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許青山
落羽杉,大家并不陌生。這個樹種適應(yīng)性強,喜濕潤生長快,高大筆直,春天生發(fā)嫩綠的羽葉,夏天枝繁葉茂,秋天一樹金黃,冬天繁華落盡,常見于田野、山谷、道路、河岸和公園、校園栽種。先前,這種樹在我的眼里,猶如白楊樹和法國梧桐一樣,覺得普通平凡,2019 年秋冬交替之際,待我親眼目睹了方塘那片千畝落羽杉后,真真為之傾倒,仿佛剎那間便擦亮了我的眼神,不僅讓我欣賞到樹群的別樣美麗,而且對其繁華落盡后的果斷歸零肅然敬畏。
方塘地處皖南寧國市西部,美麗的青龍灣水庫上游。據(jù)說,當(dāng)年一個林業(yè)部門的方塘人承包了這片灘涂,種植果樹,后來發(fā)現(xiàn)只有落羽杉才適應(yīng)這片灘涂,于是,就干脆種植上了千畝的落羽杉,使千畝棄置的土地穿上了綠裝。青龍灣水庫建成后,這片落羽杉被迫站在水中,只有在枯水的季節(jié),才有機會上岸透透氣。方塘人做夢也沒有想到,這片綠化植被的樹群,便像一個貌不驚人的山妹子,長成亭亭玉立的模樣時,卻似清水出芙蓉,貌美的青春,在天光云影的水面背景下,鑒面展開,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蒙塵勞頓,來到風(fēng)光旖旎的方塘濕地公園,一睹她的芳容和風(fēng)采。
千畝落羽杉的亮麗,得益于青龍灣水庫的建成以及皖南川藏線的修建,可以說青龍灣水庫的建設(shè),千畝落羽杉像是一年四季美景連連的庫區(qū),早已定格成的秋季華章。皖南川藏線的蜿蜒盤旋,本意是突出寧國至涇縣交界公路段的險峻,但到方塘這里,卻變成了欣賞千畝落羽杉的觀景臺。每到秋冬時節(jié),大片的紅色落羽杉密集整齊地生長在水中,壯麗秀美,堪與北京香山紅葉PK,紅艷似火的落羽杉與寬闊碧綠的水面相互映襯,再加上彌漫的晨霧,以及晨陽、夕照、自由翔飛的白鷺,游人劃槳的游船和竹竿撐的竹排,便把千畝落羽杉涂抹成一幅幅色彩絢麗的油畫,恍如北疆的喀納斯風(fēng)光,無怪乎每年央視記者都惦記著方塘,來此拍攝,并播報給全國人民分享。
落羽杉的秋黃冬紅時節(jié),方塘便成了附近市縣喜愛秋色的人們周末休閑的后花園,一家人開個小車,要么站在公路旁邊的觀景臺拍攝,要么租個游船或撐個竹排,在整齊劃一的落羽杉群中穿梭,近距離觀賞,要么找個水落岸出的空地走走看看拍拍。遠道而來的游客,在設(shè)計游玩線路時,可能早已把落羽杉確定為線路上的一個美妙的音符,心底唱出了歡樂的歌。無論遠近,游客的到來,漾開了方塘的顏值,也樂壞了方塘的民宿和農(nóng)家樂。
春青夏綠秋黃冬紅,這是落羽杉羽葉四季勤勉調(diào)出四張各有千秋的色譜。春天的嫩綠惹人喜愛,夏天的濃陰讓人涼爽,但我似乎更青睞于方塘的秋冬,羽葉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把美色推向了酣暢淋漓的極致,映紅了天光云影眷念下的方塘。它不是一株,而是一叢;它不是一叢,而是一片;它不是一片,而是一灣,在波光粼粼的明鏡映襯下,更加鮮艷、更加火紅,更加讓人心跳。面對此情此景,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的插曲“滿山紅葉似彩霞”,呼之欲出,高亢舒緩優(yōu)美的旋律縈繞在耳畔,覺得三峽的滿山紅葉如果換成方塘的羽葉落羽杉,那才叫“羽葉紅杉千般好”呢。秋冬交替,庫水嚴寒,落羽杉依然挺拔,把葉綠素轉(zhuǎn)換成葉黃素、葉紅素,既是對滋養(yǎng)的大地、對助力的葉綠素心懷感恩,也是為自己一年的辛勤努力扮靚,為秋色推波助瀾,增色增輝,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然而我的思緒并不只停留在落羽杉的彩色光環(huán)里,一陣凜冽的寒風(fēng)吹過,紅艷的羽葉便紛紛悄然無聲地離開枝頭,漂浮在水面上,浸泡后沉沒水底,沒有一絲眷念,沒有絲毫猶豫。似無情的舉動里,沒有無奈,分明透露出一種歸零的果斷,這不僅需要一種勇氣,更需要一種智慧。沒有對輝煌的徹底告別,哪來人生的脫胎換骨?
方塘歸來,再看方塘,醉人的鑒開水面,絢麗的背后,原來站立著勇于歸零的千畝落羽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