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龍
天空醒的時候,春天就到來了。
鐵馬冰河的時代過去了,我們這些歷史圍觀者的心靈也不再因冷兵器碰撞生出的火花而變得滾燙,若非要尋找不輸于百萬大軍交鋒的場面,恐怕只有“冬”與“春”的較量了吧。
農(nóng)家炕頭嶄新的臺歷上,“立春”一頁昨天就翻過去了,西北的大地上還怒吼著利刃般的寒風——該是漸生暖意的時候了,但冬天似乎毫無退意。山上被雷劈開的老柳還是那么丑陋——樹干上掛著三兩根斷了的丑陋細枝,搖搖晃晃的,就像漂泊在外的游子,漂浮不定的不是根,只是一個個單薄的身體。
又下過幾次雪,本應“主事”的暖春只好躲起來保全自己,但令人驚訝的是,弱不禁風的一點點綠色卻悄然掀起了反抗的熱潮?!芭荆 毕袷菕昝摿耸`,在日落的前一刻,新春的第一枚新芽在老樹的枝頭綻出——寒冷是壓不住春的本色的,看那山間田野,不等最后一場雪化盡,春天便已踴躍“沖鋒陷陣”,融化的雪水澆濕了單薄的濃綠——那是冬麥的芽。盡管風狂暴地掠過大地的每一寸皮膚,盡管雪壓制著生命的萌發(fā),但早已遍布每一片大地的春之星火怎會屈服,怎甘沉默?
風還在繼續(xù)吼,像是進攻的號角,但已可窺得另一方按兵不動的高明之處——日子朝著亮堂的方向奔去,雪也不見了冬日里的高貴,雖有寒冷撐腰,還是悄無聲息地消融,融入那似鐵塊般的土地,滋潤了麻木的大地,也滋潤了漫山遍野的新芽。再看那高低起伏的田埂,枯草是不是也在孕育著新綠的生命?當然。不過,等山對面的你發(fā)覺這曠野的生氣時,已可遙看遍山之綠了。
要說動人心魄的正面交戰(zhàn),當屬第一場春雨降臨。徘徊了許多時日的冬的“利刃”最是不喜它的下落,呼嘯著企圖斬斷,企圖絕流,但它終是低估了這雨。春雨攜帶著溫柔,留下令人意想不到的美麗。春雨不懼怕狂風沖擊,不驚動一絲空氣,就這樣在寒冬的暴躁中潛入夜,悄悄地潤進每一寸泥土。
待藏匿的春暖攪入戰(zhàn)局之后,戰(zhàn)果便毫無懸念了。
當寒風沾染到春天的暖意后,冬也就要走了。那一夜躥高的冬麥,遍山紅透的山桃花,四處炸響的破土聲,四面八方而來的躁動……濃綠終于收回了大地的主權(quán),陽光涂抹著溫暖。山后山前的溪流跳躍著,歡欣而來,偶爾吐泡泡的幾尾泥鰍也在訴說著自己一冬的艱辛;陽光曬暖的風拂上了聳立的山峰,它身上的綠已經(jīng)蔓延到了每個角落,不知是枯木逢春還是新芽初綻……
一場震天動地的交鋒在歷史的塵埃中結(jié)束,春到來了,笑容明朗了。你看遠方的日出——那是南燕歸巢時開闊的山川天地……
【甘肅靜寧一中青春文學社,指導老師:李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