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頡
戴亞楠是兩個男孩的媽媽,2007年,她在國內(nèi)生了大兒子“蝌蚪”,三年后在美國生了二兒子“悠然”。在國外待的時間長了,她對教育孩子有了重大心得體會:不要刻意去要求孩子,只要心情保持不亂,房間亂一點無所謂,孩子晚一點洗澡也沒關(guān)系。用她的口頭禪說:“見招拆招,時間久了,經(jīng)驗自然會積累得越來越多。”
如何解決兩個孩子的爭端?戴亞楠自有她的秘籍——與孩子們建立小秘密。老大的秘密是“媽媽很愛我”,老二的秘密是“媽媽喜歡我”。其實對兩個孩子來說,他們都是媽媽最喜歡的那個,他們也最喜歡媽媽。至于他們之間的爭端,戴亞楠不會去武斷評判,“既然媽媽沒有精力管我們,我們就自己解決。”兩個孩子自行解決矛盾,很快和好如初,又玩在一起。
她提出一個中國社會急需正視的深層次家庭關(guān)系命題:孩子是我們的生命合伙人。因為忙碌,因為壓力,很多時候父母不得不把教育作為一項消費和服務(wù)在看待,“外包”是更舒服和方便的方式??墒牵逃⒉粌H是一項“消費品”,孩子的精神生活不能外包。啟蒙教育沒有太多玄妙,無非就是“愛的教育”和“美的教育”。這兩件事做好了,后面的事情就會越來越省心。
戴亞楠曾被老師約談,說老二一年級的課程學(xué)得差,希望在寒假里多一些補習(xí)?;丶液?,她挑選了一本教輔材料給孩子,并對他說:“這是老師唯一的一本秘籍,只會送給最喜歡的學(xué)生。老師偷偷地給我,你要好好珍惜。”孩子聽了后,特別鄭重地收下了。在以后的學(xué)習(xí)中,他會經(jīng)常翻閱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學(xué)習(xí)成績顯著提升。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她寧愿編織這個善意的謊言。
戴亞楠說:“人與人之間能夠奉獻的價值只有時間,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生命的一段,緣分修到才可能相見。與孩子的緣分又何嘗不是如此,錯過便失去一個了解他的機會,錯過一段共同的記憶。他們一天天長大,我們一天天老去,高品質(zhì)的陪伴才能夠在家人中建立共同的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