn)爭,在經歷過這種動蕩不安的痛苦后,人民向往安寧平穩(wěn)的生活,更加愿意去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園,讓整個社會環(huán)境和諧共生,中國國家的發(fā)展架構更傾向于“建筑式”。在美國國情咨文中,旅程架構激活頻率較多。而美國的歷史經歷與中國大不相同,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在它的歷史上曾有多次移民的大潮,所以對于美國人來說,國家的建設是一種“體驗式”的過程,這也是基于西方國家自古就有的探險精神。旅程式的體驗更能讓人體會到國家建設過程的艱辛。

      另一方面,中國哲學強調,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從道家的觀點來看,自然界和人類都來自同一個源頭,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規(guī)則都是客觀的。世間萬物都應該是微妙的平衡,是所有自然元素之間的平衡。這一點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平衡架構和植物架構出現的頻率可以得到較好的體現。美國的經濟在世界上已經長期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對于美國來說,穩(wěn)定的發(fā)展并不是他們所需要的。因此在美國國情咨文中,植物架構激活較少,平衡架構沒有激活。美國一直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對于美國來說,其他國家的快速發(fā)展對其都是威脅?;谶@一點,在兩國的政治話語中,戰(zhàn)爭架構在美國國情咨文中體現較明顯。

      5 結語

      本文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19)》和《美國國情咨文(2019)》為語料,運用概念隱喻和架構理論對其政治話語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首先,雖然兩國政治話語激活的架構類型基本相同,但由于不同的價值觀其出現的頻率大不相同。其次,我們可以看出架構理論能夠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政治話語,分析形成不同語言背后的原因和凸顯的價值觀,從而增強對語篇的分析能力。最后,本文對政治話語的表層架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但對于深層架構的分析不夠全面,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可以進一步推動架構理論對于中國政治文本的分析,為中國政治話語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猜你喜歡
      國情咨文中國政府旅程
      旅程
      《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fā)展》等
      理財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 21:32:54
      孤獨溫暖旅程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06
      坐著小船,開啟一段發(fā)現春天的旅程
      特朗普國情咨文演講的批評隱喻分析——以2019和2020年為例
      2016,無憂旅程再出發(fā)!
      空中之家(2016年1期)2016-05-17 04:47:55
      美國兩黨國情咨文(1946—2014)的隱喻架構分析
      中國修辭(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9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十大重要數據
      俄羅斯總統(tǒng)2013年度國情咨文簡介
      中國政府采購促進自主創(chuàng)新的角色分析
      宁强县| 泾源县| 宣恩县| 望都县| 电白县| 延边| 睢宁县| 白朗县| 油尖旺区| 诸暨市| 溆浦县| 祁东县| 亚东县| 财经| 关岭| 图木舒克市| 新沂市| 新泰市| 读书| 吐鲁番市| 延庆县| 金坛市| 安康市| 丁青县| 和田市| 威信县| 中卫市| 莱西市| 武义县| 嘉定区| 突泉县| 宿迁市| 兴和县| 镇坪县| 德清县| 平谷区| 富平县| 平邑县| 镇宁| 临沭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