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喜,2,曹 丹,2,馬芝森2,單永東,2,王長進,朱益國
(1中廣核三角洲(太倉)檢測技術(shù)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400;2國家能源核電非金屬材料老化壽命與管理技術(shù)實驗室,江蘇 蘇州 215400)
核電站用控制電纜以及其他設備電線電纜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電纜的絕緣和護套層在長期高溫、腐蝕、輻射、電場等作用下發(fā)生物理或者化學變化,造成電纜絕緣層老化開裂、絕緣性能降低[1]。核用電力電纜是核電站關(guān)鍵的電氣設施之一,不僅要在殘酷的環(huán)境下使用,還要有極高的使用安全性[2-4]。輻照交聯(lián)聚烯烴材料由于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和電絕緣性、很好的耐水、耐化學腐蝕性等,在電力系統(tǒng)作為電纜的絕緣層用量最大[5-6]。為了確保核電廠的運行安全,核電廠用電纜絕緣材料要求預期使用壽命在60年以上,因此評估電纜絕緣材料的老化狀態(tài)以及使用壽命,對整個核電用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有重要的意義[7-8]。
聚烯烴絕緣材料的老化最重要的影響是對電力系統(tǒng)整體安全性能以及穩(wěn)定運行造成破壞,同時造成經(jīng)濟資源的浪費。依據(jù)國內(nèi)外研究情況,聚烯烴材料的老化狀態(tài)評估主要在材料老化機理、人工加速老化與自然老化的對應關(guān)系以及各類添加劑的作用等方面進行研究討論[9-10]。電力電纜用絕緣材料在長期服役狀態(tài)下會發(fā)生理化性能以及微觀結(jié)構(gòu)的變化,對電纜絕緣材料的電性能、機械性能以及使用壽命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評價電纜老化狀態(tài)的方法主要從電氣性能、物理和化學性能等方面入手[11]。電氣性能主要包括交流或直流電阻、介電強度、介質(zhì)損耗等,用來表征電纜運行可靠性的狀態(tài)參數(shù);物理性能包括斷裂伸長率、拉伸強度、硬度等[12]。
聚烯烴絕緣材料常用的老化評估方法主要從力學性能、外觀、色度、熱性能等方面進行研究,其中力學性能是最常用的表征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13],例如熱氧老化、輻照老化,用老化前后的斷裂伸長率和斷裂強度來評估材料的性能變化,外觀和色度是最顯著的指標,通過外觀和顏色的變化,結(jié)合微觀結(jié)構(gòu)測試可以得知材料老化過程中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改變。隨著研究手段的不斷進展,國內(nèi)外研究學者不斷開發(fā)新的方法,包括熱力學分析研究、微觀結(jié)構(gòu)、相對分子質(zhì)量以及化學性質(zhì)等方面。絕緣材料老化狀態(tài)評估應該新型老化評價方法和傳統(tǒng)老化評價方法相結(jié)合,快速準確地表征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過程,加深對聚烯烴絕緣材料的老化研究[14-16]。
本實驗選取核用聚烯烴輻射交聯(lián)絕緣材料,在180 ℃下進行72 h、168 h、240 h、336 h的熱氧老化,通過機械性能、絕緣性能、紅外光譜、SEM微觀形貌等對老化性能進行評價。
萬能材料試驗機,TTDJ-1000,蘇州卓旭精密工業(yè)有限公司;高阻計,ZC-36,上海第六電表廠有限公司;紅外光譜儀,TENSORⅡ,德國布魯克;智能化介質(zhì)損耗測試儀,SB2204/3,上海迪一儀表有限公司;橡膠硬度計,HLX-D,蘇州宇諾儀器有限公司;熱老化試驗箱,RL100,常熟市環(huán)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全自動白度儀,WSD-3C,北京康光光學儀器有限公司;電子掃描顯微鏡(SEM),Phenom ProX,荷蘭Phenom-world BV 公司,聚烯烴輻射交聯(lián)絕緣材料,中廣核高新核材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
用平板硫化機將聚烯烴電纜料制成1 mm厚片狀,通過120 kGy電子束進行輻照交聯(lián),劑量率為4.4×105kGy/h,能量為1.5 MeV;依據(jù)不同測試方法制備樣品進行測試。
(1)機械性能測試:按照GB/T 1040.1-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總則對不同老化時間樣品進行拉伸強度及斷裂伸長率的測試,樣品選用5型啞鈴片,標距25 mm,拉伸速率50 mm/min。
(2)硬度測試:按照GB/T 531.1-2008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壓入硬度試驗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計法(邵爾硬度)對不同老化時間樣品進行硬度的測試。
(3)白度測試:按照GB/T 15595-2008聚氯乙烯樹脂 熱穩(wěn)定性試驗方法 白度法進行測試。
(4)體積電阻率測定:根據(jù)GB/T 1410-2006固體絕緣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試驗方法進行測試。
(5)介電強度測試:根據(jù)GB/T 1408.1-2006 絕緣材料電氣強度試驗方法 第1部分:工頻下試驗進行測試。
GC-MS接口溫度280 ℃,EI離子源,離子源溫度230 ℃,四極桿溫度150 ℃,電子能量70 eV,發(fā)射電流34.6 μA;倍增器電壓1624 V,質(zhì)量范圍29~500 u,對總離子流圖中的各峰經(jīng)質(zhì)譜計算機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檢索及核對Nist 2005和Wiley 275標準質(zhì)譜圖,初步鑒定出42種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用峰面積歸一化法測定了各化學成分的相對質(zhì)量分數(shù)。
(6)介質(zhì)損耗測試:根據(jù)GB/T 31838.1-2015 固體絕緣材料介電和電阻特性第1部分總則進行測試。
(7)FTIR測試:樣品放到傅里葉紅外變換光譜儀上,采用反射法進行測試。測試條件為:分辨率4 cm-1,掃描次數(shù)32次,掃描范圍4000cm-1~500 cm-1。
(8)SEM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樣品在真空下噴金,然后用SEM對其表面進行微觀結(jié)構(gòu)觀察,加速加壓10 kV。
圖1是材料在不同老化時間下力學性能的變化。圖1(a)是不同老化時間下樣品應力-應變的變化,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應力先上升后下降,同時應變逐漸減小;圖1(b)是不同老化時間下斷裂伸長率的變化,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斷裂伸長率呈下降趨勢;圖1(c)是不同老化時間下斷裂強度的變化,曲線顯示隨著老化時間增加斷裂強度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在168 h時斷裂強度最大。在老化初期一些輻照過程中未交聯(lián)完全的分子鏈在熱的作用下發(fā)生交聯(lián),所以斷裂強度增加,斷裂伸長率降低。在老化后期分子鏈斷裂,降解占主導地位,斷裂強度降低,同時斷裂伸長率也下降。
圖1 不同老化時間下力學性能變化曲線Fig. 1 Curv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aging times
圖2分別是材料在不同老化時間下邵A和邵D的變化曲線。圖2曲線顯示,在老化初期(72 h前)硬度值迅速增加,之后隨著老化時間增加,硬度值增加緩慢,老化初期(72 h前)分子鏈以交聯(lián)反應為主,硬度上升速度明顯,隨著老化的進行,交聯(lián)反應和降解反應同時發(fā)生,競爭反應使得分子鏈交聯(lián)的速率降低,交聯(lián)程度趨于平緩,所以硬度值緩慢增加。
圖2 不同老化時間下硬度的變化曲線圖Fig. 2 Curves of hardness change at different aging times
圖3是不同老化時間下樣品藍光白度和亨特白度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到,老化初期(72 h前)白度值下降較快,老化72 h以后樣品的白度值下降趨于平緩。這是因為老化初期絕緣材料在180 ℃熱氧老化作用下材料表面迅速氧化產(chǎn)生了生色基團,如羰基(C=O)、酯基(C=O-O)、羥基(OH)等[17]。隨著老化時間進一步增加,聚烯烴分子鏈氧化降解加劇,樣品中生色基團濃度逐漸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不大,所以白度降低也較為緩慢。
圖3 白度隨老化時間的變化曲線Fig. 3 Whiteness curve with aging time
2.4.1 體積電阻率和介電強度
圖4 不同老化時間下體積電阻率的變化曲線圖Fig. 4 Curves of volume resistivity changes at different aging times
圖5 不同老化時間下介電強度的變化曲線圖Fig.5 Curves of dielectric strength at different aging times
2.4.2 介質(zhì)損耗因數(shù)
圖6是不同老化時間下材料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的變化曲線。由圖可知老化初期(72 h前)絕緣材料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明顯增大,72 h后隨著老化時間增加,增加速度減慢逐漸趨于平緩。絕緣材料的介質(zhì)損耗主要包括極化損耗和電導損耗,隨著熱老化時間的增加,材料內(nèi)部分子鏈發(fā)生氧化降解反應,生成大量極性基團,自由帶電離子數(shù)量和自由體積增加,離子遷移率和泄露電流增加,導致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增大。
圖6 不同老化時間下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的變化曲線圖Fig. 6 Curves of tangent of dielectric loss angle at different aging times
圖7是不同老化時間后材料的紅外分析光譜圖。圖7(a)是不同老化時間下整體紅外光譜圖,主要特征峰在3700cm-1、2917cm-1、2852cm-1、1740cm-1、1240cm-1以 及721 cm-1。其中醋酸乙烯酯(VA)的特征吸收峰主要表現(xiàn)在1740cm-1處羰基(C=O)的伸縮振動和1240 cm-1處酯基(C-O-C)的醚鍵不對稱伸縮振動,720cm-1處是-CH2-平面搖擺振動引起的。3700cm-1為阻燃劑氫氧化鎂中-O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由圖7(b)可知,在3700cm-1左右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吸收峰強度增大,熱老化過程使得材料表面氧化斷鏈,聚合物基材不斷降解,從而導致Mg(COH)2濃度增大,另一方面分子鏈氧化出現(xiàn)了羥基或羧基等基團,隨著老化過程的進行,這些基團的濃度增加,所以3700 cm-1吸收峰強度增大。由圖7(c)可知,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2917cm-1和2852cm-1處紅外吸收峰強度逐漸減小,峰寬逐漸增大(2917cm-1和2852cm-1分別是亞甲基的不對稱伸縮振動和對稱伸縮振動)。半峰寬數(shù)據(jù)列于圖7(d), 從圖7(d)可以看出,2917cm-1和2852cm-1處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半峰寬數(shù)值增大。說明材料在熱老化過程中分子鏈發(fā)生裂解,C-H鍵斷裂,隨著老化時間增加,反應加劇,分子鏈斷裂程度加大,因此C-H鍵對應的紅外吸收峰強度減小,峰寬增大。
圖7 不同老化時間下紅外光譜曲線圖Fig. 7 Infrared spectrum at different aging time
圖8是聚烯烴材料老化前和老化168 h、336 h樣品在3000 X下的微觀形貌分析。由圖8(a)可知,未老化樣品表面較平整,添加劑分散均勻。隨著老化時間增加,樣品表面粗糙度明顯增加,有團聚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180 ℃老化的過程中,隨著熱老化時間增加,材料內(nèi)部抗氧劑不斷揮發(fā)發(fā)生氧化反應,添加劑組分受熱擴散、遷移導致材料粗糙明顯增加,出現(xiàn)團聚現(xiàn)象。
圖8 不同老化時間微觀形貌表征Fig. 8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aging times
實驗選取核用聚烯烴輻射交聯(lián)絕緣材料,在180 ℃下對其進行72 h、168 h、240 h、336 h的熱氧老化,通過機械性能、電性能、紅外光譜、微觀結(jié)構(gòu)等測試對其性能進行評價分析,主要結(jié)論如下:
(1)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斷裂伸長率呈明顯下降趨勢,斷裂強度先上升后下降。
(2)硬度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呈上升趨勢,主要是分子鏈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
(3)白度測試表明,老化初期(72 h前)白度下降劇烈,72 h后下降趨于平緩。
(4)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體積電阻率呈上升趨勢,介電強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趨勢,主要是熱老化過程中發(fā)生交聯(lián)和降解,材料內(nèi)部產(chǎn)生極性基團。
(5)老化初期(72 h前)絕緣材料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明顯增大,72 h后隨著老化時間增加,增加速度減慢逐漸趨于平緩。
(6)紅外光譜顯示在3700cm-1和1740cm-1波數(shù)的羥基和羰基吸收峰的強度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而增大,說明聚烯烴老化過程中發(fā)生了氧化;2917cm-1和2852cm-1波數(shù)的吸收峰的峰寬隨著老化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增大。
(7)SEM微觀形貌顯示隨老化時間增加,材料表面變得粗糙。