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常見治療感冒中成藥的組方用藥規(guī)律分析*

      2020-03-13 03:09:28李雪瑤時宇靜常鵬飛袁亞男
      關鍵詞:風熱組方風寒

      李雪瑤,時宇靜,常鵬飛,袁亞男,徐 治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感冒是最為常見的外感疾病之一,多因觸冒風邪,邪犯衛(wèi)表所致。早在《內經》中就有感冒的相關論述,宋代《仁齋直指方·諸風》明確提出了“感冒”的病名。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不同人群都可能患病,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因此,中成藥以其服用方便快捷的特點成為治療感冒的重要一類,甚至無需經過醫(yī)師,患者便可自行購買并服用部分成藥進行治療[1]。目前,市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品種繁多,組方用藥各不相同,且劑型多樣。為進一步了解市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的現況,分析其用藥特點與思路,更好的幫助臨床醫(yī)生及部分患者準確使用感冒類中成藥,本研究運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軟件,對目前常見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進行分析,現將情況論述如下。

      1 資料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是中藥成方制劑(以下稱“中成藥”)的國家標準,收錄中成藥超過4000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2]。故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手冊》為數據來源,對其收錄的治療感冒的成方制劑進行分析。檢索主治的中醫(yī)疾病中明確標有“感冒”的中成藥作為分析對象,共得到348個中成藥。

      2 數據分析

      本研究運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V2.5”軟件進行數據的檢索、篩選,并使用該軟件自帶的數據挖掘算法(關聯規(guī)則分析、熵聚類等)對組方用藥進行分析。首先,在成方制劑數據庫中檢索主治的中醫(yī)疾病為“感冒”的中成藥,對該類中成藥的用藥情況、組方規(guī)律等進行分析。其次,將檢索獲得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進行分類分析,根據其治療“中醫(yī)證候”的不同,在感冒中成藥中分別檢索針對“風熱”“風寒”“濕”“毒”等不同證素治療的亞類進行分析,以了解并對比同病異證情況下感冒中成藥的組方用藥思路和方法。

      圖1 感冒中成藥的藥物使用頻次統(tǒng)計(前20位)

      3 結果

      3.1 感冒中成藥的用藥情況分析

      經檢索“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V2.5”軟件成方制劑數據庫,獲得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共348 種,涉及中藥453 味。其中使用頻率≥50 次的中藥共有20 味,詳見圖1。

      對453 味中藥的性味歸經進行分析,可以看出,辛、苦、甘味的中藥使用頻率非常高,均逾千次。而咸、酸、澀等收斂、沉降之性的中藥使用頻率非常低,僅不足百次。從四氣上看,除大熱之藥使用很少,性寒、溫、平、涼的藥物均有應用。入肺、胃、脾經的中藥尤為多,這也符合感冒的致病特點。四氣、五味、歸經的頻次統(tǒng)計見表1-2。

      3.2 感冒中成藥的治療病證分析

      在此次研究的感冒中成藥中,不少中成藥不僅能夠治療感冒,同時還能治療其他疾病,常見的有風溫、積滯、中暑、咳嗽等,見表3。

      對348種感冒中成藥針對的中醫(yī)證候進行頻次統(tǒng)計,所治證候頻次位居前十的見表4。尤以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藥最多,包括治療風熱犯表證的135 種和風熱犯肺證的24 種,共159 種,占比高達45.7%;其次風邪、風寒、濕邪、熱毒、溫毒等也是重要的證素。

      3.3 感冒中成藥組方用藥規(guī)律分析

      中醫(yī)治病強調辨證論治,雖所治疾病相同,但用藥常常千差萬別。若將所有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雜糅在一起進行分析,恐意義不大。因此,根據所治病證的不同,進行分類分析,以此了解治療感冒的組方用藥規(guī)律和核心方藥。具體如下文。

      3.3.1 “風熱感冒”中成藥用藥規(guī)律分析

      在348 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數據的基礎上,檢索主治的證候中含有“風熱”的中成藥,得到155種,共涉及中藥226 味。運用關聯規(guī)則分析,設置支持度為0.2(表示155 種中成藥中至少有20%出現),得到高頻的藥物組合12 種,其中甘草、桔梗、金銀花、連翹等藥物使用頻率較高,見表5。將置信度設為0.8,獲得10 條關聯規(guī)則,見表6。

      表1 藥物四氣五味統(tǒng)計

      表2 藥物歸經統(tǒng)計

      表3 中醫(yī)疾病統(tǒng)計

      表4 中成藥所治證候統(tǒng)計

      表5 治療“風熱”的高頻藥物組合

      圖2 支持度為0.1時核心藥物

      表6 治療“風熱”的組方規(guī)則分析

      圖3 支持度0.2時核心藥物

      表7 常見風熱感冒中成藥組方情況

      運用軟件自帶的網絡化展示功能表現藥物之間的關系,分別以支持度0.1、0.2進行展示。設置支持度為0.1 時,顯示核心藥物見圖2;當支持度上升至0.2時,顯示核心藥物為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6 味,見圖3。市售中成藥中組方與核心用藥相似度較高的見表7。

      3.3.2 “風寒感冒”中成藥用藥規(guī)律分析

      在348 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數據的基礎上,篩選主治證候中含有“風寒”的中成藥制劑,最終得到60種,涉及中藥共167 味。設置支持度為18、置信度為0.9,得到高頻的藥物組合14 種,其中陳皮、甘草、紫蘇葉、半夏、杏仁、麻黃、桔梗等藥物出現頻率較高,這些藥物中不僅包含解表散寒為主藥物(如麻黃),更有不少具有理氣化濕的作用(如紫蘇葉、陳皮等),詳見表8。置信度0.9時,得到15條關聯規(guī)則,見表9。

      表8 治療“風寒”的高頻藥物組合

      表9 治療“風寒”的組方規(guī)則分析

      圖4 支持度0.20時核心藥物

      圖5 支持度0.30時核心藥物

      表10 常見風寒感冒中成藥組方情況

      運用網絡化展示的功能,分別以支持度0.2 和0.3進行展示。支持度為0.2時,顯示核心藥物15味,見圖4。支持度上升為0.3時,核心藥物進一步集中為9味,組方以祛風散寒、理氣化濕為主,見圖5。市售中成藥中組方與核心用藥相似度較高的見表10。

      3.3.3 “濕邪感冒”中成藥用藥規(guī)律分析

      濕邪是感冒病中重要的致病因素,濕性重濁,常常與風邪、寒邪、熱邪等兼挾致病,且濕邪致病往往呈現病程的纏綿性。例如,感冒遷延難愈、感冒后期久咳等都可能與濕邪有關。故對348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進行再篩選,選擇主治證候中含有“濕”的中成藥制劑,最終得到47 種。設置支持度為0.5、置信度0.95,得到高頻用藥組合25條,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是紫蘇葉、廣藿香、陳皮、茯苓、甘草及其互相之間的配伍運用,詳見表11。得到關聯規(guī)則20條,見表12。

      表11 治療“濕”的高頻藥物組合

      運用網絡化展示的功能,分別以支持度0.3 和0.5進行展示,可以看出支持度0.3 時,顯示核心藥物12味,組方以理氣化濕為主,與藿香正氣散相似,見圖6。支持度上升為0.5 時,核心藥物進一步集中為7 味,見圖7。其中,組方與核心用藥相似度較高的中成藥見表13。

      3.3.4 “熱毒/溫毒感冒”中成藥用藥規(guī)律分析

      證候中含有“毒”這一證素的中成藥也不在少數。在348 種感冒中成藥中,有42 種中成藥適宜證候中包含“熱毒”“溫毒”的共涉及101 味中藥。設置支持度0.2、置信度0.6,得到高頻用藥組合7條,金銀花、連翹;黃芩、連翹等都是清熱解毒常用的配伍,詳見表14。獲得12條組方規(guī)則,見表15。

      表12 治療“濕”的組方規(guī)則分析

      圖6 支持度0.30時核心藥物

      圖7 支持度0.50時核心藥物

      表13 常見濕邪感冒中成藥組方情況

      表14 治療“毒”的高頻藥物組合

      表15 治療“毒”的組方規(guī)則分析

      運用網絡化展示功能顯示核心藥物及其關系。當支持度為0.15 時,顯示核心藥物包括清熱解毒的金銀花、連翹、牛蒡子、黃芩等,還配伍有退熱的石膏,養(yǎng)陰清熱的玄參、生地等,整個方劑與普濟消毒飲的用藥思路相仿,詳見圖8。當支持度上升至0.2 時,核心藥物進一步聚焦,可見金銀花、連翹、黃芩、石膏、桔梗、甘草是使用最為普遍的,詳見圖9。其中,組方與核心用藥分析結果高度相似的中成藥見表16。

      圖8 支持度0.15的核心藥物

      圖9 支持度0.2的核心藥物

      4 討論

      感冒亦稱為傷風,是最為常見的外感病之一,多因感受風邪,邪犯衛(wèi)表導致[3],繼而出現惡寒、發(fā)熱、閉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身痛、脈浮等一系列臨床癥狀[4]。感冒又有普通感冒和時行感冒之分,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時行感冒則在一個時期內具有廣泛流行的特點[5]。

      從本次針對感冒中成藥的用藥分析可以看出,使用頻率位居前十位的藥物分別為甘草、桔梗、薄荷、陳皮、連翹、蘇葉、金銀花、黃芩、防風和白芷。但統(tǒng)計頻次并不能說明各藥物在治療中的重要性,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甘草,因其有調和諸藥的功效,應用最多,但多為佐、使藥物,非治療之主力;桔梗能夠開宣肺氣,外感之邪首先侵犯肺衛(wèi),符合治療的思想;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藥,由于其性宣透,又非大寒之品,故中成藥喜用之;再如連翹,擅于解毒,若感冒伴有咽喉不適,用之十分恰當;陳皮、蘇葉等為理氣、祛濕之品,正如感冒久治不愈,多挾濕邪,理氣化濕能夠兼顧重要的兼證。

      表16 常見熱毒/溫毒感冒中成藥組方情況

      治療感冒的藥物多為辛、苦、甘味,辛能散、能行,如麻黃、荊芥、薄荷等都屬辛味藥,可將外感之邪向外驅散,正如《丹溪心法》中所言:“傷風屬肺者多,宜辛溫或辛涼之劑散之”[6]??辔端幠苄埂⒛茉?,如杏仁能降泄肺氣,黃芩、石膏能清熱瀉火,陳皮、厚樸能燥濕等。甘味藥能補、能和、能緩,甘草最為典型,另如石膏等瀉熱藥也屬甘寒之味[7]。

      眾多外感疾病初期常常表現出感冒相似的癥狀,感冒若不及時治療,也可能導致多種疾病,故有“萬病皆從感冒起,感冒不治可成癆”之說。但凡證候相似,即可異病同治,故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也常用于治療一些其他疾病。從本次對感冒中成藥的“主治疾病”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除感冒病外,風溫、積滯、中暑、咳嗽、痄腮、腹瀉、喉痹等疾病居多。涉及西醫(yī)疾病則常常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支氣管炎等。其中風溫為溫病的一種,焦樹德認為風溫證也屬于感冒病中的一型[8]。內有積滯、外感風邪而致感冒的情況也頗為常見,小兒尤多。中暑則多發(fā)于夏季,暑多挾濕,暑濕傷表也可導致感冒,其癥狀常及胃腸,類似于胃腸型感冒。衛(wèi)表不和,肺氣不能清肅也常伴有咳嗽。痄腮、喉痹等疾病的早期,也多有風熱表證的特點,故與風熱感冒用藥思路大體一致[9]。

      中醫(y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從本次統(tǒng)計的中成藥可以看出,風邪、風熱、風寒、暑濕、食積、溫毒、熱毒等是出現最為頻繁的證候要素,雖同為感冒病,但病的人不同,治療方藥也各異,故根據中成藥適宜證候的不同分類分析。從分類結果看,針對“風熱”感冒治療的中成藥最多,可達155 種,占44.5%。方劑中的核心藥物以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荊芥、桔梗、淡豆豉等為主,恰與《溫病條辨》中銀翹散的組成基本一致,臨床常用的如風熱感冒沖劑、銀翹解毒合劑、桑菊感冒沖劑等都屬于這類。針對風寒感冒治療則多用祛風散寒的麻黃、前胡、羌活、防風、桂枝、白芷等,同時還配伍有陳皮、半夏、紫蘇葉、厚樸、茯苓、桔梗等祛濕化痰理氣的藥物,與三拗湯、香蘇散、半夏厚樸湯等方劑用藥思路類似,如風寒感冒沖劑、神曲茶、通宣理肺沖劑、外感風寒顆粒等。在祛風散寒的同時重視理氣化濕可能是針對暑濕感冒,也可能針對感冒伴有咳嗽痰濕較重的情況。同理,當分析證候中含有“濕”邪證素的亞類時,陳皮、半夏、厚樸、蘇葉仍未常用藥,且較風寒更常用藿香、大腹皮、蒼術、香薷等,可見祛濕理氣的作用更強,例如常用的藿香正氣水、暑濕感冒沖劑、保濟丸等。此外,不乏有相當的感冒中成藥適宜證候中包含“熱毒”“溫毒”,“毒”是中醫(yī)的特有概念之一,一般認為邪氣亢盛之極可生毒[10],這些中成藥大多可治療風溫、痄腮、喉痹等疾病,初起也常見發(fā)熱、微惡風寒、口微渴、或咳嗽、或咽痛等表現,與風熱感冒有共同的表現和病機,但隨后則表現為熱毒的癥狀,清熱解毒的金銀花、連翹、牛蒡子、黃芩等是使用頻次較高的藥物?,F代研究也證明了“毒”與西醫(yī)的炎癥有高度的相關性,而這些藥物也被證實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11],這類藥物也常用于流行性感冒,如清瘟解毒片、抗病毒顆粒等。在此基礎上,均可根據治療的側重進行加減化裁:偏于治療咳嗽者多用苦杏仁、橘紅、麻黃、浙貝、枇杷葉等;退熱解毒者多用石膏、黃芩、大青葉、梔子、板藍根等,亦有少部分合用西藥以加強退熱作用;伴有頭痛者多用川芎、菊花等疏散風熱;若兼治熱盛動風證,則多治痰治熱以熄風,用藥上羚羊角/水牛角、鉤藤、僵蠶、南星、全蝎等居多。

      本次對感冒中成藥的治療思路和用藥特點進行了分析。充分印證了風、熱、寒、濕等是導致感冒的重要病因,與以往的治療思路大體一致。在具體用藥上,類似證候的用藥相似度較高,有時可高達90%左右,或可認為這類方劑組成具有較為可靠的臨床療效,已充分獲得市場認可。同時,本次研究也通過分類分析的方法,以期對臨床治療和新藥研發(fā)提供一些數據支撐。

      猜你喜歡
      風熱組方風寒
      Shunxin decoction (順心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冬讀古詩御風寒
      機電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5:26
      蒙醫(yī)藥清瘟殺黏類方劑組方的知識發(fā)現研究
      風寒感冒憂,來碗“神仙粥”
      感冒,要分清風寒還是風熱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療風熱客瞼型瞼腺炎驗案1則
      風熱感冒會出現5個癥狀
      感冒,要分清風寒還是風熱
      部頒標準中治療風溫中成藥的組方規(guī)律
      中成藥(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針灸聯合中藥組方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探討
      海门市| 广西| 临高县| 彭泽县| 缙云县| 尼勒克县| 道真| 漠河县| 民权县| 佛坪县| 麻栗坡县| 临颍县| 博爱县| 苍南县| 平陆县| 临漳县| 叙永县| 化德县| 鹤庆县| 溧水县| 康马县| 辽阳县| 柳州市| 鞍山市| 中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宕昌县| 青岛市| 灵武市| 扬中市| 凉山| 云阳县| 永善县| 河间市| 松阳县| 荥经县| 拜泉县| 芜湖市| 曲阳县| 抚松县|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