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麗 惠青 王飛雨
【摘要】
目的:探討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對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重癥醫(yī)學一科診治的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70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參照組各35例。參照組實施用藥指導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采取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不良反應變化情況。結果: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治療優(yōu)良率為80.0%,明顯比參考組的60.0% 高,兩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有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發(fā)熱、腹瀉、紅斑瘙癢、血壓下降、高血糖小于參考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探討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對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分析,臨床療效明顯改善、癥狀有所減輕,為臨床研究與治療提供新的方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治療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041-01
多耐藥菌是具有多藥耐藥的病原體,被定義為微生物對三種或多種抗生素的抗性,而不是相同種類的三種抗生素[1]。當藥物抗性轉移到耐藥菌株中時,進行耐藥性的交叉培養(yǎng),例如,不動桿菌對青霉素、四環(huán)素、氟奎酮和磺胺類有抗性。面對普通醫(yī)院多耐藥菌流行和醫(yī)院感染人數(shù)不斷增加的情況,我國已進入耐藥水平較高的國家行列,雖然抗生素繼續(xù)出現(xiàn),但遠離耐藥菌株的突變和更新率。因此,臨床醫(yī)生對多耐藥菌株的流行特征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本文選擇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對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重癥醫(yī)學一科診治的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參考組各35例,治療組男11例,女24例;平均年齡77.27士3.07歲,常見致病菌:鮑曼不動桿菌12例、醋酸鈣不動桿菌11例,銅綠假單胞菌12例;心功能(NYHA)分級:Ⅲ級13例,Ⅳ級22例。參考組男11例,女24例,常見致病菌:鮑曼不動桿菌12例、醋酸鈣不動桿菌11例,銅綠假單胞菌12例;心功能(NYHA)分級:Ⅲ級13例,Ⅳ級2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身高、致病菌、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般資料中身高已經(jīng)刪除了。還有只有參考組給出了病程,為什么是兩組的身高,病程等極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麻煩再看一下。)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用藥指導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采取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治療,具體如下:在用藥前行 痰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及血常規(guī)檢查,根據(jù)血培養(yǎng)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停用所之前使用的療效不明顯或感染無法控制的抗生素藥物。對治療組4 mg/L 的替加環(huán)素(Wyeth Pharmaceuticals Inc),加入250 ml氯化鈉注射溶液,靜脈滴注,給藥時間時隔10小時,每天2 次,7天 1 個療程,1 療程后觀察病情恢復情況。對照組用5 mg/kg 美羅培南(華北制藥),加入 20 ml 氯化鈉注射溶液,靜脈滴注,每天2 次,7天 1 個療程,1 療程后觀察病情恢復情況,在治療中加適量的抗真菌藥物以免引起真菌感染。對比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不良反應變化情況。
1.3?觀察標準
臨床療效根據(jù)《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標準制定[2]。療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有效:改善臨床癥狀體征;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ml,用放射免疫法測定檢測血鈉與總膽固醇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療效情況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治療優(yōu)良率為80.0%,明顯比參考組的60.0% 高,兩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有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2.2?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者發(fā)熱、腹瀉、紅斑瘙癢、血壓下降、高血糖小于參考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本研究對我院耐藥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研究。通過對患者的痰標本進行培養(yǎng),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均獲得了陽性的細菌學檢測結果,其中培養(yǎng)的革蘭氏陽性菌20株,革蘭氏陰性菌40株,真菌10株??梢娽t(yī)院耐藥菌感染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其中以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屬非發(fā)酵菌最為常見[3]。鮑曼不動桿菌具有較強的耐藥性,對大多數(shù)碳青霉烯類藥物都有耐藥性,對頭孢哌酮只有一定的敏感性[4]。感染革蘭氏陽性菌的患者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革蘭氏陽性菌對萬古霉素或替考拉寧高度敏感,很少對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5]。
綜上所述,探討替加環(huán)素注射液對老年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分析,臨床療效明顯改善、癥狀有所減輕,為臨床研究與治療提供新的方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謝朝云,蒙桂鸞,熊蕓,謝強,楊忠玲,陳應強,楊懷.尿道多重耐藥菌定植與老年前列腺增生癥術后尿路感染關聯(lián)性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9,36(03):206-208.
[2]?吳曉展,岳梅枝.老年卒中相關性肺炎發(fā)生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危險因素[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9(03):4-6.
[3]?冉素平,賈莉萍,王洪江,婁曉同.住院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調(diào)查及干預措施效果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12):2215-2218.
[4]?林朝亮,成向進,李長青,朱紅林,陳福來.ICU老年多重耐藥菌肺炎的病原學和中醫(yī)證型分布及與預后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8,27(10):1784-1787.
[5]?梁汝,陳韞.老年慢阻肺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華夏醫(yī)學,2017,30(0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